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能源电动汽车的飞速发展,在市场中占有了更高的份额,与此同时,市场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发现现有的教育体系并不能真正满足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所以教育模式需要改革,要充分调动社会的力量,为学生建立培养和研究中心,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以推动学生在新能源汽车中的研究提高学生对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新能源电动汽车;专业建设;实践
1 电动汽车
根据《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电动汽车按动力电气化水平分为两类:一类是全部或大部分工况下主要由电机提供驱动功率的电动汽车,被称为“纯电驱动”电动汽车,如纯电动汽车、插电式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以及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另一类是动力电池容量较小,大部分工况下主要由内燃机提供驱动功率的电动汽车,被叫作常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这表明常规混合动力汽车不是新能源汽车,实际上是一种节能汽车,它还没有改变用内燃机作主驱动的形式。
2 新能源电动汽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2.1 消费者市场反应
据观察了解,众多的新能源电动车型亮相后,购买的消费者少之又少,呈现出“叫好不叫座”的局面,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尽管电动汽车声浪很热,但国内还没有一家企业敢承诺某个时候一定会推出自己的电动汽车。车价太高成为阻碍消费者购买新能源电动汽车的主要原因。其次,对新能源技术的不信任、对维修、燃料添加便利性的担心等也是重要原因。电动汽车需要电源等基础设计的支持,如果政府财力不能够给予足够的补贴,或者无法建成完善的充电设施,那么企业的投入将面临较大的风险,新能源的市场也会受到影响。此外,消费者对新能源电动汽车这一事物的认识不足也是目前面对的一个问题,培育新能源汽车市场仍需要做大量的宣传。
2.2 汽车商积极响应
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电动汽车已成为汽车厂商的新兴战略性产业。在2009年底,工信部发布了第五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名单。在该推荐目录名单中,上海申沃、江苏常隆和柳州五菱三家企业的三款电动汽车,赫然在列。事实上,自第193批新车目录首次公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以来,迄今为止工信部公布的5批共46款各类新能源汽车中,电动车就占了28款,不仅数量超过所有其他技术路线的新能源汽车总和,而且涉及的厂家有东风、长安、奇瑞、比亚迪、哈飞等近20家。此外,电动汽车最近更是“荣升”为“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七大新兴战略性产业的“七子”之一,如此种种足以看出,国家已把电动汽车而非其他技术路线的新能源汽车,列为未来国家的战略性产业之一。
3 能源电动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3.1 广泛了解企业与社会的需求
相对于传统汽车,新能源电动汽车学生的就业方向多样化,调研的企业应包括主机厂、电机厂、电池厂、充电站、充电服务营运商、维修站、租凭公司等。
3.2 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针对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而言,准确的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新能源电动汽车专业包括的方面有很多,其中包括新能源汽车销售、新能源汽车机电维修、新能源车辆性能检测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高职院校在对新能源汽车专业进行定位之前,应该对市场做一个整体的调查,看市场上都需要什么样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并根据当前行业的发展路线和产业结构对学生进行定向培养,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高职院校的就业率。现如今,随着汽车行业市场竞争压力的逐渐增大,汽车企业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专业技术人员不仅要了解汽车电控原理和能源汽车理论知识,而且还要熟练掌握现代化的相关先进技术,并能够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岗位。总之,在具体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不仅要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而且还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据目前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大型4S店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年薪能够达到二三十万元,属于高薪的职业,而且这样的年薪依然呈现上升的趋势。
3.3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从以往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来看,大多主要以“教”为中心,没有充分认识到教学收益的重要性,从而使得教育过程流于形式,没有把真正的教育过程落到实处,所以传统的汽车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很多问题,抑制了学生专业技能增长的水平。因此,在进行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时,高职院校应该按照“素质+技能”培养模式进行人才培养,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目前,随着我国企业的发展,企业越来越看重人才的综合素质,人才品德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自身的工作态度。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专业人才时,不仅要重视学生掌握技能的能力提升,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不断强化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就是将相关的技能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不是单纯进行知识灌输,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更加能够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
3.4 以职业岗位工作能力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求,课程开发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按照工作过程需要选择学习内容,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企业(行业)要求和职业资格为标准,真实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为依据,构建以职业岗位工作能力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技能培养目标,实践教学贯穿教学全过程,涵盖职业岗位的全部基本技能。专业核心课程用单元式、模块化、实例型教学方案,讲练结合、工学交替,形成“理实一体化”的新型课程结构。
专业课程体系的组建按照“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与基本技能,安排如两课、体育、计算机应用、机械识图、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发动机构造等课程;第二步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安排新能源电动汽车结构原理与维修、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机及控制器、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检修等课程,特别加入与合作企业对应的定向技术培训;第三步培养学生岗位工作能力,安排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答辩等。
结束语:
目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专业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能源电动汽车发展需大量的后市场服务人才做支撑,因此,我国高职院校就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并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形成一种“理实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从而为我国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新能源汽车专业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 刘丽丽. 河北农机. 2017(05)
[2]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新能源汽车教学模式创新[J]. 肖丽. 中国高新区. 2017(05)
[3]高职汽车相关专业应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措施研究[J]. 侯远欣. 科技经济导刊. 2016(33)
[4]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 刘福华,黄河,刘良.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16(03)
[5]试分析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 张建伟.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6(12)
论文作者:殷威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3
标签:新能源论文; 电动汽车论文; 汽车论文; 专业论文; 人才培养论文; 学生论文; 企业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