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对比在血常规检验中进行静脉血检验与末梢血检验的结果论文_姜波

探讨对比在血常规检验中进行静脉血检验与末梢血检验的结果论文_姜波

青冈县人民医院 151600

摘要:目的:对比在血常规检验中进行静脉血检验与末梢血检验的结果。方法:收集116例采血者,参照组:采集体检者末梢血。研究组:采集体检者静脉血。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更接近与血常规标准范围,与参照组所获得指标进行比较,存在一定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中,实施末梢血检验和静脉血检验均有一定准确率,但是综合各方面因素而言,静脉血检验准确率更好,值得优先考虑。

关键词:末梢采血法;静脉采血法;血常规检验

Abstract:Objective:To compare the results of venous blood test and peripheral blood test in routine blood test. Methods:116 cases of blood donors were collected. Study Group:venous blood was collected from physical examinees. Results:The red blood cell count,white blood cell count,hematocrit,platelet count,hemoglobin and mean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closer to the standard range of blood routine. There was a certain gap between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Conclusion:Both peripheral blood test and venous blood test have certain accuracy in routine blood test,but venous blood test has better accuracy in all aspects,which is worth giving priority to.

Key words:peripheral blood sampling,venous blood sampling,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

血常规检验在是应用率非常高的检查项目,可反映出机体血液系统疾病,为医师提供依据。血常规检查价值就是对疾病进行诊断以及术前检查,观察机体是否符合手术指征,血常规检验保护静脉血、动脉血以及末梢血。采集不同的血液所获得血常规检验结果也不一定相同。临床中,血常规检查多采集静脉血和末梢血,但是医学研究者对于静脉血检验和末梢血检验的准确率意见并不统一[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本文针对我院接受血常规检查者,采用末梢血检验和静脉血检验,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6-8至2017-8共116例采血者,利用电脑抽选,将其分为两组,即参照组和研究组,各组62例。

参照组:男性30例,女性32例,年龄在16至70岁之间,平均年龄(52.4±1.2)岁;

研究组:男性31例,女性31例,年龄在17至72岁之间,平均年龄(53.3±1.4)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相比,差异非常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①接受血常规检验;②无血液传染性疾病;③无认知障碍、精神系统疾病;④非晕针、晕血患者;⑤非妊娠、哺乳期;⑥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并选取相对应的清洁剂和稀释液,选用设备和溶液均符合标准。

参照组:采集体检者末梢血。在患者无名指的末梢抽取25ul血液,并混合在120uLEPK溶液中,混匀后进行检查。

研究组:采集体检者静脉血。清晨空腹采集血液,在肘部静脉采集血液,对局部皮肤进行消毒,应用真空采血方法,收集2-3ml血液,并在管中加入抗凝剂,颠倒几次摇匀后进行检查。

1.4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并比对指标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

1.5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X2检验,两组计量资料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红细胞壓积、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更接近与血常规标准范围,与参照组所获得指标进行比较,存在一定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当机体出现疾病时,血液中的相关指标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所以,血常规检查在临床中应用率非常高。而检查结果对于医师制定治疗计划有着重要意义,而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疾病,提高预后效果。

血常规检查主要用于对疾病的诊断,也是术前检查项目之一,此方法有着操作简单、重复性强、效率高的特点[2]。实施血常规检验多是应用末梢血检验和静脉血检验。而不同的方法所获得的结果不会完全一致。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检验科室中所应用的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也更加完善,仪器可选择末梢血或者静脉血检验两种模式。

采集末梢血对采血者而言疼痛感较低,对于医师而言操作便捷,在临床应用率非常广泛。但末梢血采集如果血液温度过低时,会出现溶血情况,影响检验结果,无法准确的为医师提供诊断信息[4]。采血方式有一定难度,需通过挤压局部皮肤方法保证足够的采血量,这样容易导致血液受到污染,影响血液中白细胞指标,从而降低血液常规检验的准确度。

而静脉血采集是封闭式的,在肘静脉采集血液,此处血液循环状态良好,穿刺简单,便于医师操作,能减少采血时间,避免对标本造成感染,从而所采集的样本具有代表性。此外,静脉血采集位置在肘部前静脉,血液有着良好的稳定性,使检查结果更加精准;将采集的血液放在抗凝试管内,血小板数量不会因为时间的延长,指标出现下降,使获得的检查结果更加接近于标准值。

本文研究得出: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指标,静脉血检验更接近于标准值,这充分说明了静脉血检验的优势性,而导致此类结果是因为末梢采血过程中,进行挤压时,让组织液进入到样本中,使标本的性质发生变化,降低检查结果准确率[5]。

综上所述:血常规检验中,实施末梢血检验和静脉血检验均有一定准确率,但是综合各方面因素而言,静脉血检验准确率更好,值得优先考虑。

参考文献:

[1]崔晓阳,周卫,谭辉赟,朱彩云.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LH750 两种检测模式的一致性评价[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6(3):2281-2283.

[2]张依军.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比较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2):329-329.

[3]范丽娜,文蔚.140例血常规静脉血与末梢血检验结果的对比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4):501-502.

[4]韩晓蓉.末梢血和静脉血在血常规检测中的结果对比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18):171-172.

[5]李蓉.静脉血与末梢血在血常规检测中的结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3,19(6):195-196.

论文作者:姜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  ;  ;  ;  ;  ;  ;  ;  

探讨对比在血常规检验中进行静脉血检验与末梢血检验的结果论文_姜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