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近些年来,渗漏水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水利工程发展的主要因素,渗漏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其整个建筑物美观性,还对建筑物实用性造成一定影响。因为水利工程对于社会的生产所具有重大的意义,可以说,水利工程直接关系到工业用水以及农业用水用电,因此,在实际生活中,做好水利工程的防渗工作是极其重要的。本文主要对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防渗技术;水利工程;施工;应用
我国三农建设中,水利工程建设一直是建设重点,对其进行建设不仅能够有效缓解自然灾害中的洪涝等灾害对农田的影响,同时可以通过调节水量来维护生产和生活,对保障农业发展水平意义重大[1]。但是就目前的水利工程施工情况而言,存在多种问题,其中尤以渗漏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影响水利工程的综合质量,对此,本文进行了相关分析,旨在充分利用防渗技术,加强水资源的利用率,最终降低能源消耗减。
一、渗漏问题出现的原因浅析
1、设计不当,施工措施施用不当引发渗漏
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规模较为巨大,所以其施工过程比较复杂,为了有效保障施工质量往往需要应用多种施工技术和施工措施,这些技术和施工措施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引发渗漏水利工程的渗漏问题,这对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是个巨大的影响,问题严重将还会对施工人员和使用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威胁其人身安全。而就目前的水利工程施工状况而言,技术应用和措施施用存在多种问题,在水利工程招标工作中就存在问题,一些不法分子会贪图利益而在招标中弄虚作假,最终在投标成功后没有按照合同指定情况进行建设,最终致使水利工程的质量较差。从而引发渗漏问题。此外,在施工中施工人员往往没有按照工程建设标准进行施工也会致使工程建设质量出现问题,从而引发渗漏等问题。常见的施工不当包括模板支撑不稳和施工缝划分不明等。其中后者是指没有细致处理混凝土若干小单元划分,最终导致单元间的接缝不佳,增大了施工缝隙的发生可能性。最后,施工衔接不好也是致使工程质量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工程施工衔接不当就会导致混乱现象。
2、环境因素引发渗漏
农田水利工程往往需要结合地域的气候条件和多种环境因素进行施工,由此可见地域气候和环境因素会深刻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情况,所以若想有序进行施工就必须结合多方面因素进行施工。文中所指的环境因素主要指气候因素和地质因素等。
3、多因素影响施工质量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涉及多种材料、设备、仪器等因素,除此之外还会涉及这组织管理方式和施工程序等,这些因素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就会引发施工结构发生改变,进而难以保证其施工质量,容易出现渗漏等多种问题。
二、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应用探讨
1、灌浆技术及其应用
灌浆技术多应用于孔壁道和灌浆孔中,所以对其进行施工时必须保障其孔壁道和灌浆孔的笔直度和均匀性,在此基础上预测孔距尺寸,确保灌浆时孔距较小,如此才能对灌浆孔灌浆。灌浆过程需要保证灌浆速度匀速且缓慢。一旦发现异常问题及时处理。同时,在处理异常问题后还要对后续工作进行准备工作,预测每一道工序。在灌浆后出现灌注桩后,及时测试其压水,只要测试结果达标就可以省去后续孔的灌注工作,如果压水测试结果没有达到指定标准就必须继续进行灌注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1灌注土坝坝体劈裂
利用坝体应力的分布规律对土坝坝体的裂缝进行灌注,沿坝轴线劈裂方向应用压力对其进行泥浆灌注,以此来设置连续铅直的防渗墙。应用该技术能够堵塞裂缝,减少漏洞,便于稳固坝体,提升其综合的防渗能力。如果存在疑似裂缝问题,应在其局部位置设置灌浆孔群,然后进行有序的灌注工作。此外,将全线灌浆方法合理应用于上下游贯通裂缝位置,其灌浆技术产生的灌注效果较好。
1.2卵砾石层地质位置的灌浆技术
在地质结构中,卵砾石层较为常见,对这类地质结构的地形必须应用质量较好的灌注浆液。具体注意事项如下[2]:首先布置好灌浆孔,在卵砾石层的三层以上位置布置灌浆孔,以此来保障灌浆后的卵砾石层的综合强度,从而提升水利工程的综合防水性能。
1.3控制性灌浆方法
控制性灌浆方法和技术是一种结合原有的灌浆技术,对其进行合理改进后产生的较为新型的灌注技术,这种新型技术可以有效控制灌注的浆液的范围和容量,能够提升灌浆圆柱体的综合质量,可以节省成本,降低灌注时间,对综合提升灌注效率意义重大。
1.4高压喷射式灌注技术
高压喷射式灌注技术是水利工程建设中常用的灌浆技术,这种技术首先需要使用高速水流对灌地层结构进行切割,高速水流主要有高压液态水和高压浆液。在然后在切割完成之后于切割空隙中灌注泥浆,在喷射中需对所有物质进行搅拌,最终建成灌浆柱圆柱体。这种灌浆柱圆柱体可以发挥很好的防渗能力。该技术应用后能够降低水泥对水利工程的冲击,综合提升土层结构的排水能力,便于提高水利工程的综合建设质量。
2、防渗墙技术及其应用
该技术应用在水利工程中具有较高的防渗能力,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技术之一,柔韧性和耐用性均较高,但是成本较低,所以应用较为广泛。此外,该技术的渗透系数比较低,能够有效的发挥防渗能力,其推广度相对较高[3]。该技术的应用过程必须使用较多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目前较为常见的施工工艺主要有高压喷射法、锯槽法和多头深探法等,为了深入明确这些方法,本文以这三种方法为例进行了研究分析,现将研究内容阐述如下:
2.1高压喷射方式及其应用
高压喷射方法是水利防渗工作中使用较多施工方法之一,应用后能够综合提升水利工程的防渗墙的防渗能力。这种技术主要应用于黏性土和砂性土的防渗工程中,该技术应用需要联合应用工程钻机,以其钻机的应用为基础,然后在土层结构中喷射入泥浆,喷射采用高压喷射方式,泥浆可以凝结成为固结体,通过这种方式来建立防渗墙,最终发挥加固作用。在该方法应用中需要对高压喷射仪器的压力进行适当调节,因为如果压力调节不当很容易导致坍塌现象,对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影响。
2.2锯槽方法及其应用
锯槽法主要利用的是反复切割方法,这种方法在反复切割前必须设置刀杆的倾斜度,而且在应用中往往会经受加压系统的影响。这种方法可以稳定防渗墙,便于融合水利工程和防渗墙结构,可以发挥较好的防渗作用,但是这种方法的安全防护工作中必须充分注意防护刀杆和支架。
2.3多头深探方法及其应用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如果遇到砂土、粘土以及直径小于5cm的沙砾混合土时,需要采用多头深探技术。该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利用多头深层搅拌机对混凝土进行拌和,然后喷射水泥浆,并搅拌均匀水泥浆和土体,建立复合地基和复合水泥桩,以此来建立防渗墙体。这种技术的综合性应用价值较高。
三、总结
总而言之,近年来水利工程渗漏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影响工程的建设质量,同时妨碍了新农业建设步伐,所以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渗技术,以此来保障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而就本文研究而言,笔者深知研究内容仍然不够全面,今后笔者将联合相关部门和单位积极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正确不断完善防渗技术,努力提高水利工程相关技术水平,促进水利工程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伟骏. 试析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防渗技术[J]. 工程技术:引文版, 2016(4):00208-00208.
[2]宋晓彬. 小议防渗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 科学之友, 2013(6):64-65.
[3]杜培洋. 试析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防渗技术[J]. 工程技术:文摘版, 2016(4):00116-00116.
论文作者:仓勇刚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1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防渗论文; 水利论文; 防渗墙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方法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