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去唤醒学生健康高尚的人格论文_何通章

用爱心去唤醒学生健康高尚的人格论文_何通章

何通章 甘肃省临夏县土桥中学 731801

有句话说得好:“没有不带德育的教育,也没有不带感情的管理。”我非常欣赏这句话,因此在教育、管理学生的实践中始终坚持以“德育为首、爱心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正确思想的确立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疏导学生心理。首先我重新思考严格的行为规范如何与学生个性培养以及心理健康协调发展相统一的问题。在学校管理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令人头疼的事情:干净的墙壁被画得乱七八糟,花草被践踏,树木被折损,桌凳被损坏等等。可以说,这种破坏环境、公物的行为在学校里时有发生。面对这些破坏行为,在过去我首先想到的是要想尽一切办法“抓住”这些学生,然后给予严厉的惩罚。但我又仔细一想,意识到这些行为应该不是出于学生的本愿,也许是出于他们的无意。于是我找来这样的几名学生,先是询问,再经过一番谈话,他们畅快地说:“没什么目的,也只不过有时候心血来潮就这样乱发泄。过后又很后悔:为什么这样做呢?我们的生活本来就枯燥乏味,再加上你们的所谓管教,心里满是怨恨,所以就这样做了。”

其实,这几名学生的心理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这类学生的普遍心理。看上去他们极其轻松的谈吐,却给我们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就是现在学生们道德素质的提高不是靠强硬的外在力量的束缚,而是建立在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正当而丰富的兴趣爱好之上。古人云:“诚于中而形于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在像“行为规范”之类的规章制度不是制定得不全面,关键是学生们没有心悦诚服地接受它。所以,越是灌输、强制越就容易激起学生们的反感、对抗,最终导致蓄积成强烈的逆反心理。

于是,我有针对性地开了一个“设计你心目中的学校”为主题的班会。在讨论过程中各位同学纷纷发言,但最终归结一下,共同的条件首先是干净、整洁、芳草满园、绿树成荫。在这个时候我只是因势利导,轻轻一点拨:“现在我们学校努力营造的育人环境与同学们的愿望不一样吗?我们怎样做才能实现你想要的学习生活环境呢?”

仅仅这么一问,却容易打动学生心灵,进而会使学生反省自己,并自觉纠正自己的行为。自此以后,在这个班上,这种破坏学校公物之类的行为减少了,教室里经常保持着干净、整洁的生活习惯。

紧接着我就成立了兴趣小组,开展文娱活动。一方面疏导他们压抑的心情,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各自的兴趣爱好,进而发展特长、找到自我,最终转变灰色心态,走向健康向上、真善美慧的人生道路。

由此我进一步发现,学生们喜欢讲文明,却厌谈行为规范;喜欢运动,却不喜欢上体育课;喜欢唱歌,却不喜欢音乐课;喜欢画画,却不喜欢美术课。学生们本来对一些文章、小说非常爱好,甚至沉迷,但一选入教材,他们就讨厌、就头疼。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一现象表明,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心理健康问题。而要学生心理健康,首先要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消除了,学生才能把规范课程的学习、严格制度的遵守变成自己喜欢的活动。这时,我们期待已久的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就诞生了。

二、培养学生美好的感情。在疏导学生心理而臻于健康的同时,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纯正美好的感情。美好的感情来源于学生存有一颗感恩的心。只有学会感恩,才能体会到父母养育之恩,才能体会到老师教诲之恩,才能体会到社会资助之恩,才能体会到天地盖载之恩。而有了这种体会,学生才能感觉到自己不仅与周围社会人群也与天地万物息息相关、融为一体。到这时,他们才会激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人格意识,才会承担一种使命感、责任感,去回报社会、感恩一切!德育中的情感一旦被激发起来、活跃起来,就不仅会在学生的心灵中唤起一种新的力量,而且会使学生留下持久而深刻的印象。离开了情感的熏陶与沟通,一切教育无从谈起,一切教育理想都无从实现。

于是,我教导学生在清明节的细雨里体会祖先之恩泽,在母亲节的欢愉中体会母亲的伟大;在中秋节的明月下吟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教师节的欢笑中轻轻问一声“老师,您辛苦了”……从课堂到课外,点点滴滴,时刻让学生拾起那颗感恩的心,开满灿烂的真情之花!

三、实施生活教育。实践表明,德育工作的成效最终表现在学生们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这就决定了德育工作要注重生活教育。这里所说的“生活教育”,指的是把德育贯穿于学生生活的全过程,把德育的时空扩展到社会与自然,把教育视为一种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去体验。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存在德育资源,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处处留心、时时感受,让学生在生活中体悟、在体悟中发展。社会与自然,应该是德育必不可少的教材,我们必须让孩子主动打开这两本“必读书”。当然,社会上的确存在对青少年成长不利的因素,但对这些消极因素的抵御方式之一,恰恰是要学生认识、读好社会这本“书”,通过历练来提高拒绝不良诱惑的能力。这就必然要求实施生活教育,即:德育向家庭开放,让学校教育引导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协调学校教育,亦即让家庭成为德育的第一实践基地;德育向社会开放,帮助学生下了水才学会游泳,引导学生在社会风浪中明辨是非、经受考验,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德育向自然开放,让学生在青山绿水之间陶冶情操,洗涤心灵的尘埃,感悟生命的真谛,造就民胞物与的博大胸怀。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才能得到心灵的自由,自然容易完成人格的全面构建。

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这是多么警策的判断和忠告。那么,就让我们用爱心去唤醒每一个学生健康高尚的人格心灵吧!

论文作者:何通章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6月总第15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8

标签:;  ;  ;  ;  ;  ;  ;  ;  

用爱心去唤醒学生健康高尚的人格论文_何通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