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增长论文,物价论文,稳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规定:“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这表明货币政策是把物价稳定作为其最终目标,在物价稳定的前提下,促进经济增长。这是我国政府汲取了国内外多年来发展经济、治理通货膨胀经验教训的总结。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是什么关系?本文主要借鉴日本的经验,对此问题进行研究。
一、物价稳定,能给经济增长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保证适度的经济增长
(一)在市场经济中,如果物价水平发生了大幅度的波动,使得商品和服务的相对价格体系不安定,其结果一方面产生浪费的生产和消费,另一方面真正必须的生产和消费反而没有进行,这就造成了生产和消费水平的低下。通货价值的不稳定,也破坏了通货作为交易手段的机能,对整个经济产生一系列负作用。通货价值不稳定,还破坏了货币作为贮藏手段的机能,使人与人之间在收入或资产的分配方面造成极端的不公平现象。通货膨胀在政治上造成的后果也是相当严重的。
1991年6 月在伦敦召开的经济发达的西方七国政府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上,就金融政策的基本目标取得了一致意见:“尽管各国的状况不同,但金融政策应在保持物价稳定的基础上为持续的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这种共识得来并不容易,它是多年来世界各国,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自身多次通货膨胀教训的结晶。
(二)就日本、美国等西方七个经济发达国家1966~1984年间物价上升率与经济成长率的关系而言,虽然物价上升率与经济增长率不是线性负相关关系,但总的倾向很明显,即从较长时期看,物价上升率高,经济增长率就低,反之亦然。其中,日本和意大利呈现较为明显的对应关系。从七国各个时期平均看,也存在这种对应关系。另外,有的经济学者研究过1951~1978年世界上一些发展中国家批发物价上升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发现1951~1978年批发物价上涨1 %以下的国家,每年工业平均增长7.1%;上涨1.1~4.0% 的国家,每年工业平均增长6.4%;上涨5%以上国家,每年工业平均增长就更低了。从我国1982~1993年物价上升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关系看,虽然没有呈现上述那样很明显的倾向,但大致上也显现出这种趋势。例如1982~1984年,零售物价涨幅都比较低,分别为1.9%、1.5% 和2.8%,其经济增长率则分别为8.8%、10.4%和14.7%。1985年发生通货膨胀,零售物价指数达8.8% ,虽然当年经济增长率仍达12.8%的高水准,但1986年就降到8.1%,即是说其影响在下一年表现出现来了;同样1988年发生通货膨胀,零售物价指数达18.5%,虽然当年经济增长率仍然保持11.0%的高水准,但1989年就降到4.0%。
世界上发达经济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我国的经济建设实践都证明:只有在物价稳定的情况下,才会有持续、适度的经济增长;从较长时期看,通货膨胀率高,只能带来低增长,即使偶然有高增长相随,也绝对不会持久的。
二、经济增长并不一定要与高通胀相伴随
经济增长对物价的影响,应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在正常的情况下,经济增长了,供给会相应地增加,在需求比较稳定的情况下或与供给增长速度持平时,物价应该降低或者保持稳定,当然有的国家工资增长速度超过物价上涨速度,出现供给、物价、工资攀升的局面,其结果人们仍然能从供给的增长中得到实惠,这实际上与物价的稳定状态是一样的结果。二是为了实现经济增长,就要进行投资。如果增长目标定得过高,投资规模过大,对投资品需求超过投资品供给的能力,就必然出现投资品的物价上涨,并通过连锁反映,引起其他部门商品物价上涨。由此可见,经济增长并不一定要与高通货膨胀相伴随,恰恰相反,经济增长对应着物价的低增长甚至负增长。上述两种情况绝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推导,日本和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践已经有了充分的证明。
(一)日本在高速增长批发物价的基本稳定和八十年代后的负增长。二战后日本的物价变动,基本上可分为五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战后重建时期(1946~1950年),这个时期为物价暴涨时期。第二个时期(1950~1955年)为经济复兴时期,这个时期物价上升率仍然较高,为中度增长时期。第三个时期(1956~1972年)为高速增长时期,这个时期物价基本稳定。第四个时期为石油危机时期(1973~1980年),这个时期物价上升率很高,为“狂乱物价”时期。第五个时期(1981~现在),为无通货膨胀时期。战后重建时期是属于特殊时期的物价变动,这里暂不做讨论,主要分析经济复兴、高速增长和低成长期的物价变动情况。这三个时期总体说来都非常符合物价变动的规律。从经济复兴时期看,年均增长率为8.9% ,要达到这样高的增长率当然需要大规模投资,所以,其投资增长率(民间设备投资)年均达10.2%,如果考虑到日本政府为改善投资环境所进行的政府投资,投资增长率会更高一些。这样,就必然引起投资品物价及由连锁反应引起的其他物价的上涨。所以,这个时期批发物价上涨了6.8%,同时消费物价也上涨了6.3%,呈现出批发物价追随经济增长上涨,消费物价与批发物价同步上涨态势。这种物价上涨是很正常的。因为在经济发展初期阶段必然有些产业部门发展相对落后,供给能力满足不了增长的需求,形成瓶颈现象,不能满足的需求就以涨价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带动其他部门物价上涨。从高速增长时期看,其年均增长率达11.0%,为实现这样的高增长,当然需要更多的投资,所以,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年均高达17.7%,加上政府部门投资,其增长率会更高些。但这个时期批发物价上涨只有1%, 呈现相当平稳的态势。消费物价上升率达4.3%, 虽然低于复兴时期上升率但超过批发物价上升率,出现批发物价与消费物价相背离的倾向。这种物价变动态势也是很正常的。因为经过经济复兴阶段,那些相对落后的部门已经发展起来,其供给能力的增长速度赶上甚至超过了经济增长需求增加的速度,瓶颈现象基本消除,而新兴工业部门又以现代化设备与技术武装起来,生产率大大提高,为社会提供产品增多,物价必然降低,但大企业在市场中处于垄断地位,价格处于稳定状态。至于消费物价和批发物价相背离的现象,其原因较多,但主要在于消费品和服务生产部门多数是中小企业,劳动生产率较低,在高速发展时期,劳动力供应紧张,又不得不与大企业攀比提高工资,工资上升率超过了劳动生产率,造成产品或劳务成本升高,成本升高后转移到价格上去,这也是经济增长中的必然现象。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各种商品供给能力越来越高,甚至达到供给超过需求的状态,物价就必然进一步下降。战后日本经济增长和物价变动的状况说明,经济增长并不一定与通货膨胀相伴随,相反的,从较长一点时间看,会有益于物价的稳定甚至下降。
(二)经济增长速度过快就必然引起通货膨胀。许多发展中国家是以资金的高投入实现经济增长的,我国正是其中典型之一。众所周知,支撑经济增长的资金投入量是有限度的,因为限制资金供给量的不是印制纸币能力的大小,而是在纸币后面相对应的物资的多少。没有必要的物资作保障,就没有办法投入更多的资金,而强行投入的结果必然引发纸币的自动贬值即通货膨胀。从1953年到1993年40年间,我国已经发生了9次较大的通货膨胀。综观这9次通货膨胀的原因,尽管其起因、过程各有差异,但主要问题大体相同。概括地说,经济增长目标订得过高→建设投资过旺→造成财政赤字和银行超额贷款→引发货币大量投放,远远超过物资供给能力→发生通货膨胀。先从改革开放以来说起。从1979年到1993年我国发生了4次通货膨胀(即1980、1985、1988、 1993年),每一次基本上都循着上述路子走入通货膨胀陷坑。现在再回朔到改革开放以前。 从1953年到1978年, 我国发生了5 次通货膨胀(即1953年、1956年、1958~1960年以及文革时的1967年、1974~1976年),这些通货膨胀的原因和改革开放后的通胀原因很相似,其中以1958~1960年的通胀最具有代表性,其原因也是追求增长的高速度,由此产生恶性循环。首先是基本建设过度膨胀,若以1957年基本建设投资为100,1958年则为185.5,1959年为244.7,1960年为286.6;同时,计划外投资恶性膨胀。若以1957年为100,1958~1960则分别达到443.9、655.8,734.3。由于基本建设恶性膨胀,引起银行贷款急速增加,从1958~1960年银行贷款增加了3.5倍,其中重工业竞增加11.9倍。国家财政从 1958~1961年连续4年赤字,总额达180.3亿元;银行超贷和财政赤字又迫使货币发行量激增,1961年比1957年增发了2倍; 由于供给能力无法满足突然增大的巨大购买力量,恶性通货膨胀便暴发了。但当时实行计划价格与统配制,固定价格很难反映实际供求状况,市场价格则比较能反映供求状况,主要表现为集市价格大幅上涨。由此可见,我国的经济增长率过高的年份,在当年或下一年便会发生通货膨胀。但是什么样的增长率算是“过高”?什么样的增长率算是“适度”?现在还没有统一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我国经济增长符合实际的选择是取9.64%为中间值,上下加减1~5.5 为阈值,就是说其范围在8.14~11.14之间。笔者认为,“适度”的经济增长率,从理论上说明是很难的,倒不如观察从建国以来经济增长与物价上涨率的实际状况,并辅以投入产出表计算我国能源、交通、主要原材料供应的最大承受能力,这样可以得出符合实际的经济增长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