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发热不同时期护理的体会论文_国小玲

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发热不同时期护理的体会论文_国小玲

国小玲

平果县太平中心卫生院 广西平果 581407

摘要:目的 探讨循症护理干预在小儿发热不同时期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住院治疗发热患儿180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90例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作为对照组,90例患儿采用循证护理干预进行临床护理,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并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 在小儿发热不同时期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儿的护理效果,对于改善患儿发热体征、提高治疗治疗效果均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循证护理干预;小儿发热;不同时期

小儿发热是儿科临床上的常见疾病,其临床表现多为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头痛、鼻塞等症状,小儿发热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极易对患儿的神经发育造成不可逆的损伤[1],严重影响着患儿的健康成长,因此如何有效的提高小儿发热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目前临床上对于小儿发热的治疗主要以对因治疗和对症护理干预为主,优质的护理服务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前提条件,基于此,笔者采用循症护理干预方式进行了小儿发热临床护理的相关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住院治疗发热患儿180例,年龄2~7岁,平均年龄3.4±1.2岁,男性患儿108例,女性患儿82例,180例患儿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90例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作为对照组,90例患儿采用循证护理干预进行临床护理,作为观察组。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 N(例)年龄(岁)男性(例)女性(例)体温(℃)

观察组903.3±1.4 56 34 38.4±0.4

对照组903.5±1.1 52 38 38.3±0.6

t/Χ2值-1.0660.3701.316

P值0.2880.5430.190

P>0.05,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入院体温等方面均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临床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儿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即 ⑴ 护理问题的提出 由科室内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护士和护士长组成循证护理小组,针对小儿发热不同时期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问题假设,并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和跟踪效果;⑵ 文献检索 分别从中国知网、万方资源网络和维普网检索关于小儿发热护理的相关文献,结合科室内收治小儿发热患儿的实际病情,开展科室内的研讨会,并对文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评价;⑶ 循证护理干预措施的制定 ① 前驱期 该期患儿主要表现为低热,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详细讲述患儿的治疗、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依据患儿实际病因和症状选择适宜的干预措施;② 体温升高期 该期患儿主要表现为体温持续升高,同时伴有面色苍白和皮肤干燥等体征,护理人员应准备相应的急救器械,防止患儿出现高热惊厥,同时结合物理降温法进行降温,对于出现高热惊厥的患儿,护理人员应给予平卧、救治、持续供氧等对症护理干预,维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辅助使用地西泮等药物;③ 高温持续期 护理人员在对患儿进行物理降温的基础上,应依据患儿年龄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2],由于患儿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所以在进行护理过程中应尽量减少退热药物的使用,且物理降温要注意降温的强度,注意补充体液;④ 体温下降期 护理人员应给予患儿适宜的饮食护理、输液护理和心理护理,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2.2 临床观察指标 以两组患儿的退热效果作为观察指标,退热效果评价,显效:患儿接受治疗后4h内,腋下体温下降≥1℃;有效:患儿接受治疗后4h内,腋下体温下降0.5℃~1℃;无效:患儿接受治疗后4h内,腋下体温下降<0.5℃,有效率=(显效患儿数+有效患儿数)/患儿总数×100%。

1.2.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软件包对两组患儿的观察指标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非等级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等级计数资料进行秩和检验,α=0.05

2.结果

比较两组患儿的退热效果发现,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患儿的退热效果的比较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退热效果比较

组别 N(例)显效(例)有效(例)无效(例)有效率(%)

观察组90 46 36 8 91.11

对照组90 22 51 1781.11

Z=-3.711,P=0.000,P<0.0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小儿发热的病因较多,针对不同病因和发热时期选择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方式对于提高小儿发热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护理方式主要建立在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存在一定的主观性[3]。循证护理属于循证医学的一部分,其核心均为“证据”,即通过对护理相关文献的检索、分析,结合科室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方式,提高了临床护理的客观性和可行性,有效的降低了临床护理风险。发热不同阶段患儿的临床体征和发热温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通过针对不同时期的患儿分别进行循症分析,并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有效的提高了临床护理的针对性,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小儿发热的护理质量。本次临床研究发现,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说明循症干预可有效提高小儿发热的退热效果。

总之,在小儿发热不同时期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儿的护理效果,对于改善患儿发热体征、提高治疗治疗效果均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颖.60例小儿发热惊厥的病因及治疗[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6):604-605.

[2]周国丽.循证护理对小儿发热不同时期的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1):201-202.

[3]崔丹丹.小儿发热在不同时期的循证护理[J].中国医学工程,2013,21(8):126.

论文作者:国小玲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第1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0

标签:;  ;  ;  ;  ;  ;  ;  ;  

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发热不同时期护理的体会论文_国小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