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校本研修课中,我执教了“分数与除法”一课,这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第三课时的教学内容。为了降低学生学习难度,突破教学重点,教材通过分蛋糕、分月饼两个例题,让学生经历过程,揭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初次翻开课本看这节课的内容,感觉这节课比较简单。两个例题是学生从三年级就开始接触的熟悉的生活情境,如果按照情境导入,动手操作,观察总结,练习巩固的教学流程进行,最终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归纳、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并不困难,这节课学生学习的效果应该非常理想。
初次教学——课堂陷入僵局
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我首先教学例1,创设分蛋糕的情境,让学生把三个蛋糕平均分给三个人,研究每人得到几个。再减少蛋糕个数,让学生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三个人,研究这时每人得到几个蛋糕,从分得整数个开始过渡到本节课的内容。通过交流,结合课件演示,学生很快就得出每人分得三分之一个蛋糕。
接着,我教学例2,让学生把三张饼平均分给四个人,研究每人能得到几张饼,这是本节课的核心。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建议孩子借助学具“圆纸片”进行小组合作,研究交流,并最后派代表来说。根据前面分蛋糕的经验,我想孩子在分饼上应该没有问题。可就在“分饼”交流时,学生得到的结果让我大跌眼镜,答案可以说是五花八门。
“老师,把三张饼平均分成12份,每人得到3/12张饼。”
“老师,我们小组的结果是每人得到3/4张饼。”
……
对于学生意外的课堂生成,我也有点招架不住,不知该从何讲起,课堂由此陷入僵局,导致后面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得出变得很牵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那如何在教学的过程中,突破这一些重点难点,让学生对本课知识有个清晰的认识与理解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进行了第二次教学实践。
再次教学——抓住区别顺利开展
这次教学中,我把两个例题进行了综合,都改为分饼,并为突破难点,抓住分数“量”与“率”的区别,着重建立从“块”到“张”的过渡,在学生理解了例1中一块饼为1/4张饼的基础上,展开例2的教学。
师:每个小组都有三张彩色圆片,就代表这三张饼。小组四人先商量商量怎样分才公平,然后确定出一种方案,一起动手分分看,并选好代表来说一说。哪个小组先来展示?
交流:
组1:我们组把这3张饼,每个都平均分成4块,一共分成12块,每人得3块。
师:那么这三块饼合起来是多少张呢?
师:请你们小组的成员将自己得到的饼举起来给大家看一看。(请一生将自己所得的饼拿到黑板上拼一拼。)这是多少呢?我们一起来看,把这三个饼平均分成12份后,这样的一块是多少张饼?1/4张,每人分三块,就是三个1/4张,就应该是几张饼?
生:3/4张。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
通过分饼时的动手操作,交流中“块”与“张”的对比,结合将每人得到的饼拼在一起等一系列活动,课堂教学过程清晰流畅,大部分学生最终理解了3张饼的1/4,拼起来后就是1张饼的3/4,就是3/4张饼。
再次思考——精彩源于三思而教
为什么进行了简单的调整之后,学生就能够顺利地理解分饼的过程与结果了呢?仔细思考,源于以下几个原因。
1.关注区别,让学生的学习清晰明确。
本节课中,对于分数的两种意义“量”和“率”的理解,作为教师,我们必须予以关注。但若直接揭示这个区别,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并不能很好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我们只有心里清楚,并始终抓住这个区别,当学生出现错误的课堂生成时,进行准确的引导,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清晰明确。
2.重视过渡,让学生的理解顺势跳跃。
适宜的过渡,能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对于一些较难的数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重视过渡,搭建桥梁。本节课前,学生学习的都是分数表示“率”方面的知识点,而这节课跳跃到表示“量”上,若中间没有过渡,那么容易产生理解上的偏差,导致每人分得1/4张等多种错误想法的出现。因此,这里借助“块”与“张”的对比关系,学生很快就能顺势理解两者之间的区别。
3.激发思维,让学生的操作随之同步。
学生借助动手操作分饼来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不仅要能通过动手分饼,得出饼的变化,更要能把分的过程转化成数字的变化。所以,利用分饼,需要学生的思维与操作同步进行,让学生的思维行走于饼与抽象的数字之间。教学中,在学生操作完时,教师需要切实让学生交流分的过程,并从中激发学生思维,为后续不借助学具,而通过想象解决把3张饼平均分给5个人,每人分得几张饼的问题,也由此为最终得出关系打下基础。
一种关系,两个例题,看似简单,但细细想来,上好这节课,也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任何一节数学课,我们都需要三思而教。
论文作者:高国利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8月总第21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25
标签:学生论文; 分数论文; 除法论文; 蛋糕论文; 平均论文; 关系论文; 例题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5年8月总第21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