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陕南水利库区移民场地建筑设计论文_赵晓莉

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陕西西安 710001

摘要:水利库区山地众多,在日常设计中经常涉及山地移民区的设计。从山地特点出发,结合陕南水利库区移民项目设计经验,对道路、建筑及场地等方面竖向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陕南库区移民;选址;山地住宅建筑;竖向设计

一、引言

移民安置工程是水电项目开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关系到库区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民生工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从以往已完工的移民工程来看,其基本达到了安置目标、满足了移民生活生产的需要。但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角度来看,仍有诸多问题值得我们共同探讨和优化。从城(集)镇、安置点规划及单体建筑设计的角度,着重讨论山地移民安置点场地建筑设计。

二、库区山地移民选址影响因素了

移民安置用地选址应符合抗震设防和防灾减灾的要求,避开地震活动断层分布地带和可能发生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气象灾害的区域。应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具有适宜的卫生条件。同时严格控制占用耕地,尽量使用闲散地、未利用用地等,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山地,是我们当下一个重要的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从建筑学专业的角度来看,山地建筑设计的核心是竖向设计。由于山地的条件相对复杂,地形高差、土质情况用地形状等制约条件各异,因此山地建筑往往比平地建筑的设计难度大,关键在于如何满足使用需要的同时处理好与环境相协调的相对关系,避免肆意的破坏生态环境,不惜代价的盲目开山,从而造成不必要的造价增加同时又破坏了原有的地形风貌,丧失了山地建筑的意义。

三、移民空间感受与建筑布局

建筑布局涉及到规划设计层面的各个方面。但影响移民空间感受最为明显的,还是对各种建筑间距的控制和移民集镇街巷空间形态的把握。

3.1移民空间行为与交通组织

因山地地形和有限用地面积的限制,移民点规划设计在交通组织上往往倍感受限。没有富裕的面积供道路使用,往往以满足最低的消防疏散及通行要求为标准,而作为空间艺术感受的主要部分,往往也显得较为单薄。山地场平后以台地为主,分层处理是建筑群适应坡地地形的一种处理手法,结合建筑的吊层、错层处理来设置主次要出入口通过图示的竖向设计方法,完成与外界道路的必要性交通通行。

面临用地紧张,且地形限制较大等不利因素,单独分区和分路在山地移民安置建筑群规划中显得不够经济。因此,在竖向关系上,把可以满足居民社会活动需求的公共服务中心等,设置在必要性交通组织的地带上,并与建筑群其余道路系统进行有机结合,平衡居民需要及用地紧张问题。

3.2山地属性与建筑间距

影响移民规划设计的第一要素就是水电工程移民安置规划大纲中所确定的安置目标。因安置人口和户数的要求,安置区大都具有较大的建筑密度(图6),因此其建筑间距、日照间距、视觉卫生间距等相关规划指标相对平原地区来说也处于低位。此时,如何结合山地地形属性,来获得最为合理的日照间距、景观间距等,将是我们值得注意的问题。

根据国家《镇规划标准》GB 50188—2007中6.0.2~ 6.0.4条规定“关于居住用地的选址和规划布置中要遵守的规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本辖区范围内不同地区、不同类别的住户制定的用地面积、容积率指标、朝向、间距等标准结合本镇区的具体情况予以确定。

因移民安置点多出于山地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规范所给出的适宜值,但从营造优越的空间环境角度出发,我们建议可通过以下设计手段来改善和提高间距要求:

a.前期场平规划时,应考虑单体建筑布置的要求。在做场地台地划分时,尽可能的虑单体建筑的户型、户数及高度等因素,合理划分台地大小。

b.根据地形坡度现状,可将前后台地建筑平行错位增大景观穿透面,可适当转角增大相邻建筑侧边距和避免视觉直视。

c.合理控制下台地建筑高度,避免视觉完全遮挡。

3.2.1宅基地划分方式与街巷空间

移民安置点形成后,多以村镇级的规模存在,相对之前的散点户而言,其显著变化就是形成了街巷的概念。如何规划和打造有空间艺术感的街巷,将是移民安置规划设计的一个重点。

但是在很多安置点,宅基地划分追求方正规整、权属清晰,且多呈一字排开状,待到建筑建设完成后,发现宅基地的划分方式,使建筑群体的空间组合关系比较呆板和单一,缺乏了空间上的自由感和灵动感。

3.2.2山地居住区建设特点

山地居住区与平原居住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地形条件的差异。平地居住区少有地形的限制,而山地地形起伏多变,具有其独特的视觉特点,景观层次丰富。山地地形的起伏,坡度变化,地势的陡峭平缓,地质环境,沟壑水面等因素,导致山地居住区在结构形式、建筑布局、空间组织、道路选线、绿化设计、工程施工等方面的设计要比平原居住区的设计更为复杂,面临更多的限制与挑战。

3.3 竖向设计思路

3.3.1 道路系统竖向设计

道路系统的设计应结合场地地形条件。建立布局合理、线形灵活、等级明确的道路网结构体系。道路选线受地形、地貌、工程技术经济等条件的限制,应随山形地貌自由灵活布局。道路纵坡设计是整个片区竖向设计的骨架,关系到整个场地竖向、土方,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需作适当的调整,而不局限于相关规范的规定。山地道路如果片面强调平、直,就会增加土方工程量而造成浪费。

山地道路与通常意义里宽阔的城市道路不同,反而很类似于较低等级的公路概念。在车速较低的山地建筑小区或建筑群内部的车行路,往往纵坡大路段较短,转弯较多。

3.3.2 建筑与地形结合

建筑与坡地地形的关系,有与等高线平行、垂直、斜交三种方式。一般将建筑摆放成与等高线平行或斜交的方式,既顺应地形,减少挖填,经济合理,又可以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创造良好的视觉景观效果

此外,建筑有多个高度的基地接触面,可以从多个地面标高直接进入建筑。比如有高差的建筑前后都有车行道。即可创造丰富的空间关系,又可使建筑间互不遮挡,引进最大的阳光面。

3.3.3 场地分台

一般在地势平缓区在考虑道路竖向设计标高时尽可能与原地形相适应即可。而在山区地势高低起伏的地区,在考虑道路竖向设计标高时必须结

四 结语

本文针对山地居住区竖向设计,从道路与建筑处理要素入手,在工程实践的基础上,对山地居住区竖向设计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与探讨。做好山地居住区竖向,需要细致观察,反复推敲。力求设计经济合理,创造出高质量人居生活环境,建立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生态居住社区。

参考文献:

[1] 李亚宁.山地居住区规划设计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0(7Z):153.

[2] 缑元有.水库移民安置区优化选择的模糊综合评价[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0,21(03),62-64

[3] 倪九派,张江平,魏朝富等.安置区移民安置适宜性评价--以雅安市雨城区为例[J].水利学报,2004(1):78-82

[4] 彭洁,冯明放.陕南移民搬迁安置点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702-22715

论文作者:赵晓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  ;  ;  ;  ;  ;  ;  ;  

浅谈陕南水利库区移民场地建筑设计论文_赵晓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