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的科学计量学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科学论文,计量学论文,中国论文,时期论文,社会转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社会转型与社会科学
1.社会转型研究的意义 在大多数文献中,社会转型是指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社会结构系统 的变革以及这种变革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影响。而且这种社会变革一般是指一个社会向现代化 发展过程中发生的较为温和的、整体性的变革。当然在具体研究中,学者们一般很少以“整 个社会”为对象,而是具体到社会的某些层面或某些问题,如信仰、观念、习俗或城市化、 妇女运动、宗教等。但社会转型也可以指历史上发展的变革,如日本学者称明治时期为社会 转型时期,并出版了《社会转型丛书》。在美国或其他发达国家,由于其社会中没有“现代 化”问题,社会转型一词的使用更加随意。许多学者将它用在社会角色、社会职能的变化的 研究方面,将社会转型当作社会变化、变革(social change)的同义词。
正如许多学者所指出的一样,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思想路线以后 ,中国社会开始了一个非常典型的社会转型时期。人们较为一致的看法是,中国的社会转型 不是撇开社会主义而转到其他社会制度上去,而是构建一个更加合理的社会制度体系。这一 转型从思想领域的“拨乱反正”开始,经过经济领域持之以恒的渐进式体制改革,最终导致 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发生显而易见的整体性变化。对于中国社会转型的主要 动向,尹继佐先生有过非常全面的概括,即“社会生产方式多样化,社会经济成份多样化, 分配方式多样化,多种所有制结构共同发展;社会参与方式多样化,各类社会组织迅速发展 ,公民参与社会生活的渠道增加,积极性提高;社会流动速度加快,人力资源配置日趋社会 化、市场化。”(注:尹继佐:《知行合一:社会转型与社会科学研究转型社会科学研究社会化》,《社会科 学》1999年第11期。)
从表面上看,学术界一般所指的中国社会转型发生在“文化大革命”结束,改革开放开始 的特殊年代,属于一个特殊事件。但如果将它放到50年代以来,特别近20年以来世界各国的 现代化、全球化背景下考察,我们不难发现它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社会转型具有相当的类似 性:它们都属于发展中国家通过国家制度或体制的重新选择,或政策与战略的重新制定,自 觉将本国的社会进程纳入世界的现代化进程所导致的社会转型,是具有现代化、全球化背景 的社会转型。
2.社会转型对社会科学的需求 社会科学以社会为其研究对象,它要研究社会关系,分析 社会问题,解释社会现象,为社会政策的制定提供政策思想、决策依据以及可行性方案。当 一个社会处在社会转型时,往往是这个社会的各种社会关系急剧变化、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且 尖锐复杂的时期。社会转型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发展的良机。
在国际上,社会科学的主体是能够为社会管理决策或社会工作服务的应用型社会科学,如 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等。一方面,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新的社会现象与社会 问题的出现,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大量新鲜的理论素材,能大大激发社会科学家的理论兴 趣,刺激他们研究新问题、创建新理论的欲望;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人 们对社会科学成果的需求也大大增加了。正因为如此,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 必然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重大热点。
以美国为例。1945年以后的美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了许多重大问题,如国际上的战争与和 平问题,国内的种族歧视和种族冲突、贫困、家庭破裂、住宅环境恶劣、生态与环境等问题 。社会科学家对转型时期的这些问题进行了非常积极的研究,不少研究成果成为美国政府处 理这些问题的“专家建议”。D·贝尔认为,对于这些重大社会问题的研究重新引起人们对 社会科学的重视和关注,这是战后社会科学出现重大转机的原因之一。他说:“人们有理由 把1945年到1970年当作一个单一的时期,在这段时期中,在学科、方法论和技术方面,以及 在各种社会规划方面,展现出一系列新的希望,标志着社会科学时代已经到来。”
(注:D.贝尔著,范岱年等译:《当代西方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
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社会问题需要通过有效的社会管理来解决,而有效的社会管理则必须 依靠社会科学理论,因此,社会转型期的社会管理成为一个国际性的社会科学理论问题。19 93年11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7届会议正式通过了一个“社会转型管理”(MOST)研究 规划,该规划1994年1月开始运作,主要目标是支持就当代种种社会转型问题而进行的多学 科的、比较性的政策研究,并为高质量的独立研究与决策之间提供一座桥梁。
社会科学另一类学科是被称为艺术与人文科学的学科,如文学、历史学、哲学等。这些学 科研究某一类社会现象,但不直接承担为社会决策服务的职能。这类学科的主要社会职能是 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某种社会现象,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在社会发展较为平静的时期,社 会对这类学科的需要并不十分强烈,因而这类学科更多地进行一些历史研究、或进行一些属 于学科自我完善的纯基础性研究。但是,由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发展速度加快与社会矛盾变 得更加复杂,社会对新的观念与精神的需求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烈,人们也需要对不 断发展变化着的社会进行评判,需要重新认识或理解各种新的事物,需要对应各种新出现的 社会问题而调整自己的观念。这就为人文科学类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真正的社会需求。
例如,匈牙利学者在研究社会科学在中欧和东欧转型过程中的作用中,特别提到了历史学 的作用。他说到:“历史学也有其任务,那就是通过把各种事件与过去的事件互相比较,以 及对种种不同的文化和传统进行分析比较,以求助于了解现实。这样做的好处,举例言之, 就是可以揭示当前与少数民族关系紧张的历史根源。”(注:彼得·塔马西:《社会科学在中欧和东欧转型过程中的作用》,《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 文版)》,1996年第13卷第1期。)
在一些意识形态对社会影响很深的国家,社会转型往往意味着意识形态的大调整。而这经 常引起相当一部分人对转型感到不安。这时,与意识形态关系密切的哲学以及文学、艺术、 历史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能够对转型的顺利进行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们能够提 供理论观念,为政策制定者制订符合社会利益的政策提供思想;另一方面,它们能够解释政 策,这对于化解转型时期因利益重新分配而导致的社会矛盾,保障政策的推行,将起到重要 作 用。
3.社会转型对社会科学的促进 当代社会科学已经或正在发生着历史性变革。社会科学变 革是全方位展开的,但最根本的内容只有一个,就是逐步确立了以理论的社会效益为核心的 理论价值观。今天,社会对于社会科学的需要,不再仅仅是要社会科学家们提供充满哲理的 思辨性成果,或对前人、伟人思想的深刻考证、阐释,社会更加需要的,是能够推动经济建 设和社会发展的社会科学理论。这就要求社会科学家关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求他们能 直面社会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政策思想、决策依据以及可行性方案。现代社会科学 之所以倍受人关注,与它在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过程中能够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效益密不 可分。
与理论价值观念变革直接相关的是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变革。由于传统社会科学存在着研 究方法上的根本缺陷,即使从事了应用研究,也很难产生可以获得重大社会效益的研究成果 。贝尔纳在《历史上的科学》一书中尖锐指出:“企业、工业组织、行政管理、法律和政治 都是实际的社会活动,但是这些社会活动仍远远不是应用社会科学。事实上许多门社会科学 不过是把各行各业通行的实际办法,用学术文字写下来罢了。”
(注:D.J贝尔纳著,伍况甫译:《历史上的科学》,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549页。)只有当社会科学的研究方 法从思辨、议论、文献考证的圈子中走了出来,引入了更为科学、更为严谨的研究方法后, 社会科学才有可能适应社会对它的要求。
近代自然科学诞生后,人们逐步看到了传统社会科学的严重缺陷,并开始探索社会科学的 变革。在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研究中或孔德的社会学研究中,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现代社会 科 学的价值取向和方法论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出现使社会科学真正成为了一门科学,马克思本人也是近代社会科学变革史 上无可争议的最杰出人物。在研究方法上,马克思对社会现实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调查与剖析 ,并通过科学的分析形成自己的学说。这种研究使社会科学的方法论面貌一新;同时也是更 重要的,他毕生致力于通过社会科学理论推动社会变革的实践,使其学说成为社会科学服务 于社会发展的典范。马克思对待社会科学的态度极大地影响到以后的社会科学家,特别是马 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家。1971年,以严谨著称的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哈佛大学多伊奇等 人的一份研究报告,报告列举了1900-1965年的62项“产生了实质性影响”的社会科学成就 ,其中,1900-1917年列宁的“一党组织和革命理论”、1917-1921年列宁的“苏维埃型一党 国家”,1929-1949年毛泽东的“农民和游击队组织与政府”占据了三项。这三项社会科学 成果显著推动了俄国与中国的社会进步,改变了亿万人的命运,其应用价值是十分明显的。
但是,就社会科学发展总体而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社会科学变革进展不快。直到二 战结束后,社会科学才开始大规模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对于当代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许多 学者进行过研究。《当代国外社会科学手册》将其归纳为综合性研究、定量化研究、应用化 研究三个变化;《社会科学史》归纳为整体化、主体化、应用化、国家化国际化四个变化。 而在当代社会科学的各种变化趋势中,我们认为最重要的变化是社会科学的应用化。这是社 会科学界理论价值观变化的体现。当代社会科学家走出书斋,全方位地研究社会问题,大到 参与国家政策研究,解决发展、和平、环境等大型社会问题,小到研究市民生活,解决普通 人的日常生活问题。社会科学家们在解决社会问题过程中检验理论的科学性,以理论的社会 效益衡量理论的价值。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社会科学走上艰难的变革之路。新文化运动给清末注经式研究以 有力的冲击,为社会科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活力。但真正改变了中国社会科学走向的还是以毛 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他们将“理论联系实际”、“调查研究”的清新学风带入了中 国社会科学,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通过“整风”运动在党内普及这种学风, 使这一理论最终推动中国这个经济不发达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多伊奇等人的研究报告 将毛泽东的农村革命理论当作“产生了实质性影响”的重大社会科学成就这一事实,从一个 侧面印证了中国社会科学的世界性影响。
但是,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受到众多因素的干扰,中国社会科学没有跟上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世界社会科学变革的大趋势。在世界社会科学朝着应用化变革的潮流中,中国的应用性社 会科学学科却出人意料地萎缩了,例如法学、社会学等一级学科,以及许多二级学科。这些 学科的萎缩存在多种原因,例如某些领导人对它们的认识不足等,但根本的原因是国家政治 生活和经济建设中决策程序不合理,社会科学失去了参与决策的环境,因而失去了社会对它 们的应用性需求。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社会开始了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的社会变革,并 导致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出现整体性变化。这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一次 社会转型。这一社会转型,为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与变革提供了背景与动力;同时中国社会 科学的超常规发展与积极的变革姿态,也为中国社会转型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78年的思想解放运动虽然没有直接论及中国社会科学改革问题,但它引起了思想界对中 国社会科学的反思。1979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党的理论务虚会议上发表了一篇重要讲话, 首次提出了中国社会科学落后的问题。他说,“我们已经承认自然科学比外国落后了,现在 也应该承认社会科学的研究工作(就可比的方面说)比外国落后了。”
(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81页。)邓小平同志还谈及应 用型社会科学学科发展问题,他说,“列宁号召多谈些经济,少谈些政治,我想,对于这两 方面理论工作的比例来说,这句话今天仍然适用。”……“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 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需要赶快补课。”
(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81页。)邓小平同志的讲话拉开了中国 社会科学变革的序幕。经过20多年的与中国社会转型相得益彰的发展与改革,中国社会科学 确立了以效益为核心的理论价值观,在服务于现代化、服务于决策、服务于社会生活方面 取得了丰硕的成就。中国社会科学在理论价值取向、理论形态、研究方法、学科结构、科学 组织管理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从种种“可比的方面”看,今天的中国社会科 学已经初步具备了现代社会科学的基本特征。就总体而言,中国社会科学无疑已成为国家社 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成为各级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管理者实施科学决策的 “思想库”。
为了定量地描述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科学的巨大变化,我们在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基金的资助下,通过文献量统计分析、引文分析、内容分析、词频分析等多种与社会科学文 献有关的计量分析方法,对中国社会科学的一批科学计量指标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统计与分析 。以下是部分分析结论。
二、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科学的科学计量分析
1.文献数量分析
1978年以来,社会转型为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理论素材与理论需求,宽松的社会 环境则为理论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研究表明,1978年以来,中国社会科学得到了长足 的发展,其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国外社会科学的转型时期。
(1)学科文献增长分析 为证明中国社会科学的增长速度,我们统计了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 料中心编制的《报刊资料索引(1978-1995)》,经过对上百万条数据的统计处理,得到了《 报刊资料索引》1978-1995共18年的社会科学数据。统计表明,从1978年起,中国社会科学 文献从12232篇起步,经过1979年和1981年二个跳跃式发展年份,于1983年跃上10万篇大关 。1986年和1988-1989年,由于报刊管理及其他原因使文献量有所减少。进入90年代,文献 量再度高速增长,于1993年逼近13万篇;与1978年相比,文献数量增长了约10倍。另外,我 们统计了上海图书馆的《中文社科报刊篇名数据库(1993-1999)》,统计表明,1994年以后 ,社会科学文献量继续保持着相当高的增长率。
据统计,1950-1970年世界社会科学报刊文献平均增长率为3.35%,发达国家略低于这一数 字,发展中国家高于这一数字
(注:以上数据见:德哈尔特著,周铭德译:《社会科学情报的特点》,《国外哲学社会科学 文摘》1995年第11期。)。图1是世界和若干发达国家1950-1970年社会科学报刊文献 平均增长率与中国1978-1995年社会科学文献报刊文献平均增长率的比较。尽管其中可能包 含某些不可比因素,但我们可以确定地说,从报刊文献量指标看,1978-1995年间的中国社 会 科学是以一种世界现代社会科学史上罕见的速度高速增长着。
为了进一步了解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科学各学科的文献增长,我们按国家学科代码标准中认 可的哲学社会科学一级学科分类,统计了1978-1995共18年各学科文献量变化情况,以此作 为反映学科数量规模的主要依据。共有16个一级学科的文献数据可从《报刊资料索引》中获 得。在1978年已收入数据库的学科中,增幅最大的经济学则有超过25倍的增幅,增幅最小的 马列研究和艺术也有接近4倍的增幅。统计表明,1978年以来,尽管社会科学内部发展并不 平衡,但各个一级学科都呈现了令人瞩目的繁荣景象。
(2)学科结构变革分析 当代社会科学面向应用的变革,必然给学科结构带来根本性变化。 在现代国外社会科学构成中,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应用型学科在社会科学中所 占比重是很大的。表1列出了国外社会科学文献三个不同信息源的统计数据(注:UnCover是因特网出现后新产生的文献数据库,尽管该数据库产生的年代并不长,但由于 有较为先进的机制,该数据库收录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期刊达到了16132种。就这一数据 看,它可称为现今世界最大的文献数据库。SSCI即美国信息科学研究的著名检索工具《社会 科学引文索引》,表中为1972—1996年数据。DISSIS是1970年代英国巴思大学大型调研项目 “社会科学信息系统设计”的简称,这一项目对定量研究社会科学交流问题产生了久远的影 响。)。
表中三项统计中各学科的排名不尽一致,某些学科排名甚至还有很大差异,但我们仍能看 出现代社会科学的学科结构的某些特点,例如,经济学(商业)的排名为第一,文献份额为20 %左右;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排名靠前,其文献份额为6%-18%之间。这些 学科均为能够支持决策的应用性学科。另一个特点是在可归入人文科学的学科中,历史学排 名 领先于文学和哲学。与文学和哲学相比,历史学研究的方法中实证重于思辨,而且近、现代 史的研究与政治学有很强的联系,其研究成果对决策的支持能力也很强。这是西方史学能够 在现代社会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主要原因。
转型之前的中国社会科学的学科结构带着传统社会科学的痕迹,具体表现为面向社会决策 、面向应用的学科不具备应有的学科地位,其学科文献量排名也落后于非应用性学科。据我 们的统计,1978年,我国社会科学一级学科的文献量排序情况是:排在首位的学科是文学, 所占份额为17.04%;以下的学科依次为经济学、政治学、艺术、教育学、哲学、历史学、马 列研究、民族学、语言学,以及文献量不足1%的法学、体育等。前8名的学科中只有经济学 、政治学和教育学3个应用型学科。法学排到了10以后,社会学、新闻学等没有收录,即使 排名第二的经济学,其所占份额也只有15.04%,远远不及国外现代社会科学中经济学所占份 额。
1978年以后,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开始,中国社会科学内部的学科结构开始发生变革,其 基本趋势是应用性学科比重与排名的上升。到1995年,一级学科文献量排名前8名顺序改变 为:经济学排在首位,其文献量占社会科学文献总量的31.58%,以下为教育学、政治学、历 史学、文学、法学、哲学4.73%、艺术。与1978年相比,经济学、教育学、政治学、法学 等4个应用型学科已经明显前移,历史学也移到文学之前。
与国外现代社会科学相比,中国社会科学的学科结构仍有不足之处,如法学、社会学等应 用型学科的排名明显靠后,哲学、文学、艺术等学科文献量份额显得偏大。但是,中国经济 学的发展成就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种学科结构方面的缺陷。中国经济学报刊文献于1979年跃 居第一,其排名第一的学科地位从此再没有动摇。1985年以后,经济学文献在社会科学中一 直稳占30%以上的文献量份额。这与同一时期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远远高出世界平均水平也是 相适应的。
2.社会科学引文分析
理论变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处在变革时期的中国社会科学,必然出现新旧社会科 学的理论观念与研究方式并存的局面。在社会科学交流方面,旧的科研行为还顽强地存在着 ,并阻碍着中国社会科学继续深入变革的步伐。
(1)引文量分析。科学是一个连续不断的、有明显继承性的过程。在进行了严格意义上的理 论创新后,科学家一般以论文形式公告其研究过程与结论。具有独创性的研究成果被形容为 构成科学理论大厦的“砌件”,现代科学就是由这些“砌件”构筑起来的。现代科学论文的 一个重要特色,就是作者将论文写作过程所利用过的资料详尽标出,形成参考文献或引文。 社会科学研究与自然科学的差异之一是引文行为的差异。有些社会科学的论文,甚至一些 极 为重要的文献,可以没有引文。但是在现代社会科学研究中,没有引文的论文毕竟只是极少 数的、个别性的写作行为。在当代世界社会科学变革过程中,随着社会科学逐渐从深邃的思 辨或空泛的议论变成一种应用性、实证性研究,成果检验标准逐渐变“硬”,科学论文的形 式也因此而发生了很大变化。引文的普遍采用与规范化就是变化之一。因此,对社会科学文 献引用问题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当前的社会科学发展状况。
对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二版)》的300多种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的调查表明,有引 文的文章数只占文章总数的36.64%。这个数据,比国外社会科学期刊少了60个百分点。中国 社会科学期刊论文缺少引文,反映了中国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环节的薄弱。在调查所涉及的16 个社会科学一级学科中,文章有引文的比例各不相同。引文比例最高的是历史学,为86.06% ,语言学的比例也达70.43%,除社科综合类外,比例超过50%的学科还有马列研究、哲学、 文学和法学。统计中最令人吃惊的是我国应用性社会科学学科的引文比例太低,最低的是经 济学,有引文论文数比例仅为16.53%。在国际现代社会科学中,经济学表现出明显的应用化 、定量化和综合化研究趋势,学科的研究方法与理论成果的检验方法最接近于自然科学。国 外经济学也是引文比例最高的学科之一。许多中国经济学家的文章中频繁出现国外经济学家 的著名观点及国内外经济数据,但很少有人告诉读者这些观点与数据来自何处。在教育学、 政治学、新闻学、图书情报档案学等应用型学科中,有引文文章数也不超过40%。
表2 国外论文平均引文数
学科(统计源)1973-1976年 1977-1980年1981-1984年
自然科学(SCI) 13.09 15.26 15.66
社会科学(SSCI)10.32 11.95 12.13
人文科学(A&HCI) 6.18 6.92
6.42
表2是我们整理的一组引文数据。从表中可以看到,国外科学论文的引文平均数,自然科学 高于社会科学,社会科学高于人文科学;平均引文数一般呈增长趋势;社会科学平均引文数 在10%以上,人文科学平均引文数在6%以上。从中外引文数据的比较可以看到,尽管处在变 革时期的中国社会科学理论出现空前繁荣,但严谨的研究方法远未形成,一批发展迅速的应 用性学科更是如此。
(2)引文年代分析。文献数量只是科学增长的一个指标,一般而言,处在迅速发展中的学科 还有另一个特征:知识迅速更新。如果不具备知识迅速更新的特征,则理论的繁荣就有可能 是因为社会投入的过度增长所至,或者说可能是有泡沫的理论繁荣。
如果一个学科处在新理论大量涌现的高速发展时期,其知识更新速度必定很快。表现在科 学交流指标上,就是学科文献的“半衰期”缩短。科学学已经反复证明,处于迅速发展之中 的学科,引文的半衰期必定不长;学科发展速度越快,该学科的引文半衰期越短。反之,那 些引文半衰期过长,学者们频繁地引用十多年前甚至上百年前文献的学科,其发展速度肯定 不快。
历史上,由于社会科学中有较多的历史研究,社会科学的文献半衰期要稍长于自然科学。 但随着世界性的社会科学变革的深入,一些具有应用性特征的社会科学学科的半衰期发生了 明显的变化。例如,据统计,国外社会学的文献半衰期为5年,这一指标低于计算机科学等 学科,但高于化学、植物学等学科。
据调查,社会学是我国文献半衰期最短的社会科学学科,也是唯一的文献半衰期小于10年 的学科。这一点与国外社会科学有些相似。以社会经济现实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经济学、 法学分列第2、3位,但它们的文献半衰期都超过了10年。对此数据最直观的解释是,在经济 学、法学、教育学、政治学等理应以现实问题为对象的学科中,学者们在研究中所利用的资 料有一半以上是十多年前发表的。
(3)引文类型分析。现代社会科学面向应用的变革,使社会科学家从事科研时所利用的文献 类型也发生了变化。在传统社会科学时代,学者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是学术专著。而在面 向应用的学科中,研究者必须更多地利用能较快反映社会现实变化和学科进展信息源,如期 刊、报纸等连续出版物,以及政府出版物、学位论文、档案文献等特种文献。
据我们统计,在中国社会科学领域,一批应用型学科对期刊、报纸以及特种文献的信息需 求明显大于非应用型学科。我国社会科学中报刊引文比例最大的为经济学,占27.13%;超过 20 %的学科还有:社会学25.74%、教育学24.40%、图书情报文献学22.06%。特种文献引文中法 学一支独秀,达14.12%。尽管如此,应用型学科的引文中报刊及特种文献比例还是太小。两 类引文数据相加超过30%的仅有经济学与法学两个学科,这个数据甚至不如国外的文史哲等 学科;政治学的引文中专著的比例接近60%,而报刊文章与特种文献相加没有超过20%,这一 比例特征使人觉得它更象一个历史学科。从社会科学总体来看,情况更不理想。在社会科学 引文中,专著、译著、古籍、工具书和文集的比例超过了80%,最能反映现实问题的报刊 和特种文献还没有进入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主流信息源。
3.社会科学转型的内容分析
(1)论文合作程度分析。一个学科的文献中,按作者类型可分为个人作者与合作者(团体作 者)。各类作者在文章中所占比例,是与一个学科的研究方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传统现 代科学形成以前,由个人作者完成的成果是科研成果的主体。现代科学形成后,科学发现难 度的提高使科学研究向集体研究方向发展,科学论文的署名者也随之增加。据国家科委信息 司对1993年中国科技期刊的调查,我国科技论文的合作论文比例呈上升趋势,1993年合作论 文占论文数的69.1%。在国外科技论文中,这一比例还要更高一些。
社会科学的合作论文数量比例远远少于科技论文。这与社会科学研究的特殊性有一定关系 ,如许多学科的研究并不需要有试验人员作为合作者,但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和意识的落后。在一些面向决策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合作研究方式的比例明显高于非应用 领域。这是因为在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中,最常见的研究工作中通常要包括社会调查甚至 社会实验;一个应用性项目的完成,往往要有研究者和操作者的共同参与;即使是普通的研 究,因为课题委托人有时间要求,研究者也往往以课题组形式完成。这就使得现代社会科学 越来越流行合作研究了。
据我们对我国社科综合类中文核心期刊的调查,以个人署名的论文仍是主体,以个人名义 发 表论文数的占总数86.4%,以两人合作方式发表的论文数只有11.5%,三人以上的合作方式只 有1.66%,以课题组名义发文不到总数的0.5%。从学科分布看,合作研究排名前6位的均属于 应用型学科,其中文献数量较多的有经济学、教育学、社会学和法学。而合作研究排名靠后 的学科中,三个较大型学科为历史学、文学和哲学。这种情况与国际现代社会科学相似。问 题在于在我国最高水平的社会科学刊物中,不论何种学科,合作研究的比例均显得太低。这 说明目前我国的社会科学研究尚普遍处于单打独斗的阶段,不擅长集体攻关。
(2)课题来源分析。社会科学课题来源是研究社会科学特征的重要数据之一。课题来源在很 大程度上决定了课题的研究方式与研究者的理论兴趣。现代社会科学与以往社会科学的主要 区别之一,在于研究者更多地是接受课题资助者的委托进行研究,而不是完全凭个人兴趣与 所 长进行研究。尹继佐先生曾将社会科学的社会化、市场化提到了“社会科学研究转型的基本 方向”的高度。接受课题资助的研究方式淡化了研究者的独立性,应该说是有弊端的。但从 积极的方向说,它能够避免社会科学研究的经院化倾向,最大限度地杜绝对社会科学资源的 浪费,是将社会科学的科学生产纳入社会化、市场化管理的重要方式。
调查表明,我国社会科学研究论文受基金资助比例很低,不到5%。也就是说,在我国最高 水平的刊物中,自发从事社会科学研究而产生的成果占了绝大多数。从中可推测,我们社会 科学研究成果的社会化、市场化程度较低,社会科学转型的任务还很艰巨。
从基金种类上看,由国家级、省部级等国家各级部门投入的纵向基金资助占了近77.7%。从 其他渠道筹措的基金,包括外资,所占的比重不够大。这更进一步表明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 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不高。
从学科类别来讲,高于10%的学科有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上述学科及政治学、法学、 经济学等应用型学科受资助的比例明显地高出文史哲等学科。
(3)研究倾向分析。将社会科学论文的内容倾向简单地分为偏重社会现实和偏重学术研究两 大类,则调查表明,我国社会科学研究论文有将近70%表现为学术性倾向,只有不到30%的论 文表现为面向社会、与社会联系较密切的倾向。这是我国社会科学研究者主观上偏重学术性 的结果。
将研究分为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则调查表明,我国的社会科学研究无论就整体还是分学 科来讲,微观研究均处于主流地位。具体到学科,应用型学科的宏观研究比重高于非应用型 学科。文学论文中微观研究超过90%,历史学论文中微观研究也接近90%。
调查表明,我国的社会科学研究大多以描述解释为主,以解决问题为辅。其中管理学、经 济学、社会学、图书情报学、教育学、法学、政治学等有二成以上用于解决问题的研究成果 。而传统的基础性学科绝大多数运用描述解释方式。
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可以研究自身的历史。调查表明,除文学、历史学和哲 学外,其他学科以现当代社会为研究对象的论文所占比重均超过50%,经济学更是高达97%以 上。管理学、法学、教育学、政治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等一级学科也非常注重研究现当 代所发生的情况,它们的研究对象代表了社会科学转型的主流方向。
无论那个国家,其社会科学研究均十分注重研究国内的问题,这就是布里顿所称的社会科 学的“国家性”特点。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同样具有这个特点,即70%以上研究国内所发生的 问题。而对国外研究或中外对比研究,则相对较少。各学科之间,只有哲学的国际性倾向最 强 ,研究本国哲学问题的文献所占比重不到50%。而其他学科的这一比重则一般要超过60%。
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比较侧重于以历史事件、他人的理论或观点及法律条文 等 来辅助论证。沿用这种论证方式的论文比重超过80%。
定量化是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趋势之一。据哈佛大学多伊奇等人对1900-1965年世界社 会科学的重大进展的研究,定量的问题或发现(或者兼有)占全部重大进展的2/3,占1930年 以来重大进展的1/6。定量研究问题虽然仅属于研究方法的问题,但它实际已经成为中国社 会 科学与国外现代社会科学的最主要差距之一。在代表我国社会科学最高水平的综合性社会科 学核心期刊上,定性研究论文接近94%;即使是定量、半定量研究程度偏高的社会学,其 定量、半定量程度也不足30%,经济学则不足20%。这与定量研究占5/6的西方现代社会科学 有相当大的距离。
(4)词频分析。为了解转型时期的学术热点变化,我们对上海图书馆的《中文社科报刊篇名 数据库(1993-1999)》所著录的上百条关键词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经济学等面向 现实的学科中,热点的切换速度非常快。如1993年经济学排名靠前的主题中,“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经营机制转换”、“经济形势”等到1999年已很少出现,而“地方税收”、“ 基金”、“金融监管”、“经济全球化”等1999年的高频词,1993年却很少见到。但在文学 等学科中,1993年与1999年排名靠前的主题非常稳定。文学在1970年代后期曾有领导社会思 潮的优异表现,但进入90年代后,文学与社会距离拉大,社会转型对学科的影响也变得微不 足道。
①本文获得了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的资助,批准号为:99BCR001,项目组成 员为:范并思、邵友亮、金武刚、胡小菁。
标签:科学论文; 政治学理论论文; 社会经济学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变革管理论文; 文献计量学论文; 学科排名论文; 文献论文; 中国社科院论文; 社会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 现代社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