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中的拓展式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课论文,堂中论文,式教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启动,传统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正逐渐得到更新,教材改革也正被大力推行。新课程标准在倡导“一纲多本”的同时,积极推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共同发展。我国教材的多样化正在形成,而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自然处于课改的前沿。从新版人教社高中语文教材(实验修订本)来看,除了选编内容和形式的较大变化外,“如何”选编教材和“为什么”这样选应是教师研究的对象,因此在知识经济和教育改革转型的今天,“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教师观念转换已成为必要。
北师大张鸿苓教授认为21世纪的语文教学应有三个特点:开发性、前瞻性和综合性。“学生学习语文,不能限于语文课的小课堂,还必须在社会的大课堂学语文”,这和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倡导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一脉相承的。但目前语文教材多有“样本文”和“经典文”,因而放弃课本的教学难以贯彻语文“工具性”、“人文性”的要求。按照新的课程要求,结合本校的实际状况、灵活地运用和处理教材、改进教学方法是每一个教师的基本素质。对于语文教材的处理,笔者认为应以课文为基础,以行为联结的心理学为指导,向课外延伸推进以拓展教学内容;即把与课文相关的名家名篇也纳入语文教学之中,倡导“大语文”的教学理念。
相近内容的拓展
这种拓展在教学中运用得最常见。当某篇课文的内容与课外某篇文章的内容相近时,联结拓展是顺其自然的。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学生对作者为何写到《西洲曲》有疑问,于是教师就有必要介绍《西洲曲》的内容和特点,让学生增加对南朝民歌情感和风格的了解,同时也解答了作者联想的原因。再有,现代派文学《变形记》、《等待戈多》在新教材里初次出现,这种以荒诞、变形、寓意、象征、内心独白以及意识流等方式表现主人公被异化、丧失自我人格的写法,对传统文学按“人应有的样子来描写”和“按着人本来的样子描写”的基本方法产生巨大的冲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也被弃置一边。在这种荒诞的形式下表现的冷峻主题,中学生接触较少,是教学的重、难点,教师在解释现代派产生的社会原因时,应让学生在更多的现代派作品阅读中分析其反传统形式的根源,如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和尤奈斯库的《椅子》等,都是拓展阅读的好素材。
相对内容的拓展
文学在反映时事和抒发感情时,可以从正面去表达,也可以从反面去表达。在教学中,有意选取与课文内容或主题相对的文章指导学生阅读,会在对照中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如学习杜甫的《登高》,可与其作《望月》相比。一时老病孤愁,一时豪气四射,同一位诗人,诗风差异为何如此之大?在拓展的教学中学生就能找到原因:晚年经历国破而流离失所、食不果腹的杜甫早已消磨尽了年轻时“致君尧舜”的豪情壮志。对比之后,诗歌的主题更加突出。同样,学习闻一多的《死水》时,文中“恨之初”之情表现得多么刻骨,而看冰心的《繁星》、《春水》,一种“爱之深”的感情又流露得那么自然。同样的时代,同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两位作者却用不同的感情去表达。在拓展中比较时常能够收到异曲同工的效果。
同一作者的拓展
教材在选编课文时,由于受到课文数目、作品主题思想、选取作家范围等因素的限制,所有名家名篇不可能都入选课本,因此教学中对课本的一些名篇佳作作适当的补充介绍或指导学生阅读是有必要的。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感受到的是作者深沉浓郁的感情;如果追溯到《沉沦》中,便能探寻到作者忧郁情感的渊源;再欣赏《春风沉醉的晚上》,又能触摸到那动荡的社会里下层人民淳朴善良的心灵。再有,学习巴尔扎克的《守财奴》时,常有学生认为文中对人物的刻画过分虚构,这时教师除了介绍时代背景外,可补充介绍《高老头》的故事梗概,还可以把葛朗台同夏洛克、阿巴贡、泼留希金等“吝啬鬼”归类分析。在具体的实例面前,学生才会懂得金钱确实在“拜金”社会里改变了人的本来面目,才会感受到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是如此的逼真。
相近时代的拓展
一个时代的文学常有一个文学体裁或文学风格的主流。在学习某些古代或外国作品课文时,如果只采用“就篇论篇”的教学,学生对某一时代的文学特色和文学主流风格的认识就只能停留在某一个点上。为了让学生的认识由单一知识点的层面上升到立体的知识层面,教师针对某篇课文,将之拓展到和同时代的作家或作品联系起来,会是一种好方法。从诗经到楚辞,从司马迁到贾谊,从“李杜”到“小李杜”,从“苏辛”到李清照、秦观,从关汉卿到莎士比亚,从徐志摩到惠特曼等等,都值得我们比照。
相近风格的拓展
教学中,我们在指导学生课余阅读与某篇课文风格或手法相近的作品时会看到,学生不但加深了对该文文体特点的理解,而且还提高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例如,感受了柳永词的“凄清”,不妨了解一下秦观词的“轻淡”;体会了辛弃疾词的“哀婉叹息”,自然又可联系到“身死沧州”的陆游、“怒发冲冠”的岳飞。这样由“内容”向“风格”上的拓展,还培养了学生“同中求异”的思辨能力。同样,学习《项链》、《警察和赞美诗》时,指导学生阅读《最后一片藤叶》、《麦琪的礼物》等作品,用“异中求同”的方法来掌握“欧·亨利手法”的艺术特色。学生的能力往往是在“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中成长起来的。
同部作品的拓展
多年来,名著一般是入选教材的首选,这既是对艺术“例文”学习的需要,也是拓展学生知识面的需要。但中学课文选材因受到“适于教学”的限制,必然对一些长篇名著进行“截篇”入选,精选“佳段”就成为学习名著的“快餐面”,但“断章取义”又往往导致学生“营养不良”。教师要想使教学得到理想的效果,根据实际联系全篇来组织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例如:从故事的情节来看,《林黛玉进贾府》是一篇很好的独立文本,但只从这一个场面来评价小说的人物性格和环境特点,就显得有些牵强了。课前应介绍《红楼梦》前四回中“四大家族”复杂的裙带关系和第五回“幻境”中对贾府命运的暗示,这就能将《红楼梦》的主题与本文的关系、林黛玉“时时在意,处处留心”的原因、王熙凤精明泼辣的性格等做出说明,而仅用“教参”中的结论来定论这些问题,都是不符合学生的构建知识和认知规律的。再如:《鸿门宴》对一个独立事件的描述是完整的,但如果从《鸿门宴》这篇“断章”中就得出刘邦、项羽的性格,那也是硬套定论;相反,刘邦、项羽的性格特点是在《项羽本纪》中,通过对他们一系列事件的描述和交往中的言行举止以及作者的爱憎倾向表现出来的,仅从《鸿门宴》就给两人作出定位,至少是不完整的。同样的道理,阿Q的完整形象,在新教材中是通过《阿Q正传》的全文展现出来的。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在“大语文”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随着超文本教学的发展,各种“拓展式”教学改革如雨后春笋,有些改革甚至跳出了现有课本的限制。从时代发展的角度看,它是教育改革的一种深化和进步;但是,任何一套教材在其编排的系统性上都有它的合理性因素,全盘否定现行教材的教学是没必要也是不足取的。我们只有充分地利用教材而又扬长避短地拓展教材,才能既保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又做到教学内容时新性。因此,这种以课本为主导的超文本链接式教学不失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它体现了国家努力实现“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