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内科护理论文_于慧

谈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内科护理论文_于慧

鸡西市精神病防治院 158100

【摘 要】上消化道出现出血的症状时,应该重点对其进行有效的内科护理工作,只有加强对内科进行必要的护理,才能使患者尽早的恢复身体健康,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与工作中。因此,需要对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症状必须要具备充分的认知。首先,引起这一症状的原因很多,不同的疾病都会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因此,在护理的工作中需要认清是由何种原因引发的上呼吸道出血症状,由此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以保证患者尽早的恢复身体健康。其中,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对患者的康复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具体的护理状况进行分析,以提升内科护理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内科护理;病因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2-238-01

在内科护理的工作中,通过对上消化道的出血症状进行必要的调查,可以得知引发这一病症的原因是不同的,因此对于不同原因所引发的症状要进行不同形式的护理,采用合理的手段加强护理工作,为实现患者的尽早康复作出重要的贡献。因此,护理人员要具备更高水平的专业化素质,并且从患者的身心发展两方面进行考虑,避免病症出现复发的状况,严重情况下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在内科护理全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做到细致耐心,并且进行密切的观察,以此得出了相关的体会。

1、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

造成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胃溃疡是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症状,除了胃溃疡外,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溃疡等,都极容易引发上消化道出血。基于这一原因,在开展内科护理工作前,首先要弄清引起出血症状的主要原因,其中溃疡是最为常见的疾病类型,除此之外,慢性胃炎以及胃癌等都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首要“杀手”,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对此类问题的研究,对护理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有必要从实际的护理体会入手,实现全方位、系统性的护理。

2、上消化道出血的观察

通过对上消化道出血症状的观察,发现主要如下几个方面出现了明显的变化。首先是血压的变化,血压是人体生命体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血压进行观察的过程中发现,当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症状时,血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患者甚至会出现休克的症状,此时的生命体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血压会随着出血的症状而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通过对血压的观察,可以分析出患者是否出现休克,并且能够直观的观察出病症的稳定程度,在这一影响下,如果脉压差呈现出逐渐缩小的状态,那么血压上升也不代表患者的病情恢复了稳定,而是代表极有可能造成休克的发生,基于这一原因,在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时,应该每隔15分钟就对血压进行一次测量,以确保病情的稳定。随着患者的病情出现好转,可以逐渐延长血压侧量的时间,最终确保患者血压的平稳。

其次,脉搏的变化也能直接分析出患者是否出现了休克的症状。在实际休克的过程中,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状态,一是在休克的前期,这时对脉搏进行测速,其中细速比较明显,其出现在血压未下降前。二是在休克出现的晚期,这时会出现心搏无力的状况,不仅脉搏呈现出细速的状态,同时还显示出无力的情况,这就说明患者的病情十分严重,需要及时进行处理,这样就能够采取科学的措施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将脉率以及脉搏是否有力作为判定的重要依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此外,体温也是重要的观察对象。在许多病情中,体温是凸显病情的重要指标,在上消化道出血中也是如此,当患者因为病情而出现休克的状态时,体温并无升高的状况,但是在出血后的24h以内,患者极有可能出现低温或是中热的情况,这种情况通常会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保持在一周左右。这段时间内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症状做出估计,已决定是否进行下一步的处理。其中中老年人是重点护理的对象,因为这一阶段的患者身体的各项机能已经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如果不加以合理有效的控制,就很难恢复到原有的状态下。同时,老年人发生动脉硬化的情况较多,这时并不容易进行止血,因此对早期的症状进行严格审查,以确保为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据。护理人员根据不同患者的特点进行有效的护理,尽快对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进行止血处理。

3、出血量的估计

对出血情况的估量对护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生命体征的变化直接体现在出血量的多少上。如果患者的出血量不多,并且可以对失血速度进行有效的控制,此时患者就会显现出头晕眼花的情况,随着失血量的变化,患者会不自觉的出现休克的症状。总而言之,患者失血量的状况会对病情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应该以此为主要的特征,加强护理工作的开展,当出血量持续走高时,应该及时进行抢救,以挽救病人的生命。

除了对出血量的观察以外,病人的呕血以及便血情况也可以分析出病情的变化。通常情况下,病情发生改变时,呕血的状况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一些患者因为身体上的原因,还会出现血速缓慢的症状,也不会发生呕血的状况,但是在十二指肠溃疡病变的过程中,患者的出血量会加快发展,并且血液会反流入胃中,此时患者不仅会出现呕血的症状,同时还会出现黑便的情况。当出血量达到60ml以上时,患者排便中以黑便为主,并且具有粘稠性的特点,但是这一现象也不是绝对的,因为一些患者的出血量过多,并且停留的时间较短,所以排便时会出现鲜红的颜色。

4、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是发生几率比较的大的疾病,病例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除与消化道溃疡和胃炎、食道静脉曲张等疾病外,因过量饮酒刺激胃黏膜下也是主要原因,部分患者起病缓慢,仅见黑便,如未做便潜血检查常忽略症状;另有部分患者呕吐物混血,胃脘部疼痛、刺痛,痛时大汗淋漓,起病急,容易引起重视,就医率较高;或者有些患者发病后呕血量过大,神经紧张,出现假性昏迷等,从发病,到治疗,脱离危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强临床护理是加速痊愈的关键。针对患者恐惧、紧张的心理,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的严重程度,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减少出血的诱发因素,加强预见性护理。仔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注意血压、体表温度、尿量情况,注意有无呕吐物混血或黑便,应用药物时,注意药物的止血效果和副作用,适当配合抑酸药物和胃黏膜保护剂,以免加重病情。加强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避免因清洁度不够引起的感染。注意调摄饮食,避免冷、热、硬等刺激性食物对上消化道黏膜的刺激,引起静脉过度扩张,二次出血。

5、结语

加强对上消化道出血症状的护理工作,是内科护理工作中的重点任务,这直接影响到患者是否可以尽快的痊愈,所以本文通过对患者血压、体温等症状的观察以及对出血量进行控制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探讨了如何更加高效对此类病人进行有效的护理,确保他们尽早的恢复身体健康,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为今后内科护理水平的提升提供重要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永喜.浅述8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内科护理[J].中外医疗,2010,35(12):150

[2]王妮玲.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内科护理[J].中外医疗,2009,31(11):135

[3]吴淑华,付嫱.浅谈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内科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5):134

论文作者:于慧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3

标签:;  ;  ;  ;  ;  ;  ;  ;  

谈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内科护理论文_于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