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计划_可持续发展论文

发展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计划_可持续发展论文

发展教育: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计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走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可持续发展是近年来为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新社会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世界各国来说都是必要的战略选择,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尤为如此。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发展,这种发展既包括发展经济,也包括发展教育,发展教育是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一、发展教育是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尽管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多达上百种,但无论取何家之说,都离不开“发展”,中心之意不外乎强调,发展不能是破坏性的和损害他人利益的。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普遍认同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前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提出的,其表述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本文所说的可持续发展也取此意。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观,尽管它不一味地强调增长,但可持续发展不会不谈发展。无论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还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可持续发展的前提都是发展,只是侧重点应各不相同,但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

可持续发展内容十分丰富,包括人口、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包括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概言之,主要是社会的发展。而社会是由人构成的,离开了人就不成其为社会,因此,马克思在论述社会发展的归宿时总是将它归结于人本身。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就是人的发展和为人的发展,“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21页。)社会的发展进步实质上是人们追求幸福和全面发展的结果,可见,离开了人的发展,社会也就无从发展,一切发展都是以人的发展为目的的,若撇开了人的发展去谈发展,便会成为无稽之谈。可持续发展理论也同样主张一切发展都应该以人为核心。1994年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1995年国际社会发展高级首脑会议也将人确立为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费德里科·马约尔说得更明白:“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

人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不仅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为人持续不断地发展创造了条件。社会的发展,一方面能使人更好地发展,另一方面,社会分工又使人变成片面的、畸形发展的人,正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和社会实践使个人的全面发展能够得以实现。恩格斯说:“教育可使年轻人很快就能够熟悉整个生产系统……因此,教育就会使他们摆脱现代这种分工为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23页。)马克思更明确地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30页。)无数事实也证明,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教育是促进人的发展的最有效的手段。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知识密集型新产业的涌现,生产方式的变革,传统观念的更新,一句话,一切都在变化,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前进,所有这些都不停地向人提出新的挑战,对人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人有更高尚的道德情操、更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更先进的思想意识、更强的开拓创新精神。这就迫使人必须比以往更加重视教育,并且要不断地从事学习,终身接受教育,以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促进人更好的发展。许多有识之士断言,终身教育是进入21世纪的关键所在,21世纪是终身教育的时代,是名符其实的学习化社会。“教育处于社会的核心位置”,“教育在个人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为它在促进现代化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9页。)人们要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地得到更好的发展,而人的发展又主要依赖于教育,因此,只有更快更好地发展教育,才能使人得到更充分更全面的发展。

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一切社会实践都离不开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样离不开人。可持续发展观念的确立与传播,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环境、生态的保护与治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人、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关系的改善,都得靠人去实现,人的重要作用无法改变,人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主体性地位也丝毫用不着置疑。既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离不开人,而人的素质的提高,人的培养发展又主要靠教育,只有大力发展教育,才能使人得到更好的发展,那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也就离不开发展教育。正如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指出的那样:“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能力的关键。”1994年联合国国际人口与发展会议通过的《行动纲领》也指出:“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有效的信息、教育、交流是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由此可见,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发展教育是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从现代教育的功能看发展教育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现代教育除了具有促进人的发展的功能外,还有三大功能,即经济功能、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这早就为人们普遍认识,此外,现代教育还有两大鲜为人知的功能,即:优化人口功能和平衡生态功能。下面从这五个方面来看发展教育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

就教育的经济功能来说,发展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摆脱贫困,从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近半个世纪来,世界经济空前发展,而这种发展应归功于经济进步的首要动力——科学和教育。但经济发展又极不均衡,贫富悬殊日益拉大,“估计世界人口有3/4以上生活在发展中国家,但他们只享有世界财富的16%。更为严重的是,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研究结果,人口总计达5.6亿的最不发达的国家的美元收入正在减少,每年人均收入为300美元,而其它发展中国家为906美元,工业化国家为21598美元。”(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第56页。)一些国家的学者认为贫困是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首要难题,不消除贫困就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而现在的状况是“占世界人口20%的最贫困的人在过去30年中所占全球收入的份额由2.3%下降至1.4%,同一时期,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的人的收入由70%上升至85%。”“世界上69%的最贫困人口分布在42个发展中国家。”(注:美国:《LEAD国际通讯》,1996年第6期。)事实表明,发达国家都是依靠教育和科技使经济腾飞的,恰恰相反,贫困国家也正是教育落后所至。可见愚昧与贫困是一对孪生子,因此,要医治愚昧,摆脱贫困,只有大力发展教育。现代教育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早已为人们普遍认识。马克思早就说过:“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邓小平更明确地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们的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7页,第120页。)对于贫困地区、发展中国家来说,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发展,若不发展,不大力发展经济,不使更多的人脱贫致富,那么砍伐森林、毁坏土地、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等还会加剧,可持续发展就难以实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缩小贫富悬殊的差距,帮助贫困地区大力发展经济,而要发展经济首先又必须发展教育,因此,发展教育是摆脱贫困,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就教育的政治功能来说,发展教育可以稳定社会政治制度,从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在封建社会以前,教育只是少数贵族和富人的特权,广大劳动人民被排挤在学校门外,可见,古代教育的政治功能极为明显。后来,随着教育的普及,教育大众化程度的提高,现代教育的政治功能有所衰退,且随着政治现代化和民主化的发展,其性质和内容均有所变化。但不管怎样,教育总是会从属于一定的政治,并为其服务。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总是要求教育能培养出自己所需要的人,并通过教育传播所需要的政治思想观点、道德风尚、社会舆论,以此来为巩固社会政治制度服务。要实现政治现代化和民主化,必须破除一些落后的思想观念,增强社会的民主、法制意识,提高全民的素质。发展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大批卓越的政治人才,而且能造就整整一代高素质的公民。由于公民的文化水平和素质普遍提高,他们便可以广泛地参与和关心政治大事,民主、法制的社会才能更快地发展。可见,发展教育能够促进现代社会的繁荣稳定和人民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高度统一,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就教育的文化功能来说,发展教育可以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以形成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相一致的文化思想意识形态。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任务是扫除文盲,普遍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提高妇女的地位,也就是说要大力发展教育。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调查与统计,“世界现有文盲8.8亿,其中2/3为女性。将近1.3亿的学龄儿童失学,60%为女童”(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总序》。)。许多发展中国家普及小学教育还十分困难,在非洲等地新生文盲还在增加,小学入学率才50%左右。我国仍有文盲1.8亿,从绝对数看仅次于印度(3亿),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青壮年文盲5000万名,90%以上在农村,70%是妇女,每年新生文盲约100万人。我国每年新生人口2000多万,到2000年还只能在全国覆盖约60%的人口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还只6%,而发达国家高达30%~50%,我国将长期存在庞大的待教人口,教育发展的任务还相当繁重而艰巨。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也要通过发展和改革教育来解决人们思想意识方面许多深层次的问题,树立先进的观念,不断提高人的素质。有些国家富裕之后出现了种种“社会病”,诸如精神颓废、良心泯灭、道德沦丧、人性淡漠、极端个人主义、社会治安恶化等等。这就迫使人们不得不反思,西方文化在带来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滋长了许多精神垃圾,这就要求教育在塑造下一代的时候须作必要的调整,要教育人们树立新的道德风尚和科学的思想观念。总之,要满足全体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必须大力发展教育。要积极发展和改革教育,全面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古今东西文化的融合,创造发展新文化,尤其要使妇女首先在文化上求得解放与平等,培养下一代接受和睦、宽容、公平的观念,缩小各种文化隔离的界限,填平代沟,荡涤自私,淡化自我,尊重他人,使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广泛传播并根深叶茂,普遍地由一种思想观念变成一致的自觉行动。

就教育优化人口的功能来说,发展教育可以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从而促进人口可持续发展。人具有两重性,既是文明社会的建设者,又是环境、生态、资源的损害者。尤其是人口的过快增长,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从1950年至今,世界人口已翻了一番,由25亿增至56亿。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会80年代初的一份报告估计,当时世界的谷物产量只能养活60亿人,而当时全球有4.5亿人挨饿,当时的总人口为45亿。而今天,总人口增加到56亿,挨饿的人却增加到近10亿。多数人认为,这个世界最多只能养活150亿人口,中国最大的人口容量约16亿,而现在中国人口已近13亿,雄居世界第一。人口的过快增长,无疑会导致资源、环境等危机,对持续发展会产生破坏性影响。现代教育具有优化人口的功能,因此发展教育对于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发展教育可以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青少年接受过人口科学知识、生理知识等的教育后,能树立科学的生育观,特别是接受了人口再生产与环境、社会发展关系的教育后便懂得生儿育女并非个人传宗接代的小事,深知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是事关国家乃至世界长期繁荣稳定的大事。教育提高人口的素质后,能有计划有目的的控制人口总量的增加。西方教育普及程度很高的国家,人口出生率极低,有的甚至出现负增长,这说明发展教育能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国内外科学研究和调查统计的结果表明,人们受教育的程度与其生育率成反比例关系,即父母受教育的程度愈高,生育率愈低,反之,受教育的程度愈低,生育率愈高。印度的一项调查表明,受不同教育程度的妇女平均生育的子女数为:小学和文盲为6.6人,中学为4.6人,大学为2人(注:梁中堂:《人口论》,山西人民出版社,第227页。)。1982年我国人口普查也得出类似结果:文盲为4.74,小学为3.81人,初中为3.08人,高中为2.41人,大学为1.94人(注:厉以贤主编:《现代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1988年版,第194页。)。此外,受教育的程度与结婚的年龄及初婚的年龄也密切相关,即受教育程度愈低,结婚和生孩子就愈早,反之,受教育程度愈高,愈是晚婚晚育。如文盲及小学文化程度者许多不到20岁就早婚早育,中等文化程序者一般20多岁结婚,而大学以上文化程度者大都30岁左右才成家。由此可推算,仅在60年内,低学历者已又多又快地发展了两代人,而高学历者只传了一代。可见,若不大力发展教育,任其下去,人口的数量和整体质量问题都会日益严峻。其次,发展教育可以提高人口质量*

教育能促使人类优生优育,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父母,懂得优生优育知识,重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良好教育。与此相反,前辈若未受过良好教育便会直接危及后代,并如此恶性循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5年《世界教育报告》调查分析的有关情况再次证明了这一点:在世界最贫困的地区,“妇女和女孩儿都受到一种循环的束缚,那就是有文盲母亲,就有文盲女儿;女儿早早结婚,就又像前辈那样被迫处于贫困和文盲状态,受高出生率和早亡之害。”(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第64页。)人口的质量主要是由环境和教育决定的。教育能够提高人的劳动能力和整体素质,教育的发展状况决定着人口的质量。因此,要提高人口质量,关键在于发展教育。最后,发展教育可以优化人口结构。大力发展教育,能够改变人口的年龄构成,控制非生产性人口的增加,控制人口增长的速度,促使人口渐趋稳定,还能够促进人口的地域分布向合理的方向流动。发展教育,不仅可以大力普及义务教育,提高人口整体的文化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劳动者的生产能力,而且能使更多的青年接受高层次的教育,为社会培育大批高级优秀人才,还能使人们享受终身教育,不断更新知识和优化能力结构,多次焕发青春,保持旺盛的创造力,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屡建功勋。

就教育平衡生态的功能来说,发展教育可以促进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持,从而维护生态、环境的持续性。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的恶化和生态平衡的破坏是由人的盲目行为造成的,而要融洽这种关系,首先得帮助人们提高认识,继而将正确认识转化为自觉行为,现代教育已越来越重视这方面的工作。教育一方面使受教育者普遍认清外在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性,另一方面又注重发展受教育者的内在潜能,使其具有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责任感、知识和技能,所以说,现代教育具有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作用。近年来,教育日益注重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改革自身的观念、目标、内容和手段,将有关可持续发展的亲理论、新技术渗透结合到教学之中。譬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生态农业、清洁生产、可再生能耗、环境标志产品、生态社区等,都已逐步纳入教学的新内容。环境教育已成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的环境保护也依赖于教育,“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已为越来越多的人形成共识。《21世纪议程》也提议开展全球教育活动,以提高环境意识,加强环境无害和支持可持续发展,还明确提出了:“从小学学龄到成年都要接受环境与发展的教育”的措施。总之,发展教育可以普遍提高人的素质,增强人的生态环境意识,还可以发展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科学技术,并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帮助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同时也保护自然,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根治环境污染,使人赖以生存的环境永远优美。

三、发展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十分丰富,既包括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也包括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发展经济和消除贫困,还包括发展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仅从以下方面就可以说明发展教育本身也属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从可持续发展最基本的原则看发展教育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较多,众说不一,但有一条是大家都公认的,也是其最基本的原则,即公平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包括本代人的公平、代际间的公平和公平分配有限资源,要做到这三条都离不开发展教育。当今世界的现实是:贫富悬殊巨大,两级分化严重,富人少,穷人多;由于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观念的消极影响,掠夺式开发盛行,抢吃子孙饭的行为普遍存在;资源掠夺、弱肉强食,仿佛已天经地义,占全球26%的发达国家消耗全球80%的能源、钢铁、纸张和40%的食品。要改变这种不公平的现实,首先必须摆脱贫困,而要摆脱贫困,首先又必须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教育水平和整体素质,实现教育均等,改变人们受教育的不公平现象。唯有发展教育才能推动经济快速发展以摆脱贫困,这是无数脱贫致富者从深刻的教训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要致富,先读书。

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近年来,国际社会日益重视教育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联合国召开的各种以发展为主题的大会都把教育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例如:“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的能力的关键。”“应该通过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的途径向所有年龄所有层次的人士提供环境教育。”“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有效的信息、教育和交流是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并为人们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做好准备”等等。《中国21世纪议程》也十分重视发展教育,许多地方提到教育,其中第6章《教育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主要谈发展教育,此外,在消除贫困、团体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等章也将发展教育列为重要内容。

唯有发展教育才能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世代推进。可持续发展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是一项世世代代要抓紧不放的数世纪工程,需要几代人、几十代人齐心协力,确保能一代一代传下去。继承性是教育的一大特征,即世代相传,像接力赛一样,一棒一棒传下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已举世公认,它被列入教育教学内容后,定会为数以亿计的受教育者所接受,并一直绵延不断地传给子子孙孙。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自觉行动,一旦为儿童少年乃至成人都广泛展开之后,教育不会仅仅只甘当一个发动者,而会成为一个出色的推动者,推动可持续发展行动深入持久的进行下去,动员数以亿计的人们投身到这一意义特别重大的行动中去。可持续发展将伴随教育发展永存。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教育开始行动。1972年召开的第一次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就认为,应该建立国际环境教育项目,要在校内外、各种层次的教育广泛地进行环境教育。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提议开展一个全球教育活动,并明确提出了“从小学学龄到成人都接受环境与发展的教育”的措施。1994年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提出的《行动纲领》把教育列为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1992年《21世纪议程》一发布,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响应并积极行动起来。1993年6月美国宣布成立“总统可持续发展理事会”。理事会由25人组成,下设8个工作小组,第2个小组就是教育小组。日本于1994年初制定了日本21世纪议程行动计划,确定今后工作重点的第一条就是:“提高可持续发展意识,进行普及教育”。巴西也将“扩大教育,培养人才”列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行动。总之,许多国家都把教育列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并从发展教育开始行动,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视从发展教育入手。我国政府也非常重视可持续发展和发展教育,1996年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将“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一并列为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两大基本战略,这恰好说明发展教育和实施可持续发展都非常重要,且两者关系十分密切。我国于1994年3月正式颁布《中国21世纪议程》,也将教育建设列入重要的行动方案:“发展经济以摆脱贫困,关键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教育是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标签:;  ;  ;  ;  ;  ;  

发展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计划_可持续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