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过剩、需求不足及其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需求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当前我国经济过剩明显存在
经济过剩就是生产过剩,某些产业过剩,其性质是一种相对过剩。从宏观面看,它是指企业的供给能力大于消费者的有效需求(即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其实质是生产企业的成本与效益之比和消费者的需求与支付能力之比之间矛盾冲突加剧的表现。在市场经济中,国民经济总是在高涨、繁荣、衰退、萧条四个阶段不断相继的周期过程中运行,与此相对应,总供给与总需求也总是在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之间呈现周期性运动。供求失衡既有总量性的,又有结构性的。我国的供求失衡主要是结构性的。表现于以下几方面:
(一)部分产业过剩、库存积压严重。1978年以来,我国在总资本形成中的新增库存比重始终保持在15-20%的高水平上(发达国家则控制在1%之内,而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新兴工业国则控制在3%以内)。新增库存规模太大,形成高积压,资金大量占用,经济总体素质低。但是不能说,从1978年以来,我国就出现经济过剩了,只能说我们存在有效供给严重不足。从80年代到90年代,我国基本上是一个逐步克服短缺的经济。高库存的经济过剩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最明显的标志是供不应求的产品占极少数(或者没有),而多数产品供求基本平衡,在此基础上出现了较大比例的供过于求现象。如1998年第一季度资料显示:在601种主要产品排队中,供求平衡的商品466种,占排队总数的74.2%;供大于求的155种,占排队总数的25.8%;供不应求的商品只占1.6%。
(二)在重要的基础产业中,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的闲置生产能力普遍存在,企业开工严重不足。据统计:目前开工率在50%以下的企业占工业企业总数的37.8%;开工率在50-70%的企业占26.8%;开工率在70-80%的企业占20%;开工率在80%以上的企业只占6.4%。如以70%的开工率为经济衰退的主要标志,那么上述情况就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三)失业现象严重。由于企业亏损、企业倒闭增多,下岗失业人员大量增加。截止1996年底,全国登记失业人口为552.8万,比上年增加33.2万,失业率为3%;城镇下岗职工891.6万,占全部职工的6%。1997年全国下岗职工达940万,登记失业率为3.1%。
(四)通货紧缩,国内资本出现局部过剩。从1996年5月1日到1998年7月1日,两年内银行连续五次降息,其中一年期存款利率从10.98%降至4.77%,贷款利率从12.06%降至6.93%,尽管如此,居民储蓄仍呈现增长势头。在1997年底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46279.9亿元,比1996年的40850亿元加了5400多亿。而1996-1997年投资增长率则由“八五”时期的36.9%分别降到14.5%和10.1%。这使得银行体系内约有3万多亿元资金闲置。
目前的经济过剩属于相对过剩,国为它是在经济总体素质低,经济运行处于不景气阶段出现的,是在居民收入水平低下,消费层次不高,还存在2000余万贫困人口情况下的供求失衡。这是工业化过程中,局部的相对贫困化和需求增长慢于社会经济产出增长的必然结果。出现经济过剩的根本原因是长期的粗放经营。直接原因是出口需求、消费需求(尤其国内消费需求)不足。高投入的数量扩张,不计成本和收益,忽视技术与管理的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等,造成一般性行业产品严重过剩,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和生产能力严重不足。使一般行业产品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需求对供给的硬约束,使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已经由生产领域转移到流通领域、消费领域,供求平衡的难点已经由供给方转移到需求方。
应该说,由供给约束转变为需求约束是我国市场经济的一个巨大进步,如果没有20年的改革开放,这个进步不可能取得。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前进中也可能出现问题,这就是经济过剩。不过在由供给约束向需求约束转变过程中,或者在转变之前,只要我们及早实现了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数量增长向质量增长的转变,经济过剩现象是基本可以避免的。
当前,经济的增长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需求,尤其是国内需求及其结构的变化。因此,对需求的研究已上升到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 有效需求不足
什么是需求?经济学意义上的需求是指能力与愿望的统一,是指消费者在一定价格水平上对商品的需求。它的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即消费者愿意买和消费者有货币支付能力。
社会需求可分为两类:真实需求和投机需求。例如,人们对实物、消费品需求,企业对钢材、电力的需求等都是真实需求。人们需要商品或服务的目的是为了自身的消费和再生产,其交易成本比较高。而投机需求买进的目的是为了再卖出,在买卖中牟取由价格差异形成的利润,其交易成本相对较低。真实需求往往比较稳定,而投机需求则随预测而变化。真实需求往往是大多数人的需求,投机需求只是一部分人的需求。真实需求又可粗略分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消费需求是消费者对生活资料和劳务服务的需求,投资需求包括消费需求以外的所有需求。消费需求是目的,满足消费需求是投资的出发点和归宿。投资需求是实现消费需求,扩大和提高消费需求的手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投资需求将日益成为真实需求中最活跃的部分,从根本上讲,投资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但是,从世界范围来看,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要大于投资,发达国家消费率平均为80%,发展中国家平均为76%。因此,并不排除消费需求在一定时期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之和就是市场需求。市场需求率的变化,对一个行业产品的市场有着深刻的影响。一般而言,任何行业及其产品都有这样一个寿命周期:即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在初创期,产品及其需求还处于开发和开拓阶段。当产品趋于完善、产品需求市场开拓成功,该行业就进入了成长期。这时,行业产品的市场需求率呈日益增长趋势,行业内出现超额利润,从而吸引大量企业资本进入本行业,该行业超额利润慢慢消失,而进入行业成熟期。这是其经营业绩稳定,利润基本等于平均利润的时期,其市场需求率因市场饱和呈下降趋势,经营利润也会逐步下降,而慢慢进入微利经营的阶段。随之而来的是,该行业生产能力过剩。这种情况的进一步发展,就是行业衰退期,这一行业将退出经济领域,其消费需求、投资需求也将出现新一轮的转移。由此可见,市场需求是社会生产的前提,需求结构变化是产业结构变化的直接原因。行业成长和衰落都是需求拉动和变化的结果。
不仅需求影响经济,而且经济也影响着需求。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在产业结构升级变迁的推动下,需求自身会沿着一定规律性变化着。
(一)人类的生活消费需求始终包括为生存而消费的需求,为发展是消费的需求,为享受而消费的需求的依次演进的三个阶段。
随着人类社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依次演进,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产品和服务供给丰富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会在生存需求满足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发展需求和享受需求。这一演进过程中,人们对于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比重呈下降趋势,对于耐用消费品需求比重呈上升趋势。随着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娱乐文化等方面的需求也会逐步增加。这一变化,已经从发达国家消费支出结构中反映出来。在欧、美、日等工业高度发达国家,居民的消费支出已经从吃穿用为主要内容的消费结构,向住房、汽车等以改善住、行的消费为主要内容的消费结构转变。在欧美居民的消费支出中,吃穿用、汽车、住房、旅游大体各占四分之一,在日本住房支出一般占居民支出的20%左右。因此,欧美日发达国家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0-80%。
(二)经济发展和梯度转移规律也存在于消费需求领域。
消费需求三阶段的规律性变化,不仅出现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而且在一些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也出现了上述变化趋势,我国也不例外。1978年,我国居民生活消费结构,按各类消费品零售额计算,吃的占50.9%,穿的占22.6%,用的占22.2%,烧的占4.3%,住和行的消费大约占5-3%。但是,在“八五”末期,“九五”初期,我国已经初现消费结构升级的端倪。1992-1997年的五年间,我国城镇居民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由52.9%降到46.6%,下降了6.5个百分点;衣着、家庭设备用品、杂项商品及服务支出所占比重也下降了2.7个百分点;而居住、医疗保健、交通通讯以及娱乐旅游、文化服务支出比重由初期的19.9%上升至29.1%,提高了9.2个百分点。居民居住的公房比重已由1995年的63.1%降至1997年的42.9%。在1997年出售的商品住宅中私人购买的已达58.7%,比上年提高27.7%。1998年上半年达到61.4%。1997年,在京、津、沪、粤等地,私人购车比例已达40%左右。全国程控电话以每年2000多万门的速度增长,家用电脑、现代通讯工具,以及方便生活的大小家电,正以惊人的速度进入城乡居民家庭。
(三)消费需求结构的升级,需要一个积累消费资金的准备期。
以衣食需求为核心内容的消费品价格都在千元、百元左右,而以住行等需求为核心内容的消费品价格都在万元以上。从千元级消费逐步过渡进入万元级消费,就需一个较长的积蓄和准备期。当前,我国居民正处在这一准备期之中。
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我国居民消费由贫困进入温饱时期。这一时期是需求旺盛,不是需求不足。因为在80年代,经济迅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使消费需求,尤其是城市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其突出特别是耐用消费品的普及率高而且十分整齐。据1990年公布的统计资料,我国城市彩电的普及率已达51.4%,电冰箱达36.47%,洗衣机达76.2%,录音机达67%。据抽样调查,城市居民高中低收入阶层的家电拥有量差别很小,例如1987年,高中低收入阶层,每百户家庭拥有彩电分别为37台、25台、20台;拥有洗衣机分别为77.65台、75.29、72.94台。原因之一是,这些千元级消费品的积蓄准备期短,城乡居民增加的收入基本立即就可转入消费。但是,90年代末开始的这一次消费革命,仅靠攒钱是很难在短期实现的。因此,我国出现了需求不足,表现为:(1)居民消费率不升反降。我国居民消费率80年代为68%,1996年降到59%。(2)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下降趋势。“六五”、“七五”、“八五”时期,我国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9%、53.6%、47.5%,1996年降为45.9%。
综上所述,由于需求规律的作用,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了短期的需求不足。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经济转型中存在着一系列消费需求扩大的障碍。
(一)大多数居民收入偏低,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下降。消费数量、质量的提高,取决于家庭收入稳定部分的增长。居民收入偏低,增幅下降就成为需求扩大的第一障碍。1991-1996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收入人均水平由1554元提高到4377元,增长1.8倍,剔除物价因素,实际每年递增7%。但是人均水平依然很低。近几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增幅还呈下降趋势。1992-1995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幅为21.5%,在1996年-1997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3%;1996年以前工资总额增长率始终保持在10%以上,1997年工资总额增长率就降至3.4%。1998年,预计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5.3%左右,比上年低1.3%,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5%左右,比上年低3%。
(二)居民的消费预期普遍不良。随着国民经济改组,政府机构改革力度加大,亚洲金融危机对国内经济负面影响的加深,以及企业亏损、倒闭、职工下岗,住房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都极大地影响到人们的现实生活,并改变了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增强了风险意识。人们的行为自然反映为减少消费,增加储蓄或投资。因此,1998年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增长6.8%。尽管银行连续下调利率,但居民储蓄仍呈现增长势头。1996年城镇居民存款余额达30850亿元,1997年底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46279.9亿元,其中的78%以上是为未来储蓄的定期存款。
(三)住宅、汽车等消费品供给价格偏高。80年代,城乡居民的消费热点,主要是千元级的家庭耐用品。其后,消费水平就向万元级攀升。消费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当消费需求进入到住宅、汽车等万元、几万元,十几万元的高价值商品消费阶段时,完全依赖于过去的攒钱消费模式,大多数家庭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是无法实现的。如住房价格,国际通行合理住宅价格一般为家庭年收入的3-6倍,而我国就高达20-50倍,就使得普通百姓的汽车梦、住宅梦很难实现。消费结构替换和水平升级的这一障碍实际上绝大多数国家在相同或类似阶段上都存在,而且它们基本都是通过消费信贷等形式来完成居民消费水平升级的。
(四)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的障碍。量入为出是我国老百姓长期较普遍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在供给约束的短缺经济中,它是一种美德。但是,在需求约束的经济过剩时期,它却成了一种需求障碍。因为量入为出否定借钱消费及信用消费,这对扩大国内消费市场需求极为不利。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已从供给约束转变为需求约束的时期,就应该破除这种量入为出的旧观念和旧习惯,树立和推行信用消费的新观念和新习惯。运用消费信用方式扩大社会需求,启动消费市场是市场经济国家通行的做法。有资料显示:美国在80年代,消费信贷占总消费的20%左右,其中还不包括住房消费。日本在70年,这一消费方式也占总消费的10%以上。
(五)流通领域中的商业信用急剧下降。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它需要信用,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以信用的发展为基石。但近年来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拖欠、欺诈、假冒伪劣、故意误导、地方保护主义下的市场规则扭曲等不正常现象,并且日益普遍化,使得社会信用受到严重破坏,面对商业信用的丧失,消费者为了加强自我保护,只得选择尽可能地推迟消费。这是一种不应有的人为造成的障碍。
三 消费信用是解决当前供求矛盾的有效办法
信用是一种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运动。信用的自然基础是社会化大生产,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制度。消费信用是商店、企业、银行或其它信用机构向缺乏购买力的消费者提供贷款的活动。它有提高消费总效用的功能,借助信用可以把现时的消费与未来的消费相交换,使买卖双方利益都得到满足;信用还可以使每个家庭把消费按时间先后作出最适当的安排,从而提高消费总效用。不仅如此,信用还能指导消费,实现更为合理的消费需求结构,并通过需求结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投资结构的传导机制,促进投资结构合理,优化分配资源和调节国民经济,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
信用消费的这些功能和作用早已为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实践所证实。二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出现了消费革命,即小汽车、电冰箱、除尘器、空调、电视机等耐用消费品逐步登市并普及。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的商业机构对私人的商业信贷,各银行对私人的住宅抵押贷款,也在迅速增加。以美国为例,美国是世界上信用消费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二战后,由于美国人民的购买力相对日益缩小,企业便越来越依靠消费信贷和房产抵押贷款来扩大商品销售,大多数耐用消费品正是按分期付款的办法推销。这样,美国出现信用不断膨胀的局面。美国商业银行业务中消费信贷活动发展十分迅速,涌现出分期付款、信用卡、旅游支票等各种名目的信贷方式,而且发行数量大,影响范围广。它们刺激了消费需求,加快了资金转速,促进了美国经济发展。1946-1977年,美国商业银行放款总额由311亿美元增加到16323亿美元,增长了19.3倍;消费信贷由84亿美元增加到2608亿美元,增长30倍,其中分期付款的消费信贷增长最快,由42亿美元增加到2166亿美元,增长50.6倍;房产抵押贷款由428亿美元增加到7500亿美元,增长16.9倍,其中3/4是由金融机构提供的。消费信贷在一个时期中扩大着耐用消费品的市场需求,不动产的抵押贷款则刺激着住房购买和住宅建设投资。在80年代,美国商品零售总额中有一半是通过信用交易进行的。在信用消费刺激下,1981-1987年,美国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比日本和欧洲高20%,现在美国是公认的储蓄率最低的国家,居民的收入几乎全部用来消费,甚至超前消费也屡见不鲜,这对美国零售商业的发展十分有利。1980年,美国消费信贷金额从1950年的256亿美元上升到3856亿美元,增长14.1倍,占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比例由12%上升到20.2%。现在美国零售交易中有1/3使用消费信用。美国公民80%有各种形式的信用卡。信用卡公司先为顾客垫付货款,而后向顾客收回款项。这样方便的消费信用手段,使零售业有很大发展。1967年美国零售商业销售总额为2930亿美元,1985年达到13739亿美元,增长了近4倍,年平均增速为8.7%。
在美国居民的个人消费开支中,消费信贷所占的比重在逐步提高,其中由商业银行提供的部分约占总数的30-40%,贷款条件还一再放宽。例如赊购汽车的分期付款,在20年代一般要先付价款的1/3,其余货款分12个月偿还。二战后,第一次付款的款额逐步降低为价款的1/4-1/5,分期付款的期限则延长到20-30个月,甚至48个月。房屋抵押贷款一般是按房价的60-70%发放,偿还期通常为10年。二战后,贷款条件不断放宽,贷款额达到房价的90%,偿还期延长到30年。1978年,美国一个四口之家的生产工人平均年收入约为10600美元,其中付联邦所得税和社会保险金1192美元,可支配工资为9408美元,要支付消费信贷到期款约为1976美元约为年收入的18.6%,是可支配收入的21%。现在美国人习惯借贷,无论做生意,还是买东西,能向银行借钱就是当事人的造化,绝不是见不得人的事。当然,向银行贷款要有固定经济收入和良好信誉,还要向银行提供近三年的所得税单据,否则银行将拒绝贷款。
既然美国如此,为何不能结合我国实际,推行信用消费,用信用政策手段来刺激需求,搞活经济呢?
让我们先看看我国是否具备推行信用消费的条件。我们认为,目前这一条件已经基本具备。这就是:首先,有较高的居民存款储蓄率。1997年末我国城乡居民存款余额已是1980年的115.84倍,达到46000多亿元,储蓄率约为61.5%(46000亿/74772亿),1998年1-10月居民存款余额达52000多亿元,储蓄率约为64.3%(52000亿/80753亿),比1997年同期提高20%左右。高的储蓄率提供了信用消费的资金来源;其次,有可供借贷的资源,主要是指可供信用消费的商品和剩余商品。近几个来,大量积压的商品住宅、居高不下大量库存的汽车、轿车、摩托车等耐用消费品,总值人民币数千亿元,如1998年商品房闲置5000万平方米,占用资金1000亿元。条件既然具备,政府就应积极稳步地推行信用消费政策。通过必要的财政手段,货币政策干预经济生活,将客观存在的消费需求转变为有效需求,将远期需求转变为即期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提高社会总需求。
消费政策是指一个国家根据本国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和消费趋势所制定的对本国消费起调控作用的政策体系。科学、合理的使用消费政策,应包括以下主要的内容措施。
(一)消费政策目标定位应落实在扩大市场需求方面,特别应把扩大国内需求作为主要目标。
(二)在扩大国内需求中,应将扩大居民家庭消费需求提到投资需求、出口需求的前面,放在政策目的的首位。因为: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活动的增量部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个人或家庭消费政策的影响。2、扩大投资需求受到很多因素的约束,特别在目前生产厂商的利润普遍低于银行利率水平的情况下,资本在短期内难以找到更有利的投资场所。故先应设法扩大消费需求,再实现投资需求扩大。
(三)把增强社会信心(包括市场信用的信心),改善城乡人民的经济预期放在重要位置。90年代,我国进入了经济转型新时期,就业制度、住房制度、医疗制度、养老制度等将进行改革,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加上世界性的金融动荡,经济前景扑朔迷离,使人们对自己的未来有了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因此,必须加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制度创新的一系列宣传教育,也就是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性的教育,增强人们的信心;对于流通领域中破坏商业信用的行为要坚决打击,以提高企业和消费者对社会信用的正确认识,增加人们对于商业信用的信心。
(四)以刺激需求为重要的政策指向。用宽松的财政政策,信贷政策引导社会消费结构向合理方向变化,鼓励住宅消费、汽车消费,对购置房产实行减税措施,扩大消费信贷范围,在金融法规上延长分期付款的期限,鼓励银行、企业适度放宽在住宅、汽车销售方面给予消费者享受的信用条件,如住宅销售按揭贷款,商业银行直接对居民家庭的抵押贷款业务等。
(五)近期的重点是以信用措施,直接增加居民家庭的消费资金。21世纪,我国居民消费热点预计为:住宅、小轿车、保健、国际旅游等,消费品和消费服务将明显高档化。每样消费都在数万元人民币以上。如果这些消费能顺利实现,将由需求的旺盛引导经济走出资本收益下降,投资趋势萎缩的低谷,带动起投资旺盛,从而使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资本收益上升,造就一个新的厚利时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近期最重要的是要使老百姓有钱来消费,有钱愿意消费。在80年代中期,居民收入的绝大部分可立即转化为即期消费。据统计,1985-1988年,居民消费需求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1.6%,即在同期GDP年平均增长的11.3%中,有近6个百分点(即11.3%×51.6%)是由消费需求的增长带动的。在21世纪就不行了,大多数居民家庭收入的增长部分不可能完全转为消费,其中有相当部分要由积累转化为投资,就是说收入与消费同步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21世纪,严重存在着消费者主观消费愿望与货币支付能力不足,劳动收益与资本收益相背离的尖锐矛盾。这两对矛盾使老百姓无法做到有钱消费。那么能否认老百姓无钱也能消费呢?我们认为可能。在利率杠杆失灵,利率多次下调,仍不能刺激消费和投资、启动经济的情况下,不如贷款借钱给老百姓去消费、去购买,这远比由厂商之间恶性竞争、竞相削价销售好得多。目前基本可以部分做到这一点:直接贷款给有稳定收入来源的,有偿还能力的消费者,首先是中高收入家庭,然后扩大到占全国城乡主体70%的中等收入家庭,最后扩大到中低收入家庭。而且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我国城市已经部分实行了信用消费,如居民对水、电、气的消费,对电话的消费,早已普遍采用先消费后付款的方法。90年代末,我国发达地区和部分城市已经试点并开始逐步推行了汽车、住宅销售中实行分期付款办法,只是进入的条件仍然偏高,使大多数家庭望而却步,如果稍为宽松一点,降低信用条件,可以肯定能在短期内启动住宅、汽车需求市场。借钱给老百姓去消费,去购买,既可增加市场的有益需求,又可维持商品的合理价位,使企业不至于削价亏本、破产,国家税收也不会流失,还可降低大量的库存积压,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应该指出,如果直接贷款给生产或流通企业,企业的投资资金只有40%左右可以转为消费资金。家庭消费需求占我国总需求的60%左右,如果直接贷款给消费家庭,那就是100%的转为消费资金,就可在短时间内增加市场有效需求近60%。用这一办法启动消费,从而启动经济的力度,比通过投资启动消费、启动经济的力度大得多。因为生活性消费,服务性消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最终需求,最终消费。与之相比,由投资引发的生产性消费仍属中间消费。满足最终需求才是经济运行的出发点和真正的归宿,它对经济启动的力度远大于投资,启动的速度也远快于投资。与此同时,通过前面消费者的消费示范效应,带动后面的消费者源源不断的消费行动,从而降低居高不下的储蓄率,将大量的远期消费转为即期消费。
在推行信用消费政策的同时,也应严格控制信用消费带来的信用风险。风险之一,是消费者的远期消费转为即期消费,虽然缓和了当前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却会深化后期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作为预支消费者未来购买力的消费信贷,虽然在当时起到扩大销售市场和促进工业增长的作用,但却成为广大消费者日益沉重的包袱。商业机构对个人提供的消费信贷,利息率高,商品价格比用现金购买的价格主得多,这种以寅吃卯粮的方式,会造成以后年月有支付能力需求的相应减少,增加了将来商品价值实现的困难。银行对个人发放住宅抵押贷款,使借款人在以后若干年中分期偿还本本息,从而减少了借款人未来的购买力。所以增加个人消费信贷,虽然可以多少缓和当前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却激化了今后的这种矛盾。这也是西方国家70年代经济危机深化的原因之一;风险之二,不断放宽信贷,最后会动摇信用基础。在工商业低利贷款大量增加的同时,如果存在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那么在金融的繁荣下面就掩盖着生产扩大与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的深刻矛盾。当信贷体系不再能提高大量低利信贷资金时,大批企业就会陷入无法清偿债务的困境,支付危机就要出现,信用基础就会发生动摇。美国1973年末的严重经济危机,正是在信用过度膨胀条件下爆发的。
在推行信用消费时,如何避免这些信用风险呢?首先在认识上必须明确:1、信用消费与信用危机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信用危机是信用过度膨胀的必然结果,而不是信用膨胀的必然结果;2、任何经济行为都有风险,信用消费也不例外,但是风险是可以避免或克服的。要克服风险,避免爆发危机,关键是要掌握好信用扩张的数量界限,掌握好这个度,做到适度放宽信贷(包括消费信贷),做到货币借贷与资源借贷的统一;与此同时,更要注重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协调,它是经济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扩大与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不是对抗性质的,是可以解决的。因为:1、在供求关系中需求永远是供给的先导,旧的需求总会引伸出许多新的需求。有了新的需求,才有新的供给的开发和实现。这是一个永恒的规律,因此从理论上讲,需求是绝对地扩张,而不是相对地缩减。但是,需求的扩张需要人们去培育。在一种新的需求未培育成熟之前,需求的扩张只是一种潜在的可能,这时就必然出现需求不足。只要我们认识到这种规律性,注重市场需求的培育,生产扩大、供给扩大与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是可以解决的。2、更重要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起决定性支配作用的最高规律,不是利润规律,而是发展社会生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这一基本经济规律。只要我们真正纠正了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经营,实现质量效益型的集约经营,就必然会在有效供给的增加的同时,出现有支付能力需求的提高,就能从根本上解决供给与消费的矛盾,避免新一轮的经济过剩和需求不足矛盾现象的出现。
标签:信用贷款论文; 经济论文; 供给和需求论文; 信用政策论文; 银行信用论文; 企业贷款论文; 消费社会论文; 消费投资论文; 消费者市场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消费信贷论文; 经济学论文; 银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