摘 要:本文介绍了系统的功能和设计理念。系统以VB 6.0为开发工具,SQL Server为后台数据库支持,实现了学生心理信息的添加、查找、删除和统计功能。而且系统提供了心理测试题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大大提高了心理咨询工作的效率,有利于心理咨询教师对学生长期而有效地进行心理跟踪辅导。
关键词:心理咨询 管理 数据库
一、开发设计思想
1.尽量采用学校现有的软硬件环境,保证程序中包含的信息尽量齐全,从而达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系统利用水平和应用效果的目的。
2.系统应符合会管理规范,符合用户操作的习惯,达到操作过程的直观、方便、实用等要求。
3.系统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既便于各功能的组合和修改,又便于未参与开发的技术维护人员补充、维护。
4.具备数据维护功能,可以及时根据数据变化进行添加、删除、修改、查询等操作,并加入比较,使系统操作更加便捷。
二、 系统功能分析
1.用户管理模块。该模块可以实现新用户的输入;用户的基本信息维护,包括添加、修改、删除;用户的基本信息查看;用户基本信息查询,支持多条件查询,也可以组合查询;切换登陆的用户。
2.心理档案管理模块。该模块可以实现添加心理档案的功能,其中包括添加需要看心理医生的同学信息,并记录心理情况等;还可以实现心理档案的查询及修改。
3.UPI模块。该模块是本系统的核心功能模块,它提供了UPI测试,测试者可以通过该功能做测试题,并统计测试结果。该模块还有个功能是系统报警,对有心理障碍的测试者进行报警提醒。
4.学生信息管理模块。该模块的功能主要是实现学生信息的添加、修改和删除。
5.数据维护模块。该模块主要是实现民族和学院信息的添加、删除和查找功能。
6.统计查询功能。该模块能实现两个功能,即样本查询和样本统计功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样本查询功能主要是对所有注册学生信息的同学进行复杂查询;样本统计功能主要是算出样本查询中所查出的学生比例,以及三大专业统计功能:
(1)总分分布统计,所有选择某一试题题目的人数比例。
(2)条目频数统计,统计出试题题目的选择频率。
(3)均值标准差统计,某一试题题目在某一类学生被选中的范围。
三、系统模块设计
根据前面对系统进行的功能分析,把该系统分成了七个功能模块:用户管理模块、心理档案管理模块、UPI模块、学生信息管理模块、数据维护模块、统计查询模块和数据备份模块。其中,用户管理模块分成添加和删除用户、密码和权限修改以及用户切换功能;心理档案管理模块分成档案添加和查询两个功能;UPI分测试和报警两个功能;学生信息模块分学生信息的添加和管理两个功能;数据备份模块分数据库的导入和备份两个功能。最后把这些功能模块集中在一起,可以画出系统的总体功能模块。
四、数据库设计
信息系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大量的数据获得管理所需要的信息,这就必须存储和管理大量的数据。因此,建立一个良好的数据组织结构和数据库,使整个系统都可以迅速、方便、准确地调用和管理所需的数据,是衡量信息系统开发工作好坏的主要指标之一。数据库设计主要是进行数据库的逻辑设计,即将数据按一定的分类、分组系统和逻辑层次组织起来,是面向用户的。数据库设计时需要综合企业各个部门的存档数据和数据需求,分析各个数据之间关系,按照DBMS提供功能和描述工具,设计出规模适当、正确反映数据关系、数据冗余少、存取效率高、能满足多种查询要求的数据模型。数据库设计包括数据库结构定义、数据表定义、存储设备和存储空间组织、数据使用权限设置、数据字典设计。
为了更好地组织数据和设计出实际应用的数据库,应该注意如下问题:规范化地重组数据结构,对数据进行规范化表达;关系数据结构的建立,在进行了数据基本结构的规范化重组后,还必须建立整体数据的关系结构。这一步设计完成后数据库和数据结构设计工作基本完成了,只待系统实现时将数据分析和数据字典的内容代入到所设计的数据整体关系结构中,一个规范化数据库系统结构就建立起来了。建立关系数据结构涉及三方面内容:确定关联的关键指标项并建立关联表;确定单一的父系记录结构;建立整个数据库的关系结构。
参考文献
[1]高劲松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1998:20-45。
[2]宋勇 Visual Basic6.0编程实例与技巧.北京:中国水利出版社,1998:23-58。
[3]丁卫群 数据库系统概论.科学出版社,2001:63-79。
[4]刘韬 骆娟 何旭洪 Visual Basic 6.0数据库系统开发实例导航.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36-78。
[5]谭浩强 薛淑斌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36-86。
论文作者:娄波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12月总第25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0
标签:数据论文; 功能论文; 模块论文; 系统论文; 数据库论文; 用户论文; 学生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12月总第25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