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毒宁联合更昔洛韦治疗EB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论文_王正军,刘金祥,康云峰,夏建峰

(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 江苏 如皋 226500)

【摘 要】目的:研究热毒宁联合更昔洛韦治疗EB病毒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2例EB病毒感染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更昔洛韦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热毒宁注射液和更昔洛韦。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74.19%(x2=4.292, P<0.05);体温正常时间、咽痛缓解时间、淋巴结缩小时间、淋巴细胞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6.506~9.710, P<0.05)。结论:热毒宁联合更昔洛韦治疗能迅速改善儿童EB病毒感染三联征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EB病毒感染;热毒宁;更昔洛韦;儿童ghildren

【中图分类号】R969;R7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262-01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可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IM)。EB病毒感染多见于学龄前儿童,3-5岁儿童EBV-IgG抗体阳性率超过90%[1],临床表现为典型的三联征,即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血常规检查外周血淋巴细胞显著增多,伴异常淋巴细胞增生,部分患儿伴有皮疹及肝脾肿大。临床上常用抗病毒药物病毒唑、阿昔洛韦、更昔洛韦治疗,对缓解患者症状有一定的效果,但毒副作用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2]。中医认为EB病毒属“温病”范畴。本文采取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探讨热毒宁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对EB病毒感染患儿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62例EB病毒感染患儿纳入研究,入选者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相关诊断标准[3],本研究经我院伦理用委员会批准,两组患儿监护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38例,女24例;年龄1~11岁,平均年龄(4.13±1.57)岁;起病至住院时间2.5~8d,平均(4.06±1.26)d.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经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纯给予注射用更昔洛韦(扬子江药业,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3363,生产批号100815)5mg/kg,用0.9%氯化钠稀释后缓慢静脉滴注,每次滴注时间不小于1h,每12小时一次,连用14天。

观察组采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更昔洛韦治疗。热毒宁注射液(江苏康缘弘道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50217,批号121810规格:10mL/支)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使用,一日1次,剂量0.5ml/kg。更昔洛韦治疗方法同对照组。两组均同时给予保肝等对症支持治疗,嘱两组患儿减少活动,以卧床休息为主。

1.3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对两组患儿进行血常规检查,观察外周血变异淋巴细胞计数变化;治疗期间监测心、肝、脾、肾功能变化,观察体温、咽部症状、淋巴结肿大症状改善情况。

1.4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陈蓉[4]等文献资料拟定疗效标准:显效:治疗3d内体温降至正常,咽峡部灰白色膜样渗出物减少,上腭淤点消失,肝脾浅表淋巴结缩小,5d内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例<10%;有效:上述症状体征5-7d内改善;无效:治疗5-7d后上述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临床症状等计数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治疗效果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疗效

观察组显效22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症状、体征、血常规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体温正常时间、咽痛缓解时间、淋巴结缩小时间、淋巴细胞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EB病毒感染多见于3-5岁小儿,主要感染B淋巴细胞,引起T细胞的强烈反应,继而在外周血出现异常的淋巴细胞,即产生细胞毒性效应细胞,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从而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可同时累及全身多个脏器,如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可能引起多种并发症。研究数据显示,EB病毒感染患儿中约50%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不及时治疗死亡率高达92.3%[5],严重危及患儿健康和生命安全。

EB病毒感染所致IM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三联征和异常淋巴细胞的生成。目前治疗EB病毒感染尚无特效药,更昔洛韦对EBV、CMV或人疱疹Ⅵ病毒具有强烈的抗病毒活性作用,能竞争性抑制三磷酸脱氧鸟苷与病毒DNA多聚酶的结合,阻断病毒DNA合成[6],是目前应用较多的治疗EB病毒感染药物。但长期大量应用更昔洛韦可引起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及肝功能损害[7]。

祖国医学辩证认为EB病毒感染属于“温病”范畴,治宜清热解毒。热毒宁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青蒿、金银花及栀子,具有清热、疏风、解毒作用。青蒿不仅具有抗菌、抗疟和清热解毒作用,还能抑制体液免疫,促进细胞免疫。金银花具有广泛的抗菌抗病毒的作用,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对急性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8]。现代药理作用证实,栀子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清热作用。在更昔洛韦抗病毒的同时,联合热毒宁治疗能协同发挥清热解毒、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作用,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本研究中,观察组临床疗效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74.19%,症状、体征、血常规改善快,患儿住院时间短,国内学者也有类似的文献报道[9]。由此可知,热毒宁联合更昔洛韦治疗能迅速改善EB病毒感染儿童症状体征,减少异常淋巴细胞生成,缩短治疗周期,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万琦,鄢素琪,邓玉萍,等.热毒宁注射液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33(16):1349-1350,1354.

[2]Raman L, Nelson M. Cerebral vasculitis and encephalitis due to Epstein-Barr virus in a patient with newly diagnosed HIV infection[J]. J Clin Virol, 2014,59(4):264-267

[3]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21-825.

[4]陈蓉.注射用更昔洛韦不良反应分析[J].天津药学,2010,22(3):21-22.

[5]Juan, Hidalgo-de-Quintana Nele, Schwarz Ingrid P, et al. The Leber Congenital Amaurosis Protein AIPL1 and EB Proteins Co-Localize at the Photoreceptor Cilium[J]. PloS one, 2015,10(3):e0121440.

[6]侯安存.儿童EB病毒感染的中西医结合诊断与治疗综[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24):1957-1958.

[7]Yonezawa A, Onaka T, Imada K. Cytomegalovirus-associated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like syndrome accompanied by transient monoclonal expansion of CD8+ T-cells[J]. Rinsho Ketsueki, 2009,50(8):652-657

[8]季志平,朱萱萱,柏川,等.金银花抗腺病毒作用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09,11:92-93.

[9]芦珊珊,吴静,王丽娜,等.更昔洛苇联合热毒宁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疗效及安全性[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33(9):1077-1078

论文作者:王正军,刘金祥,康云峰,夏建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8月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2

标签:;  ;  ;  ;  ;  ;  ;  ;  

热毒宁联合更昔洛韦治疗EB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论文_王正军,刘金祥,康云峰,夏建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