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在数学中的运用——谈学困生的转化论文_段云

因材施教在数学中的运用——谈学困生的转化论文_段云

段云 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天城初级中学集团学校 0382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对教育工作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教学改革给初中数学教育带来的可喜变化,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就要求教师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并让其全面发展,但是由于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尤其对初中学生来说,其素质和基础情况都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就数学而言,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知识的不断加深,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出现了掉队,对学习数学产生了厌倦情绪和恐惧心理,以至成绩越来越差,最后发展到“上课听不懂,课后看不懂,作业不会做”的“数学差生”。因此对每一位数学教师而言,如何在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成功地转化这批非智力型差生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谈一下在解决这个问题中的一些体会。

一、利用情感激励,帮助后进生树立信心,使其“想学”

大部分数学后进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总是体验到失败的痛苦,挫折感严重,学习时缺乏主动性与自觉性、数学基础不扎实、成绩不理想使他们失去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对他们情感激励教育,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调整他们学习的心态。让微笑进课堂,让赞美进课堂,让民主进课堂,对他们提出适当的学习期望,并给予指导和帮助。尤其是对那些平时较用功,但成绩仍很不理想的学生,更要给予关心鼓励,并及时发现学习的闪光点加以表扬,从而使他们形成并保持正确的学习动机。例如:在课堂上可有意识地让差生回答一些简单的、浅显的问题,并耐心地给予启发指导,对他们的答问,应多鼓励、多表扬,如“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回答正确”“大有进步”等,同时可给予适当的鼓励分数,并按适当比例计入学期总成绩。这样通过目标激励、榜样的激励、情感激励等方法,使数学后进生在老师精心营造的愉快、轻松、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自己在不断进步,从而逐步恢复自尊心,树立自信心,增加学习的兴趣,消除学习数学的畏惧心理,变得真正想学起来,为他们的转化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实行“低起点,小步走,勤反馈”的因材施教法,使其“乐学”

当学生产生了“想学”欲望,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以后,若老师仍使用“老师讲,学生记,作业做完就了事”的“满堂灌”“填鸭式”等旧的教学模式,那么长期以来学生照样无法产生学好了数学的切身感受和兴趣。有时可能造成更大的失败和自卑。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改进教学方法,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使后进生通过自己的努力,真正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巩固信心。而做到这一点,教师可根据这部分学生的实际,认真地实行“低起点,小步走,勤反馈”的课堂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提高质量。

1.低起点:对于后进生,教学目标的要求过高与他们的原有基础有着明显差距。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对教材作认真分析,定位后进生达到终点目标必须具备的低一级能力,直到找到适合学生起点的能力,使学生容易接受,实现教与学相适应,教与学相促进,教与学相统一。

2.小步走:由于数学知识系统性强,前后联系紧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握和驾驭教材,在教学快慢问题上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慎之又慎,要及时洞察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弱点和漏洞,可适当减慢教学步子,加强巩固复习,帮助后进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真正做到学有所得。

3.勤反馈:由于各种的消极因素的影响,后进生的数学学习往往经过多次反复才能提高,因此教师要及时了解这部分学生的思想动态,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要及时反馈,尤其要对知识体系、解题思路、解题技巧多次讲解、强调。尤其是对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更要多练习、多巩固、勤反馈、勤激励,以达到强化的目的。

三、培养良好习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使其“会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强调了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也就是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而对于后进生,往往在学习上过度依赖教师,没有养成看书的习惯,不求助课本,形成被动学习。因此,首先要求教师重视对后进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并通过严格要求,逐步培养他们的三动(动脑、动口、动手)、三问(能问、善问、会问)、三敢(敢说、敢问、敢辨)不断提高“学”的水平;其次,更应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指导,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教师要指导后进生阅读课本时,边读边画——画重点、画层次,边读边想——想问题,想思路,边读边记——记要点,记心得体会,尤其要学会在关键的地方反复读一读,换个角度想一想,画个草图算一算,让学生把看、听、思、练有机结合起来,要学会单元小结,了解知识结构,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养成认真看书、仔细听讲、独立思考、自我评估和相互评价的良好习惯。

总之,只要每一位数学教师端正教育思想,教学中善于用情感激励学生,同时注重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学生的学法指导并做到因材施教,那么大批非智力型数学后进生就会走出“低谷”,使他们“想学、乐学、会学”,全面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的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论文作者:段云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11月总第25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9

标签:;  ;  ;  ;  ;  ;  ;  ;  

因材施教在数学中的运用——谈学困生的转化论文_段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