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乘风医院急诊科,黑龙江 大庆 163000
摘要:目的:探讨良好护患沟通技巧对提升急诊输液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临床急诊收治的输液患者11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急诊输液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护患沟通技巧。对两组患者的焦虑、人际关系因子评分结果和护理满意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人际关系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中总满意患者53例,总满意度96.36%,对照组中总满意患者46例,总满意度83.64%。总满意度组间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患沟通技巧应用于急诊输液护理中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显著提升护理工作质量,是急诊输液护理实践中的理想方式之一。
关键词:急诊输液;护理方法;沟通技巧;护理效果
输液室是医院的前沿阵地,是医院最大的服务窗口,也是人群相对集中、流动性较大的一个公共场所。输液患者来源于门急诊各科室,患者经过挂号、就诊、检查、取药等环节后,由于就诊过程复杂、环境生疏、本就不适的身心更感疲惫,往往容易把就医过程中的不满情绪发泄到护士身上。输液室往往成为护患纠纷的高发地带。作为称职的输液室护士,不仅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精湛的业务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而且要有较强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这样才能更
好地服务于患者,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研究选取的对象均为2017年1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临床急诊收治的输液治疗患者110例。患者中男性76例,女性34例,年龄10~60岁,平均年龄
(34.8±6.9)岁,按照患者给予的护理干预措施情况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5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护理干预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急诊输液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包括:告知患者输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实时监控患者的输液情况,并定期进行换药。患者输液过程中,详细询问和记录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时处理输液过程中发生的突发事件等[2]。
观察组患者采用护患沟通技巧,具体干预措施包括:第一,要保持良好的仪态。在接待输液患者时,护士精神饱满,穿戴整洁,举止优雅,干净利索,亲切问候,坦诚交流,才能使患者感到温暖,消除患者对护士的不信任感,觉得护士可以依靠和信赖,是交流的知己,从而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给患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以便积极配合治疗。,采用通俗易懂的术语解释相关专业的医学问题。第二,给予患者及其家属热情的尊重和全面的关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医护人员要认真查看患者的个人信息,采用轻柔的语气和亲切的尊称称呼和呼唤患者,要结合患者的个性特点采取针对的沟通方式,让患者和患者家属在语言沟通过程中感受舒适和亲切。说话要有科学性和艺术性,对于身边缺少亲人的陪伴及感情脆弱的患者,要多使用安慰性和鼓励性语言,对于患儿,要多使用鼓励和赞扬性的语言,取得患者的信任,消除他们的恐惧、焦虑心理,使其身心处于最佳的治疗状态,促进早日康复。第三,用语言舒缓患者的心理不良情绪,用行为消除医患之间的隔膜。要密切注意每位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掌握输液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急躁等不良心理情绪状态,采用积极的语言进行心理疏导,详细解释和舒缓患者的不良情绪。在接待患者时要做到笑脸相迎、主动问候、用心倾听、耐心解答,充分调动非语言性行为。以微笑待人,是人际交往中解决生疏、紧张的第一要素,护士的微笑对患者的安抚作用有时胜过良药,可有效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形成融洽的治疗氛围,给患者以安全感。在输液中,经常巡视、观察患者,了解有无不适、用药反应等,使患者有安全感和信任感,可显著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融洽。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焦虑、人际关系因子评分结果和护理满意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标准为P<0.05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焦虑、人际关系因子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焦虑、人际关系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中总满意患者53例,总满意度96.36%,对照组中总满意患者46例,总满意度83.64%。总满意度组间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在加强护患沟通技巧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加强护理工作人员自身修养的提升,才能确保持良好的仪态。这就要求我们急诊输液的相关护理人员要善于学习,能够掌握和灵活运用沟通的理论、方式和礼仪相关知识。其次,要主动热情给予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全面的帮助,从而能够给患者传达出真诚的尊重和关怀。采用娴熟的技术配合以稳定的语速和语态,能够降低患者紧张和焦虑的情绪,更能够主动的配合输液工作的开展和实施[3]。最后要对每位患者保持同样的热情,尤其是对于夜间急诊就诊的患者而言,等待时间会给他们造成较为敏感的牢骚、怨气。此时,我们输液护理人员要尽量主动进行解释和全面安慰,稳定患者的状态和心理情绪,并且能够让患者感受到被重视。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改善急诊输液护理的工作质量,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从本研究的比较数据来看,给予护患沟通技巧措施的观察组患者,其焦虑、人际关系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96.36%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64%,则说明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得到了患者的认可。因此,护患沟通技巧应用于急诊输液护理中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显著提升护理工作质量,是急诊输液护理实践中的理想方式之一。
参考文献
[1]高有劲.急诊输液护理中护患沟通技巧应用的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7):147.
[2]刘新.护患沟通指引模式在急诊输液室输液质量控制中的作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11):1343-1344.
[3]刘阿兵.门急诊输液留观室的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的技巧[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08):266.
论文作者:赵婧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患者论文; 急诊论文; 满意度论文; 对照组论文; 焦虑论文; 统计学论文; 沟通技巧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