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连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_连锁经营论文

论我国连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_连锁经营论文

论我国连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连锁经营论文,论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零售企业有了长足发展,但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外国零售企业的纷纷涌入,使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发展,我国零售企业纷纷加大改革力度,为此,许多企业采取了一种新的经营方式即连锁经营。

发展连锁经营也是适合我国国情的。首先从发展连锁经营的条件看:根据发展连锁经营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人均年收入到达230—260美元水平时连锁商业就会开始发展,人均年收入达到600—850美元水平时,大规模、国际化的连锁商业就会出现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从我国的情况看,1995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3179元人民币,折合370美元,本世纪末,我国人均收入预计将达到800美元。目前,我国沿海地区,特别是一些大、中城市已经达到发展连锁商业的起步水平。发展连锁经营也是与我国的总体消费状况相适应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经济充满活力,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速度稳定增长,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随之不断提高,消费需求也呈现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特征。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仍属于低收入国家仍处于温饱向小康过渡阶段,预计到下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因此收入水平所决定,目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大众化”仍是我国消费的主流。因此在我国发展连锁商业,必须把中等收入的工薪阶层作为基本顾客,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要为经营宗旨。而连锁经营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商品的售价低,这恰恰与“大众化”的消费是相适应的。因此连锁经营能更好地衔接产销,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上述二者看似矛盾,但又恰当地统一于我国的国情中。因此,发展连锁经营是结合我国国情的。

发展连锁经营还能有效地解决我国零售企业中存在的弊端,使我国零售业走上规模化经营的道路。长期以来我国零售企业中存在一些主要问题:(1)经营方式落后,主观随意性强, 具有鲜明的非规范性特征。(2)规模小,竞争力低。据统计,1995年我国前50 家大型商场的总销售额只有490亿人民币,而美国沃尔码集团的零售额则高达940亿美元。(3)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水平低, 而采取连锁经营可逐步有效克服这些弊端。因此,走连锁经营之路,无疑是中小零售企业生存发展之路,是大型零售企业提高竞争力,真正走规模效益之路,而且我国商业企业要跨出国门,走向世界也必须采用连锁化、集团化的方式。

连锁经营方式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传入我国,在近10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连锁经营取得了相当的发展,但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1)企业规模小,连锁店数量少。 连锁经营只有拥有一定规模的成员店铺之后才能通过整个公司的协调运作发挥出规模效益。各国经验也证明,一个连锁企业一般只有发展到十四家店铺以上才能开始盈利。而我国多数连锁企业只有几家分店、规模过小,致使低价的统一进货不能保证,企业的规模效益不能发挥,使得部分企业处于亏损状态。(2 )规范化程度不高。正规的连锁店要求做到几个统一,即统一店名、统一核算、统一服务、统一管理、统一宣传等,这些“统一”是连锁经营规范化的要求。目前我国许多连锁企业都实现了统一店名、店貌,实现了连锁经营“形”的统一,而“神”的统一,即统一价格、统一核算、统一配送、统一管理都没有真正做到,使连锁企业“连”而不“锁”,因此我国连锁企业层次较低。(3)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水平低。 连锁经营不同于传统的商业经营,其组织化程度及科技含量高,它要求企业把合理的管理流程和管理规范标准与先进的计算机结合,实现技术管理。但目前我国大多数连锁店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没有严格系统的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国际连锁经营中普遍采用的条形码管理系统、库存自动化管理系统等科学先进的管理手段在大多数连锁企业中都尚末运用,很多企业仍沿用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管理手段落后,整体经营管理水平的低下也是影响连锁企业扩大规模,取得良好效益的重要原因。(4 )经营管理人才缺乏。连锁经营是一种先进的现代化的经营方式。其经营管理较传统商业具有范围广,难度大,要求严,技术含量高的特征,这就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连锁经营刚刚起步,各方面管理人才比较缺乏,职工素质差,这也是制约连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上述问题的存在,使我国连锁企业经营效益不佳,竞争力不强,针对存在问题,我们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

1、加速流通体制改革,促进企业经营机制转换。 目前我国旧的“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未完全打破,地区所有的管理体制,部分所有的企业体制使得连锁网点难以按市场规律优化设置,难以跨地区、跨部门、跨行门发展。因此必须加快流通体制改革,促进经营机制的转换,打破行政隶属和所有制等方面的限制,逐步发展跨部门,跨地区和跨所有制的连锁企业真正形成有水平的现代化的大型连锁企业集团以保证连锁企业实现规模效益。

2、提高规范化程度和管理水平。 管理的规范化是连锁经营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以统一配送、统一核算为重点,努力提高连锁经营的规范化程度在管理上应尽快导入科学管理手段,完善企业的管理机制,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实现商店管理的现代化、自动化,逐步改变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

3、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连锁经营由于其组织形式上的特殊性,对从业人员连锁经营专业知识的要求很高。因此,加强连锁经营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培养连锁经营专门人才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1 )有条件的企业内部成立培训机构聘请国外或其它连锁企业有丰富经验的经营管理者对员工进行专业培训。(2 )依靠有关大专院校、研究机构的力量对员工进行系统培训。(3 )对连锁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可采取送到国外优秀的连锁大公司实地学习的方式,亦可采取引进国外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方式。(4 )为促进连锁企业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整体素质的提高,可实行连锁企业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总之,要想方设法培养和造就一大批连锁经营的专门人才,以保证和促进我国连锁经营的顺利、持续发展。

当然,连锁经营在我国是新生事物,其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离不开国家、政府的大力扶持。因此,为使我国连锁业克服各种困难,走上顺利发展的轨道,国家还须制定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使连锁业的发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时相关的各级政府部门对连锁企业还应积极扶持、引导,按照国际通用标准,并结合我国市场与企业特点,分别不同类型,尽快制定连锁经营的服务规范体系,使我国连锁业的发展尽快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标签:;  ;  

论我国连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_连锁经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