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人民医院 252002
【摘要】目的 探讨计算机导航技术下关节直观手术的护理配合策略。方法 针对我院从2014年4月到2015年5月收治的20例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进行分析。方法 用导航仪专有工具指控器的指针依程序依次指向并确认股骨内外髁骨性标志点,以确定膝中心。利用计算机采集一定的参考点来计算原始的前后轴和原有的股骨髁、胫骨平台三维情况及旋转角度.继而确定截骨深度。结果 20例患者的术后膝关节屈曲活动度、术后6个月后的KSS评分良好。患者股骨远端截骨与机械轴垂直明显,股骨假体和股骨机械轴线的夹角在导航微创组分布更加集中。结论 导航下关节置换手术的护理配合的良好开展,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和质量的保障提供了稳定的技术基础。
【关键词】导航;关节置换;护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 R174+.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4-029-01
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一日千里,采取精确的坐标定位对关节置换手术的位置和方向采取靶向操作已经逐渐成熟,采取虚拟化的图像处理,可以让医护人员在手术前对患者的关节置换部位的情况采取直观性分析,并提前做好护理准备和配合的策略[1]。最早的计算机导航辅助下关节置换手术在1992年由Sautot 所实施,经历了多年的研究和发展,目前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在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方面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2]。基于计算机导航对下关节进行置换手术,在实施过程中有着高度的手术护理配合要求,相比较传统手术护理而言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和技术性,因此本文针对我院从2014年4月到2015年5月收治的20例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进行探讨,以探讨计算机导航技术下关节直观手术的护理配合策略,现将分析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性资料
针对我院从2014年4月到2015年5月收治的20例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进行探讨。所有患者均为初次置换,其中男8例10膝,女12例16膝。均采取计算机辅助导航下全膝置换术共计20例26膝,患者年龄为38-71岁,平均年龄为(64.5±11.3)岁。
1.2护理配合策略
1.2.1 术前护理配合
于切口内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用自锁螺纹针固定红外线示踪器,距离关节间隙约6Cm。为防止因皮肤及股四头肌的牵拉而限制关节活动,植入的股骨侧固定钉须在膝关节屈曲接近100。时。用导航仪专有工具指控器的指针依程序依次指向并确认股骨内外髁骨性标志点,以确定膝中心。利用计算机采集一定的参考点来计算原始的前后轴和原有的股骨髁、胫骨平台三维情况及旋转角度.继而确定截骨深度.固定骨盆后的下肢运动使计算机测得股骨头旋转中心,与膝中心一起计算出下肢机械轴(即力学轴线),确定预期的截骨深度和旋转角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 术中护理配合
根据计算机屏幕显示数据调节夹具上的三个旋钮直至数据同预期截骨深度、前后倾角和内外翻角一致,4枚固定钉固定夹具并再次确认计算机屏幕显示数据后截骨。截骨后导航仪的检测托板可检测截骨后的实际数据,修正因夹具锯缝和锯片带来的细微误差而获得符合预期的最佳机械轴平面及旋转骨端。
1.2.3 术后护理配合
安装假体试模后,依据计算机检测下肢力线状态及内、外侧副韧带平衡情况。再依据计算机显示的膝关节屈伸全程运动学参数,客观地进行软组织松解,也可以调整内村的厚度以获得良好的软组织平衡。调整满意后常规安装假体,记录术前、术中、术后三组下肢机械轴线及韧带平衡的定量状态数据。组术前术后均常规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及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常规使用静脉镇痛泵和非甾体类镇痛药物。术后48小时拔除引流管,术后第3天开始行CPM机功能锻炼。术后第7天习步架辅助下离床进行功能锻炼。
2.结果
经过手术治疗和恰当的护理配合措施的干预,在手术过程中使用导航系统的确增加了手术时间,在最初3例约20lIIin,熟练后很快减少到15min甚至更少.而手术时间增加并未增加失血量,24小时术后引流量较少。20例患者的术后膝关节屈曲活动度、术后6个月后的KSS评分良好。患者股骨远端截骨与机械轴垂直明显,股骨假体和股骨机械轴线的夹角在导航微创组分布更加集中。
3.讨论
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能提高手术精确性,但并非达到了100%,导航手术也有误差。手术误差的出现原因可能有解剖标记点注册时存在误差[3],术中也会发生固定示踪器的固定钉松动,但计算机导航系统会对注册错误进行有限提示。鉴于TKA安全范围为下肢力线偏3°以内,导航系统硬件误差和软件程序误差远小于此,因此对手术影响较小。采用计算机导航辅助技术所需要的手术时间较常规手术长,延长的时间主要为手术暴露和反复使用导航系统确认截骨、假体安装及手术步骤是否正确[4]。导航组的骨性标志点输入增加了手术时间,良好的软组织平衡提示会缩短手术时间。对于畸形较重病例,导航反而会因软组织平衡时间的明显减少从而缩短手术时间。随着手术例数的增加,手术技术和团队配合的熟练,手术整体时间星明显下降。在标准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当术者成截骨后,可能会存在l~2°的误差[5],但一般很难发现而继续进行下一个步骤。但在计算机导航辅助下,很小的误差都会被发现,需要术者花时间去矫正,这在总体上保证了整个手术的精确进行,理论上保证了全膝关节置换技术的远期效果。
计算机导航辅助下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手术技术。对于初学者,建议先分别进行一定数量的常规下的标准全膝关节置换,然后再结合计算机导航辅助配合护理措施下进行全膝关节置换。计算机导航不用髓内定位,避免了破坏股骨髓腔和因此而可能导致的脂肪栓塞等并发症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吴昊.计算机辅助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系统简介[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5(03)
[2]陈琳,黄红云.神经修复学学科体系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9(03)
[3]张云鹏,任龙韬.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的概况与进展[J].实用骨科杂志.2009(06)
[4]喻忠,王黎明.计算机数字化三维骨模导航辅助全膝关节置换[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07)
[5]冯晓波,傅德皓,杨述华.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在骨科的应用进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30)
论文作者:张锐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4
标签:手术论文; 股骨论文; 膝关节论文; 关节论文; 术后论文; 计算机论文; 误差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