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探究教学;学生实际;直观情境
高效课堂是一种充满趣味和生机的课堂,它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是广大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过程当中必须要实现的目标之一。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当中,教师要积极贯彻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将多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应用到生物教学课堂当中,以此不断促进高效生物教学课堂的构建。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构建高效初中生物教学课堂的策略进行一番阐述和说明。
一、实施探究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初中生物教学当中,教师不能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还需要向学生提出一些与教材当中的生物知识有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以此不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提高学生的内在动力,让生物教学课堂充满活力。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当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实施探究教学,这样,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可以让生物教学重新散发光彩。
例如,以《鸟的生殖和发育》为例,在讲述教材内容时,我先结合本节课将要讲述的内容,向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1、鸟的生殖有什么特点呢?2、鸟卵的结构当中最重要的结构是什么呢?为什么呢?3、鸟卵当中起保护作用的结构有哪些呢?4、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结构分别是什么呢?5、系带的作用是什么呢?然后,我让学生根据我提出的问题,对教材当中的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究,使学生掌握了鸟卵各个结构的功能。最后,我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对教材当中的例题进行了探究,使学生巩固了自己本节课掌握的知识。这样,教师通过对学生实施探究教学,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还使生物教学重新散发了光彩。
二、联系学生实际,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在初中生物教学当中,教师如果能够将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引入到生物教学课堂当中,可以让学生意识到生物教学的重要性,并避免生物教学脱离学生实际,加重学生进行生物学习的压力。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当中,教师要重视联系学生的实际,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学生进行生物学习的负担,还可以降低学生掌握教材当中的生物知识的难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以《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为例,在讲述教材内容时,我先为学生引入了以下生活实例,如土壤污染、大气污染等等,并让学生相互之间交流讨论了自己知道的环境污染的资料,使学生初步了解了环境污染问题的危害。然后,我让学生阅读了教材当中的内容,并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教材当中的知识的理解,总结了酸雨的概念、成因以及危害等的有关内容。之后,我让学生在小组内探究了以下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控制酸雨呢?以此加深了学生对与酸雨有关的知识的消化。最后,我为学生讲述了其他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有关知识,并让学生相互之间交流讨论了自己的感想,使学生形成了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这样,教师通过联系学生的实际,不仅减轻了学生进行生物学习的负担,还降低了学生掌握教材当中的生物知识的难度。
三、创设直观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电子白板等,可以实现生物教学的信息化,并提高生物教学的直观性,从而不断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进行生物学习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高效地掌握教材当中的生物知识。
例如,以《哺乳动物》为例,在讲述教材内容时,我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出示了不同的哺乳动物的图片,如大熊猫、鲸鱼、狮子、蝙蝠等等,并结合图片向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上述图片当中的动物,形态各异、生活环境也差别很大,为什么都属于哺乳动物呢?什么样的动物是哺乳动物呢?然后,我让学生结合上述图片,总结了上述动物的共同特点,如,体表特征;胎生、哺乳的特征等等。在此基础上,我对学生的总结进行了补充,并结合教材当中的内容,为学生讲述了哺乳动物的有关知识,使学生掌握了哺乳动物的特征。之后,我为学生出示了导盲犬的图片,并让学生思考了以下问题:哺乳动物和人类有什么关系呢?最后,我引导学生从有利以及有害两个方面总结了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使学生深入了解了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这样,教师通过为学生创设直观情境,不仅提高了学生进行生物学习的兴趣,还使学生高效地掌握了教材当中的生物知识。
总而言之,在初中生物教学当中,教师要积极探索各种能够促进生物高效课堂进行构建的策略,以此可以不断对学生进行高效的教学,从而可以让学生成为生物教学课堂的主角,并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志刚. 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应用研究[J]. 中华少年,2018(29):227-227
[2]白宗芳. 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思路及策略[J]. 都市家教月刊,2017(9):50-50
论文作者:姜芳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
标签:学生论文; 生物论文; 高效论文; 课堂论文; 哺乳动物论文; 教师论文; 初中生物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