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N 个“第一”
——我的科研故事
杨文娟
“科研兴校”是我一直以来的治校方略,“带头做科研”也是我对自身的要求。我的教育科研起步并不早,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论文发表时间是2003 年,在我工作第15 年的时候。但自那时起,便有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发展态势。从市级立项课题到主持教育部重点课题,从市级刊物到在《中小学管理》《教学与管理》《上海教育科研》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再到独立或编著出版专著,让我日益享受着科研带来的个人成长与学校发展、区域发展的欣喜与成就感。那一个个“第一”令人难忘。
第一份开题报告
2003 年,萨斯病毒肆意流行之际,我正在安徽师范大学脱产攻读教育硕士。“大门不能出,二门不能迈”的规定让我只能静下心来认真准备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说实话,虽然已经工作15 年,但我仍不知道科研为何物,也从没有接触过开题报告之类的学术内容。我的导师葛金国是一位学术研究特别严谨的人。他告诉我,一份好的开题报告绝对是“磨刀不误砍柴工”。于是,在躲避萨斯病毒的日子里,图书馆、宿舍、教室成了我全部的活动空间。
开题报告首先从选题开始。当时我正好在一所公办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担任校长,接触到很多流动儿童,我非常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为这些期待教育公平的孩子鼓与呼。于是,在大量查找资料的基础上,我初步确定研究“流动儿童受教育权利”问题。我带着这些思考与导师交流。葛老师给我泼了一盆冷水。他告诉我,这个选题虽然很有时代感,但不是他擅长的领域。如果一定要选“流动儿童”这一主题的话,要做好“靠自己”的准备。通过反复思考,最终我比较坚定地确立了这一主题。在我看来,学术论文不是为写而写的无病呻吟,应该实实在在地研究、认认真真地写作、真真切切地解决问题。从此,我更频繁地进出于图书馆、复印室,每天捧回一摞文献资料,认真阅读、比较、分析,过一个阶段就向导师汇报一次。我的认真感动了导师。葛老师表示,他愿意在这个“陌生”的领域和我一起学习、研究。经过近半年的努力,我完成了一份详细的毕业论文写作提纲,长达5000 多字。这是与导师多次沟通、修改后的“作业”,当然,我也很顺利地通过了集中开题论证。经历了这一份开题报告的撰写、修改过程,我在选题、文献检索、论文框架的搭建、内容的逻辑体现等方面“开了窍”。2003 年的国庆长假七天,我“痛苦而幸福”地完成了近七万字的毕业论文初稿。说“痛苦”,是因为我尝到了科研论文写作的艰辛,也经历着“窗外就是风景,而我独守书房”的假期诱惑;说“幸福”,是因为这是我完成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篇学术论文;我积累了撰写论文、做科研报告的初始经验,就像又生了一个孩子一样开心。最终,我的论文顺利通过了答辩。2006 年,全国教育硕士首届优秀论文评比中,我的毕业论文《流动儿童少年受教育权利缺失问题及其干预研究》获得了“优秀”(全国仅评30 篇),并收录在《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优秀论文选》中。
这个“第一”于我而言,可以看作“做科研”的发端。粗略统计一下,2003 年我在大大小小的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了10 篇文章,2004 年发表了12 篇,2005—2006 年共发表了22 篇文章。其中,《中小学管理》《教学与管理》《上海教育科研》等核心期刊上就有6 篇,有“井喷”之势。细细想来,实际上是我经历了一篇“大作”的千锤百炼后“悟”到了“门道”:对教育现象的观察中多了一份“敏感”,对研究问题的把脉上多了一份思考,在论文写作时多了一份“提纲就要体现逻辑”的缜密。
第一本成果专著
2004 年8 月,我到常州市实验小学担任校长,正逢市教育局启动三年主动发展规划的制订,其中的一个要求是:三年中必须有一个重点研究项目或课题。我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把“学会分享”写进了规划。但是“分享”是什么?如何实施“分享教育”?怎么以“分享”为文化凝心聚力促进学校主动发展?我并没有想清楚。怎么办?我想到了做课题。于是,“学会分享——一项促进学校主动发展的行动研究”课题方案形成了。从市级到省级再到教育部规划立项,这一课题研究持续了5 年。我清楚地记得在2008 年教育部立项课题的开题会上各位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也经历了“国”字号课题中期评估、结题论证的严格规范,我对教育部立项课题的成果要求渐渐有了清楚的把握:原来,教育部课题的成果不只是有一篇有分量的结题报告就行,而是需要更有价值的成果专著或系列核心期刊论文。在“成果倒逼”机制下,从2009 年开始,我们就着手进行成果专著的撰写了。
“优质教育长出来”,是用感性来表达理念,是一种美,是高明之道。……。优质教育究竟怎么来的?他们坚定地认为是“长”出来的。一个“长”字,有着深度的思考和丰富的内涵。
2017 年初,我调到区教育局工作。从学校到行政部门,要变很多东西:变思维方式,变工作习惯,变工作节奏……唯一不变的,我还是喜欢做科研。我想,我用科研的力量领导着学校发展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什么不能同样用科研的力量来促进区域教育的品质提升呢?上任不久,教育部“十三五”规划2017 年度课题的申报开始了。我与区教师发展中心的同仁们、省规划办的专家们一起,计划申报区域品质提升课题。经过多次研讨,最终,我们申报了“质量导向的区域教育整体联动发展研究”课题并获教育部重点立项。我清楚地知道,这个课题研究推进的难度远超一般的学校课题。既然是区域教育整体联动,就要顶层设计、整体部署、策略推进、取得实效。一边忙于行政事务,一边潜心思考、积极策划。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核心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区域教育整体联动”的局面渐渐打开了。2018 年12 月,课题中期评估也顺利通过。评估组专家、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的蔡守龙副主任给予了较高评价:“课题的意义重大,定位准确,体现了复杂性思维、整体性思维和战略性思维,有着相当的理论与实践价值。”随着研究的深入,专著的出版较早地纳入了考虑范畴。对于教育部立项课题的成果表达,我又有了全新的认识。一方面,这是课题研究的“规定动作”,在开题之时就应有计划地考虑;另一方面,“成果表达”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体现的是科研思维方式的变化,即:是边做边提炼,还是做完再总结?很显然,现在越来越强调“及时表达”,甚至可以“超前设计,适时总结”。所以,2019 年4月,《质量导向的区域教育发展的整体联动》一书正式出版。这本专著既有宏观、理性层面的区域教育发展的思考,又有中观、政策层面的区域教育质量提升的建构,还有微观、实践层面的区域教育质量研究的案例叙事。
“长”,一定是有方向的。此方向是指培养什么样的人,让学生循着什么方向去生长。……
第一个区域课题
2011 年3 月,《学会分享——分享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一书正式出版,2013 年再版。这是我编著的第一本专著。与其说这本专著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做”出来的。从2005 年至今,围绕“分享教育”,我分别领衔了两轮教育部立项课题,一个省级课题。另一个教育部立项重点规划课题是“基于学校生活变革的小学生分享品行养成研究”,还有一个省级课题是“分享教育育人模式的实践探索与建构研究”。这一系列课题的确立正是对杨九俊先生所说的“‘分享’始终在路上”最好的回应,常州实小的“发展空间”也正是这样一点点扩大着,敞亮着。
工业控制系统中使用的设备、协议及各种应用软件在设计开发时,更多的是为了实现功能,注重可用性,安全性考虑不足,存在着大量的安全漏洞。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黑客可以通过这些漏洞发起对控制系统有针对性的攻击行为,严重影响着工业的安全生产。
因为有了毕业论文打磨的经验,这本专著的撰写我一点不慌。从提纲的研制,到文献综述,再到“学会分享”实践层面的案例、故事的搜集,我们做得从容而坚定。因为,我们是实实在在地做着“学会分享”的研究的,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实践成果。在我的电脑里,至今仍保留着我为撰写这本专著收集的所有素材,读着读着,我常常会被感动。感动于那些年自己和核心团队的同伴们在“学会分享”研究领域的不懈探索,那真是从无到有的建构,很多都是“零的突破”;感动于教师和学生们用行动诠释“分享”留下的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感动于一位位省内顶级专家——成尚荣、杨九俊、彭钢、蔡守龙、张晓东等——给予的无私帮助与智慧引领。时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九俊亲自为专著写了序。现在读来,既感到亲切,又令人佩服。专家的前瞻引领、智慧表达、殷殷期盼正一一得到落实,转化为成果。杨九俊先生在序中说:“我很欣赏‘学会分享’这一说法。分享要学会吗?我的看法是:要!常州实小对分享有了自己的界定、理解,遵循这一理解有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实施策略。每一项策略的核心都是指向‘学会分享’。这是办学者的高明所在。从哲学角度而言,‘学会分享’始终是一个过程,没有终点,一如常州市实验小学的每一位共同体成员的姿态——‘分享’始终在路上。这就为教育人不断追求卓越留下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长”,是追寻、把握规律的表达。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遵循规律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长”,体现了自主发展的理念,即优质教育是个主动追求的过程,要从外部力量的推动走向内部力量的生长,从被动发展走向自主发展,发展模式发生了变化。……
“长”,是一种真实、自然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渐进、渐变的过程,不能心急,更不能浮躁,不能停留在表面与形式。……
在第一本专著出版后,我又陆续独立撰写或编著出版了8 本专著。其中,《分享教育的意蕴》是我独立完成的,也是我对实施近十年的分享教育研究的总结与思考。每完成一本专著,都有脱胎换骨的感觉。这是一次比一次深刻地理解“科研力量”的过程,也是“做科研要有成果意识”的回应,更是坚定“只要理论联系实际,就能‘做’出专著”这一信念的实际行动。
中国全球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建设:科技创新与GIP函数的视角..................................................................................贺正楚 曹 德 曹虹剑 阳立高 吴 艳(21)
著名教育学者、原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在看过书稿后,欣然为本书作序:《“钟楼表达”的价值立意与经验创造》。“钟楼表达”是指:优质教育长出来。他在序中写道:
2013年11月1日,郑全意主动转岗到北京市昌平区食品药品稽查大队,担任食品分队队长,正式成为执法战线的一员。面相和蔼的郑全意,骨子里却有着一股韧劲和一腔热忱。深知万事开头难,他在入职前做了大量的“功课”—翻看资料、找前辈讨教。但还是没有想到,举报真的来临时,自己还面临着那么多的困难—没有车辆,没有制服,甚至没有一个比较完整的部门通讯录。
他对我的一番鼓励更让我动容:
杨文娟,从一个小学校长成为局长,从一所小学到整个区域,视野扩大了,格局也更大了;一位特级教师,从一个学科研究,到整个区域的整体改革的谋划,思维与工作方式都发生了变化,但特级教师应有的专业品质,尤其是专业智慧在更大范围与领域中有了更大提升。“优质教育长出来”,正是杨文娟长期思考、研究提炼出来的,是在钟楼文化土壤、教育田野里长出来的,因而这一理念有生长的基础,充盈着生长的活力,既前瞻又落地,似乎“零修辞”,但修辞立其诚。如今,这一理念成了钟楼共识、钟楼表达。
正是像成尚荣先生一样真诚的学者、专家的一路引领,才有了我、我的学校以及我所在的区域科研能力与水平的不断提升。
此外还有,阿丁先生《“来得及”与“来不及”》、石顺江先生的《钝感与敏感》等等。总之,本期杂志至少有十多篇美文,都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思维,启迪人生,让人受益匪浅。
提及科研路上的每一个“第一”,都有难忘的回忆。而每一个“第一”之后,留下的是更为坚实的科研脚印。我的科研故事仍在继续。虽然有些辛苦,但辛苦过后的甘甜足以让我一次次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成就感、获得感,也一次次让我坚信科研与成长的力量。如今,我还领衔着2018 年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项目“新时代发展素质教育区域范式的实践探索”,正津津有味、乐此不疲地行走在发展素质教育的改革之路上。我也坚信:在“优质教育长出来”的理念共识引领下,在质量导向的区域整体联动中,在发展素质教育的共同行动里,每一个钟楼教育人都会像我一样,经历一次次难忘的“第一”,奠定某一领域厚实的基础,“长”成理想的自己的样子,从容淡定地为新时代的素质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绵薄的力量。
Dochy等人和Gijbels等人都就问题导向式学习(PBL)有效性的元分析得出了研究结果。这些结果也显示了PBL在技能上的影响是积极的,而它在知识上的影响则是负面的。综合结果表明了问题导向式学习整体上具有负面影响。Gijbels等人在衡量问题导向式学习效果时建议认真考虑评估方式。
杨文娟,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局长,常州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特级教师,常州市特级校长。曾获江苏省首届师德先进个人、江苏省基础教育改革先进个人、常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常州市突出贡献人才等荣誉。是常州市首批名校长培养基地领衔人,连续三届担任常州市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主持教育部立项(重点)规划课题3 个,主持省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项目2项,主持省级课题5 个,主持省品格提升工程1 项,主持省小学特色文化建设项目1 项。独立或编著出版《与生活世界对话》《学会分享——分享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等专著9 本,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
标签:教育部论文; 分享教育论文; 立项课题论文; 整体联动论文; 区域教育发展论文; 流动儿童少年论文; 特级教师论文; 开题报告论文; 成果表达论文; 毕业论文论文;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 常州市论文; 实践层面论文; 小学校长论文; 结题报告论文; 中期评估论文;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委教育工委论文; 常州市钟楼区教育局论文; 常州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