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邑县瑞康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山东 临沂 273311)
(2临沂天源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山东 临沂 276000)
【摘要】药品制剂逐渐呈现毒性小、速效、高效、长效、剂量小和副作用小等发展趋势,其中中药制剂技术也日益成熟。在中药制剂中应用超细粉碎技术、纳米化技术、包合技术、微囊化、脂质体制备技术等新型制剂技术,可减少中药药量,提高中药疗效,促进我国中药制剂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新型制剂技术;中药制剂;应用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0-0347-02
随着我国对中药的研究的加深,中药制剂成为保存中药药性、方便患者服用的最佳方式,而中药新剂型及新技术的出现,为中药制剂开拓新领域,使其应用更为广泛。因此,想要真正研究和开发出可用的靶向制剂,仅依靠制剂学知识及技术是无法完成的,还需有组织地开展多领域和多学科联合,采纳新技术,开发出中药新剂型,以促进中药制剂的有效发展。
1.中药制剂现状
中药现代化属于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而中药制剂的现代化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保证。现阶段中国的中药制剂学在理论、生产实践、临床应用等方面,均取得较大的发展,但大部分中药制剂还存在质控水平低、药效的物质基础不清、制剂工艺落后等问题,从而对中药的临床疗效和现代化、国际化进程等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我国可对中药制剂中的落后问题进行研究,并与国际制剂学的发展趋势相结合,将超细粉碎技术、纳米化技术、包合技术、乳剂制备技术、微囊化、脂质体制备技术等现代化的新型制剂技术运用于中药制剂中,以提高中药的临床药效,提升制剂水平。
2.新型制剂技术在中药制剂中应用
2.1 超细粉碎技术和纳米化技术在中药制剂中应用
对于珍贵的中药药材或者不宜煎煮的药材,如三七、人参、天麻、川贝、水蛭等药物,可采取超细粉碎技术,将药材粉碎为末状后减量用药,从而提高药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田七、檀香、鸡内金等药物的粉末溶散极快,其原理为药材在超细粉碎后,其细胞壁受到破坏,细胞内的有效成分会暴露出来,药物在进入人体后,会被人体有效吸收,进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对三七和川芎等药材进行纳米化后用药,会改变人体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血液粘稠度和血色素,一般纳米粒表层亲脂性越强,则其对调节器理蛋白的结合力也越强,故而对人参、天麻等补药,可实施纳米化技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增强人体的吞噬细胞功能。将不易被吸收的乳香、血竭等中药材制成纳米粒,可帮助人体更快吸收,增强其药效。
2.2 包合技术在中药制剂中应用
包合技术指的是一种分子被包嵌于另一种分子空穴结构内,以制得分子复合物的合成方式,目前将药物包合在β-环糊精(β-CD)中制成包合物的制剂方式,被广泛用于中药制剂中。β-CD包合具备内亲油性:β-CD能降低肉桂油挥发性,增强其溶解度;减少干姜和白术等挥发油损失,提升稳定性;β-CD用于莪术油中,可起到预防挥发、矫味、矫臭等功效。β-CD包合具备外亲水性:丹皮酚成分主要存于芍药、丹皮等中药材内,其具备镇痛降压的功效,但是丹皮酚的水溶性小,患者服用后不易被吸收,而经β-CD包合后,能增强其溶水性,加快药速[1]。
2.3 乳剂制备技术在中药制剂中应用
把中药制成复乳,可有效发挥中药的药效作用,实现控释和缓释等临床效果。如多肽等水溶性药物的载体,采取复乳能增加水溶性药物稳定性,还能预防水溶性药物失去活性;抗肿瘤药物依托泊苷可直接制成复乳,可降低由于口服造成的胃肠道失活;蝮蛇抗栓酶是新型抗凝药,实施静脉给药人体会出现过敏反应,此时通过二步乳法,可将其制为W/O/W型的复乳,从而扩大其适用的范围,减少过敏反应,使人体更容易吸收药物成分,提高治疗效果。
2.4 脂质体制备技术在中药制剂中应用
脂质体是一种与微型胶囊类似的新剂型,主要是把药物包封在类脂质双分子层形成的薄膜中,制成超微型球状的载体剂型。新型的脂质体包括pH敏感脂质体、热敏感脂质体、前体脂质体、长循环脂质体、光敏感脂质体等,其在靶细胞的作用更专一,且稳定性更高。新型脂质体应用于中药制剂的制备中,可减少主要剂量,提高药物的治疗作用,如双参脂质体口服液就是由油酸、苦参碱和人参及部分脂质骨架物组合而成,采用熔融法制成,其比单纯的苦参碱水剂更能抑制肿瘤生长,作用显著[2]。
2.5 微囊化技术在中药制剂中应用
微囊化技术指的是成囊制备技术,也称微型包囊术,其实质为把气体、固体(囊心物)和液体等,用天然合成和半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囊材)制成微型囊的过程。微囊化技术在中药制剂中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靶向制剂:靶向给药就是在靶区直接定位药物,让人体的其它正常组织比靶区的药物浓度低,从而大幅度降低人体的不良反应,提高药物的临床疗效,此种制剂又称为靶向给药制剂。靶向给药可减少药物内的不良反应,提高药物的疗效,并减少用药的剂量。把中药制成靶向制剂,可有效降低中药内的不良反应,提高药效;二是中药微球制剂:微球制剂和普通制剂比较,其具备一定的靶向性、缓释性和栓塞性,是由药物和载体组合而成;三是单味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物微囊制剂:随着我国中药分离、精制和提取技术的完善,多种单味中药可获取有效成分提取物,为微囊制剂生产提供基础保障[3]。
3.结束语
目前我国一直致力于对中药制剂新型技术的研究,而在新型的中药制剂技术中,除了超细粉碎技术、纳米化技术、包合技术乳剂制备技术、脂质体技术具备较好的发展趋势外,还有中药微囊剂的发展范围较广,这是由于中药微囊剂具有靶向性、缓控释、制剂稳定和服用量小等优势,并适用于含有挥发性、毒性、刺激性和不稳定等成分的中药制作,将成为今后中药制剂的主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田庆生.包合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7):91.
[2] 张俊玲.浅析中药新剂型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8):76.
[3] 刘文兴.微型包囊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7):217.
论文作者:李方燕1, 闫广福1, 朱良峰2,刘翠霞1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2
标签:制剂论文; 中药论文; 技术论文; 药物论文; 靶向论文; 在中论文; 药制剂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1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