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伦理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阿拉伯论文,伦理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第一部分:阿拉伯伦理的社会背景
一、概述
伦理是人伦道德之理,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汉时贾谊《新书·时变》中说 :“商君违礼义,弃伦理。”《朱子语类》中说:“正家之道在于正伦理,笃恩义。” 说的都是这个意思。“伦理”比“道德”的含义更深更广一些,是对各种道德行为和表 现的概括。伦理学是研究人伦道德的起源和发展、个人的道德行为规范、人与人之间和 人与国家社会之间关系准则的学科。伦理学又称“道德哲学”,是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它也是各种文化、宗教和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它们之间最容易找到 共同语言的一个方面和切入点,尽管这个共同语言在表达的方式、方法和内涵上,存在 着巨大的差异。在阿拉伯语中,用“Al-Aghlag”一词表示“伦理”和“道德”,有时 加用“Al-Adab”一词来表示“礼仪”、“礼节”等个人道德行为。它们是由拉丁文“
Ethica”和“Mores”二词翻译过来的。
伦理学源远流长,自从人类社会进入奴隶社会,伦理学就开始形成。在古希腊公元前8 世纪左右出现的荷马史诗中,就有明显的伦理观念。后来的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 9年)、德谟克利特(公元前460—前370年)、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和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384—前322年)等古希腊哲学家,都非常重视伦理思想的研究。亚里士多德不仅 首创了“伦理”和“伦理学”这个概念,而且第一次对伦理思想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 他的《尼可马克伦理学》、《欧德米亚伦理学》和《大伦理学》等,被公认为是世界上 最早以“伦理学”命名的伦理学著作。在中国,伦理学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上溯到 殷商时代,在殷墟甲骨文中,就有了“德”、“礼”、“孝”等伦理概念。到了周朝, 伦理思想又在夏、商朝的基础上发展,周公制礼,提出“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 伦理观。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不仅系统地整理和总结了前人丰富的伦理思想,而 且在对伦理学理论的阐述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是中国伦理学的创立者和奠基人。记 载孔子言行的《论语》一书,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伦理学著作。伦理道德是儒家思想的 核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两千多年来,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突出 的地位,它不仅有丰富的内容,而且成为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前进的主导 思想。
伦理学的主要任务是,指明什么是道德上的“善”与“恶”、“是”与“非”、“曲 ”和“直”。分析和评价道德行为,指明其规范和标准,使其发扬光大,推动人类社会 前进。具体来说,伦理学面临的基本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道德和利益的关系。 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经济利益和道德的关系问题,即经济关系决定道德,还是道 德决定经济关系,道德对经济关系有无反作用,作用有多大。另一方面就是个人利益和 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问题,即个人利益服从社会整体利益,还是社会整体利益服从个人 利益,如何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等。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它与人们的经济关系和社会政治地位密切相关,具有鲜明 的阶级性和社会性。同时,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伦理 学说也是不相同的,因而道德的规范和原则也不是永恒不变的和完全一致的。通过比较 研究,发现人类社会中的伦理观念和道德现象的差异性,找出更为进步和合理的东西, 可以引导人们在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中,不断更新道德规范和伦理意识,使人们的道德不 断“净化”和“升华”,达到与时俱进和与世俱进的目的。
二、阿拉伯古代社会及其伦理观念
阿拉伯半岛并不是阿拉伯人唯一的故乡,他们也居住在半岛的周围。由于他们大部分 住在半岛,半岛是他们最重要的居住地。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西南,北界叙利亚沙漠, 东接波斯湾及阿曼湾,南濒印度洋,西濒红海,所以称为“阿拉伯半岛”。阿拉伯半岛 以西部最高,向东则逐渐低下,至阿曼又复隆起。全岛没有常流的河道,只有一些时流 时涸的山溪。全岛绝大部分地区是沙漠,气候炎热,终年干旱少雨。半岛居民为以游牧 为生的贝杜因人,他们逐水草而居,放牧骆驼和羊群。
阿拉伯半岛是闪族的摇篮,闪族在这个地方发展之后,迁移到肥沃的新月地区,即现 在的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和约旦地区,后来就成为历史上的巴比伦人、 亚述人、腓尼基人和希伯来人。阿拉伯半岛不仅是纯粹的闪族文化的发源地,而且也是 对整个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三大一神宗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的发源地。虽然今天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主要势力和大部分信徒,集中在欧美两大洲 ,闪族也散布在世界各个地方,然而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基本要素,以及后来发展成为闪 族性格的各种特质,还必须在这个半岛的沙漠泥土中去寻找其根源。后来在这个半岛产 生了一个民族——阿拉伯民族,这个民族曾征服当时大部分文明世界。“阿拉伯”一词 原是“沙漠”(Al-Badiah)的意思,“阿拉伯人”则是指在沙漠中以游牧为生的贝杜因 人(Al-Badawi),他们生存活动的广大地区亦就称为“阿拉伯半岛”。在历史的漫长岁 月中,游牧的贝杜因人生活艰难,常年跋涉,逐水草而居,经历了千辛万苦,并且在家 族的基础上,为了适应生活和生存的需要,逐渐形成了原始氏族公社和部落社会。沙漠 、部落、贝杜因人,这就是古代阿拉伯社会最主要的特征。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伦理思 想和道德观念,就必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地域特点。
吃苦耐劳是贝杜因人从艰难的生活中磨炼出来的,是环境压力下产生出来的,忍耐和 坚忍不拔成为阿拉伯人的一种秉性和被赞誉的美德,因此能吃大苦耐大劳、默默忍受的 人是最受称赞的。例如艾优卜(Ayyub)就是这样的典型,不仅阿拉伯古代许多诗歌中提 到他,赞扬他的事迹,基督教的《旧约全书》中更有详细的叙述,他在《圣经》中的名 字是约伯(Job)。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中也4次提到他,其中两次详细叙述他的事迹。 他的事迹大致是这样的:魔鬼对艾优卜虔诚拜主极为仇恨,认为与他的优越生活环境有 关,为了动摇他的信仰,魔鬼使他倾家荡产,儿女夭折,继而使他周身长满毒疮,长年 久治不愈,使他的身心备受折磨,然而他对真主的信仰毫不动摇。后来魔鬼又挑拨其妻 对丈夫不满,使艾优卜一气之下发出要鞭打妻子100鞭的誓言,后来仁慈的真主让他的 足踏地,用地下涌出来的清澈泉水涤除其病痛,恢复往日的幸福快乐,还令其以草代鞭 抽打妻子以实践誓言。《古兰经》叙述这个故事时,正是先知穆罕默德在麦加传教最困 难的时期,目的在于指引他应像古代先知艾优卜那样,要有极大的忍耐精神和百折不挠 的毅力,面对眼前的种种困难和迫害,度过暂时困难,坚定必胜的信念。艾优卜“以草 代鞭”的做法使人想起中国古代“黄泉见母”的故事。
沙漠中人烟稀少,天宽地广,游牧人驰骋其中,犹如天马行空,我行我素。不受约束 ,放纵不羁,酷爱自由,成为阿拉伯人的另一种天性和被称赞的美德。“个人主义,是 他(贝杜因)的另一种明显的特性,这种特性是根深蒂固的,因此,贝杜因人不能把自己 提高到一个国际型的社会成员的地位,纪律、秩序、权威,都不是沙漠生活中的崇拜对 象……游牧的阿拉比亚人是反对一切人的,一切人也都是反对他的。”[1](P26)伊斯兰 以前时期阿拉伯半岛上的游侠诗人尚法拉(卒于公元525年)说:
“我已下定决心,整好行装,
趁着月色,就要登程。
宽广天地何处不养爷,
我又何必在这里任人欺凌。
我敢说天无绝人之路,
聪明的人要趋吉避凶。
我宁肯饥肠辘辘,
也不愿忍气吞声。
一颗自由高尚的心,
岂肯低三下四不奔前程。
雄心、利剑和弯弓,
足以伴我纵横驰骋。”[2](P7-8)
沙漠中的生活是十分艰苦的,水草并不是能轻易寻找到的,于是“抢劫”和“掳掠” 也成为一种谋生之道。“劫掠本来是一种盗贼的行径,但是,沙漠生活的经济情况和社 会情况,却已经把劫掠提升到一种民族风俗的地位了。这种风俗,是以贝杜因人畜牧社 会的经济结构为基础的。在沙漠地方,好战心理是一种牢不可破的心理状态;劫掠是有 数的几种表现丈夫气概的职业之一。”[1](P26)古塔米(al-Gutami卒于710年)生于伊拉 克台额里卜部落,原信基督教,后改信伊斯兰教。他曾积极参加台额里卜部落与其他部 落之间的战争,从他的诗中可以看出他对游牧生活的热爱和留恋,表现出贝杜因人尚武 好战的精神。他说:
“有人赞赏城居人的文明,
可那怎及我们荒漠英雄。
有人喜欢牵着毛驴走路,岁月平安,
可我们却喜欢跃马横枪,大显威风。
我们的骑士劫掠成性,
以至于常常欲罢不能。
攻击远的敌手难以取胜,
他们就向近的敌手进攻。
倘若实在找不到别的目标,
我们有时也劫掠自己的兄弟。”[2](P128)
沙漠中险象丛生,外出的人随时都会遇到困难,因此热情招待迷路人,慷慨相助贫苦 人,是义不容辞的,是沙漠中不成文的法规和应该具备的美德。因此热情好客和慷慨解 囊,成为阿拉伯人的固有气质和良好品德。“但款待的原则,多少可以减轻劫掠的罪恶 。贝杜因人,作为敌人,虽然非常可怕,但在他的友谊的规则范围之内,他也是一个忠 贞而大方的朋友。在伊斯兰教之前的诗人,也就是那个时代的新闻记者,他们对于歌颂 款待(diyafah),是乐而忘倦的。招待热忱(ham ā sah)和丈夫气概(muruah),被认为是这个民族的高贵的美德。争夺水草的剧烈竞争,是一切争端的主要起因的核心,这件事使沙漠里的人民分裂成许多互相残杀的部族;但他们对于自然界的顽固和凶恶,都感觉到束手无策,这种共同的感觉,使他们觉得需要一种神圣的义务,那就是对于客人的款待。在一个找不到客店或旅馆的地方,对于一位客人拒绝招待,或者接待以后加以损 害,这不但有伤风化,玷污门楣,而且是一种违抗真主——真实的保护者——的罪行。 ”[1](P27)
为了生存和应付艰难的环境,部落对阿拉伯人是至关重要的。“一个贝杜因人可能遭 遇的祸患,再没有什么比丧失部族关系更严重的了。……一个没有部族的人,就像封建 时代在英国没有土地的人一样,实际上是无依无靠的。他的地位,相当于一个丧失公权 者,是不受保护的人。”[1](P29)于是每个阿拉伯人都要紧紧团结在自己部落的周围, 而部落也有义务对他们严加保护。“各部落的团结,非常牢固,为了保全信义,就是为 了本族中最低贱的一个人,也应当去为他拼死。只问是不是本部落的人,是非曲直,一 概不管;他们团结一致地对付部落以外的人。本族的任何一个人在外面犯了什么罪恶, 全族的人就要为他承担起来;倘若他得了战利品或掳掠物,全族的人都得分享,……游 牧民族的这种思想,可以说是一种部落主义,并非民族主义。而游牧人与其部落互相保 护的感情,就是所谓的宗派主义。”[3]宗派主义包含着对于同族人无止境、无条件的 忠贞,“要援助同族兄弟,不论他是被人欺侮的,还是他欺侮别人的”,成了古代阿拉 伯人的座右铭和坚定不移的信条。部落之间的战争频繁,英勇维护部落尊严的人,被人 们称赞和颂扬。例如安塔拉(525—615)是一位黑人,他英勇善战,保护部落生命财产和尊严,被认为是阿拉伯古代文武双全的英雄骑士。有关他的民间故事《安塔拉传奇》在阿拉伯世界广为流传。他有诗集传世,多为抒发豪情壮志。例如:
“沙场上,鏖战中,
我可并非默默无声。
战尘弥漫呐喊处,
总会见到我身影。
手中宝刀和长枪,
为我战功作见证。
我是雄狮震天吼,
无人比我更勇猛。
一旦大地起狼烟,
血流成河一片红。”[2](P69)
许多阿拉伯古诗文都记载了阿拉伯古代部落之间的战争,一本题为《阿拉伯人的日子 》的古籍,实际上是古代阿拉伯部落战争史,有点像中国《春秋》类的古籍。名为《春 秋》,实际上是中国古代诸侯国之间争霸称雄的战争史。可能中国古代的这些战争规模 大,时间长,所以用“季节”来记载,阿拉伯古代的这些战争规模小,时间短,所以用 “日子”来记载。
在沙漠社会中成长起来的阿拉伯人的另一个重要品质,就是崇尚民主和平等,并且具 有极强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一般阿拉比亚人,特别是贝杜因人,生来就是民主主义者 。他以平等的地位和他的‘舍赫’(酋长)见面。他所处的社会使得人人都处于平等地位 。……阿拉比亚人不仅是民主主义者,而且是贵族主义者。他认为自己是一切众生中十 全十美的典型人物。从贝杜因人自高自大的观点来看,文明人是不像他们那样幸福,不 像他们那样优秀的。阿拉比亚人对于自己血统的纯洁,口齿的伶俐,诗歌的优美,宝剑 的锋利,马种的优良,尤其是宗谱(nasab)的高贵,都感到无限的骄傲。他酷爱高贵的 宗谱,往往把自己的宗谱追溯到人类的始祖阿丹(亚当)。除阿拉比亚人外,世界上是没 有什么民族把宗谱学提高到科学的地位的。”[1](P31)阿拉伯人这种崇尚民主平等的精 神和品质,在《古兰经》中得到了充分肯定:“他们的事务,是由协商而决定的”(《 古兰经》42:38)。“故你当恕饶他们,当为他们向主求饶,当与他们商议公事”(《古 兰经》3:159)。早在1400多年以前,伊斯兰教就以经典形式,肯定了民主协商制度, 这在世界人类历史上恐怕还是第一次,至今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实行的民主协商制度, 仍然是沿用这段经文。
忠实、诚信是阿拉伯人固有的品质和美德,古诗古文中有许多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有 一个故事说,一个阿拉伯人与朋友相约,这个阿拉伯人按时到了约会的地点,那位朋友 却忘记了,阿拉伯人久等不去,别人劝说也无济于事,最后山洪暴发,把这位阿拉伯人 卷走,表示他宁死也不肯爽约。还有一个故事说,一位朋友把自己的贵重财物存放在一 个阿拉伯人那里,那个朋友的敌人前来索要,这个阿拉伯人最后宁肯牺牲自己的儿子, 也不把朋友存放的财物交出去,表示自己对朋友的诚信和忠实。这个故事与中国古代的 “赵氏孤儿”故事十分相似。
“贝杜因的妇女,不管在伊斯兰教时代,或在伊斯兰教以前的时代,都享有若干自由 ,那是城居的妇女比不上的。她生活在一个多妻的家庭里,丈夫是一家之主,但她有选 择丈夫的自由,丈夫虐待她的时候,她还有离婚的自由。”[1](P31)在1500年前的阿拉 伯古代社会里,妇女就有选择丈夫的自由,有离婚的自由,说明她们是受到尊重的,享 有很大的自由和权利。
阿拉伯古代社会文化生活也是很活跃的,麦加附近的欧卡兹市场的一年一度的赛诗会 ,为期数月,给各部落的诗人和口头文学家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他们留下了大量内 容丰富、题材多样的诗歌,形成了阿拉伯文学史上的第一次繁荣时期。这些诗歌也充满 了人生哲学和伦理。例如部落诗人祖海尔(Zuhain Ibn Abi Salma,约520—609)的《悬 诗》,语言凝练、严谨,有许多格言和警句,饱含哲理和伦理。他说:
“人生多艰难,我已感到疲倦,
人活到八十,岂能不厌尘世。
今天的事、昨天的事,我都知道,
明天的事,两眼一片漆黑。
死神像夜盲的骆驼,到处乱撞,
撞到了谁,谁就要倒霉,
撞不到的,就可活到一百岁。
你不肯随波逐流、附炎趋势,
你就要受到打击排挤,
口诛笔伐加上拳打脚踢。
施恩不图报,众人交口称赞。
口无遮拦,要遭诽谤诋毁。
为富不仁,尖刻待人,
遭到唾弃,众叛亲离。
诚信守义,没有人说三道四,
做事光明正大,心不颤,肉不跳,
说起话来理直气壮,用不着吞吞吐吐。
怕死的人,顺着梯子登上了天,
也难逃脱死亡的命运。
你对小人施恩行善,
到头来,他却忘恩负义,
最后连你自己也后悔莫及。
你不拼死保卫家园,
家园就要夷为平地。
你不欺负别人,
自己就要被人欺负。
身在他国异乡人,
会把敌人当成知己。
谁不尊重自己,
就不会受到别人尊重。
一个人的品行,无论好坏,
都要暴露无遗,欲盖弥彰。
一个人的价值,
一半是舌头,另一半是心,
余下的只是血肉躯体。
人老了变痴呆,无法挽回。
年轻人荒唐之后
变得睿智,难能可贵。”
三、阿拉伯伦理的思想文化背景
一神论的宗教信仰——伊斯兰教是阿拉伯伦理的基础。“伊斯兰初期,伦理道德是以 宗教为基础的。坚忍是一种美德,因为真主说:‘真主确是与坚忍者同在的。’(《古 兰经》2:153)‘你们当坚忍,当奋斗’(《古兰经》3:200)。正直是必需的,因为真 主有言:‘你们绝不要因为怨恨一伙人而不公道,你们当公道,公道是最近于敬畏(真 主)的。’(《古兰经》5:8)除此之外,还有阿拉伯人长期生活经验积累的格言和谚语 。”[4](P157)
622年,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出现,阿拉伯人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伊斯兰教是以宗教 形式出现的,然而它对阿拉伯人来讲,是一场深刻的社会政治革命,一场深刻的思想文 化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经济改革。这些深刻的变革既触及人们的灵魂深处,也关系到 人们的言行举止,伦理道德也不例外。伊斯兰教彻底改变了阿拉伯人的伦理观念、规范 和行为等。“希腊人的书籍被译成了阿拉伯文,在穆斯林中广为流传。这些书里有关伦 理学的书籍,如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等,穆斯林消化了这些东西并试图在消化之后 借鉴之或效法之,并对伦理进行哲学的思索。他们中有些人对待伦理学的态度一如某些 哲学家对待哲学的态度:将伦理学与伊斯兰教对照,不符合伊斯兰教的,他们就摒弃; 伊斯兰教允许的,他们才接受。他们把伦理学与宗教糅在了一起。”[4](P158)那么伊 斯兰教到底在哪些方面改变了阿拉伯人的伦理观念,阿拉伯伊斯兰教的伦理观又包括了 哪些方面呢?“伊斯兰伦理体系可简要地归纳为:信仰专一,扬善抑恶,德福一致,德 德相济,促进社会,有益人类。在这二十四个字中,信仰专一是整个伦理体系的基石, 是一切价值的源头;扬善抑恶是伦理规范的要求;德福一致、德德相济是衡量该伦理体 系优劣的标准;促进社会、有益人类则是该伦理体系的作用。”[5]
“认主独一”是伊斯兰教信仰的核心,穆斯林坚信真主是全能的,是全知的,是公正 的、仁慈的……因此穆斯林的言行都要以真主的名义出发,要顺从真主的意愿;每个人 都要遵循经典的教导,因为每个人都有意志自由(思想自由)和行为选择自由,所以每个 人又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伊斯兰教是两世并重的宗教,善恶都是有报应的,即使今世 活着没有得到报应,后世(死后)也要接受总的审判。对生前做过的大大小小的善事和恶 事,要清一清,算一算,作一次彻底的大检查,所以伊斯兰教又把复活日称为“清算日 ”。到那个时候,“行一个小蚂蚁重的善事者,将见其善报;做一个小蚂蚁重的恶事者 ,将见其恶报”(《古兰经》99:7—8)。为了得到两世的吉庆,穆斯林要与私欲邪念作 斗争,多做好事,不做坏事,也就是扬善抑恶。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遵循经典的教 导,自觉履行宗教功课。把这种信念和理念自觉地体现在自己的行动中,就叫做陶冶情 操和道德升华,其外表形式就是在人际交往中的忠诚、仁义、宽恕、坚忍和乐善好施等 。
伊斯兰教认为穆斯林大众的公德和个人道德是一致的,道德和幸福是一致的,取与舍 是一致的,因为他们的最高原则和最后的衡量标准是一个,那就是对自己宗教的信仰和 对真主的虔诚,一切为了宗教,一切为了真主,就不会斤斤计较得与失,做人处世才会 像君子那样“坦荡荡”。也就是说,伊斯兰以前和以后阿拉伯伦理道德根本变化的不是 它的外表形式,而是它的精神内涵和指导思想。以前阿拉伯人的伦理道德是由他们生活 的自然条件和沙漠社会所决定的,是一种不自觉的自然状态。以后的伦理道德是阿拉伯 人接受伊斯兰教信仰后,在人生观、宇宙观、生死观等诸多意识形态领域内的认识发生 了重大的变化,发生了质的飞跃,这时候的伦理道德是一种自觉的理性表现。
第二部分:阿拉伯伊斯兰道德原则
一、道德与信仰
毫无疑问,伊斯兰教的潜力存在于它的信仰原则和伦理之中,两者是互相联系和密不 可分的。伊斯兰的信仰是伊斯兰伦理道德的基础和前提,伊斯兰伦理道德是伊斯兰信仰 的体现和验证。伊斯兰教规定的念、礼、斋、课、朝五大功修,不仅是信仰的重要组成 部分,而且也是行为准则。伊斯兰思想最重要的目标就是把伊斯兰伦理道德原则变为行 动。一个穆斯林不应仅仅知道什么是美德,而且应该把它变为自己全部生活和行为的标 准。
伊斯兰伦理道德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人与真主的关系,一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 真主的关系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一神论教义,即确信真主是唯一的主,是独一的主。虽然 一神论教义是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共同点,但是伊斯兰教承认先知穆罕默德和 他以前的众先知,承认派遣他们的是同一个主,也承认降示给他们的经典。“我们确信 降示我们的经典,和降示你们的经典;我们所崇拜的和你们所崇拜的是同一个神明,我 们是归顺他的。”(《古兰经》29:46)在这一基础上,伊斯兰教不否认基督教和犹太教 ,穆斯林也不否认《圣经》——《旧约》和《新约》,并称它们也是“天经”。“你说 :‘信奉天经的人啊!你们来吧,让我们共同遵守一种双方认为公平的信条:我们大家 只崇拜真主,不以任何物配他,除真主外,不以同类为主宰。’”(《古兰经》3:64) 这样,伊斯兰的基本信仰——确信真主及其使者——就成了伊斯兰道德的基础,一切言 行都要按照真主的命令认真去做。
拜功不是一种体育运动,而是一种身心的修炼,是一个穆斯林在精神上、思想上、灵 魂上与真主的联系。一天做5次拜功,就是一日五省其身,也就是时时刻刻把对真主的 信仰放在心上,进而就可避免犯罪和丑行,使穆斯林的行为端正、品德高尚。
一年一度为期一个月的斋戒,不是简单的对一个人的饮食欲望的节制,它更是一种精 神行为,是一种社会道德行为。斋戒者亲身感受到饥饿的痛苦,从而对穷苦的人们表示 同情,并伸出援助之手,这是发自内心的真正的同情,是基于信仰和理解的援助,使社 会上富有的人与贫苦的人之间更接近一些,更亲善友好一些,使社会上更多一些和谐的 气氛。
同样,交纳天课也是一种社会道德行为。所谓“交纳天课”,阿拉伯文的本意是“纯 洁其财产”。也就是说,一个穆斯林按照伊斯兰教律规定的比例,从自己每年的财产收 入中拿出来,施舍给贫苦的人,由近及远,由亲及疏,他就是纯洁的和干净的了。“你 要从他们财产中征收赈款,你借赈款使他们干净,并使他们纯洁。”(《古兰经》9:10 3)根据伊斯兰教义,世界上的一切财产都是真主的财产。“真的,天地万物,确是真主 的。”(《古兰经》24:64)“谁侵蚀公物,在复活日,谁要把他侵蚀的公物拿出来。” (《古兰经》3:161)“……把真主赐予你们的财产分一部分给他们……”(《古兰经》2 4:33)因此穆斯林毫不迟缓地交纳天课,因为他们确信贫苦人有权利得到富人财富的一 部分,也因为他们确信他们的全部财产都是真主赐予的。毫无疑问,这种交纳天课的施 舍成为富裕穆斯林的一种美德,而这种美德又出自他们的信仰,是他们心甘情愿的,从 而避免了富人与穷人之间的憎恨,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团结。
朝觐是伊斯兰教一项世界性的盛大活动,真主命令有能力有条件的穆斯林,穿着相同 的戒衣,履行着同样的宗教仪式,朝拜同样的圣地,崇拜同一的主;在这里,无论是白 人或黑人,是国王或老百姓,在真主面前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使每个穆斯林深深体会 到,人类是平等的,而世俗主义则把人类分成等级和贵贱。穆斯林通过朝觐加深了他们 的信仰,也确立了他们认为社会应当是平等和公正的政治观和道德观。
二、道德与行为
1.工作。伊斯兰教认为工作是信仰的一部分,也是宗教的一部分。“你们工作吧!真主 及其使者和信士们都要看见你们的工作”(《古兰经》9:105)。这说明穆斯林的工作受 到真主的监督,因此他必须努力工作,才能使真主满意,真主的监督是无时不在的,是 无处不在的,绝不是工厂主或管理员的监督所能比的。也就是说,老老实实地工作是每 个穆斯林必须具备的道德。
2.弃恶从善。伊斯兰教教义表现在对人的道德行为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教育人要做好 事,不做坏事。“你们中当有一部分人,导人于至善,并劝善戒恶;这等人,确是成功 的。”(《古兰经》3:104)有的人看到别人有错误,或走上歧途,没有劝阻,致使其错 误行为日益严重,成为对社会的威胁。所以每个穆斯林必须自觉地主动地引导人们从善 ,改正错误。“你应当凭智慧和善言而劝人遵循主道,你应当以最优美的态度与人辩论 。”(《古兰经》16:125)劝人弃恶从善不是强制,而是采取十分善良友好的态度,这 样才能使人们从思想和感情上接受,以减少他们的抵触情绪,从而避免他们在迷途上滑 下去,而粗暴的态度只会增加人们的反感和厌恶情绪。“只因为从真主发出的慈恩,你 温和地对待他们;假若你是粗暴的,是残酷的,那么,他们必定离你而分散。”(《古 兰经》3:159)谁做好事、善事,而不做坏事、恶事,谁就享有真主的报酬。“行一件 善事的人,将得十倍的报酬;做一件恶事的人,只受同样的惩罚;他们都不受亏枉。” (《古兰经》6:160)谁遵守伊斯兰的道德,谁做好事,谁就得到十倍的报酬,正是为了 鼓励人们多做好事、善事;而做坏事的人,只受到与他的罪恶程度相当的惩罚。这说明 真主的审判是公正的,是至赦的,同时也督促人们弃恶从善。
3.履行诺言。忠诚守信是穆斯林的道德准则之一,也是伊斯兰教义的基本内容之一。 “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当履行各种约言。”(《古兰经》5:1)“当你们缔结盟约的时候 ,你们应当履行真主的盟约。你们既以真主为你们的保证者,则缔结盟约之后就不要违 背誓言。”(《古兰经》16:91)“他们是尊重自己所受的信托,和自己所缔的盟约的; ……这等人,是在乐园中受优待的。”(《古兰经》70:32—35)“与真主缔约,然后加 以破坏的,断绝真主命令联结者的,在地方上进行破坏的,这等人将被诅咒,将吃后世 的恶果。”(《古兰经》13:25)在穆斯林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忠于事业,信守盟约, 履行诺言等,都是与信仰真主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一个穆斯林常常以真主的 名义起誓立约,这时忠信原则已经不完全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人与真主关系 的一部分。因此,忠诚信义是衡量一个穆斯林的道德标准,更重要的是它成了衡量一个 穆斯林的信仰是否真诚的重要标准。
4.孝敬父母,体恤孤幼。孝悌是中国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样也是阿拉伯伊斯兰 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穆斯林道德修养和行为的重要内容。“你的主曾下令说: 你们应当只崇拜他,应当孝敬父母。如果他俩中的一人或者两人在你的堂上达到老迈的 年纪,那么,你不要对他俩说:‘呸!’不要喝斥他俩,你应当对他俩说有礼貌的话。 你应当为怜悯毕恭毕敬地服侍他俩,你应当说:‘我的主啊!求你怜悯他俩,就像我年 幼时他俩养育我那样。’”(《古兰经》17:23—24)“我曾命人孝敬父母——他母亲弱 上加弱地怀着他,他的断乳,是在两年之中——[我说]:‘你应当感谢我和你的父母; 唯我是最后的归宿。’”(《古兰经》31:14)在伊斯兰教的经典中,把孝敬父母提高到 与崇拜真主、感谢真主同样重要的地位,而把它们紧紧联系在一起,说明孝敬父母对穆 斯林来说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孝敬父母既是道德也是信仰。穆罕默德先知曾强调说 :“所有的罪恶在末日都要受到惩罚,对父母不孝敬的人受到惩罚最快。”
体恤孤幼也是穆斯林的道德准则和重要的内容。“你们应当把孤儿的财产交还他们, 不要以[你们的]恶劣的[财产],换取[他们的]佳美的[财产];也不要把他们的财产并入 你们的财产,而加以吞蚀。这确是大罪。”(《古兰经》4:2)“当你们看见他们能处理 财产的时候,应当把他们的财产交还他们;不要在他们还没有长大的时候,赶快浪费地 消耗他们的财产。”(《古兰经》4:6)“侵吞孤儿的财产的人,只是把火吞在自己的肚 腹里,他们将入在烈火之中。”(《古兰经》4:10)“假若自己遗下幼弱的后裔,自己 就会为他们而忧虑;这等人,应当也为别人的孤儿忧虑,应当敬畏真主。”(《古兰经 》4:9)“至于孤儿,你不要压迫他。”(《古兰经》93:9)我们知道,无论在什么时代 ,无论在什么社会,都会看到孤儿,尤其是在社会动乱和战争的年代,孤儿会大量增加 ,他们是社会中最弱小的群体,最容易受到侵害和欺侮。因此,如何对待孤儿,就成为 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道德问题。《古兰经》用大量经文来阐述对待孤儿应有的原则 ,使它成为宗教教义的内容,也成为道德准则,并用说服教育的方法,教人们设身处地 ,将心比心:倘若自己遗下了幼弱的孩子,他们将来的处境会怎么样?!所以为别人的孩 子忧虑也就是为自己的孩子忧虑,这样使宗教教义成为穆斯林自觉自愿的道德行为。
5.提倡慷慨,反对吝啬。伊斯兰教提倡穆斯林要慷慨大方,多做慈善事业,多帮助人 ,不要悭吝小气。这里说的多做好事、多施舍与交纳天课的施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交 纳天课是一个穆斯林必须履行的宗教功课之一,这里说的慷慨大方、不要吝啬,是指一 个穆斯林的道德行为。当然,穆斯林的各种道德行为,都是与他的信仰分不开的,与伊 斯兰教义分不开的。“你当以善待人,像真主以善待你一样。”(《古兰经》28:77)“ 你们绝不能获得全善,直到你们分舍自己所爱的事物。你们所施舍的,无论是什么,确 是真主所知道的。”(《古兰经》3:92)“为主道而施舍财产的人,譬如[一个农夫,播 下]一粒谷种,发出七穗,每穗结一百颗谷粒。真主加倍地报酬他所意欲的人,真主是 宽大的,是全知的。”(《古兰经》2:261)“你们这等人啊!有人劝你们为主道而费用 ,你们中却有吝啬的。吝啬的人自受吝啬之害。真主确是无求的,你们确是有求的。” (《古兰经》47:38)“吝惜真主所赐的恩惠的人,绝不要认为他们的吝惜,对于他们是 有益的,其实,那对于他们是有害的;复活日,他们所吝惜的[财产],要像一个项圈一 样,套在他们颈项上。天地间的遗产,只是真主的。”(《古兰经》3:180)“他们自己 吝啬,还教别人吝啬。规避义务的人们,真主确是无求于他们的,确是可颂的。”(《 古兰经》57:24)由于伊斯兰教提倡慷慨解囊,广泛捐赠,所以在伊斯兰国家的慈善事 业是比较多的,而且大多又与宗教事业(也就是“主道”)有关。如修建清真寺和学校, 资助出版《古兰经》,奖励背诵《古兰经》者等,也为伊斯兰各种慈善组织和团体提供 资助。
三、道德与修养
1.容忍与宽恕。受到委屈,遭到冤枉,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或被加上不应有的罪名, 等等,是一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情,也是对一个人道德和修养水平的考验 。伊斯兰道德要求一个穆斯林在遇到上述情况时,应当采取容忍和宽恕的态度,也就是 说“有理也要饶人”。“你应当容忍——你的容忍只赖真主的佑助——你不要为他们而 悲伤,不要为他们的计谋而烦恼。”(《古兰经》16:127)“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 他们的那种行为,确是应该决心做的事情。”(《古兰经》42:43)“善恶不是一律的。 你应当以最优美的品行去对付恶劣的品行,那么,与你相仇者,忽然间会变得亲如密友 。”(《古兰经》41:34)“唯坚忍者,获此美德。唯有大福分者,获此美德。”(《古 兰经》41:35)“我誓必要以坚忍者所行的最大善功报酬他们。”(《古兰经》16:96) “你应当以德报怨,我知道他们所描述的。”(《古兰经》23:96)这些经文都是教导穆 斯林对人要宽恕,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要容忍,这不仅是道德行为的准则,而且也是教义 和信仰的组成部分,因为“如果你们饶恕他们,原谅他们,赦宥他们,[真主就赦宥你 们],因为真主确是至赦的,确是至慈的”(《古兰经》64:14)。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 中,经常听到穆斯林以“忍耐是好事”的惯用语来相劝,在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的许多 公众场合,如清真寺、会议室、办公室里,常常可以看到“忍耐是好事”和“真主与坚 忍者在一起”等条幅,来互相劝勉。与中国人常用的“止怒”等座右铭,有异曲同工之 处,都是教导人们遇事要冷静、三思,不要草率从事,更不要操之过急,能饶人时且饶 人等。
2.反对骄傲自大和诽谤他人。骄傲自大,嘲笑他人,诽谤他人等,只能使人们彼此产 生隔阂,互相不信任并产生憎恨,不能友好相处。虽然这些行为本身不直接构成罪行, 但却会产生不良的后果。所以伊斯兰教对穆斯林的要求是:“你不要骄傲自满地在大地 上行走,你绝不能把大地踏穿,绝不能与山试比高。这些事,其恶劣是你的主所厌恶的 。”(《古兰经》17:37—38)“你不要为藐视众人而转脸,不要洋洋得意地在大地上行 走。真主确是不喜爱一切傲慢者、矜夸者的。你应当节制你的步伐,你应当抑制你的声 音;最讨厌的声音,确是驴子的声音。”(《古兰经》31:18—19)“信道的人们啊!你 们中的男子不要互相嘲笑;被嘲笑者,或许胜于嘲笑者。你们中的女子也不要互相嘲笑 ;被嘲笑者,或许胜于嘲笑者。你们不要互相诽谤,不要以诨名相称;信道后的罪恶, 是恶劣的名声。未悔罪者,是不义的。”(《古兰经》49:11)先知穆罕默德曾说过:“ 谁的心里有一个小蚂蚁重的傲慢,谁就绝不能进入乐园。”把傲慢、嘲笑、诽谤等个人 道德修养中存在的现象,提高到信仰和教义的原则高度,促使穆斯林从思想深处认识到 问题的严重性,以便在个人的行为中规避这些现象,使人们的关系更加友好和谐。
3.平等原则,民主作风,协商精神。平等、民主、自由、协商等,对于伊斯兰和阿拉 伯国家来说,既是政治原则,又是基本教义,也是穆斯林个人道德修养的准绳。伊斯兰 教认为只有真主是永恒的,至高无上的,人类包括先知穆罕默德在内,都是他的崇拜者 ,他的奴仆,都是要死亡的。“全世界的主,……我们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古 兰经》1:2—5)。《古兰经》也强调“凡穆斯林都是兄弟”。也就是说,在真主面前, 伊斯兰教的信仰者——穆斯林都是平等的,穆斯林都是兄弟,人人都有平等的权利,反 对人压迫人。他们不分民族、种族、肤色、性别,也不论时间、地点,一律是平等的, 所以,伊斯兰教规定人与人之间只可行问候礼,不可以行跪拜礼,哪怕是普通老百姓见 国王,也只是站立着一声问候就可以了。跪拜礼只有面向真主(天房朝向)才可以,而这 时国王、大臣和普通老百姓,是站在同一排列中,向真主跪拜的。“众人啊!我确已从 一男一女创造你们,我使你们成为许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们互相认识。在真主看来, 你们中最尊贵者,是你们中最敬畏者。”(《古兰经》49:13)先知穆罕默德在“告别讲 话”中,也强调了人类平等的原则,他说:“你们的主是同一个主,你们的祖先是同一 个祖先,阿拉伯人不优于非阿拉伯人,非阿拉伯人也不优于阿拉伯人;白人不优于黑人 ,黑人也不优于白人;最优胜者就是最敬畏真主的人。”
处理各种事务要有民主协商作风,也是伊斯兰教要求穆斯林应当做到的。“他们的事 务,是由协商而决定的”(《古兰经》42:38),“故你当恕饶他们,当为他们向主求饶 ,当与他们商议公事;你既决计行事,就当信托真主”(《古兰经》3:159)。先知穆罕 默德的言行充分体现了伊斯兰教倡导的民主协商精神,是这方面的楷模。在1400年以前 ,先知穆罕默德就在伊斯兰教的第一个会议室——清真寺里与穆斯林商议公事,征求他 们的意见。他曾对他的朋友、助手艾卜·伯克尔和欧麦尔说:“以真主的名义发誓,如 果你们俩对什么事有同样的意见,我绝不反对你们。”他们两个先后继承了先知穆罕默 德的事业后,也继承了这种作风,效仿他,发扬民主协商精神。艾卜·伯克尔执政后, 在对穆斯林大众发表的第一次讲话中,就明确表示说:“我被选为你们的哈里发,我的 确不是你们中最好的,如果我做对了,你们要帮助我;如果我做错了,你们要纠正我。 ”在欧麦尔执政期间,有些穆斯林多次公开与他争辩,他一次也没有对他们发脾气,他 认为他们有权利这样做,他应当面公开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他也是一直在清真寺里与 穆斯林商议公事,听取他们的意见。他还下令给各地的总督,不要独断专行,遇事要与 人们协商。
直到现在,许多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国家都实行协商会议制度,相当于有实权的议会 ,在会议大厅的正中央,往往挂着一个大条幅或横匾,写的就是《古兰经》的经文:“ 他们的事务,是由协商而决定的。”
伊斯兰教提倡的平等、民主、协商精神,体现在穆斯林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在伊斯 兰社会的穆斯林家庭中,父子、夫妻、母子、母女之间直呼其名是很平常的事,而在以 等级为主的儒家思想统治下的中国传统家庭中,这种做法恐怕要被斥为“犯上”、“大 不敬”,甚至是“大逆不道”了。
第三部分:阿拉伯伊斯兰社会的妇女与家庭
一、伊斯兰教主张男女平等
伊斯兰教特别关心妇女,《古兰经》第四章就定名为“妇女章”,谈到了许多有关妇 女的问题。伊斯兰教还特别注意纠正人们对妇女的错误观点和看法。早先,人们歧视妇 女,认为她们能力低,常常唆使男人做坏事,是罪恶的渊薮。在古希腊、罗马时期,男 子甚至有权杀死自己的妻子;蒙昧时期的阿拉伯人甚至将他们刚出生的女婴活埋。“当 他们中的一个人听说自己的妻子生女儿的时候,他的脸黯然失色,而且满腹牢骚。他为 这个噩耗而不与宗族见面,他多方考虑:究竟是忍辱保留她呢,还是把她活埋在土里呢 ?真的,他们的判断真恶劣。”(《古兰经》16:58—59)这是伊斯兰教以前的情况,受 到了《古兰经》的批判和阻止。伊斯兰教还从根本上说明人类是平等的,男女是平等的 ,批判了女人不如男人的各种谬论。“众人啊!你们当敬畏你们的主,他从一个人创造 你们,他把那个人的配偶造成与他同类的,并且从他们俩创造许多男人和女人。”(《 古兰经》4:1)这段经文明确指出:男人和女人都是由真主创造的,出自同一个精神、 灵魂和生命。也就是说,女人不是男人身上的一根肋骨“变”出来的,因而女人就不隶 属于男人。“信道的男女互为保护人,他们劝善戒恶,谨守拜功,完纳天课,服从真主 及其使者,这等人真主将怜悯他们”(《古兰经》9:71)。这说明男女是平等的,都享 有同样的权利,都承担同样的义务。“顺服的男女、信道的男女、服从的男女、诚实的 男女、坚忍的男女、恭敬的男女、好施的男女、斋戒的男女、保守贞操的男女、常念真 主的男女,真主已为他们预备了赦宥和重大的报酬。”(《古兰经》33:35)在真主面前 ,男女是平等的,他们得到的是同样的赦宥和报酬。“他们的主应答了他们,[说:]‘ 我绝不使你们中任何一个行善者徒劳无酬,无论他是男的,还是女的——男女是相生的 ——。’”(《古兰经》3:195)“凡行善的男女信士,我誓必要使他们过一种美满的生 活,我誓必要以他们所行的最大善功报酬他们。”(《古兰经》16:97)
在伊斯兰社会,妇女不能被当作财产或遗产,丈夫去世后,她不必因为害怕丈夫的亲 戚迫害而不敢改嫁,或者在离婚之后因为害怕前夫的迫害而不敢再结婚,这种情况在伊 斯兰以前的阿拉伯社会是很普遍的。“信道的人们啊!你们不得强占妇女,当作遗产, 也不得压迫她们,以便你们收回你们所给她们的一部分聘仪,除非她们作了明显的丑事 。你们应当善待她们。如果你们厌恶她们,[那么,你们应当忍受她们,]因为,或许你 们厌恶一件事,而真主在那件事中安置下许多福利。”(《古兰经》4:19)伊斯兰教认 为男女的区别仅在于性别,这是天意,不是人意,他们都是同一类,就是人类。男人和 女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他们的身体和精神状况,使得他们能够发挥各自的作用, 尽到各自的责任,完成各自的使命。女人的一项重要责任和使命就是生育,从怀孕、出 生、哺乳到教育抚养子女的整个过程,女人都需要具有丰富真实的感情,这也就是母性 ——女人的天性。男人的任务是要劳动,要谋生,承担起保护自己和家庭——妻子和孩 子——的责任和使命。他虽然不需要母性那样丰富的感情,却需要强壮的身体和坚定的 意志。这样说,并不是因为男人没有感情,而是说男人的感情内涵和表现方式与女人不 同。伊斯兰教既说明男女是平等的,又强调他们之间是有差别的。伊斯兰教是注重现实 的宗教,也是注重人类天性(自然性)的宗教。
二、穆斯林妇女与家庭生活
和中国人的看法一样,伊斯兰教也认为妇女是半边天,也要延续人类,培养未来的建 设者。结婚是人类生活中崇高的事业,是男女之间正确的、纯洁的延续人类生命的手段 。“他的一种迹象是:他从你们的同类中为你们创造配偶,以便你们依恋她们,并且使 你们互相爱悦,互相怜恤。对于能思维的民众,此中确有许多迹象。”(《古兰经》30 :21)经文明确指出穆斯林男女的婚姻应该建立在互相爱悦、互相关怀的基础上。伊斯 兰教反对禁欲的修道生活方式,它认为性爱是天性,正如中国孟子所说:“食色,性也 。”因此,性爱是不能忽视的,人为地抑制性欲是违背天意的,是违反客观现实和自然 规律的。人类性爱方式的最好选择和最佳环境就是结婚,结婚是满足人的天性(自然)需 要的、合乎情理的归宿。伊斯兰教坚决反对通奸等淫乱行为,并为此制定严厉的刑罚。 “你们不要接近私通,因为私通确是下流的事,这行径真恶劣!”(《古兰经》17:32) “淫妇和奸夫,你们应该各打一百鞭。你们不要为怜悯他俩而减免真主的刑罚,如果你 们确信真主和末日,叫一伙信士,监视他俩的受刑。”(《古兰经》24:2)穆罕默德先 知曾对青年们说:“青年们啊!谁能够结婚,就得结婚,这样使人目不斜视,保守贞操 。”伊斯兰教是讲究现实的宗教,它的教规教律都是合情合理的,是具有十分的人情味 的,对任何事物都不要求过分,穆斯林如果为了崇拜真主而不结婚,就属过分行为,伊 斯兰教是不赞成的。
伊斯兰教教义规定男女是平等的,妇女有婚姻自由,有选择自己丈夫的自由,任何人 不得逼迫妇女跟自己不喜欢的人结婚,否则这种婚姻是非法的,因为结婚的基本条件就 是双方同意。穆罕默德先知说:“寡妇是应该自由的,主婚人不得加以干涉;不得处女 的允许,不可以替她订婚。”众人问道:“主的使者啊!她怎么好意思表示允许呢?”先 知答道:“她默默无言。”据伊本·阿拔斯的传述,有一个处女来告诉穆圣,她父亲把 她许配给一个男人,她不愿意。穆圣准许她自由选择她所愿意的男人。伊斯兰教保障妇 女的这一权利,这就是最大的女权。结婚时,男方赠给女方的聘仪,女方有自由支配权 ,甚至在离婚后,男方也无权取回。“即使你们已给过前妻一千两黄金,你们也不要取 回一丝毫。”(《古兰经》4:20)“你们应当把妇女的聘仪,当作一份赠品,交给她们 。如果她们心甘情愿地把一部分聘仪让给你们,那么,你们可以乐意地加以接受和享用 。”(《古兰经》4:4)强调了妇女的尊严和对财产的支配权。
关于离婚,虽然伊斯兰教中有“真主最厌恶的就是离婚”的“圣训”,但是由于夫妻 之间感情破裂,彼此产生厌恶,引起家庭分离,离婚成为必须吃下的一剂苦药时,伊斯 兰教允许离婚。不仅丈夫有权利要求离婚,妻子也有权利要求离婚。据说,一位穆斯林 妇女到先知穆罕默德那里,对他说:“我的丈夫没有什么不好的,但是我不喜欢他。” 先知对她说:“把他给你的聘仪还给他。”然后命她与丈夫离婚。如果丈夫不负担家庭 生活费用,妻子也可以要求离婚,因为这时丈夫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如果妻子怀孕, 或已生有孩子,这些费用都应由丈夫负担。但是如果夫妻关系不和,应尽量争取调解, 避免离婚。“如果你们怕夫妻不睦,那么,你们当从他们俩的亲戚中各推一个公正人, 如果两个公正人欲加以和解,那么,真主必使夫妻和睦。”(《古兰经》4:35)如果离 婚是不可避免的,也要“好合好散”。“你们当善意地挽留她们,或善意地离别她们。 ”(《古兰经》65:2)“凡被休的妇女,都应得到一份照例的离仪,这是敬畏的人应尽 的义务。”(《古兰经》2:241)在离婚后,前夫不得阻止她跟别人结婚。“如果你们休 妻,而她们待婚期满,那么,当她们与人依礼而互相同意的时候,你们不要阻止她们嫁 给她们的丈夫。这是用来规劝你们中确信真主和后世的人的。这对于你们是更有益的, 是更纯洁的。”(《古兰经》2:232)这样无论是结婚还是离婚,都充分照顾到妇女的权 利。
关于一夫多妻,这是伊斯兰教受到指责最多的问题之一。主要依据是指《古兰经》中 的一段经文:“你们可以择娶你们爱悦的女人,各娶两妻、三妻、四妻;如果你们恐怕 不能公平地待遇她们,那么,你们只可以各娶一妻”(《古兰经》4:3)。在这里伊斯兰 教主张一夫一妻,但是也允许一夫多妻,这是在特殊情况下才允许的,这种特殊情况之 一就是战争。在战争中许多男子战死了,像20世纪发生的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战 后女子明显多于男子,这时允许一夫多妻是为了避免道德败坏和社会混乱。女人也是人 ,有母爱也有性爱,她要生孩子,要得到异性的爱,长期强制压抑这种性爱的欲望会适 得其反。另外,还有一些个人的原因而允许一夫多妻的情况。其中有:1.妻子不能生育 。生育是人的天性,也是为了延续人类的生存,妻子不能生育不应因此受到谴责,但剥 夺丈夫生育的权利也是不公平的,这时允许一夫多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妻子同意丈 夫另娶一个女子,她是宽宏大量的;如果她不同意,伊斯兰教允许她提出离婚,丈夫也 应该满足这一要求。2.妻子长期生病,不能进行正常的性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丈夫可 以再娶一个妻子。在这里可以看到伊斯兰教是讲求实际的宗教,它既重视信仰和人的心 灵的纯洁,也重视人的生活和正当欲望的需要。另外,伊斯兰教还为一夫多妻的情况制 定了一个“苛刻”的条件,以限制丈夫随心所欲的行为,以免伤害他原来的妻子。这就 是他必须“公平地待遇她们”,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感情生活;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 ,他都必须做到这一点,否则只能是一妻。
在伊斯兰教以前的阿拉伯半岛,一夫多妻是没有数量和条件限制的,给妇女带来了极 大的伤害。伊斯兰教根据人类社会的实际情况,作了极为严格的限制,也是符合社会历 史条件的。现在在伊斯兰国家,随着文化教育水平和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一夫多妻的 情况趋向减少,而不是增加。相反在西方国家,目前性开放、婚外恋、性伴侣、同居等 各种道德腐败现象日趋严重,导致了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道德问题和健康问题。根据 国际卫生组织的统计,目前,世界上艾滋病肆虐,而中东地区和伊斯兰国家的染病率是 世界上最低的,这不能不说与伊斯兰国家严格的婚姻制度有密切的关系。
三、穆斯林妇女与教育
在伊斯兰教义中,受教育是男女穆斯林的共同权利和共同义务。所以伊斯兰教规定, 每个穆斯林,无论是男子还是女子,都应该接受教育,穆罕默德先知曾说:“求学对于 每个男的女的穆斯林,都是宗教礼仪。”最早降示的《古兰经》经文就是强调学习和求 知的。“你应当奉你的创造主的名义而宣读,他曾用血块创造人。你应当宣读,你的主是最尊严的,他曾教人用笔写字,他曾教人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古兰经》96:1—5)经文明确要求人们学习读书和写字,要学习知识。经文里指的人,是包括男人和女人的所有人。伊斯兰保障妇女受教育的权利。
一个社会进步发展的程度基于该社会妇女受教育和进步发展的程度,民族的衰落与妇 女的衰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已为许多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所证实,并成为它们的共识。 伊斯兰教认识到应该使妇女接受正确的思想教育、知识教育和行为教育,妇女应该得到 各种知识,使她们能够参与社会的改造和建设,使她们能够行善戒恶。培养她们,保护 她们,也就是培养保护下一代和整个社会。受教育的妇女最能帮助建立良好的社会风气 和教育培养优秀的后代,反之,就意味着愚昧和落后。
关于工作。伊斯兰教不否认妇女的工作权利,但是它认为妇女最重要的工作的确是培 养孩子和照顾丈夫,也就是说,她的主要工作是家庭。因为家庭是社会的基础,优良的 家庭是优良社会的必要条件,因而妇女的这一工作也是一项伟大的使命,对全社会都是 有益的。培养教育子女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需要深厚的感情、巨大的精力和任劳任怨 的慈爱之心,这一点是许多作为父亲的男子办不到的,而作为母亲的妇女完全可以做到 这一点。因此,伊斯兰教认为除非十分必要,不应当把孩子托给别人代养或送到托儿所 去,而应该把他留在母亲的身旁,享受母亲的关怀和亲情,这是无可替代的。尤其是在 幼儿时期,母爱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国际卫生组织在一个报告 中说:“妇女在生活中的最大作用,就是当母亲,培养孩子。她们这一作用对社会的建 立和进步,提供了所有必要的部分。她越忠实地担负起这一任务,对全社会产生的效果 就越好。”[6](P113)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妇女完全不参加家庭以外的工作,她应该参 加公共和政治生活,享受她的工作权利和政治权利。1400年以前,穆斯林妇女就积极参 与了伊斯兰创建初期的国家政治生活,也参加了战争,做宣传鼓动和护理工作。伊斯兰 教允许妇女按照女性的能力和特点,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单身妇女应该参加工作,担 负起自己的生活费用。所以,穆斯林妇女参加社会工作,参与政治生活,已成为当今伊 斯兰国家中很普遍的现象,许多穆斯林妇女还担负了国家的重要职务,像巴基斯坦、孟 加拉和土耳其3个伊斯兰国家的总理,都曾由穆斯林妇女担当,与伊斯兰国家的数目相 比较,其比率之高恐怕在世界上是罕见的。但是,我们也看到在一些阿拉伯国家和伊斯 兰国家,妇女的地位低于男子,妇女的一些权利被剥夺,使妇女成为男子的附属品,这 是一种社会不良现象,它破坏和违背了伊斯兰教义和伊斯兰优良传统,也是与伊斯兰道 德格格不入的。
第四部分:阿拉伯伊斯兰道德与现代文明
一、现代文明与物质基础
真主厚爱人类,把荣誉赐予人类,使他高于宇宙其他万物,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 有思想,有精神,从而产生了绚丽多彩的人类文明。但是如果人类把自身存在的各个方 面,完全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而忽视了精神和道德方面,违反天性的既定规则,人就 要堕落,人类文明也就随之消失,一旦“天理不容”,人类就要遭到毁灭性的惩罚。赛 义德·库特卜先生说:“尤其是在物质文明达到高峰的民族,我们看到人口在下降,预 示着人类即将灭亡;人道主义水平在下降,预示着即将发生向野蛮时代的倒退;智力水 平在下降,预示着仅仅以科学为基础的物质文明即将毁灭。”[7](P170)法国著名医学 家、1912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亚·卡里尔(Dr Alexis Karel)博士说:“人们违反天 性的规则,就一定受到各种各样的惩罚。”[8]现代文明忽略了人的一个重要方面,这 就是人的天性、人的精神和人的信仰,其结果是严重的。伊斯兰教在重视物质文明发展 进步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引导人们走向精神文明。“人必须构成一个能够达到最高道德 典范的、能够在这个世界的黑暗中寻找出光明的、能够加深信仰的宗教精神。”[7](P1 77)也就是说,不能为了追求物质进步而牺牲伦理道德,不能为了发展物质文明而摒弃 精神文明。这就是伊斯兰教的物质文明观和现代文明道德观。
二、阿拉伯伊斯兰伦理道德与现代科学
伊斯兰教并不反对科学,相反,它积极支持科学、技术、工农业、经济以及政治等各 种活动的发展与进步。从历史角度来看,伊斯兰教最活跃的时期,也是科学和技术活动 最活跃的时期,它曾容纳了古代希腊的各种学术成就,加以发扬光大,并通过安达卢西 亚再传入欧洲,促成了欧洲的文艺复兴。现在伊斯兰教仍然主张吸收西方科学技术等积 极有益的东西,拒绝其消极有害的东西,特别是在精神、信仰、道德和价值观念等方面 。下面具体谈一下伊斯兰教对当前世界热点问题的观点。
1.计划生育。最近50年来,世界人口迅速增长,出现了所谓“人口危机”或“人口爆 炸”问题,于是计划生育成为一个尖锐的问题摆在许多国家面前。伊斯兰教认为结婚生 育是人的天职,也是为了人类的延续,因此伊斯兰教反对强制性节育,但是允许在某些 特殊情况下,采取节育措施。例如:(1)怀孕或生育对母亲的身体或生命有伤害时;(2) 子女过多,家庭经济状况不好,可能导致家长为了孩子而犯禁;(3)对孩子身体有害, 或无法对子女进行良好的抚养和教育;(4)母亲在哺乳期间,不能再怀孕,因为这样等 于剥夺婴儿的权利。所有这些情况采取节育措施的前提是自愿,不能强迫。
我们看到现在一些国家贫穷落后,人口成为一个重大的负担,事实上这是由诸多的经 济、政治、社会等因素造成的,不能全部归咎于人口的增长。
2.人工流产。伊斯兰教允许在一定条件下,为节育而采取避孕措施,但是绝对不允许 在怀孕后进行人工流产,认为这是对一个完整生命的犯罪行为。除非有确切的迹象表明 ,怀孕对母亲身体有害,可能导致母亲死亡,除了流产再无其他办法的情况下,根据伊 斯兰教法,可以人工流产,因为母亲是最重要的。人工流产和节育不一样,人工流产是 一种犯罪行为。因此,伊斯兰教反对把人工流产作为计划生育的一种手段。
3.人工授精。伊斯兰教禁止通奸,同样也禁止用非自己丈夫的精液进行人工授精,认 为这种人工授精与通奸一样,有同样的结果。把一个与该妇女没有合法婚姻关系的男子 的精液授予她,就是蔑视和破坏了伊斯兰教认为是神圣的合法婚姻。伊斯兰教重视优生 ,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神圣关系,任何破坏这种神圣关系的做法都是不能接受的。同样 ,伊斯兰教对试管婴儿也持否定态度。
4.性解放。伊斯兰教认为西方流行的性解放,是道德败坏和价值观崩溃的产物,它在 严重影响着社会和国家的前途。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在1962年一次演说中,曾指出“美国 的前途正面临着灾难的威胁,这是因为美国青年颓废,沉湎于性解放,他们不了解自己 肩负的责任。每7个参军的青年中,有6个身体不合格。无节制的性生活严重破坏了他们 的身心健康”(埃及《半边天》杂志1993年第197期)。性解放破坏了家庭结构,婚生子 女在减少,私生子女在增加,作为父母的神圣责任感正在逐步消失,把社会一步步推向 深渊。所以连美国的《纽约时报》也惊讶:“性解放的炸弹造成的严重后果,将比原子 弹还要厉害。”[6](P45)性解放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艾滋病的肆虐,成为对背叛神圣婚 姻关系和进行不合法性关系的严厉惩罚。伊斯兰教对通奸和淫乱的惩罚是很严厉的,对 合法婚姻的神圣关系给予极大的重视和保护。所以,伊斯兰国家和地区是目前世界上受 艾滋病影响最少的国家和地区之一。
三、伊斯兰教提倡科学
《古兰经》中有许多经文都号召和要求穆斯林学习知识,开动脑筋,思考问题,研究 科学。先知穆罕默德曾说过:“每个男女穆斯林都要学习知识。”“学习知识,哪怕它 远在中国!”在伊斯兰社会里,学者享有很高的地位,处在仅次于先知的地位上而受到 人们的尊敬。因为先知以信仰照亮了人们的心灵,学者以科学知识照亮了人们的理智。 中世纪穆斯林学者在科学领域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令世人瞩目。例如拉齐(Al-Razy 公元864—932年)是一位著名的穆斯林医学家,至今仍受到人们的尊敬。美国著名的普 林斯顿大学最漂亮的一幢教学大楼被命名为“拉齐大楼”。又如伊本·西那(Ibn-Sina 公元980—1037年)撰写的《医典》巨著,成为欧洲各大学医学院的主要教科书,达500 年之久,伊本·西那也被人们誉为“医圣”。他们的许多著作在中世纪就被译成拉丁文 和其他欧洲语言。哈桑·伊本·海赛姆(AlHasan 1 bn al-Haysam,公元965—1039年) 是著名的眼科医生和光学科学家,他的理论和实践成了近代光学理论的基础。伊本·赫 勒敦(1 bn Khaldun,公元1332—1406年)是社会哲学和历史哲学理论的创立人,他的理论比近代社会哲学和历史哲学早了近400年。伊德里西(Al-Idrisy公元1100—1165年)绘制出了第一幅地球地图,他的地理著作是中世纪最伟大的地理学学术成就。伊本·路西德(1 bn Rushd公元1126—1198年)是医学家、哲学家,他的光辉思想传播到欧洲,为欧洲文艺复兴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贾比尔·伊本·哈彦(Jaber 1 bn Hayan,卒于公元815年)是中世纪阿拉伯著名化学家,是化学理论的创立者。花刺子密(Al-Khwarazmi,卒于公元849年)是著名数学家,他的数学和天文学著作,被译成世界上多种文字,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图书馆都藏有他的手抄本著作 。
世界上第一所综合大学是公元9世纪在摩洛哥非斯城建立的喀尔温大学;欧洲第一所医 学院是阿拉伯穆斯林学者在意大利的萨里丁城建立的;欧洲第一个天文台是阿拉伯穆斯 林天文学家在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建立的。中世纪阿拉伯和穆斯林学者在工程、建筑、艺 术等方面,也有着显著的成就。他们的光辉思想和学术成就,领导了中世纪世界的科学 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运动,并奠定了各种学科的理论基础。英国历史学家约翰·邓伯特(
John Duanbert)说:“如果在欧洲南部,没有安达卢西亚地区阿拉伯文明的存在和发展 ,那么,欧洲人民至今仍然生活在宗族分歧的蒙昧黑暗时代,现代欧洲文明也不可能出 现。”[9]
但是,后来伊斯兰教落后了,伊斯兰国家落后了,这是由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原因造成 的。首先,内部原因是,伊斯兰教创立后不久,阿拉伯人团结在《古兰经》的旗帜下, 坚持创教的原则和精神,奋力进取,努力开拓,很快就形成了东起伊拉克、西至摩洛哥 的幅员广大的哈里发国家。后来,经济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层开始腐化堕落,背 离伊斯兰教和《古兰经》精神,为了夺取权位,分成了许多势力集团和派别。于是宗教 派别、宗族派别林立,诸侯割据,内讧加剧,大大削弱了伊斯兰哈里发国家的力量,每 况愈下,开始走下坡路。外部原因就是近代西方殖民主义的兴起,并向亚非地区扩张侵 略,加剧了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内部的分裂,许多地区和国家,相继沦为殖民地。但是 西方殖民主义者非常清楚伊斯兰教的内在潜力,竭力阻止穆斯林再次团结起来,当他们 团结一致时,就会成为世界上强大的力量,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国家就会再次壮大起来 。
审校者简介:李振中(1937— ),男(回族),河南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教授,主要 从事阿拉伯语言和伊斯兰教的教学与研究。(北京 100083)
标签:阿拉伯论文; 伦理学论文; 中国伊斯兰教论文; 伊斯兰文化论文; 文化论文; 伦理道德论文; 伊朗伊斯兰革命论文; 读书论文; 古兰经论文; 道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