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间断创新研究的现状及研究框架的构建_组织环境论文

国外不连续创新研究现状评介与研究框架构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框架论文,现状论文,国外论文,不连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不连续创新是指打破以往技术、流程和组织格局,建立新的技术、流程和组织格局并在顾客价值传递方面实现显著跳跃的S形曲线状创新。Christensen(1997)、Hamel等(1994)以及Utterback(1996)提出了“破坏性技术”、“不连续性”或者“激进式创新”等类似的概念,并且指出不连续创新能创造新的产业,或者促使已有产业转型或消亡(Kaplan,1999;DeTienne和Koberg,2002)。不连续创新的出现不仅导致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和市场竞争格局的重大变化,甚至还为整个经济的发展开启了大门。在不连续的情境下,企业管理者仅限于做得更好、更快和变得更加灵活是不够的,还必须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能力(Prahalad,1998),甚至还要重新审视企业当前的主要产品、重新定义市场空间和重新界定产业边界,只有不连续创新才能帮助企业实现这些目标(Hamel和Prahalad,1994)。尽管渐进式创新对企业非常重要,但企业的长期、快速成长还要依靠不连续创新(Kaplan,1999;Hang等,2006)。

Anderson和Tushman在1986年和1990年完成的关于技术不连续性的研究堪称不连续创新研究的奠基之作。他们关于个人计算机、水泥、玻璃制造和航空等多个产业长期技术演化的研究表明,产业技术进步是一个不断被不连续技术创新打断的渐进式变革过程,从技术创新类型对产业技术进步的贡献来看,不连续技术创新对技术进步的贡献为63.55%,而渐进式技术创新做出的贡献只占19.55%。[1,2]笔者以“技术不连续性”(technological discontinuities)、“不连续创新”(discontinuous innovation)为关键词对EBSCO、SDOS、Wiley InterScience等数据库以及ISI检索平台1986~2009年的文献进行了检索,发现1998年以后管理、商业、工程、产业和公司变革等领域关于不连续创新的研究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其中密切相关的文献主要集中在一般组织管理、创新管理、产业与公司变革和工程管理四大领域。

总体而言,目前国外关于不连续创新的研究仍停留在描述和标准化阶段(Christensen,2006),还缺乏严格的理论界定和有效、可靠的研究框架。本文主要聚焦于不连续创新的概念界定、研究基准、发生情境以及企业的应对行为等问题,先对不连续创新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探讨不连续创新的研究基准及发生情境,再分析企业为实施不连续创新所采取的战略与组织层面的应对行为并提出反映企业应对行为与不连续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框架,最后对现有研究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研究进行简要的展望。

二、不连续创新的概念界定

Prahalad(1998)认为当前在竞争方面发生的显著变化就是不连续性,并指出了全球化、放松规制、速度、融合、产业边界模糊、标准、非居间化(disintermediation)、生态敏感性(eco-sensitivity)等八个导致环境发生不连续变化的因素。环境的不连续变化导致新市场、新技术、新规则和各种不可预测事件的频繁出现以及技术经济范式的巨变,进而导致不连续创新的发生。[3,4]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不同技术之间交互影响和融合的加剧,不连续创新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涉及面也越来越广,从而引起了管理学者们的高度关注。Pilkingtona和Teichert(2006)对《技术创新》(Technovation)在1996~2004年间引用的文献进行的因子分析表明,“生命周期/变革/不连续性”、“战略与技术”、“竞争优势来源”等三个研究主题位居这九年七大研究主题之列。

尽管创新管理和组织变革研究者们对不连续创新或类似问题进行了长达三十多年的研究,但是,相关的基本概念、测量维度和分析单元等方面的问题导致了实证研究结论不一或难以协调的局面[5;6],如类似的创新现象有可能被称为“全新创新”、“激进式创新”、“不连续创新”、“破坏性创新”、“架构创新”或“突破性创新”等(Hang,1998;Chai,2006;Linton,2009)。学者们对不连续创新进行的概念界定表明,尽管不同的学者使用不同的术语来命名不连续创新,但是,基于破坏性创新和激进式创新的不连续创新理论得到了管理学界和管理实务界的广泛认同(Chai,2006;Tellis,2006)。

通过对不连续创新相关概念的辨析,本文认为不连续创新是指那些能导致企业的技术基础或竞争基础或者这两个方面都发生重大变化的创新。这里的技术基础采纳Christensen在1996年对技术基础所下的定义,即技术基础是指为实施技术创新所必需的资产组合,不但包括创新能力和技术能力,而且还包括管理这些能力的能力,以及为开发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和新工艺而掌握的新能力(Foss和Knudsen,1996);而竞争基础主要指企业产品的基本属性。这里借用Windermere协会提出的四种不同的产品竞争基础(即功能、可靠性、便利性和价格),产品竞争基础的变化标志着新的主导设计和破坏性技术的出现。

基于技术基础变化视角的不连续创新研究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1)不连续创新首先表现为企业采用的新技术与其原来的主导技术之间存在根本性区别,从而要求企业变换相关的技能和知识基础[1,2];(2)剧烈的技术变化导致企业在技能、知识、设计、生产及设备等方面进行的投资失去作用(Utterback和Kim,1986);(3)不连续技术变化会破坏企业已经具备的研发、生产和营销能力(Olleros,1986);(4)破坏性技术是一类全新的技术,较之现有成熟技术具有更好的性能(Foster,1986);(5)技术不连续性是指新、旧技术之间的隔阂度,隔阂度越大则技术不连续性越强[7];(6)技术不连续性体现在获取新的技术方面,并从根本上改变产品的技术基础(Ehrnberg和Sjǒberg,1995)。

基于竞争基础变化视角的不连续创新研究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1)不连续创新会使顾客效用发生跳跃式增长(Meyers等,1989);(2)不连续创新会取代现有技术范式,并且要求用户行为也发生相应的变化(Moore,1991);(3)破坏性技术能提供不同的性能组合,为新市场或新兴市场上的新用户创造不同的价值,通常还要求创造新的价值网络,并意味着竞争基础的变化(Christensen,1997)。

把技术基础和竞争基础结合起来考察不连续创新的研究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1)能力破坏型创新是导致技术—生产能力、市场—用户关系或两者都发生变化的创新(Abernathy和Clark,1985);(2)不连续创新是更高层次的产品或市场创新(Herbig,1994);(3)赋予产品前所未有的功能,同时推出新的消费模式或使用模式(Bower和Christensen,1995)。

三、不连续创新的研究基准及其发生情境

不连续创新实证研究之所以出现结论不一甚至相互矛盾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研究基准不一。例如,在21篇关于新产品新颖性实证研究的文献中,出现了六种不同的研究空间、17种不同的新颖性内容,并至少出现了15种不同的研究构面和51个测项[5]。Gatignon等[6]通过实证对不连续创新的相似概念进行了区分,根据创新位置把创新分为核心子系统创新和外围子系统创新,根据创新类型把创新分为架构创新和改进型创新,根据创新特征把创新分为渐进式创新和激进式创新或者能力增强型创新和能力破坏型创新。本文从创新空间、创新内容和创新程度三个方面来考察不连续创新的研究基准问题。

针对创新空间的不连续创新研究可以分为全球、产业或市场等宏观层次的研究和企业或用户等微观层次的研究[5]。宏观层次的不连续创新并不依赖于企业内部的技术基础和竞争基础,如蒸汽机、电话、计算机、互联网等的发明与利用。行业层次的不连续创新相对比较容易识别,如随身听、电动汽车的发明等。而微观层次的不连续创新则可能导致企业的营销、研发和供应商战略以及分销渠道或销售模式等发生不连续的变化。众多研究表明,全球、产业或市场等宏观层次的不连续创新在现实中很少发生。例如,Anderson和Tushman[1,2]通过纵向研究水泥、航空、个人计算机和玻璃制造四个产业100多年的产业技术发展历史,只发现了20次不连续的技术创新。Noke等(2008)研究发现,石化产业每10~20年引入一种新的产品技术,每20~40年发生一次过程技术变革;重大的产业结构调整每20~40年发生一次。[7]宏观层次的不连续创新难以界定和量化,相关研究难以取得对企业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成果。因此,本文主要介绍微观层次的不连续创新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对于企业管理实践更有现实指导意义,并且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不连续创新诱发因素及其发生机理的认识。

基于创新内容的研究主要涉及产品组件创新、架构创新、子系统创新和系统创新。Henderson和Clark(1990)认为,产品内部结构(包括产品零部件、系统参数和使用性能之间的关系等)的变化也是衡量不连续技术创新的一种工具。新知识有可能改进现有知识,但也可能摧毁现有知识。根据组件知识(有关零部件主导设计和生产的知识)和架构知识(系统连接零部件的知识)两个维度的变化,可把创新分为渐进式创新、模块化创新、架构创新和激进式创新。Magnusson等(2003)认为,产品不连续创新主要是指模块化创新和架构创新。Funk(2008)在研究技术不连续性的发生机理时指出,系统要素的渐进式改善能够影响绩效和系统设计;系统要素的渐进式改善通过影响系统中的共性设计来导致系统设计的不连续性,并且能够使各要素适应全新的系统。

另外,Ehrnberg[8]关于技术不连续性定义和测量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有借鉴价值的研究框架。Ehrnberg认为技术不连续性有三个测量维度:(1)在设计和生产产品所需的资源和技术能力方面发生的变化;(2)产品子系统、要素和流程方面的变化;(3)新产品在技术性能、价格和转换成本等方面的相对优势。Ehrnberg根据主技术不连续性和子技术不连续性的分析结果把技术不连续性归纳为新产业演进、已有产业新产品对已有产品的替代和新产品或流程演化过程中发生的改进型变化三种情境。因此,在不连续创新内容的研究基准方面,本文认为组件创新、架构创新和子技术不连续性等概念过于泛化,难以用来理解不连续创新的实质,并且与渐进式创新并无多大区别,因而把不连续创新定义为主技术不连续,主要包括新产业演进和已有产业新产品对已有产品的替代。

针对创新程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不连续性方面,并用创新包含新知识的程度来测量不连续创新(Dewar和Dutton,1986)。Tushman和Anderson[2]在研究技术不连续性与组织环境的关系时指出,能力破坏型不连续创新往往涉及开发和生产产品所需的新的技能、能力和知识,其特点是要掌握从根本上改变已有产品的能力;而能力增强型不连续创新则是建立在已有产品诀窍基础上的创新,具体表现为产品性价比至少提高一个数量级。Anderson和Tushman在随后的研究中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技术能力变化进行了测量:一是为掌握新技术而必须接受的培训的总量,二是企业为开发创新成果必须掌握的新技能的数量,三是在新技术条件下原有技术范式需要改进的程度。[1]Ehrnberg和Jacobbson(1993)认为,衡量新、旧技术的相关性,不仅要测量业已发生变化的技术的数量,而且还应该考虑相关技术所属的领域。如果一种新技术与已有技术属于两个互不相关的领域,这种技术创新可以被视为突破性创新。Ehrnberg和Sjǒberg(1995)进一步发展了技术不连续性的分类和测量方法,认为首先应该区别新技术的替代性和互补性特征,然后应该比较新技术与已有技术在知识结构及技能等方面的重叠程度,并从这两个维度对不连续创新进行归类分析。因此,根据有关创新程度的已有研究,本文把不连续创新界定为新技术对已有技术的替代,企业为掌握新技术必须接受大量的培训、发展新的技能并从根本上改进原有技术范式。

根据不连续创新研究的可操作性和实际意义,本文把不连续创新的研究基准界定为企业/用户微观层次主技术不连续并与原有技术隔阂度较大的创新。综上所述,依据技术不连续性和激进式创新理论,当企业技术基础发生变化而竞争基础没变时,不连续创新的发生情境包括(参见图1):(1)在已有技术框架内主要技术性能至少提升一个数量级(图中);(2)已有知识和技术的重构导致新功能的产生(图中);(3)新技术对已有技术的替代(图中)。从企业活动类型看,不连续创新要求企业对员工进行大量的培训,发展新的知识和技能,更新工艺,购买新设备,引入全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系统等等。根据破坏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理论,当企业技术基础未变而竞争基础发生变化时,企业往往要转变营销策略,并构建新的价值网络,具体的发生情境包括:(1)为获取新技术而引入新的供应商(图中);(2)为获取新技术而兼并或收购企业(图中);(3)为销售新产品而开辟与原有销售渠道截然不同的新渠道(图中);(4)新技术的采用迫使企业开拓新的市场(图中);(5)新技术和新产品使已有用户的消费偏好发生重大变化(图中)。另外,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也是不连续创新的重要发生情境(图中),往往会导致企业的技术基础和竞争基础同时发生重要变化。

图1 不连续创新的发生情境

四、不连续创新的触发因素与企业的应对行为

如前所述当前不连续创新的研究层次有二:一是全球、产业或市场等宏观层次,该层次的研究主要关注全球范围内不连续创新对产业和市场的影响;二是企业或用户等微观层次,该层次的研究主要关注外部环境和组织行为对不连续创新的影响。Garcia和Calantone(2002)认为,宏观层次的不连续创新较少发生,并且独立于企业战略、结构、能力、知识基础和资源的可获得性等因素;而微观层次的不连续创新则比较容易识别,通常表现为企业的营销、研发和供应商策略以及分销渠道或销售方式等方面的创新,这种不连续创新往往要依赖企业的能力和技能。[5]本文认同他们俩的观点:宏观层次的不连续创新难以识别、定义和测量,致使宏观层次的研究很难对我国企业具有实际指导意义。下文在梳理微观层次不连续创新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探讨不连续创新的触发因素以及企业应对不连续创新的战略和组织层面的应对行为等问题。

(一)不连续创新的触发因素

与渐进式创新不同,不连续创新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Rice等,1998),它的发生并不依赖企业现有的知识、技术和流程,而取决于企业能否探索和利用新的知识、技术和流程并开发新的销售渠道和方式,因此,不连续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致环境发生不连续变化或更确切地说不确定变化的因素。Prahalad(1998)提出了八种导致环境发生不连续性变化的情形,并指出当环境发生不连续变化时,企业必须重新构思新的产品和服务、重新定义企业的市场空间、重新审视产业的边界,企业采取这些行动的结果就是实现不连续创新(Hamel,1991)。也就是说,技术、市场、产业边界条件的急剧变化会促使企业实施不连续创新。

我们在总结多位学者(如Bessant等[3]、Noke等[4]和Phillips等[9])所提出的不连续创新的触发因素(或成因)以后发现,不连续创新的触发因素可归结为一般环境因素和任务环境因素两大类(参见表1),前者指国家宏观政治体制、管理体制、文化观念、技术经济范式的转变以及商业模式创新和其他外部意外事件等;而后者则指产业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如新市场、新技术的出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气氛、市场行为的重大变化等。

(二)企业的应对行为

1.战略层面的应对行为。关于企业在战略层面应对不连续创新的行为的研究主要关注缔结联盟和创立新的组织实体等问题。

1)缔结联盟。Rothaermel(2000)通过分析传统制药企业与新兴生物技术企业结盟合作创新的案例,总结提出了互补创新的概念。他所提出的“互补创新”是指在位企业和新进入企业利用互补性资产开展合作创新。互补创新既有利于企业间开展创造性合作、新企业进入市场、在位企业改善绩效,又有助于产业融合。Rothaermel在2002年进行的另一项研究中明确指出,企业结盟是一种有效应对不连续创新的战略行为,并利用美国生物制药企业结盟合作的相关数据验证了结盟应对不连续创新的有效性。

另有学者研究了结盟企业战略类型对不连续创新的影响。例如,Spedale[10]在对英国光纤产业124家企业进行了实证研究以后发现,在变革时代,合作(结构化合作和非结构化合作)对在位企业和新建企业都是一种可行的战略;结盟所采取的战略类型取决于战略类型与技术水平、组织柔性之间的匹配关系。具体而言,如果结盟企业采取市场拉动型一般化战略,而技术水平与组织柔性较低,那么就应该选择结构化合作战略,以在较大的市场上实现新技术的商业化;而当企业采取技术推动型专业化战略,同时具有高水平的技术与组织柔性时,就应该选择那种依赖个人与组织间非正式关系的非结构化合作战略,以便持续开发那些面向专业利基市场的新技术。

类似地,Noke和Phillips等学者在对不同的行业进行深度案例研究后指出,与长期、紧密耦合和强关联的合作关系相比,更具柔性和灵活性的短期战略性合作是实现不连续创新的更佳选择,即松散耦合和弱关联更有利于不连续创新[7,9]。

2)创立新的组织实体,主要是指建立风险投资公司、组建合资企业、并购其他企业或新创企业以及在企业内部分立子公司等。

Christensen(1997)系统地研究了大型在位企业不能有效应对破坏性技术的原因,认为企业应对破坏性技术的一个关键就是创立新的组织实体。他举了一些广为人知的案例予以佐证,如Quntum公司为开发5.25英寸驱动器而创建了完全独立的子公司Plus Development公司,IBM公司为开发个人机而在远离其纽约总部的佛罗里达州创立了一家高度自主的子公司,惠普公司为开发喷墨打印机在远离加利福尼亚总部的温哥华创建了一家完全自主的子公司,而AB公司则为适应可编程电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并购了Inc.公司以及Bunker Ramo公司的技术部门。这些公司通过创立新的组织实体、并购其他小公司或新创企业,大大提高了自己应对破坏性技术的能力。

Macher和Richman(2004)[11]也得出了类似结论,即创立新的组织实体是应对不连续创新的有效手段。他们通过分析Motorolar公司创立新的风险投资公司、IBM公司创立一种介于风险投资公司和合资企业之间的混合型组织实体以及Kodak公司采取收购和合资双重手段来应对不连续创新的案例,进一步验证了创立新的组织实体应对不连续创新的有效性。

2.组织层面的应对行为。关于组织层面应对不连续创新的行为的研究主要关注资源互补、管理机制(跨职能机制与组织过程)以及高管团队等三个问题。

1)资源互补。Mckelvey[12]通过分析基因工程对传统制药产业的影响,完善了Tushman和Anderson[2]提出的不连续技术创新理论,认为每个产业中只存在一种核心技术,且企业具有同质性资源和能力的假设不够全面。由于不同企业的应对行为、经验与能力不同,即使是相同的技术创新也可能对不同的企业产生不同的影响。企业要有效应对不连续创新,就必须同时重视发展自身的能力和从外部获取知识。

Tripsas[13,14]在对排字机行业进行研究后发现,当企业拥有与不连续技术相关的互补资源时,就能缓解不连续技术产生的冲击。Rothaermel和Hill[15]运用个人计算机、电弧熔炉、生物制药和无线通信行业26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产业和企业两个层次的绩效以后发现,在技术不连续的情况下,互补资源对产业绩效和企业绩效产生权变性影响。具体而言,如果不连续技术能够通过通用性互补资产来实现商业化,那么,新进入企业的进入会导致在位企业的产业绩效恶化;如果新技术是通过专用性互补资源来实现商业化的,那么,新进入企业就难以撼动在位企业的竞争地位,而且在位企业的产业绩效会有所改善;在企业层次,如果新技术通过通用性互补资源来实现商业化,那么,在后技术不连续时期,在位企业的财务实力更能够促进其绩效的提升;如果新技术通过专用性互补资源来实现商业化,那么,在后技术不连续时期,在位企业的研发能力更能促进其绩效的提升。

2)组织管理机制。DeTienne等[16]通过对美国航空、电子元件和通信等高科技产业192位CEO的调查,运用复杂性理论和信息处理理论实证检验了环境动态性、企业内部结构、试验和工程转型与不连续创新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结论是:动态的环境会降低企业管理层的惰性,迫使企业管理层采取各种应对行动,从而能面对更多的创新选择,进而有利于企业进行不连续创新;企业的有机组织结构能促进创意人员之间的知识交流和共享,进而有利于不连续创新;企业通过不断试错和从失败中学习,能不断获得新的信息、发现意外机会并快速实现战略转换,因此,试验有利于不连续创新;通过工程任务分解、不同环节之间的无缝对接以及流程和关键点控制,能够实现工程间的平滑转型,最终有利于促进不连续创新。

Veryzer[17]在对研发管理者进行调研以后发现,不连续创新的营销信息和设计信息来自于不同的来源:营销信息主要来源于公司研发部门的科技人员和业务单元的营销人员,而设计信息则主要来源于业务单元的营销和科技人员以及研发机构的员工和外部顾客。此外,实证研究表明,营销部门的参与和重要性都会降低产品的不连续性,但却能提高流程的不连续性。

3)高管团队。相关研究主要关注高管团队的基本特征、结构和认知与不连续创新之间的关系。DeTienne等[16]实证检验了CEO的基本特征(年龄和任期)在组织特征、组织内部关系和不连续创新之间发挥权变性调节作用。具体而言,企业年龄对不连续创新具有阻碍作用,但在CEO比较年轻的情况下,这种阻碍作用将得到缓冲;企业规模对不连续创新具有阻碍作用,但在CEO任期较短的情况下,这种阻碍作用将得到缓解;企业内部关系对不连续创新具有促进作用,在CEO比较年轻的情况下更加明显。Keck和Tushman[18]在研究了外部环境、组织情境与高管团队结构之间的关系后指出,环境不连续性会导致高管团队的已有能力和决策制定过程与环境不匹配,进而导致高管团队发生结构性变化。他们运用美国水泥行业为期86年的纵向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环境不连续性会导致技术的不连续性,而技术不连续会破坏企业已有的技术能力,导致高管团队发生结构性变化,并提高团队的异质性。

类似地,Kaplan等[19]研究了技术不连续背景下的高管认知与企业战略响应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分析美国和英国15个制药企业23年的数据发现,在位企业高管对不连续创新的认知会显著影响企业的战略响应行为。

五、研究框架构建、现有研究总结与未来研究展望

(一)研究框架构建

通过以上文献述评,我们发现: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技术资源的跨国界配置,一般环境的动态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特征将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在政治体制变革、管理体制变革、文化观念转变、发生意外事件、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经济范式转变等诸多方面。一般环境的变化会导致新政策、新规则、新体制和新标准的出台或出现,进而导致企业所面临的任务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如出现新的市场或新的技术、产业结构调整或者市场气氛和市场行为变化。新的外部环境为企业创新打开了新的机会窗口,也迫使企业采取战略和组织层面的应对行为,以提高自己在动态、复杂和不确定的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的能力。

据上,我们构建了一个探讨环境变化、企业应对行为与不连续创新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框架(参见图2)。

图2 环境变化、企业应对行为与不连续创新间关系研究框架

(二)现有研究总结

综上所述,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管理学术界对不连续创新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存在很多不足。

就取得的成果而言,现有研究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了不连续创新的触发因素以及企业的战略与组织层面应对行为,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进展。首先,当前的不连续创新研究正处在由描述性向标准化转变的过程中,对现实中所发生的案例具有越来越强的解释力,并且逐步完善了不连续创新理论框架。其次,从全球、产业、价值网络、企业、项目,以及资源、能力、技术、产品、市场、用户等不同方面或视角开展研究的趋势日渐明朗,从而大大方便了对不连续创新的全面认识。最后,运用资源基础理论、资源依赖理论、网络理论和制度理论进行交叉整合研究,并加以实证,很好地揭示了不连续创新的发生机理、运行规律以及对产业或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

尽管不连续创新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在理论框架构建和实证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对企业管理实践缺乏指导价值。首先,现有研究把不连续创新定位于宏观层次,并把它作为企业成长、发展的外生变量,只满足于揭示不连续创新对产业环境、行业竞争、企业战略和组织结构的影响,而没能深入、全面地解释不连续创新的诱发因素和作用机理。其次,研究层次和分析单元不一,一方面导致对现实问题的认识和案例选择标准不一,另一方面导致对不连续创新的测量不统一,使得实证研究结果之间相互矛盾,最终导致企业管理实践混乱(Garcia和Calantone 2002;Gatignon等,2002)。最后,理论研究仍处于现象观察和分类归纳的初级阶段,案例研究虽然具有较高的描述效度,但理论模型并未得到实证检验强有力的支持,因而研究结论缺乏普适性。

(三)未来研究展望

针对现有研究所存在的不足,未来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微观层次的不连续创新研究。首先,深入研究不连续创新的触发因素,尤其要以转型经济或新兴市场经济为背景深入研究转型经济或新兴市场经济条件下特有的不连续创新触发因素(如政治制度、经济体制、产业规制等)及其对不连续创新的影响。其次,不同研究层次和研究视角的交叉与整合。今后应该多进行不同层次和视角的整合研究,构建更具现实指导意义和理论解释力的不连续创新研究框架。最后,深入研究不连续创新发生机理及其对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机理,探索不连续创新的本质特征和一般运行规律,并大力开展整合性实证研究,以提高研究结论的普适性。

标签:;  ;  ;  ;  ;  

国外间断创新研究的现状及研究框架的构建_组织环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