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体育城市建设的实践、原因及启示_体育论文

英国体育城市建设的实践、原因及启示_体育论文

英国体育城市创建的实践、成因与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国论文,成因论文,启示论文,城市论文,体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修回日期:2015-03-07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0X(2015)06-0024-07

      1 导言:问题缘起与逻辑入径

      体育与城市,一个兼具学理性和实践性双重品质的话题。从学理上看,体育中的契约意识、强调公平竞争和团体协作的价值取向与城市中的法权理念、自治意蕴以及经济理性具有内在的相通性,从而使体育和城市的结合在理论上具备可能;从实践上看,城市化进程加快,全球城市竞争凸显,而代表了特色和文化软实力的体育,也成为众多城市寻求城市转型和发展方式之一,国际上以欧美体育城市为代表的特色城市成功实例日益增多。具体到中国的本土实践来看,不少城市看到体育为城市发展带来的独特价值,开始寻求与体育的联合,并借承办赛事之机,相继打出“体育中心城市”、“体育名城”建设之口号。然而在“体育赛事促进城市形象提升”、“办大赛促发展”方针指导下,重硬件、轻软件;重眼前、轻长远;重形象、轻内涵;重政绩、轻民生;赛事一过,往往烟消云散,努力白费,甚至铺张浪费,负面影响严重。借此,有必要在全球视野下找寻成功的案例依据,并深入分析置身在具体国情背景下的城市与体育内在逻辑,以此为契机,反思本土体育城市建设的若干矛盾与症结。

      英国,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最早进入工业时代,也是迄今为止世界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传统而现代,保守而激进的英国城市形成了独特的英国城市文明。同时,在现代体育的发展过程中,英国体育占有重要特殊地位,是现代体育运动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英国的户外运动与德国体操和瑞典体操,构成了现代体育运动的三大基石。上世纪70年代,为应对传统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低迷、经济衰退等社会问题,一批英国老牌工业城市利用体育寻求城市转型发展,相继取得成功。知名体育传媒与市场营销公司Sport Business和英国专业体育资讯机构ArkSports评选的“全球顶级体育城市”从2006年-2012年共发布了4届榜单,历届均有英国城市入选,还有城市被评为年度的欧洲体育之都。独特的城市文明背景和独特的体育历史资源共同孕育出独特的体育城市样态。本文以英国体育城市创建中具有代表性的伦敦、曼彻斯特、格拉斯哥、谢菲尔德为案例,从文本梳理入手,回顾各自利用体育特色实施城市转型、复兴、发展、营销的实践,分析体育助力城市的形成机制、进步动力、特色表现以及内外部成因。在此基础上,立足本土实情,以中外对比的视角,启发体育城市本土创建新思路。

      2 英国体育城市创建的社会背景与动因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作为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双重变革,成功地将人类社会从农业传统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然而,犹如硬币之两面,工业革命既为人类带来了进步的动力和福祉,也产生了一定的弊端。英国作为现代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享受过工业文明的“先发性利益”,同样也遭受过人类第一个工业文明的“先发性损害”。20世纪40年代,发达国家开始逐步进入后工业时代,由于城市经济结构重组使城市由制造业中心转变为第三产业基地和消费场所,而郊区化趋势又使得城市的许多功能从城市中心或内城向城市群转移[1]。由此,导致了英国传统城市巨大衰退,很多城市经历急剧变革,出现了老商业区、老工业区衰败的现象,土地和建筑被闲置,城市居住环境急剧下降,失业人口日益增多,各种城市问题严重,经济社会矛盾凸显。至70年代初期,英国经济已陷入严重危机,表现为严重的经济综合征,即当时舆论界所称的“英国病”[2]。传统工业城市面临严重的发展困境,在这种背景下,英国城市开始重新思考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种种弊端,城市重建、城市更新、城市再生等一系列面向城市的复兴运动逐步开始。

      城市复兴需要动力,也需要经济社会的关注。以大型体育赛事、大型会展博览等文化事件为代表的综合项目,在西方已成功帮助众多城市实现转型和跨越式发展。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批英国老牌工业城市如伯明翰、谢菲尔德、曼彻斯特、格拉斯哥等就开始采取以体育为带动的城市发展再生战略,以市场驱动的办法,将体育赛事和大型项目整合进城市发展战略,顺利实现从传统工业向现代服务业的有效转型[3]。工业化的到来带来的是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加,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消费结构的调整,加之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所有这些,都为职业体育和品牌赛事的酝酿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氛围,同样也为城市的转型再生奠定了坚实的环境土壤。

      整体来看,工业化进程的加剧催生了现代体育的诞生,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又加速了现代体育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而现代体育的全球传播让英国的部分工业城市在应对传统工业城市的衰退和经济下滑时,看到了体育的独特价值与力量,同样也看到了城市转型和再生的希望与曙光,可以说,英国城市实施体育助力城市发展是将其作为经济再生和城市复兴战略的一部分。

      3 英国体育城市创建的实践举措

      3.1 将体育纳入城市再生计划,提升到城市转型的战略高度

      谢菲尔德市是一个以钢铁制造业而闻名于世的英国传统工业重镇,钢铁给谢菲尔德带来了财富,也带来了环境污染,从1950年开始,随着钢铁产业的提升和转型,城市开始考虑转型,但成效不甚明显,城市发展举步维艰。在这种背景下,1986成立的谢菲尔德经济再生委员会(Sheffild Economic Regeneration Committee,SERC)着手制定长期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需要一个大型旗舰工程作为长期再生发展战略的引领,而申办1991年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自然成为其城市转型工作中的重要目标之一[4]。实际上,像谢菲尔德这类的城市,在城市转型和复兴进程中,其首要问题是考虑如何进行城市形象的重塑,如何转变并提升传统工业城市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对此,谢菲尔德提出以大运会的建设与举办引领城市整体再生与发展的战略。同样,在曼彻斯特,也是将体育与文化作为与其他城市相区别的标志,并通过2002年的联邦运动会将体育与城市振兴战略和城市营销战略相结合[5]。2002年,英国政府颁布《游戏计划》(Game Plan),提出建设“积极和成功的体育国家发展战略”;2004年,英国体育理事会发布《英国体育框架》(The Framework for Sport in England),明确提出“愿景2020: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积极、成功的体育国家”[6]。从国家到城市,莫不如此。一份伦敦市政当局2004年发布的报告指出“通过文化,方能确保伦敦保持活力、经济力量、吸引力和意义身份。2012年的奥运会和残奥会,不仅是文化和体育的盛会,同样是我们这个时代城市再生的重要机会”[7]。这些话语或表述,不仅从理念上确认了体育文化对于城市文化复兴的重要意义,而且在实践举措上也都是以大型赛事为契机,制定城市转型发展的战略性规划,塑造与提升城市形象品牌,由此吸引人才、投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这种做法,与西方城市营销理念和大型项目特有的媒体效应是密不可分的。

      3.2 制定长期可持续的体育与城市发展战略,形成长效机制

      没有长远的规划,没有形成长效性机制,战略目标就无法进阶实现。依赖悠久的英国教育传统与贵族精神以及文化创意产业,使得英国伦敦成为名副其实的体育文化创意之都,伦敦也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举办过三次奥运会的城市(1908年、1948年、2012年)。Sport Business和ArkSports评选的“全球顶级体育城市”(每2年评选一次),从2006年-2012年共发布了4届榜单,伦敦市连续4届榜上有名,这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伦敦体育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堪称久负盛名的世界级体育城市。在由早期工业城市转型为世界知名金融之都、时尚之都、文化之都、体育文化创意之都的过程中,伦敦将每一阶段目标定位清楚,然后分步实施。例如,1989年的《发掘伦敦文化潜力,发展文化之都》,确立了体育文化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2005年的《伦敦市文化发展草案(2006-2012)》,巩固世界大都市地位,借奥运之机,振兴伦敦经济,进一步扩大世界影响力;2011年,在奥运前际又超前制定了《2012年后期的伦敦文化都市建设草案》,提出体育文化建设的新观点和新路径[8]。同样,在谢菲尔德,应对传统制造业下滑造成的经济社会困境,1986年成立谢菲尔德经济再生委员会以1991年世界大运会的申办作为转折点,进行大型旗舰项目促进经济投资、城市改造、形象提升,1989年出台《谢菲尔德2000》的城市发展10年规划战略纲要,明确将体育作为城市发展的愿景目标之一[4]。从战略高度看,伦敦和谢菲尔德依靠的是长期、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战略,在形成长效机制的基础上,通过每一目标单元的实践举措,分阶段、分步骤来进行城市转型与发展。

      3.3 推进经济结构转型,立足第三产业培育消费型城市复兴

      体育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型体育活动能够将众多优质资源集聚在一起,产生多种经济与文化效应。曼彻斯特、格拉斯哥,以及英国的伯明翰等城市都曾确立文化发展的策略,在这种背景下,如果能够将体育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无疑会对城市的整体文化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格拉斯哥是英国典型的工业城市,也是英国第3大城市,目前已与我国大连结为中英友好城市。20世纪60年代由于英国工业城市普遍的城市扩散和逆工业化导致了格拉斯哥的衰败,至70年代,物质性衰败和社会性瓦解相伴生的低迷情绪一度充斥着整个城市[9]。70年代后期,格拉斯哥通过一系列措施(如发展服务业、改善环境和基础设施等)来实行消费型城市复兴,80年代开始,作为消费社会的持续深入,格拉斯哥的公共机构又相继争取到了不少文化节、大型会议以及运动会的主办权,如凯尔特音乐节、各种国际会议等。被称为格拉斯哥复兴顶点的事件是在1990年格拉斯哥被评为“欧洲文化之都”,此后20年,格拉斯哥的文化产业继续发展,在各种文化组织上相继培育出苏格兰国家交响乐团、剧院、歌剧院,芭蕾舞团等,为城市的复兴与再生镌刻了鲜明的文化烙印。2003年,格拉斯哥被评为“欧洲体育之都”。从体育文化的角度来看,格拉斯哥由一个原本衰退的工业城市转变成英国知名的时尚、艺术、建筑乃至文化城市,正是通过消费型产业市场培育发展,来提升城市文化复兴和再生能力的。伦敦、曼彻斯特、谢菲尔德等市的发展有一个共通之处,都是从传统的制造业转向休闲、娱乐、服务等行业,可见,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改善城市公共空间,找寻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城市的复兴与再生是至关重要的。

      当然,需要明确的是,中英两国的国情和现实环境有所区别,国内的城市在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上受到的限制非常多,例如英国城市的众多知名足球俱乐部都是企业化运作,如曼彻斯特的曼联足球俱乐部可谓是英国最为成功的企业之一,而英超也是由超级联盟采取股份制有限公司(英超联盟有限公司)的方式具体运作,在俱乐部的管理、运营以及球赛市场的组织等方面和中国目前的体育俱乐部有本质上的区别。

      3.4 注重资源的深度和永续开发,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式结构

      1987年,谢菲尔德成功得到199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举办权,此后,该市开始在工厂废墟上建起了若干个高水准的场馆设施,赛会过后,这些体育、休闲和娱乐的综合设施遗留下来。但是,谢菲尔德对待这些场馆的举措并没有停止,而是在此基础上,通过消费、服务旅游、休闲等新的产业让城市复苏,进一步带动就业,盘活资源,有效推动了整个城市的产业形态升级和转型。对此,谢菲尔德将城市发展目标定位在“体育与科技之城”,通过科技创新来支撑完善的体育产业链,1996年谢菲尔德被英国政府授予“国家体育产业城”称号。据相关报道,2008年左右,谢菲尔德全市约有2.5%的市民直接在体育产业就业[10]。而伦敦,早在1997年初,仅体育产业所创造的就业机会就已经占到了伦敦整个文化产业的65%,直接带动就业人口45万[8]。由此可见,将相关体育资源开发好,尤其是在体育赛事前期投入大、赛期短的现实背景下,真正将后续资源进一步深度开发,永续挖掘,真正将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好,形成完整的产品、服务、休闲、旅游、就业等环节有序衔接的体育产业链式结构,是体育城市发展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如果放着资源不开发,留下的只能是遗憾和浪费。

      伦敦的小镇温布尔登,秉持“传统即是经典,传统即是世界”的资源理念,将网球公开赛打造成全球知名的网球赛事品牌,但是英国人并没有止步于此。2013年,温网组委会官员曾坦言,未来的英国网球发展将进一步涵盖出版、影视、培训与表演、产品生产与销售以及其他衍生品开发等,以期形成更大的产业链,带动新的经济发展[11]。可见,温网并没有停留在赛事本身,而是将相关的衍生品尽可能予以再开发,形成资源的再利用,从而进一步提升辐射空间。

      3.5 树立赛事的品牌发展观,实施长期的赛事资源发展战略

      曾被评为欧洲体育之都的格拉斯哥市可谓是体育强市,在1997年和2007年曾两次成功举办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锦标赛,2014年英联邦运动会也曾在这里成功举行。格拉斯哥的足球在英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凯尔特人足球俱乐部和流浪者足球俱乐部的主场皆设在格拉斯哥,两家俱乐部的足球场分别是Celtic Park和Ibrox Stadium,随着格拉斯哥足球水平和足球声誉的提高,在2002年还成功举办了欧洲冠军杯联赛决赛。倡导文化复兴的格拉斯哥将体育赛事资源的开发和赛事品牌的发展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同样,今日的谢菲尔德聚集了大量的赛事资源,除了一年一度的斯诺克世锦赛外,还有国际田联大奖赛、黑球世锦赛和世界橄榄球联赛等全球顶级赛事。而坐落在伦敦西部的温布利体育场,不仅是英格兰国家队的主场,同时也是英格兰足总杯半决赛、决赛的场地,更是英国足球的象征,承载了太多英国人心中对于胜利的美好追求和回忆。每年在此举行的足球比赛大约有25场,曾先后五次举办欧洲冠军杯联赛决赛。这些赛事资源和赛事品牌,不仅对场馆设施来说,能产生一种持久的推动,而且在当地的体育产业文化发展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成功的事实,无疑都是与长期、可持续的赛事资源发展战略是密不可分的。

      4 英国体育城市创建取得成效的内外部因素分析

      目前国际上对体育城市的评价目前尚未统一,上文提到的“全球顶级体育城市”评选,从2006年-2012年共发布的4届榜单来看,伦敦、曼彻斯特、格拉斯哥均有入选(入选次数分别为4次、2次、1次)。谢菲尔德也于2003年被评选为“欧洲体育之都”(欧洲体育之都协会(ACES)主导的年度评选)。前文论述的实践举措,如果可以归列为制度和行为方面的保障,值得我们思考的是,这些举措如果移植到中国本土,是否能够产生英国体育城市的成功案例?如果不能,那么在现象和事实背后,是否还有诸如理念精神、社会环境、背景文化等其他更为隐蔽的深层次动因,促成了英国城市与体育的融合?

      4.1 从内在机理看,体育与城市具有天然的逻辑耦合性

      从体育与城市的内在机理看,英国城市和其他欧洲大陆城市具有相通性,是典型的商业城市,是具有现代法权理念意义上的自治城市,这也是从西方古典社会时期发展至今延续下来的城市精神内核。尽管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定义城市,但是以下几个关键词是不可缺少的:契约、市民社会、法权、自治、资本等。现代城市一定是建立在“契约关系”之上的城市形态,也即是法权城市和城市自治。如果从城市——乡村这种对立的二元结构所体现的不同生活方式看,城市在本质上是一种与传统乡村不一样的生活方式,是“契约型”市民社会的再建构过程[12]。对体育而言,讲究规则,宣扬公平对等的理念,注重团队合作,提倡竞争但同样重视参与,而这些体育的内在价值,在城市的理念中也是被同样认可的。有学者从现代性的角度分析体育精神与城市精神的契合之处:城市的开放精神与体育的参与精神、城市的团结精神与体育的团队精神、城市的契约精神与体育的规则精神[13]。可见,体育与城市具有内在而天然的逻辑耦合性,体育城市的形成或者体育与城市的契合在学理上有实现之可能,这也是为什么体育助力城市发展能够取得成效的内在缘由。

      4.2 从外部环境看,英国社会体育整体环境已发育成熟

      其一,体育全球化传播加剧。英国对于现代体育在世界范围的传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现代体育运动诞生于英国,这已是学界认同的不争事实。全年温和湿润,四季适合户外体育活动的地理环境基础,产业化社会的推进和资本的积累所带来的城市与乡村生活方式的变革,冒险扩张、竞争好胜的民族心理特征,奠定了近代英国竞技运动发轫的历史轨迹[14]。19世纪维多利亚时期以后,英国公学的社会精英逐渐把他们在中学时代所擅长的体育项目带到了各自的领域,蔓延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从贵族到平民,从城市到乡村,在世界各国纷纷走上工业化道路之时,体育的存在方式和社会价值随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巨大变革而相继发生了改变,体育逐渐由“贵族体育”转向“平民体育”,由“自娱体育”转向“消费体育”,由“精英体育”转向“大众体育”,加之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剧,英国人又将体育运动进一步规制化、制度化与法制化,形成了一整套全民族的规范与规则体系,从而又有力地促进了体育的全球化传播。

      其二,体育意识认同并内化。相比精英竞技和行政推动,更为重要的是,体育意识已经内化在英国人的血液之中。以足球为例,众所周知,英格兰足球享誉全球,诚如纽约的棒球、加拿大的冰球一样,足球是快乐,是宣泄,是一座城市的信仰。英国的曼联、曼城不仅成曼彻斯特的城市名片,更造就了曼彻斯特英国“足球之都”的美誉。有学者认为英国的足球运动明显反映出英国文化中的典型特点,如绅士文化、民族国家、岛国心态与阶级意识[15],英国的足球已经浸透到英国的各个角落,成为一种浸润在英国人血液里的文化。

      其三,资本主义精神的勃发。资本主义不仅是一个政治和经济制度的综合体,更有着特殊的精神风格与文化意义。富兰克林论述资本主义精神的话语曾被韦伯大量引用[16],虽然韦伯并没有给出明确而具体的定义,但在他的讨论中,至少有以下几个概括性的关键词“伦理精神”、“理性主义”、“天职”可以呈现出资本主义精神的普遍内涵。中国传统语境下,“贵族”和“资本主义”是两个被严重误读和曲解的词语,虽然资本主义中有其投机、侵占、掠夺和剥削的一面,但是不可否认,从英国的发展背景和资本主义发展史的角度看,资本主义精神中亦包含了竞争、进取、契约等价值理念。资本主义精神中强调个体呈现的理性主义色彩从某种程度上也体现出对个体的自我尊重和对个体价值的推崇,与体育精神逻辑自洽。这种隐藏在制度背后的精神力量恰为英国城市与体育的联姻扫平了精神障碍。

      其四,市民社会已广泛形成。工业革命不仅带来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巨变,生活方式的变化也是其衍生品。发达的市民生活是造就“体育热”的一个基本动因,具有广泛参与度的体育活动能够帮助振兴或改造城市的问题高发区,促进不同社会背景市民的文化融合。从整体上看,英国城市社会结构中最核心的特点是具备成熟的市民社会,形成了独立的工商业者阶层,以及拥有西方资产阶级法权意义上的市民社会关系,没有完全依赖于货币交换关系而存在的社会群体。换言之,我们完全有理由这样说,现代体育的诞生,是以英国工业革命为标志的,而工业革命的兴起,反过来又促成了英国社会完全意义上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

      其五,中产阶级体育日益发展。西方体育得益于庞大的中产阶级崛起,而以中产阶级为中间力量的市民社会的发展,亦给体育带来了空前的孕育土壤和生长环境。英国工业革命带来劳动力的解放和生存力的提升,同时也带来一系列“工业病”和“职业病”。体育运动恰是应对这种病源的有力抗争。如果把足球可以看成是一项草根运动的话,英国足球俱乐部中的曼联、利物浦等,其最早都是由产业工人自发组建的,而英国传统工业重镇型的足球城市尤其让球迷有归属感。

      5 反思:英国实践对体育城市本土创建带来的若干启示

      近年来,国内不少城市意欲借国际知名体育赛事助力城市发展,打造新的城市品牌和形象,但是由于在本土城市的文脉梳理以及城市发展定位上存在先天性缺陷,加之本土城市社会的结构性病理问题,体育城市的建设往往停留在口号标语式的行政思维中,赛事结束后很难看到具有长效性的实施效果,且大都热衷于综合性运动会,如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南京青奥会等。体育城市建设和规划思路雷同,特色缺失,真正忽视了本土城市的底蕴基础和文化内涵,而没能从更深层次探讨体育如何融入城市发展的问题。

      从良性角度来看,体育可以为城市转型发展提供鲜活动力,为全球化城市营销带来新机遇,但是举措不当,其负面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如巨额场馆设施投资巨大、赛后闲置等。以体育作为城市特色文化进行发展,务必要结合城市的自身传统和文化积淀,权衡利弊,慎重选择路径。在中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许多城市正进行的是暴发户般短视的、透支子孙后代资源的、杀鸡取卵般的野蛮开发,追求昙花一现的眼球经济,忽视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如果我们只看到体育助力城市发展的良性一面,而没有考虑到一定的社会背景、文化因素乃至民众心理认知,其结局往往并非想象之美好,大都代价沉重。

      研究西方经验,并非简单的移植和借鉴,只有当国与国、社会与社会、问题与问题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时,方具有可讨论的价值。从上文的分析来看,英国体育城市建设的实践举措的确值得国内城市学习和借鉴,同时,这也是英国体育城市研究能够带给本土反思的重要启示。然而,西方社会体育城市的成功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且体育运动演变和发生的社会机理也不尽相同。我们在分析利弊、汲取经验的时候,最为重要的是能够反思本土城市融合体育的矛盾与症结,务必要从对比中发现英国体育城市建设真正的价值和闪光点,认真分析对方成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这种经验能否移植到国内来?如果有教训,是否值得我们注意,避免重蹈覆辙?中外对比的本质差异究竟在哪里?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土体育能否参与到现代城市的转型和发展中去?从城市演变史的角度看,中国的城市更倾向于政治建城,城市规划和城市结构中的政治烙印较为鲜明,城市发展受其行政地位影响更大。有学者认为,西方的城市是经济理性的产物,中国城市是皇权官僚管辖理性(即政治理性)的产物[17]。这样的演变结果,将直接造成本土城市与体育运动中的契约意识、公平竞争等价值理念相抵触。不仅如此,在以血缘理念为基础的中国社会制度中,人们漠视与排斥“乌托邦的理念”,缺少追求动力。相反,以奥运会为典型呈现样态的现代体育运动恰是一种“公众参与、集体狂欢、群体共享、欢庆主张”的拟态性全民狂欢,这和中国社会“喜静勿动”、“重内敛非外显”的传统文化品性有明显差异。本土城市在与体育内在机理并不融洽乃至产生排斥的情况下,在寻求体育助力之道时,应该走何种发展之路,是立足于传统体育文化特色还是大型运动赛事品牌,体育赛事或项目的本土培育或引进移植能否得到城市理念的内在认同,能否纳入城市发展的文化版图,等等问题,都必须冷静分析和思考。

      从中国城市社会的外部环境看,我们应当思考现代体育运动是否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市民的体育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何?足球为何让英国人如此着迷?这个问题虽然可以给出多个答案,但我们应该反思的是,本土城市里有没有对体育项目如此的眷恋,有没有能够超越性别、阶级、语言、民族、人口乃至社会经济界限,把所有城市人激情团结起来的精神文化?体育运动能否转化为市民生活的鲜活样态?在借鉴西方经验的时候,我们应该对照国情,审视本土城市在制定体育发展战略的时候,有没有建立长效机制?是关注短期轰动效应还是留下遗产、普惠民生?本土的文化产业发展是否有利于体育文化的培育和生成?在对待体育赛事资源上,是否树立了品牌发展观?是否有长期深度的开发机制?如果这些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话,那我们应该做什么?这些问题,都是中国体育城市创建和发展中必须认真思考的地方。

      此外,从整体上看,英国的体育城市建设无论从背景、动因、举措等方面都有类似的地方,但是从横向比较看,各城又存在特色之处,差异化与共性化共存。这也提示我们在建设体育城市的时候,务必要找准体育城市自身的类型化定位问题,也即城市的体育特色问题。城市特色,是一个城市相异于其他城市的外在的和内在的鲜明特征,它是城市的形象,展示着城市特有的历史文化风采、自然地理风貌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18]。体育城市的特色表现,可以从城市的类型学意义上予以划分,从前文述及的英国体育特色城市类型看,大致可以区分为体育文化创意型(伦敦)、体育俱乐部型(曼彻斯特、格拉斯哥)、体育产业型(谢菲尔德)、体育赛事型(温布尔登)。如今城市建设与发展千城一面、文化缺失的问题极为严重,本土体育城市培育之际,如何选择城市的类型化定位,如何凝练城市的特色类型,这是必须给予重视的。在体育赛事申办热潮高涨的今天,本土城市究竟有没有植根于城市文化中的特色表现,如果一定要选择体育特色进行城市发展的后续动力,应该选择哪种特色类型?尤其在赛事项目的引进、本土俱乐部的培育、体育旅游特色资源的开发以及体育城市文化资本的打造上务必精心思考,多下工夫,不能盲目跟进,亦步亦趋,否则只能是重表面轻内涵、抓眼前而失长远,其结果便是巨资耗费,成效难显。

      体育,是人主体意识的觉醒;城市,是为人类提供更为舒适的生存环境。体育城市创建,无论是为体育运动开展,还是树立城市发展品牌,其落脚点终归要回到“关注人的生活”。本土城市发展与规划中过多地掺杂了行政主导意志,政府主导经济开发和市政建设,民众参与社会意识薄弱,相关机制难以有效建立,这些都是体育城市建设中的症结与障碍。纵览英国体育城市的发展历程和实践举措,不仅有操作层面的原因,也有重要的内在缘由,城市与市民自治以及市民高度的体育文化认同是重要的内驱力,市民是城市的主人,城市是市民的城市,也只有城市,能为体育运动开展提供背景与文化支撑。笔者在此断言,中国发展真正的体育运动,一定是从城市中走出的,遵循的是“城市包围农村”的发展之路。当市民生活高度发达,民众主题意识充分觉醒,体育内在认同以及生活城市为家便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体育城市的创建自然是顺应规律的逻辑过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英国自产业革命以来,其城市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内涵极为丰富,虽然对照今日中国之现实,其体育城市建设的历史背景、实践举措、特色表现中外之间都存在着不小的差异,乃至巨大的文化鸿沟,但是英国在其悠久的体育城市历史发展中,积累的大量宝贵的理论和实践财富,却依旧值得中国城市学习和借鉴。

标签:;  ;  ;  ;  ;  ;  ;  ;  ;  

英国体育城市建设的实践、原因及启示_体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