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现代化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电力企业也随之获得了迅速发展的机遇,从而有效的推动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电力行业作为危险性较大的行业,在实际操作电力企业中设备的同时,也很容易出现一些安全事故。所以要想确保变电安全、稳固的运转,操作者必须利用具有科学合理的方式对电力设备实施有效的操作,并利用强化管控,防止电力设备因为失误操作所造成的安全事故。文章主要分析变电运行中因错误操作电气所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以及有效的防范策略。
关键词: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TM732文献标识码:A
1、电气误操作发生的原因
1.1、运行管理方面原因
①导致误操作事故发生的一个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健全严谨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的是否健全和完善直接关系着操作人员的意识是否严谨,和主导着事故发生概率的大小。如果规章制度不完善,工作人员责任意识淡薄,那么他们很少能够严格遵守应有的规章制度,导致一些超过制度行为的发生从而引发误操作行为,给电气运行带来安全隐患。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必须建立严谨的规章制度,从制度上做到有保障。②有些员工并没有严格遵守制定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没有对员工形成有效的约束力的前提下,即便是有再严格的规章制度也是没用的,并不能很好地预防各类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常见的误操作行为有操作人员走错了工作地点以及图方便强行开锁等。
1.2、值班人员责任问题
(1)专业技术水平不足对于值班人员来说,电网运行的相关知识是必须要掌握的内容,以便能够及时地进行电气设备的倒闸操作,此外还要对本岗位的规程和制度烂熟于心,熟练掌握及倒闸操作的技术原则。有一些电气运行值班人员,对于设备、系统不熟悉,缺乏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实际工作经验缺乏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为电气误操作事故埋下了祸根。
(2)工作责任心不强有的操作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责任意识淡薄,操作不认真,精力不集中。在日常设备巡视维护工作中,图快、图方便、图省事,取巧心理。在操作中,不认真执行“两票三制”,忽略了操作中的重要步骤,比如必须要认真核实设备的名称、编号、和具体的操作位置,必须核对模拟图,必须认真检查设备是否具备送电条件,要按照要求对设备进行验电,如果上述步骤中有任何一个方面没有做到,都将会造成电气误操作事故。
(3)操作不规范操作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不遵守倒闸操作的相关规定,不执行命令复诵制度;不认真填写与审核操作票;不进行模拟预演;一次操作多带或少带甚至不带操作票;不按操作票的顺序进行操作,跳项、漏项或倒项操作;值班人员单独接令操作,没有监护人或监护不到位,有了这些不良习惯和行为,造成电气误操作事故是迟早的事。
1.3、安全管理的原因
变电站值班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由于日常工作不重视安全管理,不认真开展事故通报学习,不能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容易养成习惯性违章的坏习惯,对安全生产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在日常工作,不能严格执行《安规》及现场规程及有关规章制度,不能认真执行“两票”、“三制”,无票操作,无监护操作,漏项操作,跳项操作,操作过程中不认真执行监护复诵制,挂接接地线不进行验电,设备检修后送电,不检查送电范围内接地线、接地刀闸是否全部拆除或确已全部拉开等制度措施。这种习惯性违章行为,在安全管理上,极大增加了误操作的概率。
电力运行安全管理系统需求模型
2、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防范措施
2.1、强化变电运行操作相关的制度建设
建立现代化变电运行规章制度是规范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减少电气误操作事故的重要途径。一方面,电力企业应该根据变电运行操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满足实际需求的、科学的操作流程,对变电运行工作中的关键步骤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倒闸等的规范性;另一方面,电力企业应该总结变电运行事故经验,然后根据未来发展的需要,对现有的操作流程和相关制度进行优化,确保操作流程的合理性、制度的先进性。另外,还应该不断完善变电操作安全应急处理机制,定期举行事故演练活动,加强工作人员的应急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2.2、强化班组管理
人力资源部门在选拔合格的人才的时候,除了要考虑一个人的专业素养和技能,还要考虑这个人的责任心和是否具有团结合作的精神。同时,为了预防这些问题的发生,我们应该利用互联网和各种渠道,从各个方面去了解班级中是否存在问题以及存在什么样的问题,然后再去讨论如何解决。当然除了预防,我们还要采取主动的方式来应对这些问题,采取各种措施增强班级凝聚力,提高班级的环境氛围,防止员工出现消极的工作情绪。要对每个员工的工作职责进行清楚地划分,每个员工的职责不同矛盾就会发生的很少,专门的人员来负责管理防误闭锁装置,,操作人员要能够熟悉装置的使用,懂的如何利用最有效的方法来保护设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要按照严格的工作流程来进行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如果发现工作问题,一定要及时提出来并主动解决,防止问题的恶化。
2.3、切实做好防误闭锁设备的管理
电网相关技术的大发展,促进了防误闭锁设备在变电运行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但是介于该类防误闭锁设备在适应性和一些性能上的限制,实际变电运行中出现故障时不可避免的。除此之外,像其他电力设备一样,在使用较长时间后,防误闭锁设备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或者老化,这就需要做好后期的养护工作。在防误闭锁设备出现故障后,应当合理的开展解锁操作,此时,相关操作人员应当按照我国《电力安全生产规定》以及南方电网《电气操作导则》等的要求进行。旨在有效避免由此而引发的误操作,电力企业应当不断完善和强化落实各项解除防误闭锁设备过程的相关规程。
2.4、做好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对于变电运行操作人员的培训主要分为专业培训和素质培训两个方面,要求操作人员对于操作设备、操作系统以及系统的基本原理等烂熟于心,对于具体操作流程和常见问题处理措施了然于胸,对于操作规章制度熟知并能严格遵行。同时还应该严厉杜绝侥幸心理和依赖心理,确保操作人员能够以一个高度负责的态度开展相关操作过程。
总而言之,在变电运行时常常会出现安全事故,因此为了确保操作工作的安全性,保障电力系统高效的运转,必须强化建设预防是固定的有效措施,以此为我国电力企业的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帆.探讨变电运行电气接头发热的原因及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6:194.
[2]吴义纯,房雪雷,徐正清.变电运行规范化作业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实验室科学,2016,01:149-152.
[3]刘绍江.如何防止电气误操作[J].中外企业家,2016,17:208.
[4]李磊.变电运行中的倒闸操作技术要点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6,18:121-122.
论文作者:桂剑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0
标签:操作论文; 电气论文; 设备论文; 事故论文; 规章制度论文; 工作论文; 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