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高校道德教育方式特点及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德教育论文,发达国家论文,启示论文,高校论文,方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道德教育工作经验,形成了一些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规律的有效作法。这些经验及作法不少是人类的共有文明成果,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东西,社会制度的不同并不妨碍我们借鉴和吸收人类的共有文明成果。当然在借鉴与比较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中国国情出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比较中获得有益的启示,从借鉴中探索当代高等学校道德教育工作的规律性。
从表面上看,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高校少有专设的道德教育课程、专门的道德教育机构,但从其维护社会制度方面看,道德教育效果是显著的,标志之一就是发达国家的道德教育传递和发展了一套适合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政治民主制度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原则,西方社会从来没有因核心道德规范的丧失,而导致基本经济秩序的混乱和社会政治制度瓦解。[1]我认为发达国家高等学校道德教育有成效的重要原因就是他们把道德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注重通过管理、服务、活动、交往和环境等进行“大道德教育”。发达国家高等学校道德教育工作呈现出“寓他性、渗透性、活动性和实效性”等特点。
一、注重通过各科教学以及学术活动进行道德教育
通过各科教学进行道德教育是发达国家高校的传统。他们注重各科教学、学术活动的“载道作用”、“渗透作用”。著名的《耶鲁报告》及其提出者认为:“传统的古典课程在具有精神训练因素的同时还有道德训练的因素。例如:古典语言中的句法是十分难学的,或许已经失去了使用价值,但是学习这种句法仍被认为是有益的。因为,学习句法所形成的坚韧性及自我克制精神可以对个性与道德发展水平的提高有确定的作用。”《哈佛报告》及其提出者从更广泛、更现代的角度论述了同样的观点:自由教育,博雅教育或普通的课程中内涵的理性的与道德的因素对于学生道德发展的积极影响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然的与巨大的。在发达国家高校,学术活动是形式多样,内容广泛和普遍开展的,活动地点是在校内校外都有,主持学术活动的有学生、教授、社会知名人士、政府官员、企业家等。学术活动的内容从学校到社会,从个人到团体,从国际政策到世界形势,从经济科技到政治、文化,从地球到宇宙空间,从核技术到环境保护,从吸毒、爱滋病到妇女权利等等。这些学术活动的开展不仅从专业学习上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并对一所大学的学术气氛的活跃与学术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反映了并影响着学校教师与学生的人生、社会与道德价值观的状况及其变化与发展。[2]
发达国家高校还十分重视通过普通教育课程进行道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这类课程所起的作用与我国的“两课”相近。在日本,东京大学就设有教养学部,教养学部的课程分为教养学科与基础学科两大类。学生入学后,首先在教养学部学习两年。教养学科的课程,是根据“制定综合性的研究对象,进行跨学科的教育与科学研究,使学生掌握高度的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修养,培养能够在国际舞台上活跃的人才”为基本目的而安排的。教养学科的共同课为:希腊、罗马思想,基督教思想,近代思想,东洋思想,日本文学,人类行动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科学史,现代科学论,社会哲学,法学,政治学理论等。[3]日本全国约有25类综合课以及500多个这类课程的讲座。[4]在美国许多高校也都很重视,如哥伦比亚大学就规定,任何专业的本科学生,首先必须学好文化基础课,到三年级才开始学习专业课,西方思想史、美国现代文明、政治—哲学—经济等学科,都是本科生必修的基础课。这类课程政治性理论性都很强,充满资产阶级的核心价值观。有的学者讲:“一个美国学生必须对美国的文化和精神传统有一个起码的体验和理解,否则他就不能算是个受过教育的美国人。”[5]
二、注重学校文化传统与环境对学生的薰陶影响
发达国家高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重视学校历史传统对学生的影响。他们认为,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与特定的办学目标,它们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天起一直到毕业之后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英国,牛津大学以其导师制、学院制和师生讨论、学生俱乐部、体育活动、节目仪式等构成了奇特的传统习俗,培养薰陶着一代又一代富有自学能力、独立思考精神、自我负责精神与人格全面发展的学者、科学家。[6]在德国,学术性大学从柏林大学以来就形成了学术自由、教学自由、教授治校与大学自治、学术中立与科研超越社会要求的传统,它与通过陶冶教育发展个性的目标一道不仅保证学生接受最佳的科学教育,而且能够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养成个人良好的品质。正因为文化传统有如此重大的作用,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础会主席波伊尔建议:“所有大学都要为新生开设一门短期的给学分的课程,可将它取名为‘大学:它的价值与传统’。这样一个讨论课,虽然要把行政管理的各项程序和课外生活告诉学生,但同时应该特别注意,把大学的学术传统告诉学生,并帮助他们理解学者是如何进行工作的。”[7]通过这种“入学教育”,使新生理解学校的传统,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发达国家许多大学还十分注重在校园、校舍的设计布局、校园文化景观、图书馆建设中渗透校园精神,努力营造学园氛围。因为校园的物质——空间环境起了一种“无声语言”的隐蔽性教育作用,因为“对大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生活和环境。一切真正学到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靠他们自己的智力的积极活动,而不是作为被动的听讲者而学到的”[8]。
三、注重通过学生自我管理、自主活动进行道德教育
发达国家高校十分重视对学生组织的指导,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作用。各国一般都有学生活动办公室一类的机构,这些机构通过提供意见和经费等方式指导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开展活动,而且为学生组织创办各种活动实体,如向学生活动中心提供设施、资金和政策等,使学生组织成为不依赖行政拨款的自主活动、自负盈亏的实体性组织。英国在1985年提出的《20世纪90年代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绿皮书就提出:“大多数学生会的基金来自国家税收或地方政府的税收,但是,凡是拒绝由一些学生邀请的、但其观点又被另一些学生反对的演讲会提供讲演场所的学生会,凡是阻止学生去听取讲演或允许暴力和暴力威胁来达到目的的学生会,都不应该使用国家税收的钱作为学生会基金。如果发生上述这类事件,这就意味着这所大学或其它高等院校已不再是法律所允许的、各种观点都是可以自由发表的自由社会的一部分”。[9]日本中央教育审会在《改善大学教育》的咨询报告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学生人数的急速增加,使得正规课堂教学中师生间感情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因此,仅靠传统的教育方法不能充分解决学生人格形成的课题”,“学生厚生辅导的主要职责在于开展以人格形成为目的的课外教育活动,以及配合大学教育,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的活动。”[10]日本各高校学生社团与课外活动是相当有生气的。据粗略统计,仅大阪大学办理了登记手续、得到大学承认的学生组织数约100个左右。这些组织的规模大小不一,超过百人的是少数,一般在几十人左右,最少的只有几个人。组织的名称也多种多样,既有文艺、体育方面的,也有学术性或政治、宗教等研究方面的,参加这些组织的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一半左右。学校按组织的规模与活动情况每年拨给少量的活动经费。[11]
在美国,各高校各类学生组织活动也相当活跃,仅康奈尔大学的校园内就有600个俱乐部、学会或协会供学生们相互联络,发展共同的兴趣、才能和业余爱好。[12]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美国、英国等国的高校十分重视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认为体育活动是校园中除专业学习之外最引人关心与投入的活动,除了普通的体育锻炼活动有利于健康与丰富课余生活、发泄旺盛精力等目的外,体育竞赛是体育活动的重点与热点。学生作为观众看运动会,似乎是当今大多数欧美学校培养学生公共集体观念的最好形式。大学生从直接与间接的参与体育活动中“学会”的不只是公平竞争与集体协作等观念,也有关于诚实、正直等方面的品性。
四、注重通过心理咨询培养健全人格
发达国家高校都有咨询指导机构,主要职能是进行生活指导、学习指导、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其中心理辅导的道德教育功能较为显著。心理辅导也叫心理咨询,在发达国家高校已有60多年的历史了。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和自助能力,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在思想和心理上的成熟,健全人格。
美国几乎所有大学都设有心理卫生、心理咨询类机构。这类咨询机构有固定的编制、行政拨划的经费和正规的工作制度与规则,工作人员都是卫生保健、精神治疗、心理咨询与社会工作方面的专家,大都有硕士或博士学位。这些咨询机构除了开展日常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外,还十分注重开展各种形式的团体心理训练活动,如交朋友小组、敏感性训练小组、心理剧疗法等。如卡纳尔大学十分重视情感对于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必要性,他们以“暑假课程”的形式,在新生中开展“情感适应”训练,内容包括增强个人责任心,人际交往和竞争环境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能力;促进学生和大学融为一体等。美国的各个州都有一所大学举办高等教育行政专业,为高校培养学生工作方面的专门人才。专业所设的课程中有很大一部分与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有关,如《精神卫生》、《咨询工作技术》、《大学生人格发展》等。[13]
在日本,1953年东京大学就建立了日本高校第一个心理咨询机构,到1992年上半年,日本已有78%的大学建立了心理咨询机构。咨询内容包括性格问题、情绪问题、学习问题、就业问题以及其它(包括异性问题、友人关系、家庭人生等)。日本还于1955年成立了大学生咨询学会。[14]
加拿大的大学也普遍设有咨询服务机构,作为学生工作部门的主要工作之一。以麦克麻斯特大学为例,该校的学生事务所下设学生咨询服务处,主要为学生提供个人问题、学习商量及择业问题三方面的帮助。他们认为,学生在校期间会遇到许多问题和压力,比如学生感到方向不明、价值观念混乱、感到能力不足、精神紧张、冷漠或消沉等等。这些都需要提供帮助,以促进学生成长。[15]
发达国家高校对心理咨询人员还有十分严格的职业道德要求。如美国咨询与发展协会(AACD)对咨询者伦理原则与义务做了详尽的规定。指出:“美国咨询与发展协会是一个教育、科学和专业性组织,其成员致力于提高个人的价值,保护个人的尊严,挖掘个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独特性,从而为社会提供服务”。从总体上看,发达国家高校的咨询指导工作是富有成效的。在美国,约有一半大学生在四年左右的大学生活中接受过这类服务;在德国,约有60%的大学生接受过这类帮助。
五、注重通过社会活动进行道德教育
发达国家高校积极支持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社会政治活动,一类是社会服务活动。
在社会政治活动方面,大学生对于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环境保护、保护能源、保护自然与生态平衡、反对种族歧视、倡导男女平等活动一向是比较关心和热衷的,很多社会政治活动的发起者与主力军就是大学生。例如,60年代的反越战运动等。撇开这些运动的社会历史原因不说,大学生热心发起或参与这些运动至少反映了他们参与社会的意识、责任心,反过来也进一步影响着他们的社会责任心、参与能力以及个人社会政治思想观点、道德价值观念的发展。
在社会服务方面,社会服务活动有时也被称为社区服务、志愿服务活动,这种活动在发达国家高校开展得是非常广泛的。根据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会1984年所作的“全国大学生调查”的资料表明,美国大学生参加的社会服务活动按参加人数的比例从高到低依次是:筹集基金(用于社会服务)活动,选举与竞选活动,为老年人、残疾人和退休者服务活动,环境治理项目与医疗服务活动。[16]在发达国家高校大学生中约有一半以上实际参与了各种各样帮助别人的社会服务活动。许多学者认为,适当的社会服务活动有助于大学生发展“利他主义和自尊自重的观念”,还常常对学生的学习动机、选择职业的能力,以及消除傲慢自负的态度、增加社会责任心都有积极的影响。因为服务性的志愿行为是具有以下特征的:“利他主义、对事业和组织的信奉、自由的意愿、无经济报酬、心理利益和牺牲。”[17]
六、注重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公共环境进行道德教育
发达国家高校注重利用大众传播媒介作好道德教育工作。在西欧和美国,除利用电影、电视来宣传其统治阶级的思想和主张外,近年来还不断扩大“校刊”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做法。在美国、德国、意大利都建立了相应的教育中心,为学生专门办了报纸。在美国,每年有上千所学校订阅《教室内新闻》周刊。德国于1985年在巴黎还举行了“校刊”国际研讨会。为了鼓励电视剧作者和制片人遵循社会道德标准,拍摄出有益于观众身心健康的好片子,美国还专门在电视界设立了“社会美德奖”。
发达国家还注重社会公共环境的情境薰染作用。美国的情况最具有典型性,美国非常注重建设一个美国主义的宏观情境,使置身其间的人潜移默化地受到美国价值观念的影响,根据美国生活方式来生活。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有众多的博物馆,全市几乎没有工厂和企业,居民2/3是公务人员。国家不惜大量投资进行社会政治教育环境、场所的建设。象美国国会大厦、白宫、华盛顿纪念塔、林肯纪念堂、杰佛逊纪念堂、国会图书馆、航空航天博物馆这样耗资不计其数、规模宏大的场所,在华盛顿就有十几所,各种参观点有一百多处。这些场馆集中表现了美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天天宣扬着美国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是美国向国民包括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基地和生动教材。在美国,随处可见飘扬着的美国国旗,就连一个消防队也都要挂上美国国旗。在旧金山,主要街道大都以华盛顿、杰佛逊等重要历史人物命名,以致整个旧金山的街路几乎成了一部美国名人志。类似这样的情况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比比皆是,公共环境成了无所不在“泛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语
通过以上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在德育工作方面得到以下启示。
要重视发挥教学主渠道的渗透性德育的作用。随着学分制的实施与完善,学校改革的不断深入,纯而又纯的德育工作时间会越来越少,靠增加时间的办法来加强道德教育已不可能也不必要,唯一的办法就是充分发挥公共课与专业课的“载道”作用、“渗透”作用,倡导教师教书育人,减少德育中学生的“防备”意识,提高道德教育效果。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其潜在性道德教育与活动性德育的作用。校园文化包括校风、学风、学校历史传统、校园环境、校园各种活动等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无声的,又是潜移默化的。要从培养人的战略高度,提高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创造条件,增加投入,努力营造学术气氛浓郁富有个性的学园氛围。重视校园各种传播媒介的软硬件建设。加强对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组织的指导,完善各种政策,积极扶持各种社团的活动,重视体育类社团活动与体育活动的开展,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要重视咨询指导,发挥其指导性德育的作用。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德育工作方式的转变,以“一对一”为主的咨询指导工作会越来越多,因为德育工作不是空对空的,它是与解决学生学习、生活和就业方面的实际问题分不开的,因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不仅仅是政治思想问题,还有大量的是属于生活问题和心理问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激烈,对大学生心理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为此,我们要重视心理咨询与行为指导工作,把心理咨询与我们做个别思想工作的优良传统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咨询工作模式,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心理方面的指导服务。同时也要加强学习指导、生活指导和就业指导工作。要树立大德育观念,发挥各种社会活动和公共环境的社会性德育作用。要加强对志愿者活动的组织指导,组织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学校要与社会各界建立广泛联系,建立实践基地,利用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等公共场所对学生进行教育;社会、学校和家庭要齐心协力,努力创造一个适合大学生健康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氛围。
要重视德育理论研究与德育实验,增加道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发达国家高校十分重视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注重德育理论建设,而且富有创造性。他们运用心理学、哲学等学科的理论从多侧面研究道德教育工作,注重德育理论对德育实践的指导,可以这样说,虽然发达国家高校的德育工作存在许多弊端,但他们在德育工作模式和基本方法的构建过程中注意实验探索和理论指导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自80年代以来,仅在美国就至少有6种德育模式流行,即“理论基础构建模式”、“体谅模式”、“价值澄清模式”、“价值分析模式”、“道德认知模式”和“社会行动模式”。[18]这些工作模式的突出特点是有很强的实用性与操作性。这些德育模式的实验与实践为提高美国学校德育工作水平奠定了理论基础。我国目前德育工作之所以效益不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德育脱离实际,缺少实验依据,理论过于抽象,德育方面操作性与科学性不强,对道德教育过程缺少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因此,我们要加强道德教育理论的跨学科研究,重视德育实验工作,努力增强德育理论的科学性、指导性,为提高德育工作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注释:
[1]〔美〕理查德·哈什等:《道德教育模式》,学术期刊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2]魏贤超:《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84页。
[3]金龙哲:《东京大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05页。
[4]罗海欧:《国外高校德育动态综述》,载《江苏高教研究》1992年第3期。
[5]刘文修:《哥伦比亚大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05页。
[6]魏贤超:《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14页。
[7]〔美〕博耶:《美国大学教育》,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62页。
[8]魏贤超:《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19页。
[9]《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与趋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361页。
[10]李守福:《大阪大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96页。
[11]李守福:《大阪大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97页。
[12]徐新义等:《康奈尔大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07页。
[13]刘和忠等:《西方高校学生工作及给我们的启示》,载《外国教育研究》1994年第1期。
[14]马建青:《大学生心理卫生》,浙江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5页。
[15]杨静云:《加拿大麦克麻斯特大学的学生工作》,载《思想教育研究》1985年第4期。
[16]〔美〕博耶:《美国大学教育》,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25页。
[17]〔美〕伊尔斯特:《志愿者教育导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6页。
[18]〔美〕理查德·哈什等:《道德教育模式》,学术期刊出版社,1989年版,第4—5页。
标签:道德教育论文; 日本大学论文; 美国工作论文; 大学论文; 大学课程论文; 组织环境论文; 教育咨询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