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城市的现代化进程虽然在不断加快,但城市环境却出现了各种问题。其中,市政道路的雨水排水问题更加严重,给人们的日常出行和生产生活都带来了严重影响。鉴于此,本文就市政道路雨水排水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希望能够提高排水工程的工作效率、改善城市出行环境。
关键词: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施工技术
目前,市政道路排水工程工作效率低、排水效果不好经常使得城市道路大面积积水,尤其是在夏季雨季多发期,这种情况更加明显,给人们出行带来严重不便。所以,市政道路排水是否畅通不仅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决定了人们的道路出行安全,是城市发展现阶段必须关注的焦点问题。
1、市政道路雨水排水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1.1管道漏水严重
一般来说,市政道路排水管道出现渗水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点,施工人员在排水工程建设期间因操作不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致使施工工艺出现了问题,进而导致排水管道出现漏水现象,或者排水管道维护工作不到位,使得排水管道出现裂缝进而漏水。第二点,选用的排水管道材料质量不过关的问题,在购买材料时选用了没有出厂合格证明的管道,无法保障管道质量,且各受力面承重力不一致,使得排水管道极易破裂,造成严重的漏水问题。另外,工程人员在安装排水管道时如果不严格按照安装顺序操作,也没有进行全面彻底的检查,就非常容易造成排水管道的渗水。工程人员如果想避免管道漏水现象的出现,就必须在排水工程完成后及时进行检查补修,防治管道发生破裂出现裂缝。
1.2回填土问题
排水工程一般在地下进行,所以在一些土层较薄弱的区域经常会因土质疏松发生回填土现象,给排水管道的安装带来严重阻碍。针对于回填土问题的解决,最有效的方式是避免将土层薄弱的区域划在施工场地内,并且在开挖地下管道安装路线时严格对周围土质进行检测,保证土层厚度在施工标准范围之内,管道线土层的厚度直接决定了工程施工安全和管道安装质量。另外,监督人员要对每一项施工流程进行严格监控,提高排水工程建设的质量,减少安全事故的出现,确保市政道路整洁畅通。
2、市政道路雨水排水工程施工技术重点
2.1排水管道材质
雨水排水工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排水系统,科学设计排水管道路线、应用优良管道材料,都能提高排水工程的建设质量、保障排水系统的正常运作,从而保证市政道路雨水排放的顺利畅通。优质的排水管道能够提升排水系统工作效率,延长排水管道使用寿命,并且还能减少排水工程成本投入、节约工程资源,给城市建设持续灌注动力。此外,在选用排水管道材料时应结合城市地下环境和周围土质情况考虑,不同材质的排水管道适用于不同的土质环境。工程人员在购买管道材料时要先进行材质筛选,再取样分析选出最适合工程建设的管道材料,在购买时还要注意管道质量是否达到国家标准、有无出厂合格证明、是否保管良好等,这样才能选出高质量的排水管道。管道质量是保证排水系统工作效率的关键,必须重视其检查、养护工作,劣质管道、破损管道一经发现立即停用并进行替换。
准备,才能够继续施工,保障施工安全和施工效率。
2.2管线开挖准备
市政道路排水工程建设环境恶劣、地质情况复杂,所以在进行施工前必须要做好全面的工程准备。要想顺利开展开挖工作必须熟知城市地下管道分布,并且要有详细的管道开挖位置和管线走向资料,如果准备工作做得不充分就贸然开挖,极易导致管道受损、管线破坏。此外,开挖的准备工作还包括排水工程施工方案的制定。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地下管道安装线路,所以工程方案要依据实际情况来规划,并且要对开挖路线、堆土方位等问题着重考虑,保证开挖工作顺利完成。
2.3管道安装技术
管道安装效果直接决定了排水工程质量和排水工作效率,如果安装技术不过关会给后面排水系统的运作造成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若想提高安装技术水平、保障工程排水效果,工程人员可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点,管道清洁很重要,若管道有异物会影响管道畅通,并且还会给后面管道检修养护工作带来阻碍,因此,要提前对管道内杂物进行清理,在确保沟槽干净的情况下才可进行管道安装。第二点,管道安装中管道中线方位的确定很关键,可以防止安装过程中管道出现移位和偏差等问题。第三点,依据物理学原理,若想提高市政道路排水速度,施工人员可以将管道从低处向高处安装,这样能在最大程度上确保雨水排放的畅通。第四点,管道安装中最常见的还有渗水问题,为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施工人员要加强对管道接口密封工作的监管和检查,并将对应材质的密封圈套在接口部位,从而提高管道密封性能。
2.4排水检查井施工
排水检查井是市政道路排水工程的重要构成要素,也是工程施工要点。在进行排水工程建设时,工程人员首先要在和检查井相距10 m的位置建造排水井,以保持工程建设环境的干燥清洁。然后,要注意到排水检查井并不属于落地井的范畴,所以不能按照落地井的方式建造排水检查井,并且在工程浇筑环节中还要重视排水检查井和排水管道高度的一致。另外,要对排水检查井整体进行全面检查,保障井砖质量和施工安全。最后,在排水检查井建设完成后要进行回填土,并实时观察混凝土等材料的强度改变,在确定符合标准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所有工程都结束后要及时安装井盖,保证市政道路安全。
3、市政道路雨水排水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对策
3.1管道防渗处理
排水工程中最常见也最难以解决的问题就是管道漏水,所以,管道防渗成为了市政道路排水工程建设的重点内容。为从根本上解决渗水问题,施工人员提出不仅要严格监督施工工序、规范图纸设计和保管,还要增强材料质量把控力度,杜绝劣质施工材料的出现。经过实践证明,只要做到以上两点,排水管道在施工时就基本可以避免因操作失误和质量不均匀引起的管道漏水问题。
3.2回填处理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工程单位在挖排水管线时使用的都是开槽施工方式,这种施工方式有很强的局限性,不能灵活处理不同城市地下环境之间的关系,在遇到土层薄弱的区域,就很容易发生管道塌陷事故,给排水工程的建设带来严重影响。所以,在开挖前可以先进行设计标高,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挖掘高度到达设计标高,就可以把淤泥堆积在原土后面,再用砂砾进行设计标高然后继续开展管基工程建设。通常情况下,膨胀土和杂填土等不宜用于管槽的回填,并且回填土中也不可以出现尖锐异物。另外,在回填施工时一定要分层进行夯实,提高排水工程质量、保障排水工程安全。
3.3溶洞处理
城市地下通常都会有溶洞的存在,这类溶洞的主要特点就是体积小、水流慢,并且水流位置非常固定,会影响排水的畅通性。而由于排水工程一般都是地下运作,所以地下水流溶洞经常会干扰排水系统的正常工作,降低城市排水效率,并且这种问题在强降水天气中更加明显,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出行。虽然这类问题看起来很麻烦,但要想解决也很简单,只要在进行施工时加大溶洞周围填石片的密度和强度或者替换填充料,都可以有效避免溶洞问题。
3.4沉泥井建设
沉泥井在排水工程中的主要用途是沉积淤泥、防止管道堵塞。其建设流程是先对沉泥井周围环境进行检测,并在得出有关数据信息后设计出合理的沉泥井大小和建造位置,然后再进行挖槽和加固,增强其稳定性。最后,只要完成井框的安装和空隙的回填就可以让沉泥井正常工作了。
结语: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城市的高速发展成功带动了城市环境建设,所以,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市政道路的雨水排水问题。另外,城市排水也不仅仅是城市环境问题,它与每个人的日常出行都密切相关,只有不断解决排水工程建设问题,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雨水排水效率,改善城市环境和人们生活。
参考文献:
[1]刘旭莉.市政道路雨水排水工程施工技术[J].居舍,2018(27):43.
[2]董桂红,郭晗.关于市政道路工程排水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住宅设施,2017(11):76-77.
[3]刘克波.对于市政道路排水工程的施工技术分析研究初探[J].四川水泥,2017(09):30.
论文作者:李武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9
标签:管道论文; 排水工程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排水管道论文; 雨水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