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望城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湖南长沙 410200)
摘要:目的:探究胺碘酮治疗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82例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常规组:采用传统的方法治疗;参照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胺碘酮。结果:常规组的心功能治疗总有效率为70.73%对于观察组的92.68%,在心功能方面进行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常规组的心率失常治疗总有效率为75.61%对于观察组95.12%,在心率失常方面进行对比,存在一定差距(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和QTC指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心衰合并心率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进行治疗,效果非常理想,而且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不良症状少,符合目前临床需求。
关键词:慢性心衰;心律失常;胺碘酮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miodaro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combined with arrhythmia. Methods:8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and arrhythmia in normal group:using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treatment;control group:the increase of amiodarone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reatment of heart function. Results:the total efficiency was 70.73% in group for observation group 92.68%,compared in heart function,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Conventional treatment of arrhythmia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5.61%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compared in 95.12%,arrhythmia,there is certain difference (P < 0 5). Observation of heart rate and QTC index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and arrhythmia patients treated with amiodarone,the effect is very ideal,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safe and reliable,less adverse symptoms,according to current clinical needs.
导致心衰疾病的因素就是心脏的舒张功能出现异常,不能够将静脉回血量及时从心脏内排出,导致静脉血液产生淤堵和积压的情况,诱发灌注不足的情况,最终形成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心衰的发病率群体主要是老年人,同时还伴有心律失常的情况,不仅给患者增加病痛,导致生活质量下降,更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所威胁。对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在采取治疗时,不仅要改善心衰的情况,更要针对其他合并症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达到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心源性猝死的目的[1]。因此,本文针对82例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共82例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采用抽签的方法随机分为二组,即参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1例。
参照组:男性24例,女性17例;年龄61至78岁,平均年龄(66.1±2.5)岁。
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16例;年龄32至72岁,平均年龄(53.6±2.4)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相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方法
①确诊为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②精神状态良好,无意识障碍;③无血液传染性疾病;④无其他恶性肿瘤;⑤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
先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对患者的脉搏、血压等基本生命体征进行记录。常规组:采用传统的方法治疗,给予相应抗心衰药物,同时对患者自身疾病进实施相对应的治疗和控制,采用24小时心电图进行监测。
参照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胺碘酮,初次应用胺碘酮的剂量控制在70-160ml,并与30ml的氯化钠相混合,在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治疗。若在注射过程中有心律转复窦性的情况要立刻终止静脉注射,应用口服胺碘酮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于首次注射心律改善不理想的患者,在这30min后再次静脉注射胺碘酮。如果患者的心率方面也没有明显改善,可继续静脉注射胺碘酮,剂量控制在45mg/h,对此类患者连续进行注射4个小时后,把剂量减少为30mg/h,再连续注射48h,总剂量不可高于2000mg。静脉注射结束后,可采用口服胺碘酮的方法继续治疗,当患者的心律、血压、QTC指标达到正常范围内可停止胺碘酮治疗。
1.4评价指标
采用NYHA标准对治疗后患者的心功能情况进行评估,显效:心功能在Ⅰ级以上,临床症状全部好转;有效:心功能在Ⅰ级,临床症状有所患者;无效:心功能无变化甚至更严重。
采用ESVE标准对治疗后患者的心律失常进行评估:显效:患者的心动过速、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成对室性期前收缩情况明显好转;有效:患者的心动过速情、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成对室性期前收缩情况有所好转;无效:患者的心动过速情、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成对室性期前收缩情况无好转甚至更严重。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 ±s 表示,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治疗效果
常规组的心功能治疗总有效率为70.73%,观察组的心功能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在心功能方面进行对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慢性心衰合并心率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当机体出现心衰时,大部分患者会并发心律失常,因为机体中的心肌受到损伤和纤维化[2],使心肌细胞出现肥大的情况,从而引发心律失常。心脏发生病理性改变之后,会影响心室出现充盈和射血的情况[3],从而导致机体出现血液循环受限,发生淤血的情况。慢性心衰合并心率心律失常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临床症,降低患者死亡机率。
胺碘酮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中断钠通道,对患者心率过快的情况效果显著,中断钾通道可以避免尖端扭转性室速情况[4],对L型钙离子进行中断,可以减少早期后除延迟情况。胺碘酮可以改善机体心肌缺血的情况,对负性肌力的作用非常轻[5],抑制心肌的兴奋状态。胺碘酮在机体中作用比较慢,为确保治疗效果,提高药物起效速度,保持药物的浓度,可采用口服联合静脉注射给药方式。但是在应用过程的时候,一定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严重程度实施相对应的治疗。当患者精神状态良好的时候,进行相关疾病的宣传教育,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预防措施。
本文研究得出:对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应用胺碘酮治疗能明显改善机体的心功能、心率、OTC以及心律失常等症状,与传统抗心衰药物治疗有一定优势,更能调节患者的疾病症状,提升生存质量。但是应用胺碘酮治疗过程中,口服方式与静脉注射方式在药理作用方面存在一定差异,静脉注射方法可以中断钠通道和钙通道,从而达到扩张冠脉等效果,这是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机制所不同的。
综上所述:对慢性心衰合并心率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进行治疗,效果非常理想,不仅可以对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而且操作便捷、安全可靠,不良症状发生率低,符合目前临床需求。
参考文献
[1]崔英凯,曹雪滨,马永娜,等.稳心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4):492-493.
[2]潘建珠,刘倩文.胺碘酮用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12,2(11):204-205.
[3]Vannucchi V,Tomberli B,Zammarchi L,et al.Chagas disease as a cause of heart failure and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in patients long removed from endemic areas:an emerging problem in Europe[J].Journal of car? diovascular medicine (Hagerstown,Md.),2015,16(12):817-823.
[4]张妍,张建兵. 胺碘酮治疗老年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体会[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6):148.
[5]黄革文.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J].医学信息,2013,26(4):215-216.
[6]王娟,陈婵,张鹏,等.630 例慢性心衰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6(8):567-571.
论文作者:王灿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3
标签:心衰论文; 患者论文; 心律失常论文; 心率论文; 情况论文; 静脉注射论文; 功能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