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魏家庄中学 055350
众所周知,现代教育技术伴随课程改革的脚步声,悄然走进了课堂。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方向就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课程教学效率的最优化。现代信息技术依托于强大的互联网与计算机,具有传统教学所不具备的教学优势,是一种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就初中思想品德课而言,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其中,可以改变以往枯燥而空洞的理论说教,还原思想品德课程的生动与活泼,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形象性,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人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可以促进学生行为的内化,这正是广大教师目前所期待的。笔者现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对思想品德课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做一浅显的探索,以期我们的教学观念有更大改善。
一、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和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课程,如果采用一般的教学手段,往往会变成空洞的说教,枯燥无味,达不到应有效果。运用信息技术,使教材声文并茂、生动、形象、逼真,还能把人们在文字教材中见不到的场面、情景展现在学生的面前,生动活泼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如:教学七年级上册《亮出你自己》一课时,课的伊始我请同学们看了一段2004年中国奥运健儿勇夺金牌的录像,在这段录像中集纳了各种体育项目。本来就喜欢体育的他们一下子被牢牢吸引住了。看的过程中我允许他们叫出自己认识的运动员的名字,孩子们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他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人物身上,给予人物更多的关注,从而兴趣盎然地进入本课的学习。又如在教学《法律是种特殊的行为规范》一课时,在讲“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这一特点时,我利用课件进行情境教学,渲染人物形象:播放胡长清受贿案的视频,重点播放胡长清被法院审判这一重点情节,最后展示胡长清被法院宣判为死刑并立即执行这一决定。这一段课件的播放,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他们对法律的这一重要特征牢记在心。
可见,运用信息技术,能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有效地创设教学所需的情境,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我国不少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从备课到教学,再到复习、考试,始终围绕着“讲”字下功夫。这种以教师为中心,把教学过程视为逻辑分析讲授过程的课堂教学,必然使学生成为机械被动的学习者,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和个性思维受到严重抑制。因此,把教学过程从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是当前初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要实现这一过程的转变,则有赖于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不断优化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过程。每一节政治课的教学中,教师如能恰当地运用幻灯、投影、录像、录音等手段创设引人入胜的道德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产生情感共鸣,形成心理上的最佳状态,这将会给新课教学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例如:教学七年级思想品德中“做自尊自信的中国人”这一内容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有关“童第周”的事例,并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让学生一边听歌,一边从内心油然而生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感,同时也理解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考虑祖国的荣誉与民族的尊严,绝不做有损国格人格的事。”把多媒体手段引入到政治课教学中,寓情于理,情理交融,产生了强烈的情感效应,从而使学生的情感深化,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有利于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难点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引导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的课程,是对学生进行适应信息社会发展要求教育的课程。 思想品德课极强的现实性与时代性,要求其教学必须“与时俱进”,随时根据社会的发展,特定的教学情况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而重新调整、优化组合。因此,以灵活的“教学内容”要素补充相对固定的“教材”要素是一个必然结果,而“信息”要素的加入,为思想品德课在现代化教学环境下注入“新鲜”的活水和血液,也为“教学内容”的调整组合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材料。
四、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传统教学靠的是教师的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书,学生机械、被动地接受,学习的主动性、个性 思维受到严重压抑,再加上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抽象,理论性较强,因此往往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到乏味,提不起兴趣。而多媒体的交互性为师生、生生之间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交互方式,让学生在直观的层面上,从视觉、听觉中感悟知识,让学生在情境的体验中内化知识。新课程开设了活动课,让多媒体与活动课整合,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理念的结合,既突出了多媒体的示范、指导、激趣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时事评论课”,通过多媒体多角度、多方位展示相关资料,开拓了学生视野、扩大了知识容量,为学生评论提供充足的素材;与思想品德课密切相关的时政新闻,因与上课时间冲突,学生无法准时收看,而多媒体网络则有利于在学生课余时间进行“新闻补报”;初次参加辩论赛或知识竞赛的同学因没有经验、不熟悉竞赛规则而不敢面对,即使老师极力发动亦难以奏效,而通过多媒体图文并茂的画面展示竞赛现场,使同学们犹如身临其境,连续几次观摩,同学们便能基本掌握一些参赛技巧、规则,并拥有了充分的自信,即使是初次参赛的同学,也能从容上场,坦然面对。
论文作者:耿学青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7月总第19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3
标签:学生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思想品德论文; 这一论文; 课堂论文; 多媒体论文; 情境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6年7月总第19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