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评价的剖析与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评价论文,小学论文,英语课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课堂评价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近年来,广大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评价方面做了大量的尝试,其中有成功的欣喜,也有失败的困惑。
一、小学英语课堂评价问题写真
例1:在课堂上,教师手中拿着奖励学生的小五星,只要学生举手发言,其所在的小组就能得到一颗小五星;教师在黑板上设计了小组得奖的统计表,学生每发言一次,教师就匆忙赶回黑板前贴一个标志。整堂课中,教师异常忙碌,学生也心急火燎,因为他们要得到一次发言的机会,就必须等老师给“获奖者”贴完标志。教师更是忙中出错,一会儿贴错了小组,一会儿又忘记了贴标志。面对那么多高举的小手和期盼发言的目光,这位教师却依旧固执地将这种评价方式运用到该节课结束。
例2:时隔不久,在该教师执教的另一节英语课上,教师也许感到自己贴标志太麻烦,但又不想舍弃这种评价方式,于是指定一位学生站在黑板旁,专门负责给各组贴小五星。这样,教师的负担确实减轻了,学生的发言机会也多了,似乎是两全其美,但没人去关注那位专门负责贴小五星的学生。这位学生在该节课中忙碌无比,但却学无所得。
例3:在一节小学三年级的英语课堂上,各个小组在竞赛活动中十分活跃,各组组员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教师每给获胜的小组加上一分,得分的小组就发出一阵欢呼声。活动结束时,获胜的小组兴奋不已,而失败的小组则垂头丧气,在接下来的活动中也提不起精神,学习积极性明显下降。
例4:在一节小学英语课上,教师轮番向各组提问,回答正确的小组可以得分。当教师提问到A组时,A组有许多学生举手,一个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迟疑了片刻后也勇敢地举起手,而当教师让其回答问题时,该学生却说出了一个错误的答案。按小组竞赛规则,A组不能加分。教师把得分机会给了B组。该学生在本组同学抱怨的目光中尴尬地坐了下来。“不会说就不要举手,抢什么风头!”“都怪你,我们组本来可以得分的。”该学生在同伴的指责声中低下了头,在这节课上再也不敢尝试回答问题了。
例5:在一节小学英语观摩课上,只要学生说对了,教师就带领全班学生拍手齐说“Oh,oh,super!”。课堂上“super”声此起彼伏,累计达20多次。
例6:在一节小学英语课上,教师教学了几个新单词后,抽取个别学生读,每个学生读完一个单词,教师都说:Good!/Great!/Wonderful!由于教师抽读的速度很快,有些学生甚至还来不及把单词读完整,教师就迫不及待地说:Good!Next.
二、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英语课堂评价
1.教师的课堂评价应自然和简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主要通过有声语言或肢体语言来完成,使学生能及时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教师的评价应以鼓励为主,即使学生的回答有误,也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从而激发其再次尝试的勇气和继续努力的信心。
例1中的教师似乎忘记了课堂评价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也不是为了把每个小组在每堂课中的表现都划分出好与差的等级。教师的课堂评价是为了调控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如果学生已经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教师就没有必要过分注重活动效果的统计,而不顾学生的实际需求。
教师进行课堂评价时要自然和得体,切忌使用过分夸张的动作和语气;表扬要恰如其分,绝不能随意使用鼓励与表扬的话语。如果表扬得来的太容易,学生就会对此习以为常,也可能导致学生对问题浅尝辄止或随意应付。
笔者认为,滥用鼓励与夸奖是小学英语课堂评价的误区。新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尊重和赏识并不意味着对学生一味地表扬。例6中学生读单词的活动属于不需太多思维创新的模仿活动,教师只要点头肯定其发音正确或进行必要的纠正即可,无须用如此夸张的语言加以评价。过多和过分的夸奖往往会导致鼓励的贬值。例5中用集体拍手的方式表示赞扬的评价方式,其必要性与可行性也值得深思。这种评价方式实际上是把教师的评价强制性地变成学生之间的评价。拍手说的学生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参与对发言学生的评价。评价语也是教师规定的,而不是学生的真实感受。这种形式主义色彩极浓的评价方式不仅会干扰学生的积极思维,而且显得机械、呆板,还忽略了评价的内容。
2.教师对学生小组的评价应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首先,教师要明确课堂小组评价的目的。大班教学中学生人数多,教师无法对每个学生都进行相应的评价,而教师对小组的评价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此问题。小组评价促进了小组内的合作和交流,并发挥了学生之间相互监督和鼓励的作用,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课堂学习活动。这种评价强调内在的激励作用,尽可能地弱化外在的甄别或淘汰作用。
其次,教师应考虑评价的方式、规则、时机以及评价细节的处理。对小组的评价可以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但并非用于每个活动的每个环节;否则,这种评价就会过多占用课堂时间,甚至增加师生的负担。笔者以为,以下几个时间点是进行小组评价的最佳时机。
(1)上课伊始时
上课铃响后,小学生从喧闹的操场回到课堂,其情绪一般很难迅速平静下来。此时教师可以用期待的目光环顾教室,根据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如桌上是否有英语课本,是否坐好,是否集中注意力准备上课等)给表现好的小组加分,并简要说出加分的理由。当然,此时进行小组评价时,教师要尽量让各组都得分,而且可以适当给表现最好的组提高分值,但差距不要太大,否则在课堂起始阶段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组评价也可以采取学生互相监督的方式,以促使每个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2)活动转换时
小学英语课以活动为主,活动与活动之间的转换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此时运用小组评价则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当教师向学生发出“Let’s begin...”的指令后,就应开始根据各组的表现评分,反应最快、合作最好、作答准确的小组可以得到最高的分数。同时,教师可以适当调整一些分值。例如,某小组如果在竞赛活动中处于劣势,但在转换环节中反应迅速,教师就可以适当提高该小组的分值,以起到鼓励的作用。
(3)竞赛活动时
小组竞赛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在组织竞赛类活动时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①制定合理的竞赛规则
合理的竞赛规则不仅是竞赛顺利进行的保障,而且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争执或纠纷。竞赛规则应能使每个小组成员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尽量避免因个别学生的表现而大幅度影响小组的整体成绩,配合最好的小组应是得分最高的小组。同时,竞赛时小组成员之间应互相帮助,不可相互指责或埋怨;否则,该组就会被减去一定的分值。例4中的教师则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小组之间的竞争主要应看小组合作的表现,而不应以组员个人的表现作为评价的依据。某个组员的答案不正确时,教师可以让同组的其他成员及时补充和纠正。同时,对回答有误的学生也要适时予以表扬和鼓励,如表扬其敢于尝试的勇气,激励落后的小组在下一轮活动中继续努力等。另外,培养学生在竞赛中团结合作的精神尤为重要,像例3那样的竞赛活动则不利于小组之间的合作与竞争。
②尽量简化评价的方式
课堂评价应尽量采用简便易行的方法。例如,粘贴小五星标志的方法就远不如用粉笔直接写分值或画五星简洁明了。况且,学生并不在乎教师在黑板上画的标志是否好看;形式简化了,而意义并没有淡化。教师也没有必要听取甚至记录每个学生的发言,可以先让学生小组集体讨论,再汇报小组的讨论结果。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让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
3.让学生参与课堂评价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课堂评价应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让学生以自评和互评的方式参与课堂评价,有助于学生反思和调控其学习行为。学生不必在每堂课中都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可以根据各校和各班的具体情况,每周或每月开展一次自评和互评活动,以便让学生有机会进行阶段性的小结与反思,改进自己的学习策略。以下是一份小学生英语课堂学习行为的自评和互评表:
姓名班级 自评
组内
互评
1.能经常主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2.积极参与小组活动,能与他人合作;
3.听课时注意力集中,遵守课堂纪律;
4.遇到不清楚的问题能主动提问;
5.勤于思考,能主动提出不同的看法。
小学英语课堂评价的目的不是区别优生和差生,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发现自己学习中的问题,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以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