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是现代房屋建筑施工中一项重要地下工程,地质条件与施工技术直接决定其整体质量与性能,因此,随着建筑高度的提升、建筑性能的完善,行业内部也基于新要求展开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创新,从而使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得到了极大改善。基于此,以下对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引言
一般来说,在施工期间,工作人员需要采取科学的管理技术控制每一步流程,保证相关环节施工达到国家相关的要求与标准。利用适当的技术以及工作提高整体的施工技术应用质量,保证基本的操作规范,同时控制应用,这样能够降低意外情况的出现,保证整体工程稳定的开展。
1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重要性分析
随着建造业的快速发展,地基基础的建设要求得到了提高。通常,建筑的定义是建筑物体,可以在表面上方看到和接触。建筑表面上方的结构重力在柱子和墙壁的作用下过渡,最终落在基础上,所以最终的重力将反映在基础的支撑上。这表明,地基会对整个建筑的安全是决定性的。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建筑物开裂和倾斜等质量问题主要是由于基础质量不符合实际要求,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更加重要的是科学地加强结构基础的设计和建造,但只有通过在许多方面加强它才能保证整个建筑物的安全。
2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2.1土方开挖技术
首先,相关施工人员一定要对土方开挖施工流程以及施工要求进行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发挥出土方开挖技术的应用优势,保证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水平;其次,在运用土方开挖技术之前,必须对相关的施工方案进行严格的审核,并明确现场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设备,以便在满足基础施工需求的基础上,使其每一环节的施工操作都能达到合理性、规范性;最后,在开展土方开挖施工工作时,现场施工人员必须结合实际情况,科学设置地基开挖坡度以及地基位置,尽量使其与工程设计图纸相吻合,尤其是孔位的处理,其深度必须处在硬持力层下,且深度要低于层下500mm。
2.2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技术
近年来,随着房屋建筑外形的创新、高度的提升,大部分天然地基的承载能力与强度都达不到工程施工的质量要求,因此,普遍会通过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技术结合天然地基与人工地基,使地基的性能得到明显改善。这项技术的应用较为广泛,应用频率较高,主要在于对于黄土层、坚硬土层等多种地质条件都能做出合理的处理,实现地基的加固,也因此得到了行业的广泛认可与青睐。具体施工中主要通过钢筋笼与混凝土的配合增强地基的稳定性,其能够与地基的固定岩石层形成合理的配合,使地基的性能得到大大优化。而且这项技术具有施工操作简便、成本低、机械化程度低等其它优势,但是该项技术应用中对混凝土性能以及钢筋性能的要求较高,施工中对于混凝土的质量与性能应做出严格的控制,并选择满足质量标准的钢筋,否则无法真正发挥加固作用[4]。随着行业发展水平的提升,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技术的施工模式也逐渐改变,逐步引入了先进的智能化、高集成化机械设备,使这项技术在地基加固处理等方面展现了更加突出的优势,并开始应用于不良地质的地基基础施工中。
2.3基坑支护技术
目前,房屋地基基础工程中所采用的基坑支护技术主要包括排桩支护和逆作法这两种技术形式。其中,排桩支护技术在实际运用时,主要是将混凝土灌注桩等部件与基坑土层内部的支撑结构进行有机结合,以便可以形成合力,共同对土体进行支挡。在这一过程中,排桩支护技术会包含很多施工工艺,所以为了使其技术优势以及施工水平得到最大化的提升,就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合力安排施工工序,并科学应用施工作业方法,这样才能保证最终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逆作法则是一种较为成熟和完善的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在其实际运用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一定要对其应用要点做到全面掌握,不仅要交替进行上部施工工作,减少荷载对基坑土体的影响,而且还要在基坑周围预留出一定的位置,以便为后续人工钻孔等工作提供便利。
2.4强夯法
房屋地基工程施工中经常运用的方法之一就是强夯法,这种方法的基本操作流程为:(1)首先要找到一个夯点,依据这个夯点对于其它夯点的位置进行确定;(2)为了保证完整的施工秩序和后续施工,在施工前要做一定的准备,通过推土机预压夯点,使施工地面平整,利于施工建设工作,保证定位测量的准确程度。如果施工现场可能存在积水,就可以在地面提前铺设约20cm厚的砂石,能够抵挡水位;(3)对于砂石材料进行选择时,要选取合适均匀的砂石,在铺设方面提供方便,能够顺利开展后续的施工工作。这种方式的施工原理在两个方面有所体现:首先,为了提升地基的紧实度可以通过重力挤压,从而提升建筑整体结构的牢靠程度,对于地基不均匀产生沉降的现象合理的规避;其次,对于土层中含有水分的地基进行工程施工,运用强夯法能够处理土层所包含的水分,提升土层的紧密度,对于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进行基本的保障。
3房屋建筑基础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3.1提高设计的科学性
房屋地基前期进行施工时需要保证科学的设计方法,按照实际需求仔细考虑,这样能够便于了解相关运行技术,做出详细的分析。在掌握建筑结构基本形态以及地基情况基础下,确保房屋建筑结构在满足基本承载力情况下不会产生较大程度破裂问题。相关设计技术人员需要结合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各项内容对地基基本荷载能力取值进行分析,精细化计算地基土基本压力值,还需要开展反复性复核操作,确保设计阶段基础承重能力的合理性。等到基础开始出现较大程度沉降以及倾斜问题时,需要及时进行停工,避免建筑结构和地基施工中出现致命性破坏。
3.2竣工后的质量检测
完成地基工程部分后,质量检测人员要认真合理的检测施工质量和实际的承载能力,确认和建设的实际需求是否匹配。质量检测合格后,对于建设好的部分要进行覆盖保护;质量检测如果出现不合格,工程的施工人员要完成加固处理的工作,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保障工程建设的基本质量。对于地基工程进行加固处理后,为了保障施工质量能够全部过关,进行检测的工作人员还要进行二次检测工作。
3.3基本技术应用
静压力桩技术是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一项比较先进的现代化技术。在对静压力桩技术进行应用期间,即通常是根据静力压粧设备和配重装置,其反作用力进行合理应用,保证其可以有效压入到地基当中。经过以往的实践和经验得知,静压力桩技术的应用,具有很多优点,具体可以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噪声比较小,并且污染的范围相对较小。
结束语
地基基础施工作为当代的房屋建筑建设环节的初始部分,决定建筑质量,因此施工企业应使用规范的地基施工工艺,施工时做好地基的勘察工作,保障挖掘工序的合理性,科学布置检测点位,以充足的工前准备,规范的设计流程,对施工基础合理选择,保障施工人员合理使用施工技术,提升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促使地基施工质量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马志峰.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9(16):155-156.
[2]林旭昇.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15):32-33.
[3]董轶.当代房屋建筑结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控制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8(10):173-174.
[4]徐洲元.关于现代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J].建筑设计管理,2017,34(10):86-88.
[5]王振华.建筑地基基础工程造价管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7.
论文作者:江,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地基论文; 技术论文; 地基基础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土层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建筑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