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班级内学生思想品德均衡发展论文_祁素倩

如何实现班级内学生思想品德均衡发展论文_祁素倩

祁素倩 河北省南和县实验中学 054400

一、教育均衡发展的提出

随着国家教育部提出教育要均衡发展以来,均衡发展成为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专家们恨不能在一夜之间“均贫富”,将学校的资源重新分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均衡。人们对均衡如此钟爱,皆因过去发展中不均衡的现象太多,城市重点学校和一般学校之间、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之间的差距拉大,城乡优质教育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突出,教育公平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二、对学生均衡发展的定位

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最本质的特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应以实现全体学生均衡发展为目标。我们认为学生的均衡发展是指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绝不是指学生各学科或各领域平均发展、等速发展。师资、生源、环境、历史积淀……方方面面客观上的差距决定了各个学校学生的发展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强求平均、同步发展,最终只能是大家都没有发展;只有让强者更强,让薄弱者迎头赶上,逐步好起来,才能切实改变学生间发展失衡的状况。我们认为每一班级都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变化,每一个学生都要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三、国内外关于学生均衡发展的研究对比

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教育的均衡发展。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历届政府都把推进教育改革、重视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布什总统在宣誓就任总统后的第二个工作日,即2000年1月23日,就制定了联邦政府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新政策,并公布了《不让一个儿童落后》的教育蓝图。这个教育蓝图特别强调了重视教育公平,要帮助处于不利情况下的学生,并要奖励“不让一个儿童落后”的学校。2002年9月8日,英国首相布莱尔在参观一个地方的“确保起点”项目中心时发表讲话,强调说:“我们的目标是在一代人中消灭贫困,不把贫困带到第二代。无论一个人的出身背景和阶级,每一个人都能享有我国日益增长的繁荣。”同时还强调:“我们要实现真正的平等——平等的身份和平等的机会。”“确保起点”是英国政府消除儿童贫困和社会排斥的一个里程碑。日本和韩国同样十分重视基础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问题。两国的义务教育已经基本做到了“关爱每一位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所有的小学、初中,只要有智力障碍和伤残儿童的,都有为这些儿童专设的教室并配有受过专门培训的教师,对外国儿童也是如此。不仅世界各国政府和学校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广大民众也有极大的热情。仅以美国为例,拥有1000万美元以上资产的基金会已有3000余个,如著名的卡内基改进教学基金会、福特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上述基金会的资产总额当时就约为145亿美元,其中教育是基金会活动中获得最多好处的领域。

与国外的义务教育发展相比,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得还很不够,均衡程度、优质程度还比较低。我国的许多专家学者都对均衡发展教育开展了较深入的研究,为我们开展此课题研究提供了素材,并增强了我们开展此课题研究的信心。

四、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弱势群体的均衡发展

“弱势”是针对“强势”而言的。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包括身体残弱者、心理不健康者、单亲家庭者、经济困难者、学习困难者等等,这些学生的共同特点是敏感、自卑,思想上总有挥之不去的阴影,心理上承受着与这个年龄不相称的压力,带给学习的影响也是可想而知的。

弱势群体的弱势体现在不同的方面,因此思想品德教育者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和切入点看待和认识这一问题,需要建立由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参与的系统工程。要有爱心,有信心,有耐心,把更多的关心洒在他们的身上,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战胜自我,让他们明白老师心中永远有他们的位置,老师永远都在关注他们。同时,教育中的弱势群体不像经济中的弱势群体——简单的经济援助能解决一切,要讲究策略,在帮助这些弱势群体时,要注意避免居高临下的恩赐态度,更不要把自己当成“救世主”,应该以平等的身份和平和的态度去介入这种助人的关系,并将最终的落脚点放在受助者的“自助”上。

五、班级内学生思想品德均衡发展的价值与创新

在班级内如何实现学生思想品德均衡发展,是一个此前研究尚显得薄弱的空间。对在班级内实现学生均衡发展途径的研究,过去较多地从区域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方面切入,在班级内实现学生均衡发展,至今还未见到有较为系统、较有现实操作指导价值的研究成果问世,这就使我们的研究既能适应现实的迫切需要,又具有相当的开创性。

其次,在班级内实现学生思想品德均衡发展途径的研究还具有较强的理论探导价值。学生的均衡发展与素质教育、学科规律、心理奥秘等方面的关系,在班级内学生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弱势学生群体的教育问题等,都具有很强的理论色彩,值得投注精力进行深入的开拓性研究。

思想品德教学中,关注弱势群体、提高弱势群体的能力和素质具有深远的积极意义。提高学习者整体素质,使其全面发展、全体发展,实现教育宏观目标,是教育实践领域的深化,是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趋势。只有这些弱势群体也发展了,我们才能顺利地实现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目标,才能最终避免教育失败。

参考文献

[1]孔企平 著 钟后泉 等 主编《论学习方式的转变》.《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关文信 编著 《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

论文作者:祁素倩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4年4月总第16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6

标签:;  ;  ;  ;  ;  ;  ;  ;  

如何实现班级内学生思想品德均衡发展论文_祁素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