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南沙区星海小学 广东 广州 511400
【论文提要】 新课标提出,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是一门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课程同时也是一门训练学生分析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熏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实现人格的完善与心灵的和谐的课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这是可行的,也是必须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多辟蹊径,做好引路人,带领学生与文本对话,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充分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好。
【关键词】 语文 教学 美育
【论文正文】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的审美情操和完善学生的审美能力; 能够使学生获得内心的喜悦,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塑造心灵、开发智力的目的, 使学生在品德、智力、体魄、审美等方面都得到和谐统一、相辅相成的发展,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一、 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识字、听话、说话、阅读、作文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和爱美的情趣。”而中小学美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我们把学习语文的心理活动过程与审美活动的心理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艺术、加强美育,探索求真、求善、求美的结合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陶冶学生的情感,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二、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各种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对美的感受。
元稹的《琵琶歌》曾说:“灵性甚好功犹浅,急处未能臻幽闲。”[1]先天灵性再好,没有后天的训练,无论如何不能达到“幽闲”境界,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紧扣教材,挖掘各种课型里美的因素,利用好课文这一范例,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在小学语文的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美的因素,有无产阶级光辉思想的美;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的美;有艺术形象的美; 有文章结构的美; 有语言形式的美; 还有题材新颖的美等。 这些都表明我们的语文教材,力求通过形象、通过美, 让儿童去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去认识世界。 我们的教学活动就应让学生感受到教材中美的人,美的事,美的景,美的祖国语言。
1、选取文章中的美点,发掘每一篇课文中美的因素如:题目美,字词美,句子美, 情感美等。 寻找和精选美的方式,找出沟通课文与学生思想感情交流共同点。
翻开小学语文教材,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各种领域,各种状态的美。只要我们找准美育的切入口,充分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那份美的意境;教学中,教师应充当学生与文本沟通的桥梁,引导学生从遣词造句中感受作者文笔之美,构思之妙,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字里行间与作者一同感受那文字记录的那一刻隽永。
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中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美;《中彩那天》中父亲在巨大利益诱惑之前诚实、守信之美。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与孟浩然惜别之情,纵有千言万语要倾诉,最终化为一片烟雾茫茫的精美画面,充满了形象美、意境美、含蓄美。
2、课文内容情景的再现有利于学生对美的深刻感受。 实践表明,设置与审美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氛围或情景, 可使学生在课堂里较快地进入特定的教学内容, 并使语文教学过程中美育对学生影响更为直接、牢固和深远。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常会感到学生受年龄、阅历、知识、修养等限制, 往往“见美不知美”“读美不感美”,在语文教学中,首先要创造情境,因而教师可以利用各种电教媒体,充分发挥美育的形象功能,创设美的情境,把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可感的形象, 降低了学生对抽象文字理解的难度,又给予学生美的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教《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PPT展示一幅幅桂林山水的风景图,加上优美的音乐,把学生带入到桂林山水如画的境界之中,使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有了情感的铺垫,进一步理解课文自然就水到渠成了。又如教《“诺曼底”号遇难记》这一课,如何才能使学生感受“诺曼底”号遇难以后哈 尔威船长的沉着指挥、忠于职守、忘我牺牲的高大、美好的形象呢? 教师可以先创设情景,播放“诺曼底”号遇难时人们的呼喊声、尖叫声, 海水的咆哮声等等的声音,再让学生想象:假如你就是船上的一员,你有什么感受?你会怎样做? 让学生充分体会当时人们的惊恐万状及混乱。 这个情景为下文学生体会船长的高大形象起了重要的铺垫。 这时带领学生把思维一转,就在这危急的关头,你希望船长能做些什么? 那学生对于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就容易得多了, 对船长那美好、高大的形象也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3、导入意境,调动学生的生活和知识积累,去进行联想和想象, 以丰富审美对象中所包涵情感因素,使学生理解美的形象所展示的意义, 明确美的情感所蕴涵的理性。
作品是作者思想的结晶,作者之情,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寄情于景、有的托物言志、有的借景抒情。 学生要体味这些情感,只有通过“披文”方能“入情”。真正与作者情感相契合,真正体会语言文字的内涵。 为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剖析文章的选材、组材,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产生情感的共鸣。
如白居易的《忆江南》中的名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如果仅仅通过解释让学生明白诗句的表面意思也没有多大的意义的, 如何才能让学生更深一层地理解诗句所深含的感情呢? 我以为,可以通过“幻想游览”法,教师一边播放有江南特色的古典音乐, 音乐轻轻地流淌,仿佛隐约有流水声、有鸟鸣声, 一边让学生闭起眼根据老师所说的内容进行想象。 “春天的江南风景秀丽,叫人迷恋,早晨站在江边, 火红的太阳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映得江边的春花比霞还艳,比火还红, 春天的江水明净、清澈,江面远处帆影点点、加上声声鸟啼,晨风送来缕缕花香, 江南的春早怎能不叫人迷恋呢? ”老师的声音停了,但学生还沉浸在对江南美景的体验当中,学生在意境审美中, 得到了美感的熏陶。
三、在课堂教学各环节中美育的实施途径。
1、在朗读中感受美。不同的课文在语音的抑扬顿挫、高低强弱、舒缓紧凑等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器官的活动,使学生在口读、眼看、耳听中玩味其意、审视其美、享受其乐,带学生披文入情, 感受和认识美的语言。
鲁迅先生说:“音美以感耳。”说明放声朗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而最佳读法首推叶圣陶倡导的“美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要“美读”,首先就是要重视读前指导,一般可从这三方面入手:A、抓住题眼,整体感知情感基调;B、抓住句中重点词语,具体地寻求作者的感情依托; C、抓住课文的中心句,把握作者的思想内涵。 其次就是要特别注意读中指导,指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表述, 以达到“美读”的境界
语言文字是文章的基本材料,是思想和感情的载体。语言美是语文教材所选课文的特征之一。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中曾说:“美就是由视觉和听觉产生的快感。” [2]听觉对于感受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叶圣陶先生说的:“美文需美读”。朗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过程。朗读可使学生立体化感知教材的美,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美的感受。如《燕子》一文中“阳春三月,下过了几场蒙蒙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青的草,绿的叶,各种色彩鲜艳的花,就乡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赶来,加入这百花争艳的盛会,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这段文字中,“黄绿眉眼”、“色彩鲜艳”、“伶俐可爱” 、“百花争艳”这些形容词和名词搭配成十分贴切、生动、工整的短语。 如果教师能够指导学生认真品味,就不仅能够使学生欣赏到词语搭配的形式美, 而且能够想象到词语的含义美,让春天的明媚景象生动具体地印在脑中。
朗读是一门艺术,教师可以通过指导朗读以声传情,声情并茂,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朗读不仅能加深对课文中美的内容的理解,这个过程实际上是朗读者对文章内容的一次新的表现。通过朗读,朗读者把自己对美的感受和体会传递给听者,也就是把美表现出来让别人欣赏,在这个过程中,朗读者的表现意识增强了, 产生了必须读好的心理期待,自觉地提高朗读能力和对美的表现力。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创设情境,带着学生设身处地地进入到文章中去,细细品味语言文字中的奥秘。
2、从分析词语中感受美,找出课文作者在字词中所倾注的情感,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用词之精妙。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语文课堂上要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就要引导他们在字里行间去发现美、品体美,鉴赏美。如《草原》一课,在学习第2自然段时, 可让学生抓住比喻句来感受草原的美丽“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好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而句子中“渲染”“勾勒”这两个词语更是理解句子的关键。 让学生通过理解这两个词语进而理解什么是中国画, 在他们的脑海里通过形成中国画的简单概念。 知道作者把小丘比喻为中国画的准确性。 如果有条件的话, 教师还可以即场通过示范让学生更直观的认识渲染、勾勒是画中国画的其中一种方法, 以及运用这两种方法所收到的效果,这样就更能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比喻之美, 感受草原那种辽阔、质朴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又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文中有小女孩四次擦火柴所产生的幻想,通过幻想与现实的对比来突出小女孩命运的悲惨,以及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控诉。而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抓住重点词语的对比来体现故事的凄美。 如描写了小女孩在下着雪的大年夜光着头,赤着脚在街上走着的时候, 作者还着意描写了小女孩那披在肩上的打着卷的金黄色的头发, 这样就使小女孩的美丽与她身处环境的恶劣起来对比,使小女孩的形象更加深刻; 又如小女孩第一擦着火柴看到一个烧的很旺的很大火炉,可火柴灭了以后有的只是一堵又厚又冷的墙,幻想与现实的对比也就是美好与丑恶的对比, 通过这一对比唤起学生对小女孩的同情,同样的对比在整篇课文中都有运用, 文章最后在新年的早晨, 人们发现小女孩冻死街头的冷漠与小女孩嘴边挂着的微笑再一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教学中教师若能引导学生抓住这些重点的词句能使学生对小女孩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使他们更深一层地认识美与丑,受到心灵的陶冶。
3、通过分析,感受课文中的真善美。朱熹说:“读书之法,既先识得他外面一个皮壳了,又须识得他里面骨髓方好。”[3]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是凭借语言文字来进行的。引导学生分析语言文字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才能真正地鉴赏美。
例如《穷人》这篇课文中,作者塑造了渔夫、桑娜、西蒙三个人物形象。 桑娜是渔夫的妻子,她善良、勤劳、淳朴,而又富有同情心。 她把一个贫困简陋的家布置得井井有条,干干净净,这说明她勤劳; 在寒冷的夜晚,孩子们舒舒服服地睡着了,这说明她是个善良的母亲; 她心惊肉跳地等待着丈夫打鱼归来,说明她是贤惠的妻子; 她以穷人的同情,关心着寡妇西蒙,当她看到死去的西蒙留下了两个孤儿时, 她不顾自己家庭的困窘,战胜了怕给丈夫增添生活重担的矛盾心理, 毅然决然地抱回了孤儿,这说明了她的同情心。 桑娜是渔家妇女阴柔之美的形象。 渔夫为了挑起生活重担,不顾惜个人安危出海打鱼, 然而当他得知西蒙死去的消息时,主动提出收养两个孤儿。 他明知等待着他的是更艰辛的生活,将付出更艰苦的劳动, 但他还是把温暖与父爱献给两个孤儿,显示了他大海一样宽广的胸怀。 渔夫是一个阳刚之美的形象。 西蒙是一个坚强又善良的母亲。 为了孩子,她在贫困与死亡中挣扎着,直到临死,她还把自己的衣服盖在孩子身上, 把头巾包在孩子脚上,她把温暖与爱心永远留给了孩子。 渔夫、桑娜、西蒙这三个人物形象,又构成了穷人的群体。 在语文课上通过分析三个形象,使学生感受到穷人身上共存的纯洁而高尚的美德, 这才是真善美和谐的统一,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真情,从而提高了学生审美的能力。
4、写作,课堂美育的延续。
作文实质上是学生在感知美、发现美的基础上创造美的一个过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让作文教学与审美结合,在引导学生获得审美感受的基础上, 进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表现美、创造美。
审美教育贯穿于整个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已让美的内容、美的形象、美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了一幅美的印记,为作文中再现美打下基础。四季更迭的自然之美;石缝中小草倔强生长的生命之美;身边普通人们勤劳互助的思想和行为美,这都可以成为学生笔下的素材。此外,也可以通过对课文的续写或改写等来发挥学生对美的自我见解。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可通过改写,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去改变小女孩的命运,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对小女孩的同情体现到他的文章里面, 学生的美好心灵也有了展示的地方。同时,教师也必须及时对学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表扬, 使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热情得以不断延续。
综上所述,美育对学生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日积月累、逐步加深的。 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课的日常教学中,应更好地发挥语文课的美育功能, 引导学生披文入情,进入境界,从“境”中见到“形”,从“形”中感受到美,从而进行美育教育。让学生把从美的事物中获得的体验转化为自己的技能、技巧、观点与信念, 学会观察美、欣赏美、理解美,进而去创造美,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另外,教师也应提高自己创造美的能力, 如优美的语言、准确的肢体语言、各种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等, 这样对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有着独特的功能, 为培养具有全面、综合素质的人才奠定基础。
【注】
[1] 引自《美学原理》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第117页
[2] 引自《柏拉图文艺对话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年版 第199页
[3] 引自 《朱子语类辑略》卷五
【参考书目】
马笑霞:叶圣陶语文教育审美观兼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叶圣陶研究会(网站)。
张相轮、钱振勤:《教学美学》,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年12月版
叶昌奎:《以美育人教育模式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5月版
论文作者:冯丽华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
标签:学生论文; 美育论文; 课文论文; 语文论文; 小女孩论文; 西蒙论文; 作者论文; 《文化研究》2017年4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