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省南宁市横县那阳镇一中 530301
【摘 要】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体育教育过程,始终寓教育于各个教学环节之中。体育教育工作的特性决定体育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其它学科教师无法比拟的,师生之间的接触不仅面广、时间长,而且影响深远广大。在某种程度上体育教师对学生的人生道路选择和世界观形成的影响往往使学生终生难忘。不言而喻,体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一大主渠道。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体育健康课 德育教育
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也指出“体育之道,配德育与智育,而智能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载知识之舟寓丰富道德之舍也”,强调身体健康是前提,而另一方面德育是关键。由此可见,德、智、体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学校体育过程中的德育优势尤为明显。
一、利用体育健康课程的直观性,潜移默化德育教育
体育课程往往是以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的模仿、身体练习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学生习得的大多数也是直接经验,具有很强的直观性。教师经常会要做一系列示范动作,经常会手把手教授学生,与学生情感交流更为直接、具体,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传递着教师的品行与情感。因此,教师的思想品德、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和感染着每一个学生,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二、利用体育健康课教学的全过程与德育教育密切结合起来
一般说来,体育课是由开始阶段,准备阶段,基本内容教学阶段和结束阶段四个部分组成。德育内容可以说渗透在体育课的每个阶段。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就应该将德育教育的内容纳入计划之内,利用体育课的特殊形式,将德育教育与体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地做到教书育人。如课前整理场地,领取器材和课后收拾器材,是引导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的重要契机。例如,在上课之前,老师叫学生们搬运器械(如垫子)时,要求学生不许拖、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领取的器材(如篮球、排球、羽毛球拍、乒乓球拍),不许用脚踢、不能扔等等,发现有不爱护公物的现象应及时教育制止,对于那些热心协助老师整理场地的同学应给予当众表扬。这样,不仅对保护学校体育器材有好处,而且使学生们养成了热爱劳动和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阶段,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挖掘其中深刻的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例如接力跑、拔河教学中可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中长跑练习中针对学生不愿意练习长跑的思想,在教学耐久跑时,给学生讲述了“马拉松”起源的故事,学生们不仅知道了“马拉松”这一项目的来历,更是被裴里匹底斯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爱国主义情感深深震撼了!同时对长跑这项运动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体操练习和跳跃项目既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的品德,又可增进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美德;韵律操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陶冶其美的情操和提高审美能力;体育基础知识教学和游戏教学更能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三、在体育游戏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1:在娱乐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大家都知道小学生喜欢体育,更喜欢体育游戏,体育游戏有着很好的教育内容,例如:结合教材,在学习《投掷》时,除了讲解安全知识外,还应在投掷中应注意的秩序。
2:在竞争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中小学生喜欢游戏,更多的喜欢竞争类的游戏,在比赛中我们要教育学生团结一致,要有胜不骄,败不馁的思想品质。如结合教材,学生在做《迎面接力》的游戏时,有些同学跑得快,有些同学跑得慢,或者棒没有交好掉在地上,结果输掉了,这时埋怨声便来了:“你怎么跑得那么慢,都是你跑得那么慢才输了,都是你没把棒交好掉在地上,让我们输了”在这埋怨声中,那些跑得慢的学生,或者棒没交接好的学生便委屈的哭了,这时教师要对那些提出批评的学生给予指正,对跑得慢,棒没交接好的学生给予鼓励和信心。让学生知道,通过努力,别人能做的自己也一定行。通过这类游戏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精神。
四、利用体育健康课程的开放性,适时引领德育教育
体育课堂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空间,学生的自由度相对较大,容易兴奋、激动。因此,教师必须在组织教学上下功夫,彰显出体育课的教育性。一是强化课堂常规教育。一些学生对体育课认识不足,上课时态度不很端正,注意力不够集中,行动自由散漫,为了使他们养成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良好习惯,必须经常进行文明礼仪、组织纪律、集体主义的教育。在教学中,我经常组织学生民主制订一些规章制度,然后通过这一系列 “共同协定”来规范、约束学生,学生之间也互相提醒、监督,从而使体育课能收放自如,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观念。二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及学生的实际,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的思想品质和心理素质。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通过各种比赛活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正确对待胜负的心理素质;通过参与挑战性的运动,锻炼学生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意志品质。
总之,作为体育工作者,要切实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从体育课程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体育教学的规律出发,将德育目标蕴涵于体育教学的各阶段、各环节,找准体育与德育的结合点,不断引领学生身心和品德的全面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论文作者:杨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5
标签:学生论文; 体育论文; 德育教育论文; 教师论文; 体育课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德育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