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与非独生儿童的攻击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攻击性论文,与非论文,因素论文,儿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
独生子女作为一个特殊的人口群体,其认识和社会化发展是否存在特异性的问题已引起我国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一些国外学者也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探讨。 仅就独生子女的人格和社会性发展而言, Falbo 和Poston(1993)发现,中国的独生子女并不存在明显的所谓“独生子女效应”, 独生子女的人格特点总的来看与非独生子女差异不大。 BinYang(1995)等人对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人格特点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独生子女的恐惧、焦虑和抑郁水平均低于非独生子女,表明独生子女的人格特点发展优于非独生子女。但是,近期的研究并没有为“独生子女心理发展的特异性假设”提供有力的实验支持。
攻击性的发展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攻击性行为是人类个体比较典型和常见的社会行为的一种。攻击性发展状况既影响儿童人格和品德的发展,同时又是个体社会化成败的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任何一个社会,从维持社会的秩序和安定的目的出发,都对其成员之间的攻击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从这一意义上说,攻击性行为基本上是一种不为社会所提倡和鼓励的。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个体的攻击性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童年期个体的攻击性水平或强弱对其成年期的攻击性有较强的预测作用。因此,对儿童早期攻击性行为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科学的考察,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干预教育措施来控制和减少其攻击的发生,不仅对于个体儿童的人格和社会性的健康发展与培养,而且对于未来社会的安定与秩序都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
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儿童外显的攻击性行为的自然观察,以儿童外显的攻击行为作为攻击性的指标,考察独生幼儿与非独生幼儿的攻击性是否存在差异,同时对影响儿童攻击性的某些因素进行考察。
二、方法
1.被试情况 本研究的被试来自山东省济南市的三所幼儿园,其中一所为市区幼儿园,另外两所位于城乡结合部。一共有207 名幼儿参加了本研究,其中,男孩114名,女孩93名;城乡结合部儿童144名,城市幼儿园儿童63名。小班儿童44名,平均年龄4岁9个月;中班68名,平均年龄5岁7个月;大班95名,平均年龄6岁9个月。
2.工具 幼儿母亲教育方式问卷(林磊,1995)该问卷共包括45个项目,分为溺爱性、专制性、放任性、期望性、不一致性、拒绝性、和民主性等7个维度。量表的同质性信度α为88。
3.攻击性行为的观察方法 自然观察法
4.步骤 1)确定攻击性行为的操作定义及观察的行为范围。 根据攻击性行为的定义,结合幼儿阶段儿童攻击性行为发展的特点,我们把攻击性行为定义为:任何踢、打、抓、咬、用力推搡以及用物体或工具等有意伤害他人的身体动作,或骂、侮辱、贬低等有意伤害他人的言语行为。根据这一定义,儿童由于过失或不小心而给同伴或其他人造成伤害的行为不属于攻击性行为,同时,儿童的粗暴游戏也不属于攻击性行为的范围,因为在粗暴游戏中,儿童的动作并不是以伤害他人为目的的。另外,本研究中,我们还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和儿童间的冲突予以区分。冲突是指儿童互动双方之间的一种对抗状态,其特点是互动的一方对另一方作出某种动作、要求,而另一方以某种反应与之对抗。研究攻击性行为重点是对个人的分析,主要揭示一方对另一方的某种消极刺激的释放,但不把双方之间的互动过程作为研究的主要问题。所以,本研究所探讨的问题不包括儿童间的冲突行为。2 )编制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记录表。观察记录表包括攻击者姓名、性别、所在幼儿园的类型(城郊/城市两类)、年龄(年级)及攻击的形式和类型。攻击的形式为3种类型:言语攻击、身体动作攻击、混合型攻击(言语攻击加身体动作攻击)。攻击类型,根据国外研究者通用的分类方式,分为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两种类型。工具性攻击,亦称以物为指向的攻击,是指那些把攻击作为一种手段以达到某一或某些非攻击性的目的的攻击性行为,如打同伴以获得同伴的物品;敌意性攻击是以伤害他人为最终目的的攻击行为,所以又称以人为指向的攻击。本文所报告结果只包括对儿童身体动作攻击和混合型攻击行为的统计分析,包括敌意性和工具性攻击两种类型,但不包括儿童的言语形式的攻击。
5.儿童攻击性计分方法 以儿童实际的攻击性行为次数作为其攻击性指标,以单件行为为计分单位,儿童每做出一件攻击性行为计1分。 得分越多,表明攻击性越高。
6.培训主试,进行预备观察 观察方法确定以后,选取6 名发展心理学研究生作为观察记录者,进行为期一天的集中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对攻击行为的理解、本研究所取攻击行为的范围、熟悉观察记录表、如何介入观察对象以及其它应注意的事项。待观察者全部符合要求以后,分成三组进入选取的三所幼儿园进行为期7天的预备观察。 预备观察的任务是熟悉观察对象,获得关于研究对象攻击性行为表现的感性认识,练习使用观察记录表,发现记录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其他在观察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对所发现的观察者存在的问题以及观察者提出的问题再次予以澄清,统一观察记录的标准要求。
7.正式观察与施测 在各观察者达到研究要求后,进入正式观察阶段。正式观察以幼儿园的班为单位,每个班观察10天,每天观察的时间是从上午8:30到下午5:30,包括儿童上课时间和自由活动时间。在正式观察期间请被试的母亲填写“母亲教育方式问卷”和“家庭背景问卷”。
8.观察者信度 在正式观察结束后,随机抽取2 位观察者(每个幼儿园一位),对参加本研究的一个幼儿园的一个小班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进行了一天的观察,共获得有共同记录的攻击行为17件。两位观察者在观察记录各维度上的一致率分别是:攻击对象的性别100%;起因94% ;攻击方式100%;攻击行为类型88%。
三、结果
1.独生非独生儿童攻击性的比较 本研究所关心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独生与非独生子女攻击性是否存在差异。由于本研究中的城市被试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缺少可资对比的非独生子女,因此,关于独生与非独生子女攻击性的对比只能在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幼儿中进行。城乡结合部地区独生和非独生子女攻击性的得分见表1。
表1 独生与非独生幼儿攻击性得分的平均数、标准差及t检验
组别n平均数标准差 t
独 生 803.63755.344 .551
非独生 644.15635.024
对独生与非独生幼儿攻击性得分的t检验结果显示, 两者不存在显著的差异(t=.551,P>.05),表明在本研究条件下,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的攻击性没有差异。
2.性别与儿童的攻击性 不同性别儿童攻击的平均得分、标准差及t检验结果见表2。
表2不同性别幼儿攻击得分的平均数、标准差及t检验
组别 n 平均数标准差 t
男 114 5.75895.839 6.27***
女 93 1.76093.075
注:*表示P<.05,**P<.01,***P<.001由表2可以发现,男孩和女孩在攻击性上的得分存在极显著的差异(t=6.27,P<.001),男孩的攻击性极显著地高于女孩。
3.父母受教育程度与儿童的攻击性 将被试的父亲和母亲依据受教育年限分为小学、中学和大专以上三种受教育程度组,考察父母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各组儿童攻击性是否存在差异。父亲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各组幼儿攻击得分的平均数、标准差见表3。 对三组被试的攻击性得分进行oneway分析,结果发现父亲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儿童的攻击性得分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F2,204=5.9702,P<.01)。进一步的N—K检验结果发现父亲受教育程度为小学的幼儿的攻击性得分显著地高于父亲受教育程度为中学和大学组的幼儿(P<.05),。但后两组之间不存在差异。
表3 父亲受教育程度与儿童的攻击性得分
受教育程度n平均数标准差
小学以下 237.17398.5952
中学 1353.28154.2138
大专以上 494.26434.9865
合计 2073.94695.1682
母亲受教育水平不同的各组儿童攻击性得分平均数、 标准差见表4。
表4母亲受教育程度儿童的攻击性得分
受教育程度 n平均数
标准差
小学以下386.0270
7.4030
中学
1433.5524
4.5077
大专以上263.3077
4.1739
合计
2073.9660
5.1735
对三组儿童攻击性得分进行oneway分析,结果发现三组儿童攻击性得分存在显著差异(F2,204=3.6984,P<.05),表明儿童的攻击性与母 亲的受教育背景有密切的关系。进一步的N—K检验发现,在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分别为小学以下(含小学)、中学和大专以上的三组幼儿中,第一组与第二、三组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P<.05),但第二、三组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4.母亲教育方式与幼儿的攻击 为考察母亲教育方式与儿童攻击性之间的关系,对母亲教育方式的7 个维度的得分与儿童的攻击性得分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发现,母亲教育方式中的拒绝性维度上的得分与儿童的攻击性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r=.1772,n=207,P<.01),表明儿童的攻击性与母亲的拒绝有密切的关系。
四、讨论与结论
在本研究条件下,我们发现城乡结合部在园独生与非独生幼儿攻击性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可以推论,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在攻击性方面不存在显著的差异,独生子女并不比非独生子女更富有攻击性。这一研究结果与有关研究(Falbo & Poston,1993 )得出的独生子女在个性方面的发展与非独生子女无明显差别的结论是一致的。这一结果同时表明,儿童攻击性的高低与是否独生没有必然的联系,儿童攻击性的高低,除受先天因素影响外,关键取决于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
攻击性的性别差异是心理学家颇感兴趣并着力探讨的一个问题。有关该方面的大量的研究文献均表明,男女两性之间在攻击性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男性的攻击性高于女性,且这种差异普遍地存在于各种不同的文化中(参见Parke & Slabby,1983)。 有关攻击的性别差异的另一个有趣的问题是这一差异出现的年龄问题。Maccoby和Jacklin(1980)对有关攻击性性别差异发生的时间方面的文献的元分析(Metaanalysis)发现,6岁以前已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孩多于女孩。本研究中我 们发现,男女幼儿的攻击性得分存在极显著的差异,男孩的攻击性高于女孩。这一结果与上述国外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同时,这一结果也为攻击性的性别差异的跨文化一致性提供了中国文化样本的证据。
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儿童的攻击性高低与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有关系。父母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幼儿的攻击性存在差异,父母为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组的幼儿的攻击性高于父母为中学和大专以上组的幼儿。我们认为,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幼儿攻击性的影响是通过其他一些变量如父母的教育教养行为而起作用的。父母的教育教养行为与其受教育的程度有密切关系,而儿童的攻击又受父母教育教养行为和方式的影响。与受到较高教育的父母相比,受教育较少的父母可能在对待儿童中更多地采用一些简单、粗暴和惩罚性的行为,而这些行为如果频繁使用,就会成为儿童模仿的榜样行为,从而助长了子女的攻击性。同时,我们发现,父母为中学学历组的幼儿与大专以上学历组的幼儿的攻击性没有差异,这一结果说明,父母受教育程度与儿童的攻击性之间不完全是一种线性关系,即在父母受教育程度达到一定水平后,儿童的攻击性并不随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的增高而下降。
父母教育方式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变量。在本研究中发现,幼儿的攻击性与母亲教育方式中的拒绝性这一维度有密切的关系,母亲对子女的拒绝性越高,子女的攻击性越强。这与国外有关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Parke & Slabby,1983)。 母亲的拒绝实际上代表着对子女的不接受和排斥。在日常生活中,高拒绝性的父母通常忽视子女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或表现为置之不理,这种忽视会引发儿童的挫折感,导致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同时,拒绝型的父母由于对子女采取忽视的态度,因此,当儿童做出自我控制行为时不能对其提供正强化,另一方面,当儿童做出攻击性行为或其他不为社会赞许的行为时,父母又不及时予以教育和矫正,从而导致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减弱及攻击性的增强。
在本研究条件下,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独生与非独生幼儿的攻击性不存在差异,独生子女在攻击性方面不存在特异性。2.幼儿的攻击性存在极显著的性别差异,男孩的攻击性高于女孩。3.幼儿的攻击性因父母受教育程度不同而存在差异,父母受教育程度低的幼儿的攻击性高于父母受教育程度高的幼儿。4.幼儿的攻击性高低与母亲教育方式中的拒绝性有正相关关系。
* 本报告系储东升、程学超教授主持的济南市科委项目“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的发展与教育”之部分工作。
标签:幼儿心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