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的体制、政策及其效应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技术进步论文,效应论文,体制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278 (2000)02-0105-(10)
1978年以后,党中央确定依靠科技振兴经济的战略思想,揭开了我国经济和科技相结合,在全国范围内推进企业技术进步的新篇章。经过20年的努力,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工业技术进步成绩显著,并正在逐步形成一套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产品为龙头,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有效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一、技术进步的宏观环境不断改变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转折点,我国开始实行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从粗放经营为主逐步转向以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推进企业技术进步。
1980年国务院批转了《关于加强现有工业交通企业挖潜、更新、改造工作的暂行办法》,提出了坚持“先生产后基建、先挖潜后新建”的方针,全面规定挖潜改造的范围、重点、程序、资金来源和物资设备及组织领导等。1982年1月, 针对当时我国生产建设中偏重于建设新企业,忽视已建成企业的技术改造,企业设备老化,技术陈旧,计量测试条件差,产品落后等状况,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对现有企业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技术改造的决定》,把技术改造投资管理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重要方式纳入国家计划序列。198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技术改造工作和技术进步工作分工意见的通知》,从组织领导上做出了安排和保证。1985年国务院批转《关于改进技术进步的若干政策的暂行规定》和《关于推进国营企业技术进步若干政策的暂行规定》,为增加企业技术改造能力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优惠待遇。[1]除此之外, 在利用外资与技术引进方面,国家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与条例。
90年代科技与经济一体化以及科学技术国际化趋势日益增强,科学技术不仅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而且也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因此,各国都在抓紧时机大幅度地调整战略增强科技实力,以谋取世界新格局中的有利地位。面对新的发展态势,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为企业技术进步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和政策条件:
1.1996年3 月召开的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今后15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并指出,要实现这一目标,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依靠技术进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是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1994年国务院通过实施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和发展白皮书》,提出我国要实现由单纯发展经济向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转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995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这是推动我国科学技术进步的纲领性文件。《决定》中突出的一点,就是明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根据《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成立的国家科学技术领导小组已就国家科技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做出决定,1996年制定了《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关于“九五”期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确定了今后科技发展和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各项任务。
3.颁布与实施新的产业政策。为了加强和改善国家宏观调控、有效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素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国务院于1994年3 月颁布了《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围绕《纲要》的贯彻实施,国家组织修订或制订了国家和主要产业领域的技术政策,这对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速经济发展向依靠科技进步转轨,实现增长方式转变产生重要影响。
4.加强科技立法工作,促进技术进步。国家在80年代颁布了《中国专利法》、《技术合同法》,进入90年代后又颁布了《科学技术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从而使我国技术进步工作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
总之,20年来,围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总体目标,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指导方针,我国在体制与政策上为技术进步创造了有利条件,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坚持市场化改革,在财政、金融、物资等方面为搞活企业,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2)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 简政放权并相应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增加企业自我积累的能力。(3 )在投资体制上,采取返还折旧费,实行企业自筹、银行贷款、横向集资、利用外资等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办法,使企业逐步成为技术改造的投资主体。(4)在企业组织结构上引导企业向专业化生产和规模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之间的横向经济、技术联合,并围绕优势企业,发展企业集团,增强企业推进技术进步的实力。(5)改革科技体制, 并通过制定有关政策和实施投资计划,使科技与经济结合不断加深。(6 )加强法制建设,逐步使企业技术进步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实行规范化管理。
二、技术进步的主要成绩
一系列重大决策和举措的制定和实施,使我国技术进步的宏观环境逐渐改善,特别是90年代以来我国技术进步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改造投资力度不断增强
首先,技术改造的投入总量不断增加。1997年更新改造投资总额为3921.94亿元,比1996年增长8.5%,占全年固定资产总投资的15.7%。[2]其中地方项目2514.21亿元,中央项目1407.73亿元。
其次,择优扶强,技改项目资金安排更加集中。国家经贸委于“八五”末组织实施了一项旨在“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加大改造投资力度,加快企业改革步伐的“双加”工程。1995年全国共下达国家重点推荐项目近3600个,安排当年投资930亿元,专项贷款460亿元。其中“双加”一期工程原规划902项,截止1996年底已建成投产的有280项,占项目总数的31%,在建项目416项,占46.1%。 “双加”二期工程共规划项目2537项,规划投资1696亿元,需专项贷款1030亿元。在组织实施二期“双加”工程时,国家优先选择行业排头兵企业承担大项目,并对国务院确定的1000户企业,百户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和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的企业作了优先安排,使国家重点企业顺利实施了技术改造。
第三,加强中西部地区及老工业基地技术改造,推动东中西结合,优势互补。国家有关部门专门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到辽宁、河南、甘肃、贵州四省进行了评估,明确了各地区优势产业的技术改造的重点。1996年,国家安排中西部地区的专项金额达243亿元, 占全国比重达52.7%。1997年1-6月份,西部地区完成技术改造投资142.6亿元,比1996年增长20.0%,高于平均增长率5.0个百分点,10 个西部省区除陕西省外,其余增幅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显示出近年来加大西部地区技术改造投入所取得的初步成效。
2.注重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
依靠技术创新,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已成为共识。根据1996年国家科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对京、辽、黑、沪、苏、粤的5000多家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调查,1993-1995年,这6 个省市的被调查企业中实现技术创新的企业所占比重在70%以上,与大中型工业企业比较,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更为普遍,上述比例达到83.6%(见表1)。
调查资料还显示,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实现技术创新的大型企业所占比重高于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而且大型工业企业比中型工业企业开展R&D活动更为普遍,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比工业企业开展R&D活动更为普遍(见表1)。
为了更好地推动技术创新,1996年国家经贸委和国家科委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技术创新工作的指示,正式启动技术创新工程。其宗旨是紧密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目标,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品为龙头、1000户大中型企业为重点,产学研结合,从政府、企业和社会三方面系统地推进技术创新工作,提高企业和关键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加速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的体系和机制,推动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表1 企业技术创新情况的调查资料 单位:个
调查企业数 实现技术创新的 有R&D活动的 B/A C/A
(A)
企业数(B) 企业数(C)%
%
大中型工业企业 3346 23911468
71.5 43.9
其中:大型 1125 916 616
81.4 54.7
中型
2221 1475 852
66.4 38.4
国家高新技术产
业开发区企业
1221 1021 799
83.6 65.4
其中:大型83
71 48
85.5 57.8
中型155 127 100
81.9 64.5
小型983 823 651
83.7 66.2
资料来源:《中国科学技术指标》1996年。
技术创新工程的目标是用1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发展规律的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大型企业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名牌产品和关键技术的开发能力,产品在国内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优势;大幅度提高重点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掌握重要产业的关键技术和系统设计技术;技术进步成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主要途径,为我国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3.强化技术引进管理,技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比较重视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对国外技术的需求进一步扩大。1991-1996年,技术引进合同金额呈现上升趋势。1996年技术引进合同金额高达152.57亿美元,创历史最高水平。[3]
从技术引进的类型看,我国的技术引进还比较单一,始终以硬件技术为主,特别是通过大量成套设备引进获得技术。1991-1995年,我国技术引进合同金额累计为333.0亿美元, 其中成套设备引进占技术引进合同总金额的73.9%,软件技术引进(包括技术许可、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金额所占比重为12%左右。但是,1996年这一状况有所改善,成套设备引进所占比重降为43.6%, 而关键设备引进所占比重上升为38.2%(见表2)。
表2 1991-1996年技术引进按类别构成单位:%
年份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合 计 100.0100.0100.0100.0100.0100.0
成套设备74.3 65.4 83.7 85.7 69.7 43.6
关键设备 9.6 6.0 4.3 2.6 16.6 38.2
技术服务 0.4 1.8 1.3 1.6 1.5 3.4
技术咨询 0.1 0.5 0.3 0.5 0.9 0.5
技术许可13.8 9.1 7.3 9.5 11.3 11.2
合作生产 1.5 16.8 3.0 0.1 0.0 2.9
其他 0.2 0.4 0.1 0.0 0.0 0.2
资料来源:《中国科学技术指标》1996年;《1997年中国经济年鉴》。
从技术引进来源看,我国主要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技术。1996年我国技术引进合同金额在1亿美元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有17个, 合同总金额为148.72亿美元,占合同总金额的97.47%,其中, 增幅较大的有美国、日本、德国和香港地区,其合同金额分别为49.07亿美元、24.04亿美元、21.30亿美元和9.22亿美元。[4]90年代我国技术和设备进口项目主要集中在机械电子、石油化工、轻纺和邮电交通等行业。这些行业的技术和设备引进合同达4242项,合同金额达128.12亿美元,分别占合同总数和合同总金额的68%和83.97%。
通过技术引进与技术改造、消化吸收相结合,提高了技术改造的起点,促进了我国重点行业技术装备水平。
4.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升级
高新技术产业是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重要阵地。我国政府十分重视高技术的发展, 先后组织实施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1996年)、《火炬计划》、《产学研工程高技术产业化计划》,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壮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5]
(1)高技术产业的企业数呈逐年上升趋势。1993-1995年, 企业数分别为3.1万家、3.3万家和3.8万家,年均增长速度为10:2%。 其中,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药品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航空航天制造业分别为16.5%、13.3%、12.6%和11.8%。3年来, 高技术产业的企业数占全部制造企业总数的比重基本稳定在8%左右, 1995年为8.3%。
(2)高技术产业的资产规模和产值规模不断增大。1995年, 高技术产业固定资产原值为3323.6亿元,占全部制造业固定资产原值的10.8%。1993-1995年,高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的年均增长率为27.8%,高于全部制造业的相应增长率(21.4%),1995年,高技术产业总产值达7390.3亿元,占当年全部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的17.8%。从增加值来看,1995年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为1690.8亿元, 占全部工业部门增加值的11.0%,在全部制造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为14.1%。
(3)高技术产业的经济效益较高。1995年, 高技术产业实现利税总额达499.1亿元,占全部制造业实现利税总额的12.2%; 高技术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2万元/人,是全部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7 万元/人)的1.3倍。其中,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药品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均高于全部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分别为5.6万元/人、3.0万元/人、2.3 万元/人和1.9万元/人,分别是全部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的3.3倍、1.8倍、1.3倍和1.2倍。
另外,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8年的数据,1997年我国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37万个,从业人员147.5万人,总产值3109.5 亿元,出口总额64.79亿美元。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通过其对传统产业的辐射、渗透功能,推动了我国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
5.民营科技企业快速发展
90年代以来,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为民营科技企业创造了发展的政策条件。继1993年原国家科委、国家体改委发布《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科技型企业若干问题的决定》以来,广东、云南、河南、新疆、贵州、福建、陕西、深圳、青岛、吉林等10余个省市地方人大或人民政府相继制定并颁布了有关民营科技企业条例或管理办法,从而有效地改善了我国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的政策环境,民营科技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迅速壮大,进入了新的发展高潮。根据《1997年中国经济年鉴》的有关资料,截止1996年底,全国民营科技企业数已超过5万家,长期从业人员200余万人,其中科技人员约70万人,全年技工贸总收入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1992年前,我国民营科技企业中总收入超过千万与亿元以上的为数甚少,而到1995年,总收入超过亿元以上的企业就达449家,其中超过10 亿元以上的有27家。
民营科技企业从创建开始就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工作,不断推出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从1995年全国民营科技企业的总体水平看,企业研究发展投入达166.7亿元,占全年总收入的6.2%,远远高于国家对国有企业研究发展经费占销售额1%的要求。 其中企业自主开发的产品数量占到66.8%。根据原国家科委1995年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外民营科技企业100强的调查统计,其主营产品共有248项,其中69%是企业独立自主开发的,由企业申请并获得专利的技术平均每户企业有2项。据统计, 这100 强企业平均每家投入的科技研究与发展经费达1600万元,平均占企业全年总收入的17%;投入的科技人员平均每家达210人,占企业职工总数的32%。
90年代以前,民营科技企业以科技服务型为主,进入90年代,特别是1993年以后,一批民营科技企业相继提出“二次创业”的战略目标,其核心就是创办实业。例如:在计算机产业,“联想”、“方正”等一批民营科技企业与国有企业联合抗衡各跨国大公司的挑战,开发微机新产品的速度几乎与外国公司同步,其中“联想”成为国内市场占有率前三名的惟一中国品牌。在微电子产业,“四通”与日本公司合作生产出0.3微米的大规模集成电路, “方正”的激光照排系统在国内外市场独占鳌头。据统计,1996年,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的总收入中,工业产值的比重大幅度提高,达到65%。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壮大,已成为我国工业技术进步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三、技术进步存在的问题
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由于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微观基础——现代企业制度尚未真正建立,各项配套政策不成体系,我国工业技术进步还存在一些问题。
1.技术改造投入与基本建设投资不成比例,重外延扩张、轻内涵提高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首先,虽然技改投入总量仍然增长,但增幅逐年降低。1996年技改投入增长仅为9.80%,远远低于90年代初的水平(1992-1995年技改投入增长率分别为:42.7%、50.29%、32.91%和13.05%),1997 年投资增幅逐月下降,全年投资增长仅为8.5%。
其次,技改投入占全部固定资产的比重也逐年下降,由1990 年的18.38%下降到1997年的15.72%,下降了2.66个百分点。
再次,资金到位低于投资完成,1997年1-6月,技改资金到位1024.2亿元,增幅为6.1%,低于投资完成8.9个百分点。 从各投资渠道资金到位情况看,国家预算内资金到位13.1亿元,增长94.4%,比重由 0.7%上升到1.3%。利用外资到位81.7亿元,增长0.2%,比重略有下降。自筹资金到位648.7亿元,增幅9.7%,银行贷款到位219.9亿元,降低1.6%,比重由23.6%下降为21.9%。自有资金不足特别是资本金不足是技术改造投资下降的主要原因。
2.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开发状况不容乐观
首先,拥有技术开发机构的企业的比重逐年下降。“八五”期间,设有技术开发机构企业占全部大中型企业的比重逐年下降,1997年这一比重降为32.2%(见表3), 这不能不影响到企业的产品开发与市场竞争能力,以及它们的生存与发展能力,并在整体上影响我国工业企业的技术水平与技术进步。
表3 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开发机构设置情况
年份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大中型工业 13475 14935 16991 18415 20328 23026 24056 23950
设技术开发 7289 7899 8576
-8817 9165 8179
7732
机构的企业
设技术开发 54.09 52.89 50.47 -
43.72 39.80 34.0
32.2
机构企业的
比重(%)
企业技术开 8116 8792 9432 10449 12497 13106 12033 11142
平均每家企 0.60 0.58 0.56 0.57 0.62 0.57
0.56 0.47
业拥有开发
资料来源:《中国科学技术指标》1996年,《中国统计年鉴》1998年。
其次,技术开发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我国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虽然在总量上逐年增长,但其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由1992年的1.4%下降到1996年的1.1%。1997年有所回升,但也仅为1.21%(见表4)。
表4 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1990-1997年)
年份
1990
1991 19921993
企业技术发费支出总额(亿元) 133.06165.90214.30
283.10
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 1.38 1.39 1.40 1.26
年份
1994
1995 19961997
企业技术发费支出总额(亿元) 321.30 365.83
384.90
438.40
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 1.30
1.19 1.10 1.20
资料来源:《中国科学技术指标》1996年, 《中国统计年鉴》1998年
我国企业技术开发费用支出相对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这与我国总的R&D经费支出状况有关。90年代以来,我国研究与发展(R&D)经费数额呈逐年递增趋势,1996年全国R&D经费达到327亿元,比上年增加41亿元。但按可比价格计算,90年代以来我国R&D 经费的增长速度出现了较大波动(见表5)。
表5 我国R&D经费及其占GDP的比重
年份
1990 1991 1992 1993
R&D经费(亿元)125.43
142.30 169.00169.00
比上年实际增长(%) 5.7 6.3
10.1
1.2
占GDP的比重(%) 0.71 0.72
0.70 0.62
1994 1995 1996
R&D经费(亿元)222.24
286.03 327.00
比上年实际增长(%) -5.1 13.8
8.2
占GDP的比重(%) 0.50 0.50 0.50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年鉴》1991-1997各年。
而且我国R&D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由1990年的0.71%降到1993年的0.62%,之后三年一直徘徊在0.5%, 这一比例虽然略高于同时期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值(0.45%),但与其他国家(包括新兴工业国)相比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见表6)。
表6 中国R&D经费占GDP比重的国际比较
中国 美国 日本 德国 法国 新加坡 韩国 印度
1996 1995 1991 1991 1993 19941994 1990
R&D占GD比重(%) 0.5 2.93.0 2.27 2.38 1.102.80 0.80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7年。
3.技术引进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引进在提高我国工业技术水平方面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我国技术引进工作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面临着新的发展趋势。
(1)成套设备引进与软件技术引进不配套, 技术引进后的消化吸收不力,技术创新受阻。我国技术引进中成套设备引进的比例很高,“八五”期间这一比例一直在70%左右,1994年则高达85.7%,1996年虽然降为43.6%,但成套设备与关键设备引进相加的比例仍然高达81.8%,软件技术引进一直低于20%(见表2)。
(2)技术引进与自主开发脱节。技术引进所需费用与工业R&D经费支出的比例可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来技术的依赖程度。按当年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折算,1995年我国用于技术引进的经费支出与工业R&D经费支出的比例达到12:1, 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相应水平(见表7)。
表7 技术引进费用与工业R&D费用的国际比较
国别 年份 技术引进费用(百万美元)
技术引进费用占工业R&D费用
中国 1995 13033 11.950
美国 1993 4048 0.041
日本 1993 3264 0.040
法国 1993 2792 0.140
德国 1993 10281 0.325
英国 1993 2515 0.185
资料来源:《中国科学技术指标》1996年,《中国统计年鉴》1998年
当然,我国技术引进经费与工业R&D经费支出的比例较高,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工业技术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技术潜力依然比较薄弱,必须通过从国外获取所需技术以补充我国技术基础的不足。然而,技术引进和国内R&D投入是相辅相成的, 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一味地依靠技术引进。如何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加强消化吸收,加强自身的R&D,从而提高我国的技术实力,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已显得愈益重要。
(3)重复引进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虽然在80 年代我国在家用电器等行业的引进造成的浪费和损失十分巨大,教训深刻。但是,出于企业和地方利益,加上国家还没有一个权威性的统一的宏观管理体系,没有形成统一协调的运行机制,因此,至今某些部门和地方的重复引进仍时有发生,没有得到根本控制。
(4)对民族工业和国内市场缺乏应有的保护, 对“三资”企业缺乏必要的管理。某些部门和行业,为引进国外技术,一味依赖和迁就外商,在很大程度上已被外资制控,轿车工业的三资企业已占68%,电梯占70%,程控交换机占90%。因此,如何制定有效的政策,既能继续鼓励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又能使我国的民族工业发展得到有效保护,已成为当务之急。
上述各点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我国企业技术进步存在的问题。当然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说主要是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我国企业还没有真正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企业技术进步机制,以及这种机制得以有效运行的微观基础和宏观条件。一方面,国有企业改革进展缓慢,企业尚未成为技术进步的主体,缺乏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另一方面,宏观经济政策不配套,财政、金融、税收等经济杠杆作用在技术进步中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力度不够,没有真正形成“产学研”联合、推进技术进步的体制与机制;另外,由于政府管理职能转变滞后,干部政绩考核方面的偏误等原因,企业追求技术进步的宏观管理条件还十分有限。为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起企业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和这种机制有效运行的体制环境。
四、深化改革完善工业技术进步的体制与机制
从现在起到下世纪的前10年,是我国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按照“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期目标的要求,我国要基本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相适应的企业技术进步机制。这个机制的主要标志是:(1)企业逐步成为技术进步的主体;(2)企业技术进步工作逐步实现“三个转变”, 即投资主体实现以政府为主向以企业为主转变;管理方式实现项目审批为主向政策引导为主转变;管理覆盖面实现从单纯管理国有企业,向以国有企业为重点的全社会管理转变;(3)技术市场基本形成并规范运行, “产学研”联合、科技与经济结合机制基本形成;(4)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 形成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5 )逐步形成有利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的法律体系,制定和发布有关保障和支持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法律和法规。[1]为此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深化企业改革,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造能够使企业技术进步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微观基础。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而且国有企业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结合起来,通过改革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进步的主体。
第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企业技术进步提供技术资源。进一步落实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规律的科技体制。形成科研、开发、生产、市场紧密结合的机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开发体系,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第三,改革投融资体制,加强投资管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企业技术进步的资金供求必然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来实现,因此,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金融市场的资金融通功能,为企业技术进步疏通更多的融资渠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问题。近期可以通过建立技术改造基金、发行企业债券等直接融资手段,拓宽融资渠道,也可以在扩大股票发行时,优先考虑国家支柱产业中重点企业的技术改造,使项目融资与企业改制结合起来。另外,要尽快建立健全投融资法规,加强融资管理,把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在提高经济效益方面行之有效的制度尽可能快地推广开来,这其中包括项目法人责任制、资本金制、投标招标制和工程监理制等,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使资金投入真正成为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有效因素。
第四,改革外贸体制,加强外资管理,发挥国际市场在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形成这种机制方面的作用。在技术引进方面,坚持技术自主开发的原则,在资金和技术力量配置上体现引进设备的消化、吸收、创新比设备引进更重要的要求;在对外合资方面体现市场换“技术”,这里的“技术”既包括设备,也包括开发机构,而且要尽可能争取到新产品的开发技术,从而提高企业的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
第五,加快转变政府管理职能,改革和完善干部政绩考核指标。由于目前对经济管理部门的干部、地方政府领导和企业主要管理人员的考核指标,仍然偏重于经济增长的“量”,而对经济增长“质”的要求体现得不够充分,在强大的利益驱动下,某些干部盲目追求外延扩张,重复建设、重复引进,铺设新摊子,而忽视以技术改造为主要内容的内涵扩大再生产。因此,必须改革政绩考核的指标体系,注重经济增长质量,从而使技术进步成为各级干部的自觉行为,为推动技术进步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
收稿日期:1998-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