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神现象学到人学现象学——析青年马克思《1844年手稿》中对黑格尔的批判,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黑格尔论文,马克思论文,现象学论文,手稿论文,中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1844年手稿》)第三笔记本第三个“补入”的第六点,是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马克思为什么在手稿的最后会突然想到批判黑格尔?这是理解全部手稿逻辑方法的一个无法回避而非常重要的理论难点。在过去的研究中,大多数论者只是非批判地说明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唯物主义改造”,并且完全肯定马克思对黑格尔的理论指认。我的研究成果却不完全如此。以我之见,马克思在共产主义问题研究之后突然转向黑格尔,不是一种外在的哲学研究,而是明确指认自己这时(撰写全部《1844年手稿》)的理论逻辑方法。以此来区别于当时的德国青年黑格尔派和一切德法社会主义思想家的研究语境。即建立在否定黑格尔唯心主义精神现象学之上的费尔巴哈式的人学现象学,马克思以为这是走出理论误区的唯一的现实社会批判模式。
一、青年黑格尔派的逻辑误区与费尔巴哈的批判方法
在后写下的手稿“序言”中,马克思将这个第六点称之为这本著作的“最后一章”。在这个最后一章中,马克思试图解决一个相对当时德国思想界“还没有完成”的工作。(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2卷,46页,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9。)什么工作?在第六点的文本之始,马克思一上来就挑明,写这一部分是要“对黑格尔辩证法,特别是《现象学》和《逻辑学》中的有关叙述”,以及“对最近的批判运动同黑格尔的关系作一些说明”。(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2卷,15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这样,实际上马克思要说明三个问题:一是青年黑格尔派在对待黑格尔辩证法上的错误;二是费尔巴哈的批判性成果;三是如何批判性地理解黑格尔的辩证法。我发现,这第三个问题是马克思这里想主要解决的,他说“表面上看来是形式的问题,而实际上是本质的问题”(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2卷,15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这里, 我们先来看前两个问题。
马克思认为,施特劳斯和鲍威尔一类的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家,固然也在批判“旧世界的内容”,但实际上却“完全拘泥于所批判的材料,以致于对批判的方法采取完全非批判的态度”。(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2卷,15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青年黑格尔派批判的“旧世界”,主要是指宗教神学以及这幅圣景背后的封建专制,可是他们却陷在自己所批判的颠倒的世界中。特别是他们虽然只是取了黑格尔哲学中的“自我意识”环节(以此暗喻德国资产阶级抽象的个人主体)作为理论的出发点,但在方法上从来没有超出过黑格尔。马克思认为鲍威尔等人在其“批判”论著中,至多是换了一种方式“逐字逐句重述黑格尔的观点”。“这种唯心主义甚至丝毫没有暗示现在已经到了同自己的母亲即黑格尔辩证法批判地划清界限的时候”。(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2卷,15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我不以为,这里评论青年黑格尔的批判仅仅是一种狭义的证伪,实际上马克思是想说明一个革命性的方法论问题,即鲍威尔等人在批判一个对象的时候,同时无意识地陷在对象之中,这是由于他们采用的批判方法是来源于对象本身,所以虽然也在否定和批判对象,但实质上却正是以对象属于的“旧世界”为前提的。如果联系到《1844年手稿》第一笔记本中第三种话语的研究,我们立即会注意到马克思批判性方法论的革命意义在于某种特殊的方法出局和逻辑溢出,即从根本上跳出批判对象的视域,这是马克思自认为比同时代的理论家高出一筹的地方。(注:关于《1844年手稿》第一笔记本中多重话语的研究情况,可参见拙文:《青年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哲学转变》,载《哲学研究》,1997(11)。)在这本书的批判逻辑上,就是只有跳出“国民经济学”(特别是在方法上),才能发现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经济学“事实”的虚假性,也才能真正剥离外在的现象去批判其本质。经过这种喻意很深的界说,马克思才在这里明确说明了自己所要肯定的哲学批判方法。
接下去,马克思进一步指出自己在批判方法逻辑上的过渡环节,这就是费尔巴哈。马克思之所以根本不提普鲁东、赫斯和青年恩格斯,主要因为他认为在哲学批判逻辑的尺度上,他们根本没有任何原创性。在当时的马克思看来:“费尔巴哈是唯一对黑格尔辩证法采取严肃的、批判的态度的人;只有他在这个领域内作出了真正的发现,总之他真正克服了旧哲学”(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2卷,157~158 页,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9。)。根据马克思的指认,费尔巴哈是在他“收入《轶文集》的《纲要》中,也更详细地在《未来哲学》中从根本上推翻了旧的辩证法和哲学”(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2卷,15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依我们上面的思路,费尔巴哈正是由于从根本上跳出了黑格尔的逻辑(方法),以唯物主义打倒了唯心主义,以感性的人的现实生活取代了抽象的神(绝对观念),这样,在费尔巴哈那里才可能出现一种全新的现实世界和理论视域。马克思这里主要是打算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一般的哲学唯心主义。
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的“伟大功绩”在于:
“(1 )证明了哲学不过是变成思想的并且经过思考加以阐述的宗教,不过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的另一种形式和存在方式;从而,哲学同样应当受到谴责”(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2卷,15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这里的哲学是指黑格尔的哲学,如前所述,黑格尔哲学中的那个绝对观念实际上是基督教神学中的无所不能的上帝,所以,这种唯心主义不过是另一种更加精制的宗教,用费尔巴哈的异化话语来表述,也就是上帝这一人的本质之异化的另一种哲学理论存在方式。
“(2)创立了真正的唯物主义和现实的科学, 因为费尔巴哈使‘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成了理论的基础原则”(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2卷,15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费尔巴哈打倒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亚神学,必然走向唯物主义和人。这种唯物主义的两个逻辑支点——自然唯物主义与人本主义,马克思更看重后者的批判性张力。所以他关注的是费尔巴哈扬弃异化之后的对人与人真正的社会关系的确认。应该指出,马克思这里所说的“社会”等于一种非自然的“类”,即区别费尔巴哈将人以自然存在为基础相互联结起来的那个“无声的类”。马克思这里实际上是强调一种在自然的类之上的人与人联结起来的社会的“类”。可是他并没有意识到,这种类本身仍然是抽象的。
“(3 )他把基于自身并且积极地以自身为基础的肯定的东西同自称是绝对的肯定的东西的那个否定之否定对立起来”(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2卷,15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这个第三功绩是较难理解的。 因为黑格尔是从绝对的和不变的抽象本质出发(这也就是过去基督神学的那个绝对本质的理论变形),并且这是通过绝对观念(实体)的异化和扬弃(否定之否定)所达到的肯定。而费尔巴哈则将黑格尔颠倒过来,直接从感性确定的东西(肯定)出发,“扬弃了无限的东西,设定了现实的、感性的、实在的、有限的、特殊的东西(哲学、宗教和神学的扬弃)”(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2卷,15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同样要加以说明的是,马克思这时肯定的费尔巴哈那种直接的现实的、感性的东西实际上是有问题的。因为,马克思此时面对的资本主义经济现实是不能通过感性直接把握的,因为它恰恰是颠倒地表现出来的。从这一点出发,黑格尔的颠倒的绝对抽象正好是对应于市民社会的颠倒的现实抽象的。对此,马克思并没有意识到。
我以为,固然马克思此时已经表示对费尔巴哈也要采取“批判态度”,但他并没有意识到费尔巴哈哲学正确唯物主义立场背后的人本主义非历史的根本错误,因此他也不可能察觉到黑格尔唯心主义错误背后的历史辩证法的深刻性。更重要的是,马克思这里还没有将费尔巴哈的一般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中的社会唯物主义逻辑联结起来。如果将这里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与1845年以后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对同一主题的论说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重大的异质性。前者的批判焦点是一般的哲学唯心主义,所依据的是费尔巴哈,重点是要求界划哲学家与黑格尔的理论界限;后者的批判焦点是历史唯心主义,主题批判费尔巴哈,重点却在要求说明哲学家与客观经济生活的现实关系。
二、两种现象学:黑格尔辩证法的解蔽与遮蔽
马克思在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对黑格尔的虚假否定之后,他自己开始直接批判黑格尔。这是他继《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以后第二次对黑格尔的总体批判。外在地看,这里马克思关注的主要线索是黑格尔的辩证法。而实际上,却是在说明如何改造黑格尔的批判方法,即反经验常识的现象学“这一在黑格尔那里还是非批判的运动所具有的批判形式”(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2卷,15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请注意,实际上现象学就是一种很深的异化批判逻辑。我发现,马克思在这里实际上是在用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人学现象学进一步深化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
马克思已经清楚地知道费尔巴哈与黑格尔这两种批判哲学本质的根本不同。费尔巴哈是要从宗教神学的彼岸世界(否定之否定)回到现实的此岸世界(直接的肯定),这也是从抽象的东西回到具体的感性实体(直观中的自然和实体的人)的过程。费尔巴哈是从感性直观的现实世界出发的,他的批判是从人的颠倒的虚假本质(上帝)回到人的真实本质(类关系)。这是将黑格尔颠倒的现象学逻辑重新颠倒过来的人学现象学。而黑格尔的批判则宣布现有世界的虚假性,感性确定性的直接肯定被否定地指认为虚假现象,这样,他由观念本质出发,再重新回到现实的抽象的具体——否定之否定倒成了“真正的和唯一的肯定的东西”。马克思认为,黑格尔是将这种观念本质的超越性本身看成是“一切存在的唯一真正的活动和自我实现的活动,所以他只是为那种历史的运动找到抽象的、逻辑的、思辨的表达,这种历史还不是作为既定的主体的人的现实的历史,而只是人的产生的活动、人的发生的历史。”(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2卷,15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马克思显然要肯定费尔巴哈的实体的人的生活,而否定黑格尔的那种离开现实的人的被颠倒了的抽象历史活动。这是马克思对两种批判现象学的立场抉择。
如果我们仅仅在传统哲学解释框架研究的视域中来观察和评判,会很自然地看到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与唯心主义者黑格尔的对置,可是假如一进入马克思当时面对的资本主义经济现实,情况就会发生一种重大逆转:因为在费尔巴哈正确的人学现象学批判的自然(直观)唯物主义视域中,实际上是无法透视资本主义社会生活中那种特有的经济关系的颠倒性物化本质,停留在人的感性现实和物质实体中,恰恰不能最终摆脱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所以,在现实中费尔巴哈的哲学革命恰恰是非批判的。而黑格尔的颠倒的精神现象学逻辑固然是唯心主义的,但却真是资本主义市民社会颠倒的现实关系的本质写照。并且,黑格尔倒真是批判(当然是错误地唯心主义地)资本主义经济现实的。这一点,马克思只是在十多年以后的《1857—185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狭义历史唯物主义中才发现的。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理论问题,而并非如我们传统哲学研究构架所假想的那般简单。这是我请读者注意的进入此时马克思批判黑格尔辩证法的思考前提!
接下去,马克思开始对黑格尔的辩证法进行一种全面的批判。这种批判绝不是什么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改造,而是从费尔巴哈的一般唯物主义特别是人本主义逻辑投射出的理论证伪。与马克思第一次批判黑格尔从《法哲学》入手不同,这一次是围绕着“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开始”处《精神现象学》进行的。与第一次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基础不同,这一次批判的焦点是黑格尔的批判方法。马克思先简要提炼了《精神现象学》一书的纲目,即从感性确定性的否定,经自我意识确定性非独立认证到理性确定性的最后阶段绝对知识。并点明这个绝对知识——去除了一切现象确定的“纯粹的思辨的思想”又构成了黑格尔《哲学全书》第一部分《逻辑学》的起点。马克思十分精辟地指出,在黑格尔的体系中,“逻辑学是精神的货币,是人和自然界的思辨的思想的价值——人和自然界的同一切现实的规定性毫不相干的、因而是非现实的本质,——是外化的因而从自然界和现实的人抽象出来的思维,即抽象思维”(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2卷,16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这种抽象本质的外化和异化就是现实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最后,通过人的思维的本质抽象(还不是自身的人类学、现象学、心理学、伦理学、艺术和宗教),这个观念的“货币”穿透感性现实的一切物质存在,“回到自己的诞生地”(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2卷,16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绝对精神。“它的现实存在就是抽象”(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 42卷,16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如果我们结合黑格尔对斯密、李嘉图资本主义经济本质关系的抽象的认同,黑格尔这里的观点是深刻的(关于黑格尔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笔者将另文详述)。
但这时马克思立刻说,黑格尔有双重错误:
一是黑格尔本人正是异化的人的抽象形象,可是他却将自己的观念作为这个异化了的世界的尺度。所以,当他正确的将财富、国家权力等等看成是“同人的本质相异化的本质”时,仅仅是重新肯定其本真的思想形式即精神本质的。这就是说,黑格尔没有发现,现实中的异化实际上是人的本质的异化,而不仅仅是这种现实异化之反映的观念的异化。“因此,全部外化历史和外化的整个复归,不过是抽象的、绝对的思维的生产史,即逻辑的思辩的思维的生产史”(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2卷,16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黑格尔将现实的异化仅仅是作为观念异化的外观和公开形式。这是不可宽恕的唯心主义。
二是黑格尔没有意识到,他的观念异化之复归之真实本质是“要求将对象世界归还给人”(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2卷,16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显而易见,这是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伦理逻辑话语,而不是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以马克思之见,黑格尔否定的感性(确定性)意识并不是某种人之外的抽象观念的感性意识,而只能是人的感性意识。比如“自然界的人性和历史所创造的自然界——人的产品——的人性”(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2卷,16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绝不是抽象精神的产物。宗教、财富一类东西也不是观念的异化而只能是“人的对象化的异化的现实,是客体化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异化的现实”(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版,第42卷,16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所以,“宗教、 财富等等不过是通向真正人的现实的道路”(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2卷,16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而不是通向绝对观念的消失的扬弃环节。但马克思很深刻地看出,黑格尔现象学实际上已经内含着革命性的批判因素:“《现象学》是一种隐蔽的、自身还不清楚的、被神秘化的批判;但是,由于《现象学》紧紧抓住人的异化,——尽管人只是以精神的形式出现的——其中仍然隐蔽着批判的一切要素,而且这些要素往往已经以远远超过黑格尔观点的方式准备好和加过工了。关于‘苦恼的意识’、‘诚实的意识’、‘高尚的意识和卑鄙的意识’的斗争等等这些章节,包含着对宗教、国家、市民生活等整个整个领域的批判的要素,但还是通过异化的成果”(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2卷,16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马克思正是用这种费尔巴哈人本主义逻辑改造过的黑格尔的辩证法批判武器,来体认他此时所面对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的。这也是他对费尔巴哈“辩证法”的超越。
所以马克思说,“黑格尔的《现象学》及其最后成果——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辩证法——的伟大之处首先在于,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失去对象,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因而,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2卷,16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这里马克思开始直接使用人本主义的话语来解蔽黑格尔的历史辩证法。但这并不在关注辩证法的所谓联系和发展的一般特征,而恰恰在强调辩证法的革命性和批判性,即否定的辩证法!马克思的解码结果如下:人与自身的类存在物发生现实的能动的关系,只有通过人类本身的全部活动并且作为历史的结果,才能使这种“类的力量”实现出来,但它又只能当作对象,并只有通过异化的形式才有可能。具体说,这就是马克思认为黑格尔已经看到人的本质是劳动这样一种现实的能动的活动关系,现实的人只有通过劳动走向自然的对象化(异化),才能真实地实现自己。
可是,马克思又以为,由于“黑格尔站在现代国民经济学的立场上。他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看作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他只看到劳动的积极方面,而没有看到它的消极的方面”(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2卷,16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对于这一指认,过去的传统研究大多是直接赞成的,即批评黑格尔同时肯定劳动的对象化(积极方面)和异化(消极方面),而马克思是要肯定劳动的对象化却否定劳动异化。我认为,这需要再做一些更深入的分析。马克思理解了黑格尔确证人的本质实际上是以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为基础的,这是极为重要的。但由于马克思没有认识到劳动价值论的历史意义,所以他不可能了解到黑格尔为什么会同时肯定对象化和异化,因为在以交换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经济存在中,生产本身的客观发生必然以“异化的”形式实现出来,这个所谓的“异化”用科学的话语来描述,就是由交换所导致的人与人关系颠倒地表现为物和物的关系。这个“异化”从资本主义的历史发生来看,它始终是与生产总体同时发生的,绝不可能承认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却不要“异化”。在这一点上,费尔巴哈式的人本主义伦理批判的现象学固然正确,但却并不是深刻的。黑格尔现象学的这种对异化必然性的肯定,马克思在1846年以后才重新历史性地认可。这一点,传统研究的理解是有问题的。
三、客观地扬弃异化:黑格尔意识对象克服论的批判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现象学)的批判,后来主要集中在《精神现象学》最后一章“绝对知识”中的一个观点上:意识对象的克服。马克思在这一部分中实际上是想突现自己的人本主义逻辑,这是对黑格尔主体与客体能动的辩证关系的一种人本主义改写。
马克思说,在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这一章中,主要是想说明意识是对象的本质,“意识的对象无非就是自我意识”(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2卷,16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对象化是意识的异化, 所以必须扬弃异化复归于自我本身。而在马克思此时的人本主义语境中,黑格尔的自我意识实际上是人、人的本质(这是被费尔巴哈点破了的德国青年黑格尔派自我意识哲学逻辑的历史本质)。这样,马克思自然会以一般唯物主义的人本学的观点来颠倒式地阅读理解黑格尔。“人的本质的一切异化都不过是自我意识的异化。自我意识的异化没有被看作人的本质的现实异化的表现,即在知识和思维中反映出来的这种异化的表现。相反地,现实的即真实地出现的异化,就其潜藏在内部最深处的——并且只有哲学才能揭示出来的——本质说来,不过是真正的、人的本质即自我意识的异化的现象。因此,掌握了这一点的科学就叫作现象学”(注: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2卷,16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依马克思这里的观点,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应该被改名为“人的本质异化的现象学”。我以为,马克思自己在手稿中也正是以这种重要的批判和革命的人学现象学来面对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和资本主义现实异化的。也由此,他才能看到青年恩格斯和普鲁东所否定的那个现象(所谓的“经济事实”)背后的东西——劳动本质异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提出人本主义现象学也就是马克思《1844年手稿》的别一种命名!这是人本主义逻辑中的批判现象学和历史认识论。
马克思将黑格尔“绝对知识”第一自然段中表述的“意识对象的克服”,概括为八个要点,并逐一进行了批判。(注: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册,258~259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第一点和第二点是马克思放在一起讨论的重点。第一点是“对象本身对意识来说是正在消逝的东西”;第二点是“自我意识的外化就是设定物性”。(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2卷,16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依马克思此时的理解,第一点的意思是指“对象之返回到自我”(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版,第42卷,17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第二点是马克思讨论的重心所在。在这里,马克思对于自我意识的外化设定物性发了很长一段议论。
我想,在进入马克思的这一重要思考之前,我们还是先看一下黑格尔原文中的表述。在《精神现象学》一书中,对于这一论点,黑格尔解释道:“事物就是我;在这个无限判断里事物事实上是被扬弃了;事物并不是自在的东西;事物只有在关系中,只有通过我以及它与我的关系,才有意义——这个环节在纯粹的识见和启蒙思想中就已经出现在意识之前了,事物纯全是有用的,并且只可从它们的效用性去考察它们”(注: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册,260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我们知道,黑格尔的现象学实际上是倒过来的康德理性批判,这是经过费希特自我意识哲学的中介后扬弃为逻辑前提的理念批判结果。黑格尔这里是想说明,对象是在与“我”(自我意识)的对象化效用关系中被建构的,对象是非独立存在的,而只能存在于与自我意识的有用关系中。这是意识外化设定物性的直接意思。但是在黑格尔那里,自我意识的本质又是观念,“我”也不过是历史理性狡计的工具,自我意识穿透对象的物性,是指认出对象的观念本质,最终是复归于绝对理念。所以,在黑格尔那里,绝对精神是主体,“现实的人和现实的自然界不过是成为这个隐秘的、非现实的人和非现实的自然界的宾语、象征。因此,主词和宾语之间的关系被绝对地相互颠倒了”!(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2卷,16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显然此处马克思并不打算认真对待黑格尔自我意识之后的观念本质论,他只是从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出发,先以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颠倒黑格尔自我意识与对象的思辨主宾关系,再用人本主义将自我意识还原为人,最后才回落到资本主义现实中来。这是马克思此时经过多重中介后的论说语境。所以我们看到,马克思主要意在唯物主义地确证对象存在的客观性,而人本身也是自然对象,这是人能够对象化地创造对象的基础。马克思的这一段讨论是十分重要的。马克思说:“当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通过自己的外化把自己现实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设定为异己的对象时,这种设定并不是主体;它是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因而这些本质力量的活动也必须是对象性的活动”(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2卷,167页,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9。)。人设定对象不是因之主体(的主观性),而因为主体本身首先是自然存在物,他才有可能以对象性的活动设定对象。接下去是马克思的一段著名表述:“彻底的自然主义或人道主义,既不同于唯心主义,也不同于唯物主义,同时又是把这二者结合的真理。我们同时也看到,只有自然主义能够理解世界历史的行动”(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2卷,16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唯心主义是指黑格尔观念的能动性活动,唯物主义是指英法唯物主义的经验原则,马克思这里肯定的是费尔巴哈的对象性的客观活动,并且是人的客观活动(劳动)。请一定注意的是,这个客观活动再往前走一步就是客观社会实践。但这里还不是!因为这里还是人本主义的非历史的逻辑规定。
马克思首先确定的是人的感性受动性:“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2卷,16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马克思将黑格尔的主客关系式颠倒了,黑格尔是说对象是存在于与我的效用关系中,而马克思则说,我的客观存在恰恰因为自然对象的客观存在。“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对象,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物”(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2卷,16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马克思认为黑格尔所说的那种本身不是对象,又没有外在对象物的“唯一存在物”,只能是虚构出来的东西。
其次,人又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是为自身而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他必须既在自己的存在中也在自己的知识中确证并表现自身”(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2卷,16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这是人作为对象存在与一般自然存在的不同点。人有自己产生的活动,这是人的历史。人的历史是“一种有意识地扬弃自身的产生活动”,“历史是人的真正的自然史”。(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2卷,17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这是马克思当时费尔巴哈式地颠倒黑格尔所能解蔽的东西。在这一逻辑中,黑格尔的辩证法倒变成是无法理解的虚构。而实际上,如果黑格尔的自我意识不是简单地颠倒为自然的人,而社会历史实践主体,与人的实践相关的物性的不断历史重新“设定”的“消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当然,这是1845年春天以后马克思才做的事情了。
最后一段是马克思关于黑格尔异化(对象化)之扬弃问题的研究。这是第三点至第六点的主要内容(第七点至第八点在手稿中没有再专门论述)。这一段讨论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涉及到马克思对扬弃异化看法中的根本特点。集中为一点,就是说异化不是一种观念的异化,观念的异化不过是现实异化的反映,所以异化的扬弃不能停留在观念的认识上,而必须是现实的客观扬弃,这就是革命了。
具体地说,在黑格尔那里,对象就是意识(主体)的外化和异化,从本质上看对象必然被揭露为虚无的外观和现象,“障眼的云烟”,扬弃异化也就是扬弃对象化即复归意识主体。黑格尔这里的唯心主义自然受到马克思的严厉批判。马克思深刻地指出,黑格尔的错误在于他用观念的东西冒充真实存在的对象世界,所以观念主体对象化的异己存在实际上“也就是在自己身边”,异化扬弃就表现为在对象中重新找到观念本质。所以马克思认为,“在黑格尔那里,否定之否定不是通过否定假象本质来确证真正的本质,而是通过否定假象本质来确证假象本质,或者说,来确证自身异化的本质”(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2卷,17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一个认识到自己在法、政治等等中过着外化生活的人,就是在这种外化生活本身中过着自己的真正的、人的生活”(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版,第42卷,17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马克思认为这是一种使异化之扬弃成为一种虚假的扬弃。“黑格尔和虚假的实证主义即他那只是徒有其表的批判主义的根源就在于此”(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2卷,17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当然,黑格尔的扬弃说中还有一些积极的因素。黑格尔认为,“扬弃是使外化返回到自身的、对象性的运动”(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2卷,17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如果转换成马克思这时的人本主义话语,就是意味着“人通过消灭对象世界的异化规定、通过在对象世界的异化存在中扬弃对象世界而现实地占有自己的对象性本质”。就如费尔巴哈的观点是以“无神论作为神的扬弃就是理论的人道主义的生成,而共产主义作为私有财产的扬弃就是对真正人的生活这种人的不可剥夺的财产的要求,就是实践的人道主义的生成一样”。(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2卷,17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马克思注意到黑格尔“在抽象的范围内把劳动理解为人的自我产生的行动,把人对自身的关系理解为对异己本质的关系,把那作为异己存在物来表现自身的活动理解为生成着的类意识和类生活”。(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2卷,17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这就是马克思对自己在《1844年手稿》中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逻辑方法的直接确证。
标签:现象学论文;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论文; 黑格尔哲学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理性与感性论文;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论文; 本质与现象论文; 费尔巴哈论文; 关系逻辑论文; 经济学论文; 哲学家论文; 恩格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