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制造业空间扩散与区域经济发展_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制造业空间扩散与区域经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长江论文,产业结构论文,制造业论文,三角洲地区论文,区域经济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长江三角洲的概念有狭义与广义之分。从广义上讲,是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两省一市的统称;狭义的长江三角洲则是该地区部分地级市及省级副省级城市辖区的统称,特指“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会员城市,含上海、无锡、苏州、杭州等16个城市(注:“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协调会”会员城市原为14个,1997年江苏省泰州市加入,2003年,浙江省台州市加入,现在共16城市。)。

多数观点认为,长三角地区存在着严重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其主要依据为:(1)根据“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得出结论(唐立国,2002;陈建军,2004);(2)根据区域分工指数得出结论(梁琦,2004)。大部分研究所采用的样本数据来自于广义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但有学者认为如果使用狭义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概念,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更高,产业结构趋同现象更为明显(唐立国,2002)。然而,也有学者注意到,如果从行业细分或者从产品的角度讲,长三角地区产业趋同现象并不严重。如靖学青(2004)对长三角地区15个城市行业细分的研究表明,只有苏州与杭州、苏州与无锡、南京与杭州之间的相似系数达到了0.9的水平,而其余城市之间的相似系数基本在0.7左右。如果将其划分为产品领域,则同构系数更低,如电子及通信产品领域,在其所划分的28种主要产品种类中,大部分不存在同构问题。范剑勇(2004)使用了地区相对专业化指数、地区间专业化指数、行业的空间集中度指数来考察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状况,实证的结果表明,尽管长三角地区存在着产业同构现象,但近4年内,长三角内部发生的产业结构调整仍然是激烈的,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正在从上海转移到浙江、江苏两省。

关于产业同构的机理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一部分学者持负面看法,这种观点认为产业同构是恶性竞争、重复建设的结果,有碍于经济发展;但也有学者认为可以将区域产业同构现象划分为“合意的”和“不合意的”两种情况,区别对待(陈耀,1998)。

综上,尽管大多数学者认同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现象,但在同构的范围、程度,其发生机理,以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等问题上仍然存在严重的分歧。

二、分析框架

在Krugman(1991)模型之前,李嘉图模型和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是分析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经典方法,这两个模型都是基于比较优势的。在李嘉图模型中,各地区根据成本的高低选择适合自己的产业进行生产经营;在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中,各地区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差异选择适合自己的产业,通过上述自我选择过程,各地的产业结构就会出现明显的分工和专业化。按照上述理论,长江三角洲地区应该出现的是产业专业化分工,而不是或多或少的产业同构。显然,这是与现实经济现象极端不符的。近期国内学者开始使用Krugman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来分析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现象,推进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但是,如本文引言所述,对于产业同构的机理、产业同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长三角地区未来产业结构变化趋势等问题,仍然存在争论,有待解决。

本文所采用的分析框架基于Krugman & Venables(1995)、Puga & Venables(1996),与Krugman(1991)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假定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制造业产品跨地区销售具有运输成本,不同之处在于:(1)Krugman(1991)的长期均衡要么完全集聚、要么完全扩散,是一个高度抽象了的模型,而Puga & Venables(1996)对集聚和扩散的程度、其影响因素有更深入的探讨,因而更贴近经济现实。(2)Puga & Venables(1996)充分注意到产业的不同类型决定了其集聚和扩散的趋势与程度,因而更适于探讨地区产业结构的相互作用和演变问题。(3)Puga & Venables(1996)考虑了地区禀赋差异、经济增长与产业扩散的关系,有助于将对产业结构问题的分析推向深入(注:事实上,该模型在新地理经济学中用得非常普遍,以至于被认为是新经济地理学的第二代核心模型(Neary,2001;Krugman,2000) 。)。

Krugman & Venables(1995)、Puga & Venables(1996)的模型是从研究“为什么会出现产业的空间集中”这一问题开始的,模型认为厂商之所以会出现地理上的集聚现象,不仅出于最终产品市场上的规模效应,而且还出于投入—产出联系的考虑,下游厂商的投入依赖于上游厂商的产出,这样就会在上下游厂商之间形成一定规模的中间品市场。中间品市场的规模越大,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的价格指数效应假设,下游厂商的生产成本越低,这相当于赫希曼所谓“前向关联”;同时,中间品市场规模越大,根据垄断竞争规模报酬递增的假设,上游厂商的利润越高,这相当于赫希曼所谓“后向关联”。与Krugman(1991)模型类似,当两区域之间的运输成本降低到一定的水平,由于产业关联的作用,产业集聚的现象就会发生。与Krugman(1991)有所区别的是,上述模型详细描述了产业由地域集聚到地域分散的演变过程,Puga & Venables(1996)证明了,当集聚使得两地区间的实际工资存在差别时,随着运输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劳动力成本的差异使外围地区更具有吸引力,因此,制造业会逐渐从经济中心扩散而移到外围地区。而且,劳动力投入较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将会率先向外围地区转移。

更进一步,Puga & Venables(1996)把经济发展因素考虑进来,并将考虑的区域增加到3个,解出了区域间产业集聚与扩散的完整曲线(见图1)。

图1 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间产业集聚与扩散曲线

图中的横轴表示经济发展的进程,曲线n[,1](图中用实线表示),n[,2]和n[,3](图中用虚线表示)分别代表产业在区域1、2、3的集聚程度。当曲线的斜率为正时,表示产业在该地区有进一步集聚的趋势,反之,斜率为负,代表发散的趋势。

横轴上的A、B、C、D表示经济发展的阶段。阶段A,产业完全在区域1集中,它符合标准的中心—外围模型,其中区域1是经济的中心,而区域2和3是外围;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2和3的市场规模扩大,因为外围地区的低劳动力成本,此时区域1的厂商逐步向区域2和3扩散,这就是经济发展的阶段B。在此阶段区域2和3没有表现出任何差别,它们之间就会出现明显的产业同构现象。

然而区域2和3并非在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保持产业的同构,假定由于地理位置的、偶然的或政府政策的因素,区域2所占份额稍微超过区域3,由于众所周知的循环累积效应,区域2将以快得多的速度发展,在该代表性产业中的份额迅速与区域1靠近,这时区域1和2之间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产业同构,而区域2和3之间的产业结构差距就会逐渐加大。

综上,Puga & Venables(1996)模型认为产业同构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必然现象,该现象可以用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空间扩散来解释。在对长三角产业结构研究中,我们的理论预期是长三角各地区处于经济发展的阶段C。在此阶段,上海作为传统的经济中心,仍然保持着多数产业中的优势地位,但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扩散,与上海经济联系极为密切的苏中南地区在一些制造业中的市场份额快速增加,属于Puga & Venables(1996)模型中的区域2;浙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现阶段与苏中南地区接近,但由于行政区划、政策或其他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未来将慢于苏中南地区,在产业扩散的梯度链上属于Puga & Venables(1996)模型中的区域3。总的来说,上海仍然保持优势地位,苏中南和浙东北地区产业同构现象明显,但已处于迅速分化的阶段。

三、数据选取和分析方法

在对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进行分析时,现有的文献有两种数据选取方法,一是采用广义的长江三角洲概念,即将上海市与江苏省和浙江省进行对比分析;二是采用狭义的长江三角洲概念,按照“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会员城市为依据,进行计算。本文采用狭义的长江三角洲概念。理由如下:(1)江苏、浙江两省地域范围要比上海市大,而且省内各地经济发展极不均衡,各地产业结构相差很大。如果采用传统的行政区划的办法统计数据,难免会出现偏差。(2)基于运输成本的考虑:运输成本不仅包括地理意义上的接近,也包括地区间贸易壁垒、制度壁垒等人为因素,运输成本是新经济地理学的重要概念,在分析中如果不将运输成本作为重要的区分变量,可能会影响结果的有效性。而浙江与江苏两省省内各地区与上海间的运输成本显然也不是同一的。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采用狭义的长江三角洲概念,并将除上海外的15个城市划分为两大区域:苏中南地区,包括苏州、无锡、镇江、南京、常州、南通、扬州、泰州;浙东北地区,包括嘉兴、杭州、宁波、湖州、绍兴、舟山、台州。上述两区域与中心城市上海的运输成本接近,而且地区内经济发展相对较均衡、经济总量方面也相对具有可比性。

从第一、二和三产业占GDP的比例来看,狭义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对工业的依赖性都较高。2003年,长三角16个城市中,除舟山的产业结构比重为“三、二、一”以外,其余均为“二、三、一”的产业结构状况。因此,如果采用产业大类的结构相似系数来进行分析,不大可能对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范围、程度和机制进行深入探讨。而且,农业固着于土地,无法移动,导致产业结构变动的空间转移和扩散主要体现为制造业的空间转移和扩散,因此,本文实证分析主要采用制造业结构相关度、制造业总产值、分行业的制造业产值等指标和方法。

四、长三角各地区制造业结构相关度、制造业总产值以及分行业的制造业产值分析

(一)长三角各地区制造业结构相关度

一般以地区间专业化指数来衡量地区间的制造业结构相关度,令K[,ij]代表地区i和j之间的专业化指数,则:

K[,ij]=∑[,k]|s[,i][k]-s[,j][k]|

(1)

其中,s[,i][k]=E[,i][k]/E[,i][k] (2)

上两式中,i、j、k分别为地区i、地区j和行业k,E[,i][k]为地区i行业k的工业产值。

如果地区i和j有完全相同的制造业结构,那么这个指数等于0;如果两个地区的制造业结构毫不相关,这个指数将为2,即0≤K[,ij]≤2,指数值越高,两地区制造业差异程度越高,指数越低,两地区制造业同构性越大。

从表1可以看出,上海与苏中南的制造业结构类似,而与浙东北的制造业结构差距较大,这似乎意味着从上海转移到苏中南地区的制造业比起浙东北更多。仅就苏中南和浙东北两地区而言,它们之间的专业化指数是最小的,但在逐渐加大,说明苏中南地区可能承接了更多从上海转移出的产业。上述初步结论提示长三角经济发展和产业转移可能正处于我们所预计的阶段C。

表1 2001~2003年间长三角内部各地区之间的专业化指数变化趋势

2001

上海 苏中南 浙东北

上海0.409

0.521

苏中南 0.283

20002

上海 苏中南 浙东北

上海0.406

0.557

苏中南 0.304

2003

上海苏中南 浙东北

上海0.387

0.607

苏中南 0.31

资料来源:根据2002~2004年各城市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得到。

(二)长三角各地区制造业总产值比较

表2是2002年各地制造业总产值,由于各地在地域范围上相差太大,本文还计算了每平方公里平均产值以便于进行比较。

表2 2002年长三角内部各地区制造业产值

产值(亿元) 每平方公里产值(百万元)

上海 8117.20 128.03

苏中南地区 11905.3724.61

浙东北地区 7238.74 15.95

资料来源:根据2003年各城市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得到。

注:(1)由于采矿选矿等其他工业不足各地区工业总产值的1%,上表以各地区工业总产值计算。(2)各地区土地面积指“城市土地面积”,而非“建成区面积”。

由表2可看到,就总产值而言,苏中南地区制造业产值已经超过上海,在长三角地区确立了其优势地位。据此我们推测,随着经济发展,从1990年代末开始,上海地区相当多的制造业开始向苏中南和浙东北地区转移,其中以苏中南地区获得份额为最多,正是这种现象导致了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并且这种趋势还将持续进行下去。事实正是如此,从地图上可发现,苏中南地区基本位于沪宁铁路及高速公路沿线,浙东北地区位于沪—杭—甬高速公路及铁路沿线,由于交通便捷带来的运输成本的急剧下降,促使了制造业的加速扩散。2002年,沪宁产业密集带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到长三角的58.5%,特别是苏州、无锡两地由于紧连上海,区位优势特别明显,2002年两地制造业产值之和已接近于6000亿元,与上海相差无几。长江三角洲的另外一部分即沪杭甬产业密集带在2002年的生产总值也占到长三角地区的47.7%。

但是,尽管在总产值上长三角地区已经形成制造业“三分天下”的局面,就每平方公里产值而言,上海仍拥有绝对的优势:其平均产值是苏中南地区的5倍左右,是浙东北地区的8倍左右。

总的来说,上面两种实证结论是相互印证的,即经济发展中的制造业扩散是导致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的主要原因,在制造业转移过程中,苏中南尤其是苏锡常地区具有更大的优势,因而其产业结构日趋接近于上海,而与浙东北地区拉开差距。

(三)长三角各地区分行业的制造业产值分析

下面通过分行业的制造业产值来研究哪些产业已经完全扩散到苏中南和浙东北等外围地区,哪些产业正在扩散的过程中。

从表3看到,截至2002年长三角地区制造业扩散的梯度变化。由于上海的地理面积远小于其他两个地区,考虑单位面积产值,上海仍在多数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苏中南地区在食品加工等行业已具有较大的市场占有率;而浙东北地区处于产业扩散梯度体系的末端,仅在皮革和家具制造业中有明显优势。

表3 2002年长三角内部各地区(分行业)制造业产值所占份额

上海苏中南浙东北

食品加工业13.80%

(1)61.5% 24.60%

食品制造业(1)47.3%

32.30% 20.40%

饮料制造业21.70%

(1)40.9% 37.40%

烟草加工业(1)47.1%

27.50% 25.40%

纺织业 9.20%

(1)51.5% 39.30%

服装业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22.10%

(1)40.6% 37.30%

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12.00%

26.80% (1)61.2%

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 27.70%

(1)45.3% 27.00%

家具制造业30.60%

30.50% (1)38.9%

造纸及纸制品业15.60%

(1)46.6% 37.70%

印刷业(1)40.8%

28.60% 30.60%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33.10%

(1)36.5% 30.30%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 (1)50.1%

25.90% 23.90%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23.90%

(1)56.3% 19.70%

医药制造业29.00%

(1)39.8% 31.00%

化学纤维制造业10.50%

(1)54.9% 34.50%

橡胶制品业29.30%

(1)43.1% 27.60%

塑料制品业24.80%

(1)39.6% 35.60%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1.40%

(1)51.4% 27.30%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43.50%

(1)47.5% 8.90%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21.00%

(1)48.0% 30.90%

金属制品业29.00%

(1)42.3% 28.70%

普通机械制造业26.40%

(1)47.1% 26.50%

专用设备制造业24.90%

(1)47.8% 27.30%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1)32.2% 29.80% 18.00%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25.50% (1)41.7% 32.80%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42.90% (1)44.9% 12.20%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38.20% (1)40.0% 21.80%

注:百分比符号前的(1)代表所占市场份额最大者。

资料来源:根据2003年各城市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得到。

仔细观察上海、苏中南和浙东北地区在上述28个行业中的份额,可以发现:(1)苏中南地区在食品加工、饮料制造、纺织、普通机械制造等行业有明显优势,上述行业基本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2)苏中南在以下行业所占份额与上海接近或拥有微弱优势:黑色金属冶炼、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仪器仪表等,上述行业多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3)浙东北地区的优势行业为皮革制品业和家具制造业,此外,还在以下行业中占有较大份额:饮料制造、纺织、服装、造纸、印刷、医药、橡胶、塑料,上述行业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行业。

上面的考察结果进一步说明了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制造业空间扩散的过程,即由于劳动力成本的因素,总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最先转移,其次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从地域上来看,是先向地理位置紧连的、经济联系最为密切的地域(苏中南)扩散,再顺次向外(浙东北)。这符合Puga & Venables(1996)模型的预期。

五、简短结论

本文通过Krugman & Venables(1995)、Puga & Venables(1996)所谓第二代新经济地理学核心模型,实证分析了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问题,发现该地区的产业同构可以用“由中心向外围的制造业空间扩散”来解释,这种扩散与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有密切的关系,伴随着扩散或转移过程中的产业同构是经济发展中的必然现象。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制造业转移正处于模型中的阶段C,即上海地区制造业快速向苏中南和浙东北地区扩散,在扩散的产业中,苏中南地区承接了多数的份额,因而获得了比浙东北地区更快的发展。反映到产业结构上,苏中南地区的产业结构因而表现得更为接近上海,但由于苏中南和浙东北相对于上海都属于外围地区,因而从整体看,这两个地区的产业结构现阶段还是最为接近的。

根据模型的预期,当经济发展进入到阶段C的中段以后,较接近于中心的地区将获得快得多的发展速度,而稍微远离中心的地区其发展速度将明显放缓,尽管最终各地区的发展将趋于均衡,但可能会经历更长的时间。从长三角的数据来看,浙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高度化明显不及苏中南地区,未来可能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上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

标签:;  ;  ;  ;  ;  ;  

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制造业空间扩散与区域经济发展_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