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当代中国社会思潮_市场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当代中国社会思潮_市场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中国当代社会思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潮论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中国当代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本文主要就如何发挥市场经济的正面效应、抑制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加强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的建设,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理想,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目标谈几点看法。

主题词 市场经济 社会思潮 现代化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contemporary ideological trends in Chinese society

Sun Zhengyu Leng Dong

(Jilin University,130023) (Shantou University,515063)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voice our views on how to promote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market economy and how to inhibit its negative effects, and how to strengthen our efforts to build a society that is advanced both materially and culturally and ideologically so as to guide

young students to shape in themselves the correct value of lif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with distinct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ubject terms market economy social ideological trend modernization

一、社会思潮的宏观背景

世界性的现代化问题,构成了中国当代社会思潮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生活基础,中国当代社会思潮即是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冲突,这种冲突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

现代化过程既是一个空前的自然人化过程——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征服自然的过程,又是一个空前的个体社会化过程——即等价交换的原则实现人的全部社会关系的过程。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贝尔提出了一种关于划分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即把社会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前现代化(农业社会)、现代化(工业社会)、后现代化(信息社会)。

在前现代化社会中,主要特征是社会生活以家庭为中心,人际关系直接密切,社会组织结构简单,风俗、道德、习惯势力大,人们行为模式固定单一,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经济上的工业化和思想上的启蒙。

现代化社会是伴随工业化和机械化而来的所有社会发展,包括:开放社会阶级之间的界限和增加社会流动,教育的发展,公民权的扩大,社会服务的发展等等。同时社会分工复杂,社会流动频繁,人际关系肤浅、间接、局限而短暂,家庭不稳定,个人常常感到紧张、压抑、忧虑和孤独。

后现代化中知识工业占统治地位,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是社会基础和领导层,所从事的信息处理已超越了国界,国家乃至家庭的界限进一步模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人口膨胀、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能源紧张等在内的“全球问题”〔1〕。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突出显现了两个方面的矛盾,第一个矛盾是社会的进步与全球问题的矛盾,现代化所实现的空前的自然人化过程,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造成了包括人口膨胀、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能源紧张等在内的“全球问题”。第二个矛盾就是人的进化与人的异化之间的矛盾,或者说是人的进化与人的物化之间的矛盾,形成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理想主义与实用主义、道德主义与功利主义、终极关怀与“消解哲学”的尖锐冲突。这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现代化”的双重性矛盾,以及理论的反思这种双重性矛盾的当代社会思潮。

面对现代化进程中的双重性矛盾,形成了世界性的现代化思潮与反现代化思潮的尖锐矛盾。作为反现代化思潮,一是表现为发展中国家的以道德理想主义批判发达国家中的“物欲横流”,一是表现为发达国家的以文化保守主义所进行的现代化反思,风靡世界的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及《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埃凯的《世界性的反现代化思潮》,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纳米思特的《大趋势》,宾克莱的《理想的冲突》等等,即是反映这种尖锐矛盾的代表作〔2〕。 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描写当代世界所发生的重大社会变化,表现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西方发达社会在经历了几百年的现代化过程后,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现代化与后现代化之间的问题,也可以说是现代化与反现代化之间的问题。这些世界问题就构成中国当代社会思潮的时代性背景。

对于中国来说,又具有自身的民族性特点,同世界上发达国家不同,中国在历史进程的发展上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中国目前是处在所谓前现代化的状态,使中国从一个前现代化国家变成现代化的发达国家,这就是中国目前要解决的根本问题。而西方现代化国家面对的是后现代化问题,这样就存在着历史发展的时间差。

这里蕴含着一个很深刻的问题,中国提出的这个目标意味着中国现代化进程是“历时态问题的同时态解决”,既同时面对由前现代化到现代化的问题(启蒙和工业化),又面对后现代化问题(全球问题、人的物化问题、精神家园问题)。也就是说,从历史的进程来看,中国现在应该解决的是从前现代化到现代化的问题,但是发达国家已经走过了这样的历程,要解决的是后现代化问题,而现在的时代是全球的时代,地球变小了,中国不能孤立地存在,所以世界性的全球问题也是我们面对的问题。这就是“历时态问题的同时态解决”。

这种世界性的“现代化问题”及其在理论层面上的尖锐矛盾,不能不引起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的强烈反应,并把这种强烈反应聚焦在中国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问题上,理论界和社会的反映、意见、解决方法和步骤也就大不相同。

原来把市场经济做为资本主义的代名词,以计划经济为手段来解决上述问题,但前苏联实行了80年的计划经济,中国实行了40年的计划经济的社会实践并没有实现原来的设想,因而已不能适应今天生产社会化的高度发展、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越来越多样化的需求。

中国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改革开放,从其根本的目标和目的上看,就是使中国从前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变为现代化的发达国家,而实现这一目标和目的的根本途径和手段,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可以有计划。”〔3〕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实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90年代中国的思想理论界理所当然地把视野集中在如下的问题上:怎样理解人的存在;怎样评价现代化的利害得失;怎样看待现代化进程中的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科学主义及其相互关系;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西方文明的沟通。国内理论界比较集中地讨论了发展的价值基础、合理性目标以及发展的代价问题,从理论上支持了中国对现代化目标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选择〔4〕。

这种目标和手段、途径和手段,既蕴含世界性的共同问题——现代化和市场经济问题,也表现为当代中国所要解决的特殊问题——从前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变为现代化的发达国家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是这种重大的时代性课题和民族性课题,给每一个中国人特别是思想理论界带来深刻的影响。要解决以上的问题和矛盾,最根本的问题在于: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现代化。因此,探索当代社会思潮的深层背景是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市场经济与社会思潮

现在理论界一般的观点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和主导的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运行形态。这种经济运行形态的实质,是以市场运行作为中心环节来架构经济流程,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进行资源配置和生产力布局,用价格信号调节社会生产的种类、数量以谐调供需关系,按优胜汰劣的竞争机制进行国民收入分配,从而实现国民经济的均衡稳定发展〔5〕。

我们认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仅仅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而是深层的表现为以经济关系为基础的人的存在方式的变革。商品经济与生活方式的关系,说到底是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关系,人们怎样生产,就怎样生活,一个社会的生活方式总是受该社会的生产方式制约的〔6〕。人的存在方式, 其实质就是用实践的观点重新认识和重新建构马克思主义体系,以实践作为出发点,去研究和探索当代人类的存在方式,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的存在方式问题。

市场经济的建立,弱化了计划经济模式下个体对“单位”的依赖,既强化了个体的独立性,又强化了个体的社会性,从而使个体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消费方式、享受方式、交往方式等整个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思想界的任务就是透过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的存在方式的变革,重新理解人与社会、人与文化、人与人以及人与自己的关系,探索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之路。这一点,需要在市场经济与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对比中方可清楚理解。

1.市场经济与自然经济 根据马克思可以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三大阶段的指示〔7〕,在市场经济以前,我们都可以广义地称为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是生产力落后情况下的资源配置方式和人的生存方式,表现为人与人的依附关系。马克思指出:自然经济的本质在于:“人的依赖性”或“人对人的依附性”。自然经济的特点是生理上的禁欲主义、文化上的蒙昧主义和政治上的专制主义。中国由于封建社会特别漫长,这种特点也就更加明显。

而市场经济的本质在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8〕。市场经济反对禁欲主义要求实现幸福(我欲故我在);反对蒙昧主义要求理性自由(我思故我在);反对专制主义要求天赋人权(我生而为人)。市场经济的特征是:功利主义的价值态度(以功利原则为价值核心);工具理性的思维方式(以科学思维为合理性);民主法制的社会体制(市场经济即法制经济)。因此,市场经济按照自己的要求和特征去重新塑造全部的社会生活,改变的是人的存在方式。

2.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是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形态,它是由国家按计划分配经济资源的一种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国家基本上掌握了社会上全部的资源,再由国家从中央到地方、从部门到企业一级级下达行政指令、规定和指标,以调配的方式将资源配置到社会生产的各个部门以及企业。

按照原来对计划经济的设想,应该是超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种更高级的经济形态。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能够和应当取代资本主义的原因,首要的逻辑设想是“计划经济首先应当实现的是最大的公平。”“在我们今天社会面前却是一种道义上的挑战,而不是一种物质上的挑战。”资本主义没有这种“道义上的合理性”,也正是社会主义巨大的优越性和号召力。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比较,最大的就是道义的力量,为了共产主义而奋斗,是比任何争取短暂的利益都更加鼓舞人心的〔9〕 。第二点逻辑设想是计划经济会有比市场经济更高的经济效益,是资本主义无法比拟的。因为私有制下的市场经济,必然导致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这一点可以用公有制下的计划经济来避免。

计划经济在中国起过巨大的历史作用,但由于中国尚不具备实行计划经济的生产力水平,简单学习和模仿苏联的经济模式,过份强调道义上的合理性,而以之取代经济规律的必然性,牺牲了资源的配置效率和人民的物质利益,前苏联实行了80年的计划经济,中国实行了40年的计划经济的社会实践并没有实现原来的设想,因而已不能适应今天生产社会化的高度发展、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越来越多样化的需求。所以,市场经济取代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因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仅仅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而是深层的表现为以经济关系为基础的人的存在方式的变革。

三、中国当代的社会思潮

社会思潮是一个社会主要的、倾向性的思想潮流。从当代社会思潮的层次上看,主要分为:感觉文化——社会心理倾向;大众文化——社会思想潮流;精英文化——理论学术思潮。

从当代社会思潮的内容上看主要分为:价值观念——评价的尺度与标准;思维方式——思想的倾向与方法;审美情趣——生活的感觉和趋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表现;政治意识——对社会及其导向的认同或抗拒;终极关怀——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指向。

我们把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思潮最主要的特点概括为:没有选择的标准的生命中不堪忍受之重的本质主义的肆虐。在计划经济中,要求大一统的意识形态,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统一指挥,单一的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在充分肯定其历史必然性和进步性的同时,也有巨大的历史局限性,就是个人没有选择个人生命意义和价值的余地,“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我是一块砖,东西南北任党搬”。从理论上总结就是本质主义。

我们借用捷克著名作家昆德拉的一句诗,把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思潮最主要的特点概括为“没有标准的选择的生命中不堪忍受之轻的存在主义的焦虑”。也就是在市场经济中,形成了多元的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又使人感到迷茫和摇摆不定,“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是一颗无人知道的小草”。市场经济在运行过程中也给我们提出一个最核心的关键问题,即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是目前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人的生活是寻求生命意义的存在,人是无法忍受无意义的生活的,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当代社会思潮的总体状况与趋向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1.两极对立的消解 这是中国当代思潮发生的最重大变化。在市场经济以前,人民一直是在这个模式中生活的。前边所说的“没有选择的标准”,就是两极对立的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不是社会主义,就是资本主义;“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要么为革命而工作,要么是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不是坏人,就是好人。如此形成简单的二质逻辑。而现在,两极对立模式在以下几个方面都得到了消解:

(1)政治模式——从对抗到对话 从国际局势来看, 在计划经济的时代,对国际形势做出的基本分析是:要么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要么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不是西风压倒东风,就是东风压倒西风;要么战争引起革命,要么革命制止战争。这些成为世界格局的概括和政策的出发点。而现在国际政局多元化、多极化了。为此邓小平同志提出,当今时代是和平和发展的时代,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表明两极对立模式的消解。

从国内局势来看,改革开放以前,占统治地位的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将人与人关系归结为阶级之间的关系,这种两极对立模式的国内政治格局,强烈地规范了社会思潮。现在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不要总是问姓社还是姓资。”因此,两极对立模式的消解是决定并适应市场经济与建设的巨大的历史性进步。

(2)经济模式——从对立到合作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强调“一大二公”;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则是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鼓励多种经济成份的发展和完善,对外进入国际经济大循环,与世界经济接轨,要与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国家进行长期、充分、持久、互惠的经济合作。

(3)文化模式——从对峙到融合 在两极对立模式的影响下, 以阶级斗争的标准去衡量文化,极其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采取的是简单排斥和批判的态度,力图建立一种真正的无产阶级文化,在文化大革命中达到极点,出现八亿人民八个样版戏的畸形文化。改革开放以后,在文化领域执行的是比教宽松的政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采取的是吸取精华、批判糟粕的态度,推动了文化领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发展。为个人和社会的进步创造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设想。

(4)思维模式——从两极到中介

在两极对立的思维模式的影响下,人们习惯于非此即彼,不是社会主义,就是资本主义,不是坏人,就是好人的简单二质逻辑。而在市场经济中,人们认识到不能用一个简单模式去看待任何问题,即要以一种中介、过渡和相对的观点,真正掌握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就是对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它的否定理解,从它的暂时经过的方面去理解,从它的必然灭亡方面去理解。只有这样,才会使人们从两极对立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从教条主义的研究方式中解放出来,从僵硬枯燥的话语方式中解放出来,实现真正的思想解放。

2、英雄主义时代的隐退 两极对立模式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其中之一就是造成英雄主义的时代,在计划经济和大一统的意识形态下,需要一种对象化和人格化的存在。在两极对立模式的影响下,有两个最基本的向度,一极是崇高,一极是渺小,成为明确的价值座标,从而出现了众多的政治领袖、科学巨匠、文学大师和思想伟人。而市场经济改变了这样的模式,代之以平民的时代,法制社会冲淡了政治领袖的光辉,现代科学取代了科学巨匠;大众文化取代了文学大师;感性思维取代了思想伟人。而英雄主义时代的隐退也有巨大的负面作用,造成人际关系的冷漠与紧张、主导价值观念的凝聚力及其失落、价值尺度的多元化和不确定性,导致社会风气不正,出现人们对丑恶现象的熟视无赌,“躲避崇高”,“耻言道德”,呈现出令人悲哀的集体的、民族的无意识状态。在当今社会中,“崇高”与“道德”是不可回避的,更加迫切新的英雄主义的重建。我们欣喜地看到,徐洪刚、孔繁森等榜样的树立,标志着市场经济中英雄主义的重建。

3、高层精英文化的失落 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形态下的文化, 从根本上是一种高层精英文化,是在教育及文化尚不普及的社会状态中,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分为对立的两极,教育者向民众灌输至高无上的、千真万确的、不容置疑的绝对的真理。市场经济改变了这种状况,文化变成了大众文化,这是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达、教育程度的普及、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等因素联系在一起的。文化不再是某些精英阶层独具的东西,这体现了一种巨大的历史进步性。没有这种文化,就实现不了社会主义的教育目标,使“劳动人民知识化”,最终消灭“城乡、脑体、工农三大差别”。表现的是现代社会两极对立模式的消解、英雄主义时代的隐退和高层精英文化的失落。

这必然使文化的主体——知识分子阶层发生极大分化,分化成技术官僚、文化名星和孤寂的学人。技术官僚、文化名星是大众文化的代表和生产者,适应现实的需要,推动了市场经济和大众文化的发展。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学者群作为精英文化的代表和生产者,需要与现实拉开一定距离,从历史宏观的视野去俯瞰现实,对现实进行批判性的反省和理想性的引导。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这些甘于寂寞、甘于贫寒、孜孜不倦、继续探索,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而努力钻研的学者,就显得更加高尚而可贵。

4、理性主义权威的弱化 人是有感觉有理性的高级生物, 在感觉和理性的关系上如何,是社会思潮的内容和特点。在自然经济中,强调的是“存天理,灭人欲”,是以禁欲主义作为维护封建专制的手段。在计划经济中,一切都要求按照本质、理性去做,“狠斗私字一闪念”,是“没有选择的标准的生命中不堪忍受之重的本质主义的肆虐”。如果让人们按照理性生活在一种冷冰冰的逻辑中,人就不成为人,是不符合人的本性的。在市场经济下,人们变成“没有标准的选择的生命中不堪忍受之轻的存在主义的焦虑”,而焦虑反映了人们开始反对禁欲主义,以追求现实幸福的合理性为前提,这首先是一种巨大的历史进步。

但这种进步性也内含了内在的否定性,突出的特点是不要理性、抛弃理性,“跟着感觉走,紧拉着梦的手”。市场经济要求的是工具理性的思维方式和民主法制的社会体制。工具理性的思维方式导引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民主法制的社会体制实现社会的现代化。这些又要求以理性为基础,人是一种超越现实的存在,主要表现在人的实践活动不仅仅是一种具体过程,而且具有一种无限的指向性,使人又需要理性,也需要文学、宗教、哲学。

5、人类精神家园的困惑

市场经济造成人的物化(异化):包括人与自然的异化(无休止的摄取造成的“全球问题”);人与社会的异化(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扭曲);人与他人的异化(人际关系的冷漠与紧张——金钱关系);人与自我的异化(人异化为金钱的奴隶——自我失落)。使人们单纯以金钱作为成功的指标和最高的追求目标,失去了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成为所谓“单向度的人”。当人们挣脱了对人的依附性,真正让自己来主宰自己,又无疑会有一种寄托的丧失感和信仰的缺失感。在习惯了计划经济以平均主义为特征的经济生活后,在以物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中,面对市场经济拜金主义的流行,面对灯红酒绿的消费世界和平步青云的大款大腕,既有对腐败现象的痛恨和无奈,也有对自己不能潇洒起来的忧虑、迷茫和困惑。有如流行歌曲中所反映的,有“一无所有”的自傲与自嘲,有“我不知道”的惆怅与悲凉,有“跟着感觉走”的解脱与无奈,也有“潇洒走一回”的坚决与迷茫。

四、社会思潮的正确引导

市场经济具有巨大的历史进步性和正面效应,最大的历史进步和意义就在于挺立了个人的独立性,达到一种解放个人的作用,通过刺激每个人的积极性,达到一定程度的自我解放,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人的自身提高。市场经济同时又具有巨大的负面效应。因为在市场经济中所实现的“人的独立性”是以“对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没有“对物的依赖性”,就没有“人的独立性”。从而使市场经济原则渗透到全部社会生活,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概括的,“撕去封建社会的田园诗般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抹去了一切职业的灵光”;“把一切都沉浸到金钱的水火当中去”,侵蚀政治生活(腐败)、文化生活(俗化)、精神生活(困倦)〔10〕。

当代社会思潮在本质上是动态的、流变的,在当今世界发生深刻变化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中国当代社会思潮和中国青年的思想行为出现了许多新动向,已成为令人关注的大事,如何分析和估价这种影响?以及应当采取哪种态度和对策?这些都成为当今中国的理论建设、思想工作、高教管理等方面不能忽视的问题,要加以认真地研究,做出应有的回答。

1、深化改革,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完善发展

现实突出的问题是:我们对市场经济的正面效应领会不深,对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准备不足。市场经济不仅仅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从根本上说是人的存在方式。我们不可能只把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引进来,而又能完全拒斥西方腐朽堕落的文化。市场经济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整体的存在方式。而作为一种文化模式,其负面效应是不可避免的。在以市场经济为手段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应避免两种误导:其一是搞市场经济而反对人的独立性,认为独立性是资本主义,不可能又要搞市场经济,又不准实现自我、自我奋斗,这只能是自相矛盾;其二是不注意解决以物为依赖性而带来的种种弊端,从而导致深刻的文化冲突。

对于市场经济的正负效应,只能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强化市场经济去解决,而不能弱化市场经济,不能强制,只能疏导。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味着将市场价值规律做为调节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也就意味着对个人、企业独立性的承认,并承认这种独立性对“物的依赖性”,追求利润和财富。但同时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必须倡导集体主义而反对个人主义,提倡共同富裕而反对拜金主义,这就造成了主导价值形态选择上的困难。40多年的计划经济,形成了一种非常巩固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回过头来搞市场经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必然引起在思想和社会思潮上发生的动荡。在市场经济中如何处理公平和效率二者的关系,理论界提出的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李鹏总理将之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是针对中国社会经济实际状况而提出来的。任何社会、任何时期都存在多种价值观念,其中以一种为主导,意味着一种主导价值观念的选择。这体现了市场经济的要求,首先是经济利益的原则,而不是道义原则,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落后就要被动挨打,没有效率,没有发展,就解决不了生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形势下,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式上的讲话全面深刻地总结了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及今后的发展方向,重点之一就是解决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如果单纯考虑效率,就会出现社会的不公正问题。目前社会思潮中的突出内容就是对社会两极分化、分配不公、人际关系紧张、贪污腐败等现象的不满。如不能解决公平问题,反过来效率也会受到影响,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成。

社会的正义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条件。正义,就是基本制度的合理性。公平,是一个制度的问题,是国家的职能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国家宏观调控,不仅是解决经济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市场经济中的公平问题,也就是要解决个人利益与社会正义公平之间的谐调问题,所以经济制度的改革必须与政治制度的的改革相一致。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

2、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思潮的实现取决于社会的导向——价值目标的设定和价值标准的设定,及个人的取向——对价值目标和标准的承诺和认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时抓、两手抓,两手都过硬。

当代社会思潮是一个社会主要的、倾向性的思想潮流,分为感觉文化、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三个层次,表现为代表理想性的高层精英文化与代表现实性的大众文化之间的矛盾,即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矛盾。在市场经济的制约下,价值规律代替了艺术规律,文化日益大众化、平民化、工业化和商业化,无疑征服和拥有大多数青年观众。这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达、教育程度的普及、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紧密联系在一起。文化不再是少数精英阶层所独具的东西,变化是深刻的,体现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但它的局限性又表现了相对主义的盛行、感觉文化的泛滥和终极关怀的迷失,平庸代替了高尚,渲泄代替了涵养,这又是大众文化无法避免的内在否定性。

精英文化正是作为大众文化的内在否定性而存在的,因为它具有明显的理想性、批判性和超越性,批判地对待市场经济以物为基础而造成的种种负面作用,力图使现实变得更加理想。这种当代社会思潮的双重性体现了社会对文化人和文化生产的冲突及双重性要求。一方面,社会需要文化人和文化生产适应社会的现状,满足大众的需要,使理想现实化;另一方面,社会也需要文化人和文化生产发挥理想性的引导、批判性的反省和超越性的社会调节功能。这种文化和文化生产的分化,既构成了高层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是一种互补和融合,使中国的现代化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健康发展。今后中国文化发展的道路,就应该是高层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并存、互补和融合的局面,既不能只重精英文化的浪漫主义,也不能大搞庸俗化的现实主义,在正视这种前提下有一种正确的引导,才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逐步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同时展开。

3、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分析评论和积极引导 原来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成模式,只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而我们要搞的不是一般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简单相加,这是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也是最大的难题。我们不能一方面理解有社会主义原则,另一方面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一方面在理论上坚持社会主义原则方向,另一方面在实际经济生活运行过程中又搞一般的全面的市场经济,出现“说资本主义不行,干资本主义没事”的现象。前提是重新认识社会主义,也要重新认识市场经济,使之变成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这需要实践与理论探索的共同努力。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理论上的不清楚,容易导致运作中的不通畅和失误,这就更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分析评论和积极引导,加强理论上的学习。

理论是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各种概念系统,理论制约人们想什么和不想什么(思想内容),怎么想和不怎么想(思想方法),做什么和不做什么(行为内容),怎么做和不怎么做(行为方式),理论是认知、价值和审美规范的统一。理论是文明的积淀和人类认识史的概念结晶,是对现实状况、矛盾、困境与选择的理论表述,因此具有历史的兼容性、时代的容涵性及逻辑的展开性诸特点。

一种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取决于这种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以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理论具有重大的社会功能,可以“缩短”并且“减轻”社会“生育过程的阵痛”。所以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结合中国的国情与改革、传统与创新、现实与未来,对当代社会思潮进行历史的、实践的分析,引导人民特别是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深入的学习。

现代化既不是抽象的普遍性,也不是与历史传统的决裂,现代化的实现和表现形式,必然具有民族的特色和保持与传统文化的联系,也就是所谓的“中西融合问题”。我们应加强探讨以中西文化融合为方向的现代民族文化的可能性,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不能在感性上依恋作为母体文化的儒家文化、而在理性上又以欧洲模式为基础,现代化应该具有多元模式,我们应当和能够超越这种“依恋”和“基准”去思考中国的现代化问题。比如我们现在所宣传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实质上仍是一种伦理原则,属于道德原则,如何处理市场经济中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如何处理社会主义的精神原则与市场经济的物质利益原则问题,能否用传统文化的伦理原则去规范人们在市场经济中的思想行为?这就更要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扬弃传统文化价值观中的不足之处,处理好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即沟通中西,融汇新旧,使人们在传统的理想主义和当代功利主义中保持平衡和必要的张力。

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进程中,青年一代能够建立健康正确的社会思潮,真正的在世上“潇洒走一回”。真正的“潇洒”是一种自我实现,是知识层次的提高、社会责任的增强、精神境界的升华、理想信念的追求和事业的成功,并在实现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注释:

〔1〕参见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商务印书馆》,1986年出版。

〔2〕参见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三联书店,1983年出版。 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商务印书馆》,1986年出版。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出版。宾克莱《理想的冲突》,《商务印书馆》,1986年出版。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出版。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台北巨图书公司,1983年出版。怀特《文化科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牛津大学出版社,1987年出版。

〔3〕《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页373。

〔4〕孙正聿《从体系意识到问题意识》,《长白学刊》1994年1期,第30——34页。

〔5〕参见王锐生《商品经济与精神文明》, 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贾华强等主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热点、重点、 难点解答180题》,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出版。王维澄等主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

〔6〕《马恩全集》47卷,第501页。

〔7〕马克思指出:“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 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阶段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因此,家长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状态随着商业、奢侈、货币、交换价值的发展而没落下去,现代社会则随着这些东西一道发展起来。”《马恩全集》46卷,104页, 《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

〔8〕《马恩全集》46卷,104页,《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

〔9〕汤因比《历史研究》,上册,第260页;下册,第413页。 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年出版。

〔10〕马克思《共产党宣言》,页253-25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出版。参见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132页,三联书店,1989年出版。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当代中国社会思潮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