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与我国保险业发展的战略思考_知识经济论文

知识经济与我国保险业发展的战略思考_知识经济论文

知识经济与我国保险业发展的战略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经济论文,保险业论文,战略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知识经济给我国保险业带来的历史机遇

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指出,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这种全新的经济形态以其知识的创新、整合、集约和可持续性之巨大威力,推动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给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机遇。

(一)高速度的经济建设创造高增长的保险需求

20余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使我国国民经济步入高速发展的轨道,199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79553亿元(人民币,下同), 国民经济增长率为7.8%,大大高于全世界经济发展水准。 保险业也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实现了快速发展,1980年以来,我国保险业以年均37.6%的速度增长,1998年全国保费总收入达1247.3亿元(含外资机构),比上年增长14%。1999年我国将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把扩大国内需求、开拓国内市场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并对住房、养老、医疗等制度进行重大改革。无疑这将给我国保险业提供新的可保资源。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调整优化险种结构,努力探索开发新的险种,大力开展住房、养老、医疗和基础建设方面的保险业务,为国家经济建设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二)高技术的产业发展寻求高保障的保险险种

在工业经济时代,发达国家的三大支柱产业是建筑业、汽车业、钢铁业。本世纪70年代后,钢铁工业衰落,而电脑、通讯、航空航天等高技术产业崛起,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支柱产业的知识经济由此形成和发展。高技术产业以高科技为重要的资源依托,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科学、新材料科学、空间科学、海洋科学、环境科学以及管理科学等方面的技术(软科学)组成了知识经济时代新的工业群,并且扩散到传统的工农业,引起产品质量、档次的提升和新产品的出现。高技术产业高风险的投入与产出,必然寻求高保障的保险,也自然为保险业的发展开辟了一片新天地。近年来,我国各大保险公司都格外青睐于卫星、火箭、核能、通信等保险业务,我国保险业已开始渗透于高技术产业之中。

(三)高格调的生活水准引发高品味的保险消费

据统计,199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42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160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53407.5亿元。 社会调查结果表明,人们生活中追求的“手表、自行车、缝纫机”等“三大件”,早已为“电视、电话、洗衣机、电冰箱”,甚至电脑等“四大件”、“五大件”所代替,无怪乎保险人士不再认为万元保单是大保单,百万元乃至1800万元的个人保险的出现也不再引起人们的惊讶。由于人民生活水准的普遍提高,当保险从业人员推销保险时,人们不再冲着红头文件买保险,他们仔细推敲条款中的可保条件、除外责任、费率构成等专业细节,更关心理赔给付的方式与售后服务的质量。在保险消费中追求品味,注重风险保障的目的,更注重精神文化的享受,把保险作为人生价值的体现,作为礼品馈赠亲友。保险公司应该直面人们多层次、高格调生活水准的变化特点,努力以新的品种、新的方式去满足人们新的高消费的保险需求。

(四)高效率的管理运作导致高质量的保险服务

当代最先进的管理手段正以惊人的速度朝着保险领域推进,使传统的保险管理模式相形见绌,行政展业、酒杯公关、手工操作已大大地束缚了保险的发展,降低费率、提高手续费、增加返还比例、扩大保险责任的惨淡经营走入了自杀性的怪圈。笔者经研究得知,我国的科技进步对保险增长率的贡献不到5%,这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 随着高科技的经营管理手段进入保险公司,多媒体的电脑系统与局域网、广域网的建立,已经使保险从业人员能快速地获取保户信息,为保户进行险种设计,提供高质量的保险服务,也使保户能在激烈竞争的保险公司、眼花缭乱的险种之间作出自己满意的选择。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之时,我国保险业应溶尽善尽美的保险服务于经营管理之中,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魔力,迎接时代的挑战。

二、我国保险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当前,我国正沿着党的“十五大”确定的宏伟目标,致力于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21世纪我国将步入知识经济的时代。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我国保险业应该站在知识经济的高度上,调整发展战略,实施“四大工程”,抓好“四化”建设。

(一)实施保险创新工程,抓好业务创新化建设

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我国保险业是经过多年停办之后在计划经济的模式下重新发展起来的,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统一的条款、统一的费率、统一的运作方式形成了低效率的结构性惯圈。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我国保险业在实施发展战略时,应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强化创新意识,培育创新精神,开展创新活动,不断寻求新的保险业务增长点,努力增强我国保险业的竞争力。当前,保险业务创新工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为突破口:

1.险种结构的重组与创新。经济的高速增长促进了国家经济结构的改变,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激发了保险消费的多层次需求,我国保险业自身的发展使保险从卖方市场步入买方市场,所有这一切变化都揭示我们必须摒弃“三统一”的老保险模式,不失时机地加大险种结构的重组与创新力度,一是开发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与改革需要的险种;二是清理和停办一些严重亏损的险种;三是优化业务量大、社会需求高的险种;四是强化效益好、市场潜力大的险种;五是改造“一揽子”保险条款的险种,增强险种的组合功能。通过险种的重组与创新,构建适应知识经济建设需要的险种结构体系,促进我国保险业的全面发展。

2.服务观念的转换与创新。保险业是一种服务行业,但是,我国较长时期的保险垄断经营所形成的官商作风还大大存在,保险公司的业务多是采取单向式的营销方式,依赖于各种各样的媒体宣传来促进保户的接受,因而保险展业、理赔都以保险公司为主导,往往是“我说你听,我赔你受”,其服务意识淡漠,服务质量不高。现代市场营销的主题是用户导向,公司必须发展规模化的交互式的市场营销渠道。随着市场变化节奏加快,竞争程度加剧,保险产品周期大大缩短,要求保险公司提供更有价值的售前和售后服务。这里关键所在是服务观念的转换和创新,因为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是增强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核心。市场经济发展表明:“一流公司创造需求,二流公司满足需求,三流公司送货上门,四流公司坐等上门。”我们必须一扫过去那种把保户捆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获取利润而坐等上门的官商作风,摒弃理赔业务中一推二拖三赖的恶劣作法,增强服务意识,推行承诺服务,拓展服务范围,改进服务态度,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质量,真正为保户提供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的保障商品,把优质服务贯穿于保险的全过程,在全公司实施让保户满意、员工满意、投资者满意、社会满意的全方位满意的规范化管理。

3.国际业务的开拓与创新。在生产国际化、贸易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我国保险业与国际接轨是必由之路。实际上,截至1999年4月,已有18 家外资保险公司分公司和中外合资保险公司获得在我国大陆营业执照或正在筹建,17个国家和地区的113 家保险机构在我国设立了202家代表处。我国保险业也走向了海外,在港澳、东南亚、 欧洲和北美等地区,共设立了33个一级公司以上的保险经营机构和8 家代表处。为此我们必须从保险国际化的高度去认识国际业务的开拓与创新问题,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在人才培养、技术引进方面加大力度,进一步理顺目标业务经营体制,在预防金融风险的前提下,以市场需求为前提,积极探索新业务,在保险商品上开拓创新,如积极发展核能、卫星发射、石油开发等高科技险种;在保险市场上开拓与创新,如开拓外贸产品保险市场、海上运输保险市场、海外基本建设保险市场、高新科技保险市场等;在保险机构上开拓与创新,重点放在国际保险中心,业务往来量大的国家和地区,重要贸易国家和地区,华侨聚居地区,适时增设境外机构,大力开展当地保险业务和国际保险业务。

(二)实施保险网络工程,抓好运作网络化建设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世界进入真正的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核心技术就是Internet/Intranet(国际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它所展现的神奇力量使企业经营者们真正领悟到“网络正在改变整个世界的工作方式”这一现实。我国保险公司要及早实施网络工程建设,将集局域网、广域网和高速数据服务为一体的网络技术,用于保险信息传递和保险数据资源的管理,为保险公司创造一种超越时间、超越空间以及计算机本身束缚的交流方式,引发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文化理念及组织结构的一系列变革。可以说,21世纪的保险将是建立在计算机通讯基础上的网络保险。网络保险将改变传统的保险概念和服务方式,包括保险推销方式、保单签订方式、理赔给付方式以及保险公司与保户之间的相互联系方式。保险公司一方面不用设立多少分支机构,就可以将业务伸展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另一方面,又可以将从业人员从笔记本、各类报表中解脱出来,而且还能随时随地调用和增删相关信息。实际上,我国寿险业长期型、分散型业务的手工处理已经呈现出严重的弊端,产险业务中重复投保、骗保的现象时有发生,而这些问题在网络中是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的。由于我国保险业网络建设还刚刚进步,网络建设的滞后,已成为业务发展的瓶颈,现在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上认识这个问题,把网络建设作为重点工程,加大投入,加快进度,提高档次,在打好硬件基础的同时,开发保险业务软件,开发应用决策系统和办公自动化,加强保险数据库建设,彻底解决“千年虫”问题,实行全行业的保险运作网络化。

(三)实施保险管理工程,抓好管理科学化建设

如果说100 年前诞生在美国的“泰罗制”开启了企业科学管理之门,从而兴起了企业管理的“第一次革命”,那么,100年后的今天, 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全球的企业管理将迎来第二次革命,即以“人性化”为标志的新时代,那将是从科学走向科学加艺术的管理。因此,我国保险界必须要跟进管理的第二次革命,实施保险新科学管理工程,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一级法人,授权经营”的管理体制,搞好系统管理、集成管理,改革组织机构体系,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加强制度建设,实施整体优化,使之能够适应保险的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一体化的要求;另一方面,通过教育培训,普及新科学管理知识,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推行新科学管理方法,向管理要效率,向管理要效益。

(四)实施保险人才工程,抓好员工知识化建设

历史的发展已经预示,如果我们把产品生产向商品生产转变、单一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看作是企业界的“两次飞跃”,那么,目前正在我国一些企业开始兴起的资本经营则是“第三次飞跃”,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面对知识经济的出现而开始实行的知识经营可谓是“第四次飞跃”。所以21世纪的经济是知识经济,21世纪的企业管理是知识主管,21世纪的制胜之道是知识经营。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之际,起决定作用的是员工的素质与水平,尤其是高素质的领导人才。瑞典人寿保险公司现已尝试创立一种管理智力资本的会计学方法。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我国保险业从现在起就应实施保险人才工程,促进员工知识化,通过“减人增效”,进一步调整人员结构,不断提高开拓型、复合式、高素质的人才比重。因此,要通过完善岗位培训制度,强化员工培训,改变员工知识结构,培养员工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促进员工的知识融合和智力碰撞,让员工充分发挥知识创新、知识优化组合的倍增效应;建立激励机构,通过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员工个体和群体的智商、情商水准,激活员工的隐性知识潜能,营造一个能够引进人才、留住人才、造就人才、提高人才的好环境。

标签:;  ;  ;  ;  ;  

知识经济与我国保险业发展的战略思考_知识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