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细节中取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细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没有细节功夫的积累就不会有显赫的大事。人与人之间在智力和体力上的差异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大。很多小事,你能做,别人也能做,只是做出来的效果不一样。往往是一些细节上的功夫,决定着事情完成的质量。
不把细节当回事的人,对工作缺乏认真的态度,对事情只能是敷衍了事。而考虑到细节的人,不仅认真对待工作,将小事做好,而且在注重做事的细节中找到机会,从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
有一个叫莫克的18岁小伙子,他刚从菲利普斯学院毕业,是一名新英格兰穷牧师的儿子,这时他正处在事业的起步阶段。当时,莫克还是一个办公室的打杂人员,是替一位叫伯兰克的经纪人做些杂务性工作,一星期挣1.5英镑工资。他的领导看他是个勤快可爱的小伙子,便给了他一个去销售铁路债券的机会。
于是,小伙子便寻找机会与纽约银行行长摩西·泰勒搭腔,希望能卖一些债券给他。他知道这位行长对这条铁路非常感兴趣。
那么他是怎样把这些债券卖给那位行长的呢?
莫克自己这样记载道:“当我走到他的办公桌前时,他正对一个喋喋不休的人不耐烦地说道:‘讲到正题上来,讲到正题上来。’过了一会儿,他摇着头把那人赶了出去。接下来,他向我点了点头,示意我过去。我走过去把债券放到他的桌子上,说道:‘97。’泰勒先生很奇怪地看了我一会儿,然后把他的支票簿拿了过去,问道:‘写谁的名字?’‘伯兰克先生!’签好了支票后,他又问道:‘伯兰克先生给你多少回扣?’‘0.25%,’‘这太少了,让他给你1%的回扣,如果他不照这个数目付给你,就由我来代他付’。”
莫克就这样成功地卖掉了债券,而比这更为重要的收获是,他同时得到了那个行长的注意,为赢得与这位重要人物的友谊奠定了基础。
莫克正是凭借其敏锐的眼光,看出了这位银行家的处事风格是喜欢简洁语言,对繁文缛节异常反感。所以,在与泰勒交涉时,就完全以极为简洁的谈话打动他,绝不说丝毫的废话。这果然很合泰勒的脾气。他后来还继续向这个年轻人购买债券,并在许多别的事情上给予了他帮助。
莫克30岁时成为了一名百万富翁。
莫克的成功,在于他很早就已懂得了“从细节中取胜”这一策略的重要性。当然,这种洞察人心的功夫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练就的,需要长期的积累,在注重对细节的观察中不断地训练和提高。成功者的共同特点就是能做小事情,能够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
同样,培养注重细节的为人处世风格也会给你的事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芒西原来只是一家小报社的记者,但他后来却升迁到了《纽约太阳报》出版人的高位上,成为当时美国媒体界卓越的领袖。
在芒西去世前不久,他的老同事欧尔曼·里奇为他写了一本传记,书中有一个颇具启发性的故事。
里奇这样写道:“大约在25年前,我的右耳就失去了听觉。从此以后,当我们俩在一起的时候,这位领导每次都站在我的左边。无论是在他的房间里,抑或是在他的写字间里、汽车里、大街上、进餐时……无论什么时候,他总是会站在一个不使我感到自己是个残废人的位置上。而且,在他做这样的举动时,显得那样自然、随意,简直没有一个人能注意到他是故意这样做的,这真让人感到惊讶……”
从这件小事上,我们可以看到,像一切有成就的人一样,芒西也是常常在小事情上留心着人。这种对于细节的注意,我们称为机敏或者体贴。
标签:债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