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管理,师生共赢
——小学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探讨
何瑞流
(广州市番禺区大石中心小学 广东·广州 510000)
摘 要 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可塑性很强,因此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也是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教师针对班级管理中,要注重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帮助学生养成规范行为的自觉性,借助高效管理,实现师生共赢。
关键词 小学 班级管理 行为习惯 教育策略
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小学生的行为习惯会影响到后续的学习与个人的发展。小学生正处于行为习惯养成最佳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注重采用高效的管理措施,培养学生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不仅有利于提升班级管理的效果,还可以实现师生共赢。
1 在班级管理中提升学生的规范意识
1.1 借助学习找到差距
为了帮助小学养成的行为习惯,先要让学生树立规范个人行为的主动意识,对于行为习惯的标准可以依据《小学生守则》,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让学生理解“守则”与“规范”的内容,学生明确了标准,才能找差距,学生才能实现自查自纠。教师要结合班级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措施,在日常班级管理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另外还可以让学生针对行为习惯的规范制订出计划,可以借助班会让学生来反思个人的行为,这会对学生规范个人的行为习惯起到促进作用。
1.2 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
榜样的激励作用是无穷的。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教师可以筛选出行为习惯较好的学生给予表扬,针对行为习惯在班中树立榜样,发挥榜样的带动作用,以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教师在具体的班级管理中,要从学生日常行为的多方面入手。比如针对认真听课习惯的培养,要考虑到小学生的特点,许多小学喜动不喜静,因此保持课堂秩序有一定的难度,可以发挥班干部的带头作用。针对独立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教师要注意及时检查学生的作业情况,可以发挥学优生的榜样作用。另外,学生的行为习惯不仅包括学习习惯,还包括个人生活习惯,遵守纪律的习惯。这些内容也要纳入到班级管理中,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不同方面都可以借助榜样,来实现带动作用。
1.3 在班级管理中注重细节问题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教师在班级管理中针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注重从点滴小事做起,强化班级管理中的细节问题,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创造条件。学生在校的行为包括了许多的细节问题,教师要注重每一个细节,比如针对班级环境,教师要让学生在打扫卫生时将窗帘绑好固定在窗的某个位置上,不能随便拉动;垃圾桶、垃圾铲、扫把、地拖桶要按指定的位置有次序地摆放好;学生桌子以小组为单位固定在某条地砖线上;放学后抽屉不能有任何东西,必须清理干净;去做操或上术科课程离开教室时必须把所有学习用具放好在抽屉里,桌面不能有任何东西,凳子要摆在桌子的底下。细节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源泉,小细节处理好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自然会养成。
2 借助班风以利于学生养成习惯
2.1 要实现学生自我管理
学生的行为习惯包括了多方面的内容,覆盖到学习、生活、思想等,这些内容都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基本范畴。教师在班级管理中,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可以发挥班级管理体制的作用,让学生依据班级管理的相关内容,实施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比如教室内物品摆放,教室内外的环境卫生,教师可以安排值日学生来检查纠正,让学生养成习惯,每天的值日要达到相应的标准,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就会保持这种习惯,良好习惯会固化。班级的桌面可以长久保持整齐,环境卫生可以达到基本标准要求,实现了学生的自我约束。
许多班级针对管理建立了完整的量化管理办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保持决心与恒心,量化管理需要长期性,这样可以对学生行为习惯的逐步养成起到促进作用,并且借助量化管理可以给学生带来心理暗示作用。学生如果存在侥幸心理,会对行为习惯产生负面的作用。针对班级管理,教师要针对量化管理定期总结,对于自觉遵守制度的学生要及时表彰,对于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要分析原因,采取有针对性地措施,推动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2 借助班风学风推动习惯的养成
班级管理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而许多小学生的自律性差,教师作为班级的管理者,针对班级管理,先要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用班风学风指引行动,从根本上讲,班级工作的有效性,是和目标的明确程度成正比的。共同的目标应该来自学生一致的愿望与要求,而且应该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自己提出来,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同,学生才愿意主动执行。班风学风是班级发展的内在动力,可以体出班级的行为习惯,在班风学风的作用下,班级学生会有共同的目标,学生间有利于和睦相处,学生在良好的班风学风带动下会主动帮助他人,会使用礼貌用语,会主动参加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实现锻炼学生的作用,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体谅他人。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与价值观,对于学生的行为习惯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通过自主参与型的班级管理,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能自主地参与到班级的管理活动中去,充分发挥了主人翁的精神,发挥自身的创造性、自主性和独立性,建立了一个民主合作、和谐自然的班级。学生的行为习惯同步得到提高。
3 借助评价强化学生的自律
3.1 量化管理实现激励
出科考试分为三部分,理论笔试(40%)、基本操作(30%)及案例分析(30%),总分为100分。其中泌尿外科基本操作包括导尿术和膀胱镜检查术。案例分析包括泌尿外科的问诊、体格检查及病历书写。实验组平均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病例分析考试中,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理论笔试及基本操作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教师的评价方式分为多种方式,包括自评、互评、点评等。在班级管理方面,评价内容要有针对怀,教师要消除单一评价存在的弊端,让学生在评价中认识到自己的差距,看到不足,针对评价结果要形成觉悟。评价对于学生习惯养成也具有推动作用。教师要利用好评价,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及时加以纠偏,以实现促进、激励的作用,让学生找到个人的努力方向。比如针对学习习惯的评价,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加以综合分析,学生的进步,学生有了好的学习习惯,都可以成为评价点,评价不能局限于考试成绩,这样会使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失去信心,评价要成为实现进步的力量。评价要体现出动力。教师借助多种形式的评价要实现激励作用,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增加驱动力。
3.2 评价要体现科学性
1.2.1 教学方法 针对《儿童护理学》中“住院儿童的护理”章节采用PBL案例教学法,教师以临床病例为引导,提出问题。课前一周将病例相关资料发给护生,护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方式查阅相关资料,寻求问题答案;课堂上护生讨论,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最后由教师归纳点评。学期结束后采用CTDI-CV评价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
4 实现学校与家长的共同作用
4.1 家校合作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助力
许多教师针对班级管理与学生的行为习惯与家长的沟通主要依靠电话或短信、家长会和网络。由于“家访”这一传统形式认可度不高,选择人数也是最少的。因为家长与教师的自由时间会受到工作、生活的影响,在社会快节奏的发展中双方难以找合适的机会实现家访。所以,学校针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建立必要的互通机制,来解决家校双方沟通交流困难。为使家校沟通交流更有实效,学校可在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不同的阶段采用多种形式与家长加以沟通,要保证双方联系可以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共育的发展。教师可以借助微信群等通信方式与家长定期联系,让家长掌握学生的在校情况,家长获得的反馈信息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家庭教育。教师也要结合家长的意见,将家长与意愿反馈给学校的主管部门。在期末,教师针对家校合作可以借助调查表征集家长的意见,有利于针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加以总结,后续的完善更有目标性。
4.2 家庭与学校教育要实现互补
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部分家长对于自己没有正确的定位,认为只是学校教育的配合者,家长的责任仅局限于配合学校的工作。部分家长还存在许多误区,认为对于学校的安排提出意见,会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产生不利影响,会影响孩子在学校的发展。由于社会的发展,社会各界比较关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家长基于对孩子的教育要转变原有的观念,要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长要有积极性与自信心,对于学校组织的共育式教学要有参与意识,合理安排好个人的时间,主动与教师沟通交流,参加主题讲座培训等活动,以掌握先进的教育方法,形成科学的教育理念,实现家庭与学校教育的互补。
5 结束语
小学的班级管理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推动作用。在当前教育事业实现快速发展的时代,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原有模式下的班级管理方法难以保证教育的效果。因此需要针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实现高效管理,要立足于师生共赢,分析研究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有关策略。
在观念的转变上,由传统的水土保持向水土保持与水源保护并重转变,从单纯服务农业生产向服务首都城乡发展转变,承担起保护首都饮用水源、提高城市综合防灾减灾功能、促进宜居城市建设和人水和谐的任务。坚持“养山、进村、入川”,拓展水土保持工作内涵和外延,更好地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养山”就是要充分依靠大自然力量修复生态,恢复植被,涵养水源;“进村”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村镇人居环境,保护水源;“入川”就是要加强河道生态治理,畅通河道,加大废弃坑塘治理力度,利用雨洪增加蓄水。
参考文献
[1]孔秀玲.小学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策略[J].新课程:上旬,2015(07).
[2]朱丽.浅谈如何抓好班级管理工作[J].新课程(小学),2010(09):111-114.
[3]吴学忠.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困境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0):23-24.
中图分类号: G451
文献标识码: A
标签:小学论文; 班级管理论文; 行为习惯论文; 教育策略论文; 广州市番禺区大石中心小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