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业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的后续。它既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状况的一种方式,也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合理的作业设计对学生巩固概念、掌握数学方法、体会数学思想、发展思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直接关系到数学教学质量的高低。
关键词:高效课堂;数学作业;有效设计
一、作业有效性的内涵
“作业的有效性”这一概念包括三重意蕴即有效果、有效率和有效益。有效的数学作业是指教师遵循认知活动的客观规律,设计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的一项主体实践活动,从而实现特定的学习目标。
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形式,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完成一定数量的数学作业,能使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作业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也利于教师了解教学情况,及时反思改进。随着教育的发展,教育教学的主体已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尤其是高效课堂的提出与探究,如何设置作业,如何做好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有效作业设计的措施
1.作业设计的规范性。因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每周作业的设置可以作为备课组活动的研究和探讨的内容。比如哪些是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的,哪些是学生自主探究或是相互讨论的。
2.分层设计作业。作业设置分四个层次:A、B级(基础):结合本节课的内容,选编基础性较强的练习题,题目要体现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基础知识、基本规律的理解,要求学生独立完成;C级(中等):结合本节课的内容选编有一定综合性的练习题,题目要体现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基础知识、基本规律的应用,学生可以通过合作学习来完成;D级(拓展):结合本节内容,选编一至两道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的综合性习题,体现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并运用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分析和解决问题。
3.对作业量考核的规范性。为什么一课时的作业不能在15分钟以内完成?是因为上课没讲清,重点未突出,还是没有有效驾驭课堂,学生缺乏主动参与,从而未听懂?或是作业量过大,重复演练性作业过多?等等这些问题,都可以在检查考核中提出,并给予监督与考评。
4.作业类型的确定
(1)设计实践性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在合作中感受数学的价值。比如实践调查、数学实验、数学日记、小制作、小课题研究等。引导学生通过翻阅课外书、向老师请教、上网查询资料等,借助这些途径无形中让学生增长见识,将数学与生活,数学与科技、数学与体育等联系起来,学生通过合作完成作业,培养其创新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设计研究性作业,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与学习内容紧密相关的研究课题,学生带着问题,边学习,边研究,提高了数学学习的层次,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同学交流、共享,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念,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3)设计能力性的作业,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业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原始的数学知识,还要掌握数学活动技能,如:数学式子的变换技能、解方程和不等式的技能、作图技能、运算技能、论证技能等。而且对考察学生能力较高,学习难度较大的内容,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应侧重放在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上,既能体现高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教学单元目标、课堂教学应达到的教学目标,还能进一步巩固知识,使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4)设计开放性作业,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作业设计中,我们应该以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为目的,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为中心,引导学生会思考,善思考,巧思考,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学会创新。在实践中可设计出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题目以及形式新、入口宽、解法活、策略多的题目。
三、对作业设计的远景
精心设计好数学作业,把学生从过多过滥作业中解脱出来,使学生作业以趣味训练、体验成功、探索创新、自主选择为主,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技能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求知欲望。
1.通过作业设计,能提高课堂的实效性,真正使因材施教落到了实处。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样能使每个学生都在课堂上学有所获,兼顾了学困生,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懂,听得明,作业做得会,这便是学习上的一种良性循环。
2.通过作业设计,能提高同学间互助合作的能力。使得成绩较好的同学愿意帮助其他的同学,让他们“帮人就是帮自己”的观念根深蒂固。在实践性研究性作业中学生能有机会讨论、实践,有机会把自己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从而获得成就感,并且能获得很高的记忆率,同时学生在班级学习交流过程中能获得归属感,能使学生在集体中获得情感和智力的支持,从而更加投入地学习。
3.通过作业设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教师不仅要改变过去那种传统的布置作业模式,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必须研究学生的“学”,想方设法地把教材内容层次化、条理化,设计出有效的作业,让学生在思考中理解,促进教师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内在需求。
总之,教师设计与布置的作业要贴切学生实际,做到有的放矢,疏密有度,合理科学。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课堂上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课外作业的设计布置,把学生从过多过滥作业中解脱出来,使学生作业以趣味训练、体验成功、探索创新、自主选择为主,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技能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让学生在数学作业中了解数学,体味数学中的美学价值,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形成积极的探索态度,增强创新意识。真正达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高效课堂要求。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八一中学746000)
论文作者:张天儿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7月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30
标签:作业论文; 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技能论文; 能力论文; 课堂论文; 教师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7月上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