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183;放牧与他的“丝绸之路”_丝绸之路论文

斯文183;放牧与他的“丝绸之路”_丝绸之路论文

斯文#183;赫定和他的《丝绸之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丝绸之路论文,斯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本文论述了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被中国政府任命为铁道部西北公路查勘队队长的历史背景,1933~1935年在中国西部的考察,与此行有关的三部著作中的压卷之作《丝绸之路》:艰辛坎坷的旅途,形形色色的人物,身临其境的忧思及对丝绸古道未来的憧憬。

关键词斯文·赫定《丝绸之路》

一般认为,早期的中文文献并不曾把这条起自西安、横贯欧亚大陆的古老通道叫作“丝绸之路”。这一名称首见于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教授的多卷本名著《中国》(1887年初版)。李氏不但提出了“丝绸之路”的概念,并作了有关的论证,在其《中国地图集》中,还涉及了“海上丝绸之路”。另一个西方学者赫尔曼率先接受了这一名词,并将自己的一部专著题名为《中国和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1910年初版)。然而,真正使“丝绸之路”有了立体感,并普遍为学术界、读书界所接受,是因为西域探险家斯文·赫定于30年代中期出版了以其为书名的一部杰作。

斯文·赫定是著作等身的人。在他已过“古稀”之年,为什么要写《丝绸之路》[①]这本新著,这本书对于他的探险生涯,对于认识中国西部、开发中国西部,究竟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呢?

1933年1月,斯文·赫定横渡太平洋,回到和太平洋一样并不太平的古都北京,并住进了瑞典会馆。他是专门来主持开始于1927年的中瑞联合“中亚大探险”的收尾工作的。是年春夏间北京的政治形势尽人皆知。继1931年“九一八”,1932年“一二八”之后,日本军国主义将北京和整个华北、内蒙古视为势在必得的区域。凡读过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对当时古都的压抑与紧迫氛围,想必都留下深刻的印象。

5~6月之交,赫定正指挥救援失踪的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瑞典籍团员安博特。6月7日,获悉安搏特平安无事,正滞留在和阗,近日将经印度返回。6月28日,北京的雨夜,德国使馆灯火辉煌,来客川流不息。招待会一开始,如注的大雨或多或少分散了赫定的注意力,他或许由此而想到还在野外学术考察的中瑞等国学者的处境。很快,一个陌生的、身着白色夜礼服的高个中国官员吸引了他的注意,赫定决定请使馆职员介绍与之相识。此人名叫刘崇杰,是当时中国政府外交部次长(副部长)。那时,首都已迁往南京,但大多数国家的使馆尚留在北京,而刘崇杰的任务,就是加强南京政府与各国使馆之间的联系。

虽是初次相识,两人的交谈从开始就是热切而诚挚的。话题离不开时局与新疆。赫定阐述了他对中国西部历史命运的看法:

乾隆皇帝统治中国时,在他的庞大帝国周围建立起一个由附属国组成的半圆形缓冲带。……共和以来,你们已经失去了西藏、外蒙和热河在内的满洲。如今内蒙古也受到严重威胁。新疆虽说仍属于中国,但是现在爆发了战乱。如果政府再不重视新疆事务,那么,用不了多久,你们也将失去它!

他的论述打动了刘崇杰。次长反问:“那么,你认为我们该采取什么行动,才能扭转局势呢?”

赫定立即谈出了自己久经思考的见解:

我想,应该加强中国内地与新疆的联系。第一步是修筑并维护好两者之间的公路;第二步是铺设通往亚洲腹地的铁路[②]。

其实,改善内地与新疆的交通状况,是近代关心中国西部状况的杰出有为之士的共识,早在1917年,谢彬就曾倡言:“余以便利交通,为开发新省第一急务”[③]。并亲自向新疆主政者杨增新面陈修筑联结内地与新疆的干线公路的必要性与具体办法。然而,内地与新疆的交通从来也不曾像30年代初期那样大成问题,那样梗阻难行,改善古丝路之议,从来也没有具有如此的紧迫性与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

刘崇杰次长被赫定的建议吸引了,在分手时,他要求赫定就上述问题起草一份“备忘录”,并附上标有新公路(适用于汽车交通的)走向的草图。同时,他邀请赫定于次日到他的办公室再作更详尽的讨论。

事实证明,赫定的建议是有成效的:几个月后——1933年8月中旬,南京政府任命赫定为中国铁道部顾问,并以其为“铁道部西北公路查勘队队长”。1933年10月21日,赫定同他的几位中国及瑞典同事离开北京西直门火车站,开始了他历时3年(1933~1935年)的在中国西部沿古老的丝绸之路进行的多灾多难的“汽车考察”。此行不同于赫定以往的历次西部探险之处在于:一,所利用的交通工具不再是骆驼、马等,而是汽车;二,他的身份完全是为中国政府工作的外籍专家,而不再是一位独行荒漠的外国探险家。而这个外籍专家“真诚地想要以自己游历中亚所取得的若干经验来给中国做点实实在在的好事”。30年代中期,是中国现代史上最不平静的年代之一,内战、外患,灾荒遍及中国各地,而当时的新疆又是整个中国的缩影,是自从左宗棠挥师出关平定阿古柏之乱以来最困难的阶段,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政局变幻莫测,野心家、民族分裂分子以为有了一试身手的大好机遇,也因而成为全中国、以至全世界关注的热点。“老将军”——这是塔里木地区维吾尔人对杨增新的尊称——生前曾预言:“新疆治世是桃源,乱世是绝地!”“一旦发生战火,塔里木将成为一口烧红的大锅!”都不幸而言中。就在这种形势下,年近70岁的赫定却率考察队义无返顾地向新疆进发了!

关心西域探险史的人都知道,斯文·赫定的探险著作,往往比他的探险活动本身更知名。此后他一连出版了3本有关此行的新书,第一本是《大马的逃亡》,第二本即《丝绸之路》,第三本是《游移的湖》。《大马的逃亡》近年已有汉语、维吾尔语两种中译本,译名为《马仲英逃亡记》。而《游移的湖》也早由徐芸书译成《漂泊的湖》,1955年在台湾初版,此后多次再版,两书的中文本都受到中国读者的好评。而压卷之作《丝绸之路》一直未译成中文正式出版。上述3部著作,都是有名的丝路探险史杰构,又被称为有关“战争”、“湖泊”与“道路”的“三部曲”,总共有70余万字,后来,又由作者改写成全景式的史著,编为《亚洲腹地探险八年》(1927~1935)的第三卷,内容仅有26万余字,但首尾更完整,也对3部书中重复的地方作了剪裁。然而这三部曲,尤其是《丝绸之路》,绝不能用史著来替代,除了内容更丰富,更个性化,其中对丝绸之路的探索与思考也是其独有的画龙点晴之笔。

顾名思义,《丝绸之路》的侧重在道路。在1927年中瑞西北科学考查团踏上西行之路时,是以骆驼作为交通工具的,其驼队有近400峰骆驼,每次宿营,营地便被称为“驼城”。而1933年,赫定及其助手配备有4辆福特卡车,一辆小轿车,因此,对路况优劣的感受空前强烈。

我在《斯文·赫定的探察活动及〈亚洲腹地探险八年〉》一文中,称赫定为“中国西部的最后一位古典探险家,第一位现代探险家”[④]。这一提法被台湾省《历史》月刊1993年7月号引称。赫定是传统意义上首开西域探险之路的先行者,又是率先把本是“单枪匹马”独行侠式的探险变为多学科的科学考察的组织者、实践者。当汽车车队驶上坎坷多阻的西行征途时,昔日的盟友——“瀚海之舟”骆驼就成了一个时代行将结束,另一个新时代即将开始的象征。《丝绸之路》中写到骆驼,总是带有怀旧的情愫,而伴随骆驼产生的对青春岁月的回忆,则往往浸润着难以言传的迟暮之感。

在再次前往额济纳河的旅途中,汽车队宿营时与专门驮运汽油的驼队相遇。这些骆驼都是1927年就往返于西部的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老“成员”,左颊的烙印“H”(赫定的头一个字母)已浅淡难识了,但其中一峰曾随中国科学家陈宗器进入罗布荒原考察的老骟驼,一眼就认出了久违的赫定与陈宗器,它毫不犹疑地离开队列,“昂首阔步踱到我们跟前,就像过去一样,伸出它那美丽的毛茸茸的大脑袋,……这情景就如老朋友久别重逢,勾起了我们许多回忆。”在快要进入新疆之前,一峰孤零零的公驼在戈壁游荡,又引动赫定许多遐想。也许是旅途太寂寞,太难得有交流感情的机会吧,赫定在西域探险过程中分外地关注“无言的旅伴”——各种动物。除了“最老的朋友”骆驼,在《丝绸之路》一书中,他还写了由于帐篷较暖和,使一只冬眠于此的跳鼠过早地醒来,写了形形色色的狗。——他一生写的最后一本书,名字就叫《我在中亚的狗》。此外,他还写下自己倾听“无韵之诗”——驼铃时的感受:

我聆听着,深深为这古老而又熟悉的铃声打动,正是这千百年来回响在商队经过的古道上的特殊旋律,长伴着旅人商贾展开了一幅幅多姿多彩、震撼人心的沙漠生活图景。

直到很久很久,驼铃声完全消失在夜幕中,他的思绪才回到所住的帐篷里。

汽车取代了驼队,虽是一个实质性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进步,但作为天生的探险家,探险生涯的真正诱人之处,从来也不曾因之消失或变味儿。

《丝绸之路》一书中时时可见赫定对探险过程特有的乐趣的描写,这些段落有些是无意中涉及的,也有着意予以刻画披露的。比如,在外人看来荒野宿营是刻板而千篇一律的,而赫定则写道:

驱车横断戈壁,在某种程度上是单调乏味的,可更有难于言表的魅力。……每到晚上,或枕清泉而宿,或伴营火而眠。夜来在铺在地上的睡袋里做做美梦,早晚可以呼吸清新空气。……从一处营地到另一处营地,无论是沙漠或是草原,日复一日展现的都是平淡而又荒凉的景观。可是,从来没有人厌倦过,而且还永远不会感到满足。凡是到过沙漠的人,总是渴望能旧地重游。这广袤无垠的大地,如同大海一般,使人就像着了魔一样地迷恋着它。

这里写的已不只是沙漠露处的感受,而是探险家对无人荒野的征服感。

旅途是艰辛坎坷的。正因为如此,每一次宿营,才更令人怀念。在走过困苦难言的行程之后,赫定写到大家精疲力尽地挤在一起入睡的情景。那本来搅扰睡魔的鼾声,在他听来竟像“一支没有指挥家掌握的乐队”,有时听上去打鼾人像快窒息了,又有时候如同在“拼命吞吃一头野骆驼”——多么形象、幽默的比喻!哪怕3个民族混合在一起的汗臭,也成为回味美妙的沙漠生活的引信。而对丝路上汉族商队的描写则给读者刻画出古道日日常新的一个生动的横断面。赫定写过逃出软禁生活的放松感;写过维吾尔人之乡白杨掩映下那奇妙细长的木桥;写过丝绸古道上“象心跳一般有规律地隐现在道路的尘土和冬天的寒雾之中的一座接一座的古烽火台”,“似乎铁了心要和事物消亡的法则抗拒下去”,历尽沧桑,依然不肯退出行旅的视野。车行之难,车辆损坏后的苦恼,是每天都不请自来的“伴侣”。赫定的特殊之处在于,他不但探悉了探险生涯的苦与乐,还及时把自己的感受升华为对未来的关注。作者是以古丝路的经行者、探索者的身份发愿:将来一定要在这里修建一条通衢大道,以便利后来的丝路旅人。

可以说,《丝绸之路》一书中有关“干沟暴雨”的段落,是其最精采的内容之一。赫定本人先赴乌鲁木齐去向盛世才要汽油,一到便被拘禁于城中。他得知医生赫默尔得了重病,便不顾一切地脱身赴南疆救助。在离开托克逊县城,进入著名的百里干沟时,却受阻于一场百年不遇的大雨。干沟就是唐代的银山碛,仅这个地名就足证那一带是以缺少水源而知名,但1934年7月的这场长久的瓢泼大雨引发了山洪,足以冲垮一切的山洪,险些把赫定一行吞没。在大雨来临时,他们正露营在山谷一处要冲之地,手足无措,缺乏心理准备。全凭齐心合力,有准确的判断力,才幸免于难。我读过有关新疆大风、大旱、大雪的描写,而关于大雨,老实说再也没见过比这更令人心旌飘摇、意念难执的文字了。然而最令人难忘的则是,当大雨消歇,山洪退去之后,他们竟于一个阴郁的早晨,意外与已渡过危险关头的赫默尔大夫相逢在某个无名的山谷营地。读到这儿,我们不能不承认,自然风光也罢,古道难行也罢,荒漠情韵也罢,那都不过是一个恰如其分的铺垫。《丝绸之路》一书中真正令人难以忘怀、掩卷长思的,还是那形形色色的人物!

首先,赫定是把自己视为贯穿《丝绸之路》始终的抒情主人公,他的情感,他的尊严,他的热忱,他的冷峻,那就是一个探险家面对古道万物的反聩,那就是一个经行者针对古道历史、现况与未来的独白。可以说,书中写得最成功、最丰满、最有感情色彩,又最引动读者去关注的人物,正是赫定自己。

《丝绸之路》不是赫定篇幅最长的著作,但涉及的人物颇多,有中国人、外国人,中国人当中有汉族学者、回族军人、蒙古汗王、维吾尔知名人士等;外国人中,除瑞典人,还有白俄、苏俄红军、波兰流浪者、外蒙活佛、日本间谍、英德传教士、北欧邮政官员、土耳其籍的阴谋家等。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当属“假喇嘛”丹宾、苏俄驻乌鲁木齐总领事阿布列索夫、“新疆王”盛世才及“尕司令”马仲英等。

丹宾喇嘛本身就是“丝绸之路之谜”。在不同的书籍中,他的面貌各异,但不管怎么说,二三十年代的丝路经行者难于忽视他的存在。据美国汉学家欧文·拉铁摩尔所著《通往新疆的沙漠之路》一书中,丹宾是“蒙古化的华人”,在外蒙于辛亥革命后陷于混乱时,曾风云一时,当苏俄积极夺取外蒙主权时,他占据甘肃、新疆交界处的明水一带,成为丝路上一股独立的势力。后来被外蒙派的刺客暗杀。苏联地理学家奥勃鲁切夫所著的《中央亚细亚的荒漠》书中,丹宾被称为黑喇嘛,是甘南藏族与蒙古族的混血儿,自幼随为甘州(今张掖)守备当马夫的父亲住在河西走廊。他聚众在古丝道河西西部路段劫富济贫,后来下落不明。

苏俄驻乌鲁木齐总领事阿布列索夫是赫定反复提及的人物。由于阿布列索夫给予赫定相当重要而关键的支持,书中对其是一再称赞的。要全面认识阿布列索夫其人,应该参阅包尔汉的《新疆五十年》的有关章节。尽管如此,赫定对阿布列索夫在新疆政界举足轻重的地位的刻画,是入木三分的。比如当赫定被盛世才拘禁于乌鲁木齐,不能去营救赫默尔大夫时,阿布列索夫竟能当着赫定面,给新疆外交署下命令,让赫定出城。于此可见苏俄在当时的新疆政界影响有多大。

尽管行文很有分寸,但看得出来,赫定对盛世才是很反感的。他对盛世才的描写最值得借鉴、最有教益的地方,在于他毫不隐瞒地写出自己对盛世才“看不透”的困惑感与陌生感,这样反而突出了盛的阴鸷、深沉、多变的特点。逃到台湾后,盛世才写有回忆录《牧边琐忆》,并有英文传记《小卒与轴兵》。可惜这些书难得一见,否则能拿盛对赫定的印象作个对照,就更耐人寻味了。

无疑,赫定对另一历史人物马仲英则抱有一定的好感。马仲英也是新疆历史之谜。肯定地讲,马仲英是个相当有个性魅力的人,是具有领袖风度的将军。尽管赫定吃尽了马仲英部下的苦头,并几乎被枪杀;尽管赫定从未正式与马仲英结识,但马仲英的确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在《丝绸之路》最后一章中(系1938年6月追记),赫定对马仲英的复出所抱的希望,对这曾使西部大地久久为之震颤的不守常规的将军竟然一入苏俄之境再无声息感到担忧——或说有着不祥预感。希望马仲英东山再起,也许是希望他能有一种更圆满的结局。

读过《丝绸之路》,我们会觉出赫定这个精力过人、似乎永不疲倦的探险家的的确确是老了,与以前的著作相比,他似乎更重感情,更少决断,尤其是在与老友重逢或告别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当考察队中的两位瑞典助手随苏联车队回国,他的两个中国助手去送行时,在一个苦思冥想中,他竟回记起许多原本遗忘的往事,他写道:

这样,就只剩下我孤零零一个人了。整个院落寂静得像坟地一样。我回到起居室,坐到一把扶手椅上沉思起来。一个人有时会忘掉一些往事,可是当随着年复一年时光的流逝,又重新回想起当年这些事的时候,仍然能感到生活的魅力,这该有多好!

这种情愫的表露,我们不但在其早期著作《穿越亚洲》、《罗布泊:探险与考察》等书中见不到,在几年前所写的《回到亚洲》、《戈壁沙漠横渡记》(中译本名为《长征记》)等书也很难能品味得出来。

也许斯文·赫定已经意识到,这次沿古丝路的探险是他长达半世纪的探险生涯中最后一次亲临中国西部的荒野。所以,在写《丝绸之路》时,他以较多的笔墨写下了自己对西部大地与人民的挚爱之情,并且对朋友与敌人都给予较大的关注。没有患难与共的朋友,晚境会凄凉难耐;而全无敌手,也会平添几分寂寞惆怅。从这个角度来说,《丝绸之路》是探险家赫定写给西域的告别辞。从这个特定意义上来说,《丝绸之路》是古道经行者与探索者赫定为自己写下的墓志铭。

《丝绸之路》第18章是全书的点睛之笔,可以题名为“丝绸之路忧思录”或“古道启示录”。

对丝绸古道而言,旅人、商贾、释子、探险家……都是匆匆来往的过客。而在整个人类历史过程最漫长的这一条陆路交通线上,推动古道繁荣的丝绸并没有留下往日兴盛的痕迹。“中国的商人永远不会知道,那些由他们的商队往西运送的数不清的大捆丝绸,到何处才是其旅程的终结”。这就是古老丝绸之路所具有的特殊性。在赫定心目中,丝路的历史已经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阶段。他写道: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这条丝绸之路最萧条的场景:见不到一点生机,商业已是奄奄一息,一路上的村镇,除了废墟,还是废墟。在一贫如洗和朝不保夕的惨境中,人口越来越少。只有通过想象,我们才能看到过去那一幅幅丰富多彩、辉煌繁盛的画面,那川流不息的商队和旅行者为每抵达一个新的绿洲而雀跃欢腾的景象。

作为丝路经行者,赫定面对衰败的残迹,“又一次恍然听到了如流的岁月拍打着双翼疾驰而过”,他已经站在了通向未来的门槛上,发现只有迈出具有决定性的一步,才能向过去道别,而赋予古道新的生命!“当驼铃和马銮铃被代之以喧闹的汽笛和喇叭时,昔日的浪漫风情就所剩无几了”。他进而写道:

旅途中,我一直都在想象,仿佛已看到一条崭新的公路穿越草原和沙漠,一路上有无数的桥梁架在河川小溪和水渠沟壑上,……公路的路线会忠实地沿着古代丝路上商队和车轮留下的足迹和车辙向前延伸,到了喀什噶尔,也绝不意味着它已到了尽头。

我想象着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和热气蒸腾的生活情景,憧憬着技术进步将给这片土地带来灿烂的前景,幻想着人的创造力将得到空前发展,使人为之目眩。

昔日的壮景一幅幅沉入西方的地平线,而新的灿烂辉煌的景象每天随着初升的朝阳,一幕幕展现在东方的天际。

这就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古道的未来。在20世纪,“任何一种预期可以使不同民族接近并团结起来的事物,都应该得到欢迎和理解”,而丝路的新生,正是符合这一目标的。

在30年代更具有现实意义的是,斯文·赫定关于中国将依靠丝绸古道来与日本一决胜负的预言完全应验了。他指出,“中国已下定决心要尽最大努力保卫自己的国家”,而只要使古道复活,“中国就能在内线继续这场战争”。在此后的八年抗战中,甘肃、新疆的公路成为中国运送战略物资的生命线,苏军红八团进驻哈密,漫长的丝绸之路中国境内的路段已改建成现代化的公路干线。

1996年3~4月间,我只带了一本书,即斯文·赫定《丝绸之路》的中文译本校样稿,踏上往返于北京—乌鲁木齐的旅途。乘坐火车、汽车,走完了甘肃至新疆的行程,也读完了赫定这本名著。我每每为这部写于60年前的书的深刻内容、丰富视野、精辟预言所折服。

一路上我想到,80年代中期就有过“开发大西北”之议,相当鼓舞人心。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并未能真正实施。而从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向西倾斜,中国西部再一次为国内、国际学术界所注目,即将来临的21世纪必定是中国西部的世纪,“丝绸之路热”将再次升温。开发大西北,调整中西部与东南沿海的发展速度,无疑会给西部大地注入生命力,使古丝路充满生机。在这样的背景下读《丝绸之路》一书,不只是“温故”,更能够“知新”!正如斯文·赫定所说:“落后的亚洲也会再次进入文明和发展的新时代。中国政府如能使丝绸之路重新复苏,……必将对人类有所贡献,同时也为自己树起一座丰碑!”

注释:

①该书的汉语中译本,即将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本文系作者为该书所作的代序。文中引文未注明者,均出自该书。

②《亚洲腹地探险八年》中译本,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20页。

③《新疆游记》1917年4月13日日记。

④请见《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2年第3期。

标签:;  ;  ;  ;  ;  ;  

斯文183;放牧与他的“丝绸之路”_丝绸之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