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五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五年论文,生机论文,活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者按
中共十四大以来,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下,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在此期间,政协全国委员会在李瑞环主席主持下,在履行主要职能和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是我们党在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新进展的生动反映。
本报从今天起分两次将政协八届一次会议以来各个方面的工作作一择要概念,以飨读者。
(一)重要会议和重要活动
会议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协商和讨论问题的基本制度和形式。从政协八届一次会议到政协八届五次会议期间,政协全国委员会共举行全体委员会议5次,常委会议20次,主席会议45次,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负责人座谈会4次,有关社会治安问题的协商座谈会1次,常委专题座谈会2次,秘书长会议36次,专门委员会主任会议9次,地方政协主席座谈会10次,新年茶话会4次,大型纪念性会议17次,其他会议12次。
5次全委会议分别以协商讨论国家“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每个年度的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草案以及有关财政预决算的报告草案、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查院的工作报告等重要国是为中心内容,对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与实施提出意见和建议。20次常委会议中,有4次是分别以学习贯彻中共十四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及其他重大决策为中心内容,有8次是在全委会议召开前和举行期间,配合大会主题和议程进行的。此外,大部分常委会议还选择了一些国家建设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或委员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其中第三次常委会议专题研讨了国家的经济形势,第七次常委会议专题研讨了农业问题,第九次常委会议专题研讨了教育问题;有五次常委会议专门研究了政协如何开展工作、如何更好履行职能问题,有一次常委会议专门交流了地方政协的工作经验。另外还举行了社会治安问题专题协商座谈会,邀请中央有关领导同志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到会听取意见。
八届政协还举行有中共中央和国家领导人、全国各界代表人士出席的新年茶话会4次,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孙中山等历史伟人以及其他著名爱国民主人士的大型活动10次,举办庆祝人民政协成立45周年、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纪念西安事变60周年、纪念台湾回归祖国50周年、纪念江泽民主席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奋斗》一周年、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等大型纪念活动和主题座谈会6次。
八届政协常委会议中有5次即每年至少有一次专题研究政协工作和自身建设。李瑞环主席和叶选平、吴学谦等副主席先后邀请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负责人举行座谈会4次,听取他们对政协工作的意见。全国政协还召开常委专题座谈会2次,部分委员座谈会3次,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秘书长座谈会2次,地方政协工作经验座谈会1次,地方政协负责同志座谈会10次,其他研究政协和机关工作座谈会3次。上述座谈会中,有9次是李瑞环主席亲自主持召开的。
李瑞环主席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对加强政协工作和政协自身建设提出了要求。如关于政协要选准角度、发挥优势的论述;关于统一战线的本质是大团结、大联合的论述;关于要加强理论学习,“结合新情况、落实老精神”的论述;关于人民政协职能、优势、特点的论述;关于坚持“四个必须”的原则,做到“尽职而不越位、切实而不表面、帮忙而不添乱”的论述;关于“民主、求实、团结、鼓劲”会议方针的论述;关于机关要加强建设,“讲质量、讲效率、讲规范、讲协作”的论述,等等。
八届政协以来的几年中,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领导人出席大会、参加小组讨论、听取意见、发表讲话最多的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政协大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听取大会发言,会议期间分别到委员驻地看望委员、参加小组讨论、听取委员意见和发表重要讲话达55人次。中共中央、国务院一些领导同志还应邀到常委会议作报告,以帮助委员们知情参政。此外,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各部、委、办、局的负责人应邀听取大会发言共有420人次。
(二)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八届政协全国委员会经过四年多的努力,在制度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对于推动政协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起了重要作用。
一、修订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1994年3月1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草案)》经第五次常委会议讨论通过后,提请第二次全委会议通过。这次章程修改的原则是,以中共十四大精神为指导,主要解决同宪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相衔接,突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内容。新修订的章程包括总纲、工作总则、组织总则、全国委员会、地方委员会等五章五十条。
二、修订了《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定》。1995年1月14日第9次常委会议通过了《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定》。《规定》对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及履行主要职能的目的、内容和形式作了明确规定。中共中央就《规定》的实施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要求各级党委必须充分重视人民政协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政协工作的领导,为政协开展工作积极创造条件,进一步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规范化、制度化。
三、修订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提案工作条例》。1994年10月8日第8次常委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提案工作条例》(修改稿)。修订后的《条例》对进一步完善提案工作制度、提高提案质量和办理质量等方面内容进行了充实,使条例内容更加完善,可操作性增强。修订后的《条例》包括总则、提案委员会、提案的提出、提案的审查和处理、提案的办理、附则等六章二十一条。
四、修订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规则》。1996年6月14日第17次常委会议通过了《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规则》(修正案)。修订后的常委会工作规则在一些重大提法上与修订后的政协章程和政协履行职能的规定相衔接,吸收了常委会多年来工作的实践经验,对常委会工作的指导思想、职权、任务、会议制度等作了重要补充。修订后的《规则》包括总则、常务委员会会议、主席会议、文件、附则等五章二十五条。
五、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专门委员会组织通则》。1995年6月5日第13次常委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专门委员会通则》(修正案)。修订后的《通则》包括总则、组织、工作制度、办事机构、附则等五章十六条。
六、建立或健全了一系列具体的工作制度。这些制度包括:《政协全国委员会秘书长副秘书长工作规则》、《全国政协办公厅关于加强对外宣传工作的意见》、《全国政协办公厅关于加强信息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全国政协办公厅关于组织京外委员参加活动的意见》、《全国政协办公厅关于全国政协委员视察工作的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等等。
(三)提案委员会
八届政协截止五次大会闭幕时,提案共计为10979件,比七届政协的9627件多1352件。1980位委员41331人次提出或参与提出提案,是历届政协最多的。其中党派团体和专委会的集体提案有了很大发展,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先后提出提案92件,专门委员会提出提案4件。此外,大会期间以小组界别名义提出39件提案。
全部提案中有关经济建设方面的提案4469件,占40.7%;有关科教文卫体方面的提案3291件,占30%;有关政法、人事、统战方面的提案3219件,占29.3%。政协提案在国家两个文明建设中继续发挥着积极作用。
提案工作一直受到政协领导的重视,李瑞环主席在1994年接见参加全国政协第三次提案工作座谈会代表及1996年接见八届政协优秀提案和先进承办单位代表时都作了重要讲话;叶选平副主席几次对提案工作作出批示和指示;杨汝岱、孙孚凌副主席分别出席有关提案工作的会议并在会上讲话;邓兆祥、赵朴初、钱伟长、胡绳、钱正英、丁光训、马万祺、朱光亚、万国权等副主席,有的参与提出提案,有的参加座谈,有的参加调研。
八届政协以来,提案的办理工作受到了承办单位的普遍重视。在八届一次至四次会议的提案中,问题已经解决、正在解决和列入计划准备解决的,平均在80%以上。因条件限制一时难于解决的问题,有关承办单位也实事求是地向提案者作了说明。
提案委员会主动加强与承办单位的联系与合作,及时了解和掌握提案办理的进度和情况,积极配合承办单位对党派团体提案和一些重点提案进行重点办理。几年来共召开办理协商座谈会41次,现场办理提案3次,专题调查12次,考察活动4次。形成了11份调查报告,39期工作简报。其中,重点提案有:
民建中央提出的《关于改革现行宴会,移风易俗,促进两个文明建设》提案,受到中共中央重视,并对宴会制度进行了改革;
钱正英副主席等提出的《关于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扬黄扶贫港口灌区作为大柳树第一期工程的建议案》,被有关部门采纳后已开始实施,对促进宁夏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将起重要作用;
叶至善等委员提出的《建议设置以青少年为对象的专门电视台案》,提案委员会和广播电影电视部通过调研进行重点办理,中央电视台已专设少儿频道,一些地方电视台也先后安排播出这一频道;
陈难先、张开逊等177名委员提出的《中国科技馆应列为“九五”国家重点工程案》通过协商办理,资金已基本落实;
童君美等委员提出的《尽快整治武钢周边治安问题案》、《发挥黄金水道作用,研究开发海驳直达进江运输,促进长江中下游钢铁企业的发展案》,已落实解决,对武钢目前和长远的经济发展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此外,有关铁路,如南昆铁路、南疆铁路、包兰铁路复线建设等方面的提案,都已得到采纳,推动了国家铁路建设事业的发展。
(四)经济委员会
八届政协以来,经济委员会围绕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以及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先后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报送了23份建议、意见和调查报告:
1993年6月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抑制通货膨胀的几点建议》。该《建议》引起了全国政协主席和国务院有关领导的重视,分别作了批示,国务院领导还请计委、经贸委、体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负责同志认真研究全国政协的建议。国家计委、人民银行函复同意此建议。
1994年5月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提出了《关于进一步改革政府机构、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的法人主体》的专题报告。报告建议中央进一步明确政府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系统总结历次机构改革的经验教训,组织由各方面人士组成的专门班子,在以往工作基础上,进入深入调查研究,超脱各政府部门利益,对政府机构改革进行充分酝酿,统筹规划,设计出一套全面深刻而又切实可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方案。
1994年6月在政协第七次常委会议上作了《关于保护农业,建立强有力的支农体系的建议》的大会发言。1994年11月,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将大会发言稿印送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中办、国办、农业部、林业部、水利部。
1994年经济委员会制订了搞好国有企业问题的调研提纲,请全国30个省区(市)政协经济委员会以及六个行业部门协同调研,并组织调查组赴辽宁、河南、北京进行调查。在调研的基础上,于1995年1月在福州召开了全国地方政协经济委员会第二次工作会议,对国有企业问题展开了讨论。根据与会委员讨论的情况,形成了《关于解决国有企业问题的宏观对策建议》。这一建议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重视。
1995年,经济委员会组织力量,研究了“九五”计划的有关问题,1995年4月先向中央提出了《关于调动多方面的力量,参与制订“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随后于1995年6月,向中央办公厅提出了《关于“九五”计划思路的几点建议》。中共中央办公厅收到《关于“九五”计划思路的几点建议》后及时分送了中央领导同志和起草组。领导同志和起草组对建议非常重视,认为这些建议很重要,已认真研究采纳。
1996年1月在海口召开了全国地方政协经济委员会第三次工作会议,交流了各地制定“九五”计划的情况和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关于实行“两个转变”的动态分析与看法——全国地方政协经济委员会第三次工作会议综述》,于1996年1月报送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参阅文件》全文刊载,分送给中央领导同志和国务院各部门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1996年7月,经济委员会在第17次常委会议上作了题为《围绕认真实行“两个转变”,进一步做好参政议政,加强民主监督》的大会发言。会后将大会发言作了修改补充,形成了《关于贯彻落实“九五”计划大政方针的几个问题》,报送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参阅文件》,又一次全文刊登了这一报告。
围绕减轻农民负担问题,经过五个月的调查和专题研讨,经济委员会在1996年9月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提出了《关于切实解决农民负担问题的建议》。10月20日,中央领导同志对这一建议批示: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形成的这份建议,对研究和解决农民负担问题有重要参考价值。其中许多好的意见,在中央正在起草的关于减轻农民负担问题的文件中已吸收;一些带方向性的改革措施,也正在积极进行试点。
为使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的研究更加深入,1996年12月在珠海召开了全国地方政协经济委员会第四次工作会议,重点探讨了如何解决行政管理体制中的政企不分、条块分割问题。讨论中认为,解决条块分割,必须从政企职责分开入手。坚决支持党中央、国务院在打破政企不分、条块分割上采取果断有序的行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一场革命,中央要有统一部署,方方面面都要同中央的总体部署保持一致。
(五)科教文卫体委员会
八届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几年来形成专题调查报告或重要建议70份;简报181份;大会或常委会发言13份;委员提案69件;政协信息11件。
在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之前,委员会认真总结、分析近几年委员会工作中与精神文明建设有关问题和调查,提出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几点建议》。该《建议》受到党中央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的高度重视。
针对“三峡库区文物保护”问题,委员会组成专题调查组赴三峡进行实地调查,形成《关于三峡文物抢救和保护问题的调查报告》,受到中央领导同志及有关部委和省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调查结束不久,国家文物局召开了“制定三峡工程淹没区及移民安置区地下文物保护规划工作会议”,并很快组织力量进行了三峡文物抢救保护的前期工作。
委员会科技组根据到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对畜牧业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的调查情况,写出了《加速草原畜牧业建设,拓宽食物来源》的报告。之后,经过深入实地的调查,委员会与有关专委会合作写出了《关于加快草原畜牧发展的建议》,受到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对报告中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作为草原畜牧业建设综合示范区的意见给予充分肯定。1996年3月,科技组与经济委员会组成联合调查组赴山东、辽宁、天津等地就“控制陆原污染物排放入海,保护海洋”问题进行专题调查,之后形成《关于渤海、黄海海洋环境保护的调查报告》。
委员会教育组从1993年到1995年,连续三年组成调查组先后对甘肃、青海、贵州等贫困地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形成多份关于上述地区义务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
基础教育阶段的薄弱学校问题,是近年来困扰我国大中城市基础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委员会教育组组成调查组,连续两年对北京、上海、浙江、山东等省市进行了专题调查,并于1996年9月在哈尔滨召开了“全国暨部分省市政协薄弱学校问题研讨会”,形成了《关于全面贯彻〈义务教育法〉,加强大中城市薄弱学校建设的意见》。国家教委在复函中感谢全国政协多年来对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表示在适当时候召开全国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工作中的会议。
委员会文化组调查后形成的《艺术表演团体、艺术院校中特殊专业人员的营养补助标准亟待提高》的报告,受到有关方面重视,1994年4月,文化部、财政部、人事部联合发文,将中直艺术表演团体特殊专业人员的营养补助由1981年规定的每人每月9元提高至每人每天5元。1994年10月,文化组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情况进行专题调查,形成《关于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针对我国药品市场管理混乱,假劣药品泛滥的问题,委员会医卫组组成专题调查组反复进行调查,形成多份专题调查报告、提案和简报,报送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后,受到高度重视,1994年9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中,对委员会调查报告中提到的几个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解决意见。
医卫组与有关部门组成联合考察团,赴陕西延安地区考察碘缺乏病防治工作。考察团向延安地区捐款10万元,这次考察还促成北京协和医院等单位向延安地区赠送医疗设备及捐款30余万元。1996年,为迎接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医卫组总结研究成果,召开专题研讨会,形成《关于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中的若干问题和建议》。
委员会体育组对广东、湖南两省进行了“体育在第三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专题调查,形成《关于广东、湖南两省体育产业状况的调查报告》。在此基础上,体育组召开了16省市体育工作研讨会,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
1995年,体育组会同国家体委各有关部门就我国大中城市基层社区体育现状进行专题调查。写出专题调查报告1份,简报5期,编印了11个省市的典型材料。
(六)社会与法制委员会
八届一次会议至今,委员会共组织专题调查28次,专题研讨座谈会61次,专题报告会31次,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摄制专题电视片1部,形成调查报告27份。
原妇青和法制委邀请工会界、农林界的部分委员参加,就如何在制订“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中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提出了《关于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中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建议》。
1996年,为了对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决定的起草提供更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委员会50位委员分成3个专题调研组,先后召开座谈研讨会40余次,最后形成了《关于查禁黄赌毒情况的调查报告》、《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关于制止公款吃喝玩乐行为的建议》三个报告,提出了若干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
1996年5月17日,委员会召开社会治安问题协商座谈会,经过深入研讨和实地调查,形成了题为《关于加强社会治安工作的几点建议》的调查报告。
1997年,委员会确定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问题的调研作为本年度主要任务,拟用一年时间组织委员会全体委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以期就如何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尤其是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提出确有价值的意见建议。
八届政协以来,委员会开展的调查研究有:
1993年——“三资”企业青工、女工情况和税收情况的调查;
1994年——农村剩余女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调查;
1995年——从稳定大局出发、加快云南迪庆脱贫步伐和部分省市大中型企业女职工下岗情况的调查,并同劳动部、全国总工会联合召开了下岗女职工再就业问题座谈会;
1996年——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情况和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调查;
1994年——部分农牧区青年思想状况和书刊、影视作品对青少年儿童的影响的调查;
1995年——就引导信教青少年健康成长问题的调查;
1996年——贫困地区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
1993年——治安状况及政法部门办案经费严重短缺问题的调查;
1994年——农村社会治安情况和《破产法(试行)》执行情况的调查;
1994年——苏南地区人口新形势的调查;
1995年——吉林省计生工作“三结合”情况和贵州省突破人口增加、粮食减少、生态恶化恶性循环怪圈情况的调查;
1996年——黑龙江省、云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情况和山西省人口控制与社区建设状况的调查。
上述调研活动均形成了调查报告。
(七)民族和宗教委员会
八届一次会议以来,委员会共进行专题调查18次,形成报告17份,召开研讨会(全国性)5次,座谈会、报告会等活动36次,参观考察11次。
1995年委员会会同10省区政协在广州召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研讨会”,并形成《关于制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进一步重视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建议》。
1995年,联合四川、西藏、新疆、内蒙古、甘肃、青海等省区及国务院有关部委、科研单位,在分头调研的基础上,在四川成都召开“牧区畜牧业经济发展研讨会”,综合会议成果形成《关于进一步重视和加快我国畜牧业经济发展的几点意见和建议》。之后,联合经济委员会、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在杨汝岱副主席带领下,赴内蒙古进行深入调查和听取意见,形成《关于加快草原畜牧业发展的建议》。
委员会到内蒙古边境口岸进行了边境贸易专题调研,并会同10省区政协以及国务院有关部委,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召开“民族地区边境贸易与经济发展研讨会”。会议形成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民族地区边境贸易发展的建议》,对民族地区边贸的发展以及民族经济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10周年之际,委员会召开座谈会,就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保障自治法赋予民族自治地区的经济权益以及自治法的修改、补充等问题,向党中央、国务院反映了意见、建议,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
1995年,协助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举办全国宗教界范围的和平祈祷活动,请各地政协和政府有关部门协助当地宗教团体开展此项活动。这项活动进一步宣传和展现了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以及宗教界的团结,表达了我国宗教界对维护世界和平以及致力于国家统一的愿望。
1995年10月组织宗教界委员赴长江三峡参观考察,进一步增强各教派间的互相了解,增进了团结。
1996年组织部分少数民族、宗教界的委员赴西藏参观考察,广泛宣传了党的民族和宗教政策,加强了在内地的民族宗教界委员与西藏民族、宗教界人士的交往。
(八)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1995年11月召开“政协全国文史资料工作座谈会”,是人民政协文史工作历史上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本次会议解决了两个重要问题:一是重新肯定了新形势下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二是明确了文史资料工作重点向建国后转移的一些方针、原则问题。全国文史资料工作座谈会之后,委员会拟订出包括6个方面76个专题的《建国后文史资料征编选题参考大纲》和《征编建国后文史资料选题协作方案》。目前,各个专题的征集、编辑工作正在加紧进行,力争在1999年10月之前出版一批反映新中国辉煌历程的文史图书,作为建国50周年大庆的献礼。
1996年初召开《关于当前一些语言现象》专题座谈会,就社会上语言文字使用中出现的“洋化、封建化和庸俗化”问题发表看法和提出意见、建议,受到国家语委和其他与会者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在南宁召开全国少数民族文史资料征集出版工作会议,通过了《关于征集出版少数民族文史资料的若干问题》,商定了《少数民族解放前后的变迁》等8个专题作为第一批全国性重点选题。
重新组建文史委员会港澳组,有计划地开展港澳地区文史资料征集工作,积极筹措文史资料出版基金。
1994年以“职业道德建设”为题,到浙江、江苏、上海进行调查;1996年以“进城民工思想道德教育”为题,到北京、上海、苏南和广东进行调查,写出了调查报告。报送中共中央并在五次全会上作了有关大会发言。
1995年为配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于8月23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吴学谦副主席发表题为《中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作出的伟大贡献》的讲话。会上展出了全国政协和地方政协编辑出版的148种抗战题材的文史书刊。
为纪念西安事变60周年,与有关单位在西安举办学术讨论会。海内外学者和各界爱国人士80余人出席,交流成果,增加共识,进一步弘扬革命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
编纂了一套7编20册共3000万字的《中华文史资料文库》。
(待续)
(全国政协办公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