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中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及技术论文_李永强

岩土工程中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及技术论文_李永强

河北中核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石家庄

摘要:岩土施工作为建筑施工中较为重要的项目内容,在岩土施工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分析岩土工程中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要点内容,从而保证我国岩土工程能够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岩土工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工艺;施工技术

1混凝土灌注桩技术的优势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逐渐提高,岩土工程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在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能够有效减轻施工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施工效率。与其他施工技术相比,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具有稳定、快捷等特点,还能够帮助工程中的管理人员更好的掌握施工情况,然后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此外,对于混凝土灌注桩技术而言,其作为一种钻机性的工程机械模式,会通过人力挖掘、机械钻孔等技术的运用,需要总结施工现场的基本状况,将其安装在钻孔之中,提升混凝土施工的整体价值。在混凝土灌注桩施工中,需要通过对软土地基以及地基复杂状况进行分析,针对工程项目的施工情况,及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困难,构建优化的工程设计标准,提升工程项目的承载力。而且,在该种施工技术运用中,可以减少施工中的振动的现象,降低噪音。施工中,施工人员能够针对施工工艺进行操作设计,降低工程施工成本,满足岩土施工工程中混凝土灌注桩施工的基本需求,提升工程操作价值。

2岩土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工艺及技术要点

2.1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为了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岩土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效果,在施工之前应该进行相关的准备工作。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第一,应该依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详细地勘察施工现场的情况,之后再根据勘察数据进行施工图设计。在绘制好施工设计图纸之后应该根据设计图纸、地质勘察报告、施工规范,来制定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安全措施等的规范;同时还应该建立完善的处理经济情况的方案与处理常见问题的方案,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与考核,保证施工方案是科学的、合理的,要确保不会由于一些意外问题影响施工效率;第二,施工材料的质量对于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选择施工材料的时候应该严格的控制施工材料质量,要保证施工材料从选择、采购、物流等的方面都是符合相关规定的,从而保证整个施工质量可以符合相关的标准。

2.2护筒的埋设

在岩土施工技术分析中,需要工作人员注意钻孔的专业性,并防止孔壁坍塌现象的发生。对于钻孔较深的问题,需要保证静水压力地下水水位的合理性,注意孔内坍塌、流砂的现象,提高护筒埋设的科学性及合理性。而且,在钻孔内需要保证孔壁地下水位较高,增加孔内进静水的压力,有效防止出现坍塌现象。同时,在护筒埋设中,需要有钻头导向、充分保护孔口地面、隔水表面以及钻孔位置的合理性,提高护筒埋设的整体质量。

2.3制备泥浆

在进行灌注桩施工之前,应该制备足够的泥浆,这些泥浆的作用就是护壁与悬浮泥渣。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岩土的实际施工进度,来制备泥浆,这就需要充分的考虑施工现场的土壤情况,从而保证施工过程中需要的泥浆是符合要求的,以免泥浆与要求不符而影响岩土的施工质量。在制备泥浆的过程中,应该先将粘土搅碎,并将这些粘土转移到护筒当中,之后利用冲击锤来冲击护筒,以保证粘土可以转化为泥浆,进而进行钻孔工作。

2.4钻孔与清孔

在岩土施工中,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人员为了保证工程能够顺利施工,做好钻孔与清孔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施工人员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选择合理的钻头与钻孔方法,从根本上保证钻孔质量。对于那些比较柔软的地质,施工人员可以采用小型钻头并将钻头缓慢投入到土壤当中,在不影响土壤结构的前提下,保证钻孔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那些质地比较坚硬的土壤,可以采用大中型钻头,钻头进入到土壤的过程中,可以对钻头施加一定的压力,保证钻头能够钻进土壤当中,提高钻头的工作效率。因此工程中的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施工现场土壤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钻孔方式与钻头直径,从根本上提高钻孔质量。当钻孔工作完毕后,施工人员需要及时检查钻孔质量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并做好相应的清孔工作。清孔主要是指清理孔洞中的杂质,将孔洞中多余的土壤与杂质进行清理,保证泥浆灌注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在这个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控制灌注泥浆的黏合度与砂粒含量,从根本上保证泥浆在岩土工程中得到更好的利用。

2.5放置钢筋骨架

在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清孔工作完毕后,施工人员需要准确安放钢筋笼,在安放钢筋笼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根据之前的钻孔位置,将钢筋笼安放到准确位置。如果发现钢筋笼安放位置错误,需要进行二次放样,准确定位钢筋笼的投放位置,保证钢筋笼安放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当钢筋笼位置定好后,需要缓慢放入钢筋笼,尽量减小钢筋笼安放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当工程中的钢筋笼安放完毕后,不应该立即进行混凝土灌注工作,施工人员需要对孔洞进行二次清理,提高钻孔的清洁性。只有工程中的钻孔保持在一定的清洁度,钢筋笼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混凝土浇筑。

2.6灌注混凝土

在放置好钢筋笼之后,施工人员是不能立即灌注混凝土的,应该在清理钻孔之后,保证钻孔中没有其他的杂物,确保钻孔底部的沉淀厚度和泥浆的检测数据都达到了相关的标准的情况下,才可以灌注混凝土。在灌注混凝土的时候,应该确定钻孔底部到导管下口之间的距离,并且要确保这个距离在0.4米左右,在埋设导管的过程汇总,导管的埋设深度应该在2-6米之间,导管的埋设深度不能过深,也不能过浅。另外,在灌注混凝土的时候还应该注意,灌注的速度与导管的位置应该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来确定。

3注意事项

3.1保证工艺的合理性

在岩土工程项目施工中,需要注意灌注桩工艺施工的合理性,应根据不用地层地质条件,不同设计要求和场地周边环境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灌注桩施工工艺。

3.2钻孔偏移问题的注意事项

在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钻孔偏移的问题,而引起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很多的,比如:钻机磨损、钻杆设置不合理、桩架不稳定等的原因都会引发钻孔偏移的问题。因而在施工之前,施工人员应该严格的检查钻机是否垂直、是否稳定,施工人员应该实时的观察钻机工作的过程假如发现钻孔出现了偏移问题,就应该及时的停止钻孔工作并进行相关的处理。在地层分界的部位,施工人员应该控制桩孔的进度,同时应该降低钻机的压力来进行钻孔工作。在进行钻孔工作的时候,假如遇到体积比较大的石块,使用冲孔机,在低速运转的情况下打碎石块;假如遇到倾轧的基石,则应该使用混凝土填平基石,在混凝土凝固之后才可以进行钻孔工作。

3.3桩端入持力层判别

根据工程经验,一般以高程、岩渣、进尺速度三者综合确定桩孔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的持力层。主要从4个方面来进行综合判断:

a.以勘察数据为参考;

b.以冲击成孔进尺速率为参考,中风化地层的进尺明显较慢;

c.使用细目筛网捞取出浆口样品,发现大量中风化岩粒则可判定进入设计持力层;

d.开工后,对不同区段刚开始成孔的桩的进尺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由质检员随时检查,并结合勘察数据和孔口反渣情况,由技术部会同监理综合确定本工程桩入持力层的控制标准。

参考文献

[1]余明,郭伟.岩土工程中混凝土灌注桩在施工工艺及技术[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5):00150-00150.

[2]宁武斌.岩土工程中混凝土灌注桩在施工工艺及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5).

[3]高任飞.岩土工程中混凝土灌注桩在施工工艺及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8).

论文作者:李永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3

标签:;  ;  ;  ;  ;  ;  ;  ;  

岩土工程中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及技术论文_李永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