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等教育成为支柱产业的动因、可行性与途径

论高等教育成为支柱产业的动因、可行性与途径

陈秋中[1]2000年在《论高等教育成为支柱产业的动因、可行性与途径》文中研究说明在新的千年中,我国高等教育成为支柱产业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发展要求教育与其相适应的必然结果,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迫切需要。 多年来,一方面,高等教育供求比例严重失调,许多人渴望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没有满足,准备投入高等教育的经费无法使用;另一方面,高等教育资源闲置浪费又十分严重。国家的新政策开始积极鼓励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这使高等教育成为新的支柱产业有了极强的现实可行性。 高等教育成为支柱产业后,将会产生巨大的连带效应:推动高新技术迅速发展,促进经济高效运行;提高人口素质,降低生育率;推迟就业时间,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直接拉动房地产、中等教育系列消费。 要使我国高等教育成为新世纪的支柱产业,必须转变观念,尽快走出用计划经济模式办教育的误区,在总体上按市场经济规律办教育;转换办学体制,对高校进行战略性改组改造,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率;鼓励多渠道发展高等教育,实现办学主体多元化;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打破后勤对发展高等教育形成的瓶颈制约。

龚森[2]2013年在《改革开放以来福建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研究(1979-2011)》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福建高等职业教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历经了创办兴起、整顿充实、跨越发展、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历程,高等职业教育在曲折中奋斗,在奋斗中成长,在成长中壮大,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道路。为此,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福建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福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从而以史为鉴,充分吸取经验教训,更好地推进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本论文采取文献研究法、因素分析法、访谈法、个案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根据福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特点和标志性事件,将其分为初步发展(1979-1989年)、整顿充实(1990-1999年)、跨越发展(2000-2011年)三个阶段进行研究,系统探讨每个历史阶段福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各种动因和历史背景,全面考察了各个历史阶段福建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情况,并反思总结了每个阶段福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贡献、存在问题与主要不足。最后,通过系统探究改革开放以来福建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历程,概括总结出六大特点和八条基本启示,并在国际国内高职改革发展宏观背景下分析了福建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加快福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对策措施。

罗林刚[3]2008年在《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作为一个国家实现产业现代化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支撑,高等职业教育已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与其他各类教育事业的发展相协调;另一方面要与内部因素相协调,与自身运行方式和机制相协调。当前重庆市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的关键时期,要建立我市雄厚的现代化产业基础,增强在全国乃至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必须造就数以万计的技能型人才,这是摆在各级党和政府部门,特别是教育部门和学校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而重大的任务。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调查、观察等研究方法,从重庆市的实际情况出发,首先分析了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其动因,然后剖析了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并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探讨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主要结论如下:1.重庆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及其动因分析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重庆的高等职业教育近20年取得到了快速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1)特色院校和专业建设初见成效;(2)改革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新的突破;(3)办学理念得到社会广泛认同;(4)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进一步增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必须与经济、社会、人口等资源协调一致的发展,才能做到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保障。通过分析,我们发现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因主要包括:(1)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迫切需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2)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迫切需要各级高等职业技术人才;(3)解决重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迫切需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4)入世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5)西部大开发战略给重庆高等职业教育带来机遇;(6)借鉴国际经验,我市必须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2.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1)社会认识难以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环境需要;(2)办学理念难以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需要;(3)办学条件难以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需要;(4)办学水平难以满足人们对教育质量的需要。通过调查分析,制约重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有:(1)社会宣传力度不够,政策导向欠佳;(2)办学观念与模式陈旧,办学定位不准确;(3)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差;(4)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和企业结合不够;(5)技能型和“双师型”教师缺乏;(6)招生困难、生源不足。3.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总结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借鉴国外有益经验,结合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可以得出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2)加大对高等职业院校的资金投入与支持力度;(3)创新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体制;(4)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5)调整高等职业院校的招生政策;(6)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形成开放的办学格局。

张欣媛[4]2017年在《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策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基于对改革开放以来相关政策文件的研读,通过对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主体、政府分担成本的比例、个人分担成本的比例、财政投入责任在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分配、中央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学生资助体系等多个政策变量的考察,系统地梳理和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策的变迁历程。本文首先总结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策在不同阶段(政府包揽全部成本、成本分担思想萌芽、成本分担理念确立、成本分担形式多元拓展、成本分担政策逐步规范等五个阶段)的特点,接着分析了各主要政策变量的变化趋势,发现政策变迁在长期中存在科学性有待提高、连续性稳定性不强和政策变量的匹配度较差等问题。再运用公共政策理论中的政策变迁动因模型,分析了导致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策不断演变的动力因素(经济环境的变化、政策结果的反馈、倡导联盟的互动、政策子系统的影响)。在对政策变迁的阶段、趋势、动因充分把握的基础上,本文发现动力因素在趋势变化中产生了核心影响,并以此得出对未来成本分担政策设计的启示。

邵波[5]2009年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50—6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的科技经济发展、国家转型和教育民主化思潮等因素的联合推动作用下,世界经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出现了一个规模高速扩张时期。美国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在系统考察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指出高等教育由于量的扩张必将引起质的改变,对高等教育发展具有极强的解释力,成为了指导各国应对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预警理论。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向大众化乃至普及化方向发展,高等教育的教育对象越来越趋向多元化,高等教育的主体不再是培养精英人才,而是着重培养应用型、职业型专门人才。作为高等教育基础与核心的高深知识也越来越趋向实用化,并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了社会职业岗位的要求不断提高,技术人员出现了明显分工,有的侧重于技术科学的研究和新技术的设计,有的侧重于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侧重技术开发与应用的人才已成为独立的人才群体,出现了对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传统的以科学范式为主导的高等教育知识模式已不能满足和适应工程、技术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都要求高等教育走出高楼深院,遵循市场的规律和要求,重新进行自己的功能定位,扩展自己的功能范围,不仅要培养从事“发现”和“发明”的研究人员,更多的是培养从事应用领域的各类工作人员,以满足经济、社会对人才类型的多样化需求。在此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趋势就是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采取精英高等教育机构和大众高等教育机构并存的二元结构,同时也是一个多元、多层次和多规格的体制。德国、美国、英国以及我国台湾等地区在高等教育由精英向大众发展的过程中,重点建设和发展的应用科学大学、社区学院、原多科技术学院以及科技大学等都属于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应用型大众高等教育机构。尽管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概念及提法尚不统一,但是通过考察和研究上述国家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机构特征,我们可以发现,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结果,是不同于传统学术导向型高等教育的,以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职业和应用导向型高等教育,是学历教育与职业能力养成的有机统一,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世纪之交,中国大陆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一场巨大而深刻的变革,以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名义,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高等教育量的大发展。在此过程中,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地方经济和行业经济的发展对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一批新建本科院校在发展过程中,提出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办学定位,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日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了我国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但是,由于我国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存在着种种误读,而且由于我国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因而一方面需要从高等教育大众化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影响进行理性解读和反思;另一方面,从国家、社会等各方面加大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支持和扶持力度,促进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并最终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大众高等教育发展体系。

杜安国[6]2010年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和技能型、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实现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升国家产业竞争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可靠保证,是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选择,既是长远大计又是当务之急。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越需要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各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任务更加迫切,这些都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使职业教育的社会需求更为强烈,从而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基于这样的形势与认识,本文专门就高等职业教育财政问题进行了研究,旨在从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出发,审视构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的思路与框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政策的研究意义与本文的研究方法,国内外研究的文献综述,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基本概念的界定和描述,及本文的创新点。第二部分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研究,包括世界范围内高等职业教育和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两方面内容。第三部分为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包括高等职业教育经济功能的理论基础综述和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具体分析。第四部分是高等职业教育产品属性研究及其成本分担理论的综述。包括对高等职业教育准公共产品属性的分析,高等职业教育成本概念界定以及高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的分析。第五部分是高等职业教育财政的国别研究,对美、德、澳、英、日五个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财政进行分析比较。第六部分为中职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财政政策比较和高等职业教育财政体制存在问题的分析。第七部分为基于中国国情的高等职业教育财政体制构建的研究,首先综述了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体制的变革,并在第五部分的基础上总结国外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政策对我国的借鉴意义,阐述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体制的构建思路和构建框架,最后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体系构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第八部分为本文的研究总结与展望。

郭建敏[7]2010年在《山东省滨州市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区域经济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质量;同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实现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则直接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及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关系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在国家大力提倡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背景下,研究二者的协调发展问题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2009年11月国务院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黄河三角洲开发上升到国家战略发展层面,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滨州市作为黄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更是紧紧抓住这个重要机遇,不断调整经济结构,发展自身经济。滨州市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为该市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资源,同时,其经济发展也推动着高等职业教育的稳步前进。本文从黄三角区域发展背景出发,在调查了解当前滨州市高等职业教育和该市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滨州市的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找出当前滨州市高等职业教育与当地经济发展出现的不相适应的问题,最后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促进滨州市高等职业教育与当地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刘颜铤[8]2016年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逐渐加快,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运而生,并且是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继传统本科院校之后新兴的力量。由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加快,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当前产业升级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愈来愈强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升级后出现了各种发展问题,作为服务于地区经济发展的高校来说,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是求得长远发展的必要方式。辽宁省从2015年开始在几个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中,重点开展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变的试点工作,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辽宁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进程为背景,以沈阳工学院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为案例,结合国内外应用技术大学成功的办学启示,总结院校转型的经验,提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过程中可能显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采用文献收集法、案例分析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和分类理论为指导,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进程、所面临问题以及相关对策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七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理论和实践意义。对国内外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与应用技术大学有关内容的研究进行综述。明确本论文的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概念辨析和理论基础。首先阐述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与应用技术型高校的涵义。其次阐述了本研究所涉及的理论基础。包括核心竞争力理论、高等教育分类理论、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第三部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现状。首先阐述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状况,其次以辽宁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为例,通过分析沈阳工学院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案例,掌握辽宁省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现状和转型进程。第四部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问题。通过以上研究,笔者发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过程中出现了某些普遍性的问题。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同时,也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第五部分:国内外应用技术型大学办学经验借鉴。通过分析国外成功的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模式和培养方式、以及国内已经成功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过程,提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相关借鉴。第六部分:促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成功转型的相应对策。本部分从学校自身、政府以及社会这三个方面提出促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成功转型的建议。第七部分:结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作为一项艰巨任务要必须面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协调好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深入联系,紧紧抓住转型发展这一契机,深化教学及课程改革,早日实现转型,努力建成具有高水准、国际化的应用技术型高校。

刘浩源[9]2009年在《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大学从社会边缘逐步走入社会中心,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日益凸显。大学不仅承担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大功能,而且担负起了服务社会的重任。这既是社会发展对高校提出的要求,也是高校不断适应社会需要对自身功能调整和充实的必然选择。本论文综合运用文献法、调查法、比较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出发,对我国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理论上,本论文通过对我国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发展历程的考察,界定了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的概念和服务内容,总结了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的基本特征、发展趋势,并从理论基础和现实动因两个方面论述了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实践上,本论文以南昌大学为例,对南昌大学社会服务的内容、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首先,本论文对南昌大学在服务社会过程中,紧密联系所在地方政府、企业及其他各种社会组织机构,坚持“学研产结合”,发挥自身优势,开展人才培养培训、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等范围广泛、形式多样的社会服务活动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然后在此基础上,从优化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的外部环境和增强地方高校自身社会服务能力两方面入手,对以南昌大学为代表的地方高校在如何优化社会服务的对策方面进行了探讨。本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包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现状和主要概念的界定;第二章是对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发展的探讨,包括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的发展历程、特征、新趋势、相关理论及现实动因;第三章,在简要介绍南昌大学的基础上,对南昌大学社会服务的内容及其特点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第四章,对南昌大学社会服务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第五章,在上两章对南昌大学社会服务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我国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的若干对策。

范洪颖[10]2006年在《东亚大趋势——经济区域主义》文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重要特征。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并行的发展趋势下,区域合作作为全球经济的一个突出特点,正在不断被加强。由于政治经济上的“异质”成员结构,东亚在市场的驱动下虽然形成了紧密的经济相互依赖网络,但是却没有充分释放经济融合的“外溢效应”,以至于区域制度建设仍然滞后。然而,经济全球化对传统一体化模式“同质”成员等约束条件的放松,成为东亚一体化前行的大背景。在这种情况下,研究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客观必然性以及如何实现一体化等问题显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将研究的视角定位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东亚一体化由区域化到经济区域主义的制度变迁。由于“异质”成员结构,东亚一体化起步于自下而上的区域化进程,在市场力量的驱动下各经济体形成了紧密的相互依赖关系。但非对称性的相互依赖关系,使各经济体之间的交易成本仍旧较高,使更深层次的分工带有风险。因而东亚产生向经济区域主义的制度变迁需求。经过论证,未来东亚经济区域主义的目标应当定位于释放经济融合的“外溢效应”、化解中日矛盾和消解美国因素的负面影响以降低一体化的政治成本、促进“东亚模式”向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增强对区域外的吸引力并与全球主义并行不悖。由此,在理论上,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变迁是对基于欧美经验的传统一体化模式的理论上的创新;在实践中,东亚经济区域主义的发展将提升东亚各国的国际竞争力而使其成为全球化制度规则的“适应者”。全文由序言和六章内容组成。第一章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评析部分。回顾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市场理论和分析了其制度内涵。明确了区域一体化是市场与制度相互作用的进程。由于“异质”成员结构交易成本高等原因,东亚不具备传统一体化模式的初始条件,因而出现了理论适用上的缺失。然而,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逐渐放松了传统模式“同质”成员体等约束条件。由此产生了在传统模式制度安排下无法获得的潜在利润,推动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创新。这为东亚一体化提供了前行的大前提。但东亚一体化过程必然困难重重,其成功与否取决于能否处理好一体化制度变迁中的四个理论性问题。第二章是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客观必然性和地缘条件的论证和分析。本章从把握

参考文献:

[1]. 论高等教育成为支柱产业的动因、可行性与途径[D]. 陈秋中. 华中师范大学. 2000

[2].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研究(1979-2011)[D]. 龚森. 福建师范大学. 2013

[3]. 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罗林刚. 西南大学. 2008

[4]. 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策变迁研究[D]. 张欣媛. 南京师范大学. 2017

[5].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D]. 邵波. 南京师范大学. 2009

[6].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研究[D]. 杜安国.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0

[7]. 山东省滨州市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郭建敏. 山东农业大学. 2010

[8].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对策研究[D]. 刘颜铤. 东北财经大学. 2016

[9]. 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研究[D]. 刘浩源. 南昌大学. 2009

[10]. 东亚大趋势——经济区域主义[D]. 范洪颖. 辽宁大学. 2006

标签:;  ;  ;  ;  

论高等教育成为支柱产业的动因、可行性与途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