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标准贯入试验(SPT)在水泥粉喷桩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鹏飞,吉同元,曾彪,高鹏[1](2021)在《航道整治工程水泥搅拌桩快速检测方法》文中指出航道整治工程中水泥搅拌桩受汛期影响检测工期较短,当前常用的静载试验法和钻孔取芯法无法达到快速检测的目的。以长江下游某航道整治工程为依托,开展现场标准贯入试验和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并建立基于不同土性条件下的标贯击数和桩身强度的计算公式,以及基于水泥土的龄期增长规律的不同龄期标贯击数的关系式。结果表明,水泥搅拌桩的标贯击数和无侧限抗压强度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参数与土性密切相关,可通过原位标准贯入试验获得桩身强度,提高检测效率;7 d与28 d标贯击数成线性关系N28=1.12N7+13,7 d与90 d标贯击数成二次函数关系N90=-0.16N72+7.9N7-30,关系式可在早期预测水泥搅拌桩的施工质量,加快进度。
王伟[2](2020)在《水泥搅拌桩施工设备改进及无损检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泥搅拌桩技术是国内外最常用的软基处理方法之一。由于地质地层环境的复杂性,难以预测的水泥土流变特性及施工技术的不确定性都使得水泥搅拌桩的施工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控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调研、理论分析,室内试验、现场实测的方法,对水泥搅拌桩施工设备进行了改进,并对无损检测方法应用于水泥搅拌桩的可行性进行了探索,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水泥与软土的相互作用主要分为三个过程:(1)水泥与软土中的水发生水解和水化作用;(2)软土中的黏土矿物与水泥水化物发生反应;(3)离子析出后的硬化反应。水泥土的抗压强度影响因素诸多,包括土体的工程性质、水泥土的掺入比、水泥土的龄期、水泥标号及类型等。其中土体的工程性质与水泥掺入比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在施工中应重点分析考虑。(2)基于PH-5D搅拌桩机进行水泥土搅拌桩施工设备改进,新型设备可根据打桩时钻杆下降的电流值可判断土层的软硬情况,调整不同深度的喷浆压力,避免了浆液的浪费,也能保证软弱土层不会因为钻进速度过快导致喷浆量不足。通过在搅拌桩机上安装的传感器结合物联网技术形成了施工智能监测系统,可实现对水泥土搅拌桩施工的远程监测。(3)将新型化水泥搅拌桩施工设备应用于某航道整治工程软基处理项目,结合钻孔取芯、标贯试验、静载试验对改进后搅拌桩的成桩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由于施工设备的改进及智能化监测的应用,新型水泥搅拌桩机施工的水泥搅拌桩较常规水泥搅拌桩芯样完整性较高、桩身强度更大、离散性更小,能达到设计极限承载力要求,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4)通过室内试验、现场测试对反射波动测法、电阻率法、地质雷达法等三种无损检测方法应用于水泥搅拌桩质量检测的可行性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反射波动测法既可通过时域曲线识别桩体缺陷,又能根据波速判断桩体强度,是一种比较好的无损检测方法,但在测试过程中,需针对性的优化测试方法,且要求测试人员具有较高的时域曲线分析能力。电阻率法通过建立视电阻率与桩芯强度的计算模型,可利用现场测井中电阻率值评价桩身强度,是一种实用的定量检测方法。地质雷达只能简要识别桩基位置,但对桩基缺陷及完整性无法识别,不适用于水泥搅拌桩的质量检测。
卢坤玉,李兆焱,袁晓铭,张思宇[3](2020)在《国内外标准贯入测试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国外基础工程建设。目前中国企业在国外基础工程建设中遇到的最大工程问题是国内外使用的技术标准不统一。以标准贯入测试(以下简称SPT)为研究对象,综合已有研究成果,对国内外SPT的适用范围、修正方法、测试设备以及标贯击数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SPT用途广泛,可用来估算土的相关参数以及评估砂土液化等,但国内外确定土性参数的经验关系多有差异;对标贯击数的修正有地下水位修正、杆长修正、上覆土压力修正、能量修正,不同国家标贯击数修正方法不同;标贯测试设备方面,中美差异主要体现在落锤类型和释放方式不同,中英差异主要体现在锤垫质量不同;当标贯击数较小时,各国标贯击数之间相差不大,在实际工程中可不考虑其差异性。
杨洋[4](2019)在《基于我国规范参数的土层液化可能性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工程建设发展迅猛,建设韧性城乡也已成为我国防灾减灾设定的目标。液化问题作为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一环,在我国工程建设和防灾减灾事业中有重要的工程价值。但是,我国现行规范中推荐的液化判别方法形成于40年前,方法拟合样本老旧、缺乏概率意义,已经难以满足当前工程需求。国外方法与我国地震动参数提供方式不接轨,与我国工程习惯不符,无法在国内应用。发展适于我国国情的液化可能性实用评价方法应是研究目标之一。从工程实用角度,完成土层液化可能性评价工作中,所需参数越少越好。仅采用最主要的参数和最简单的方式,在保证工程精度的条件下,完成土层液化可能性评价,应是研究工作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同时成果也有助于提高对土层液化本质和影响因素的认识。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液化调查样本的不断积累,使得采用最主要的参数和最简单的方式,实现土层液化可能性评价成为可能,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目前尚少。基于以上现状,本文的研究目标是为我国工程建设提供实用性的土层液化评价方法。其实用性主要体现在三点:一是判别指标选取与我国现有地震动参数匹配,并与我国现有工程习惯接轨;二是将现有规范确定性方法发展成概率方法;三是寻找最主要的参数和最简单的方式,完成土层液化可能性评价工作。基于以上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基于现有国际上公开的震后调查数据,构建了液化土层实测剪切波速样本库与标贯样本库。以两个样本库作为数据来源,采用Logistic概率回归方法,分别建立了基于我国规范地震动参数的剪切波速和标贯两种液化概率计算方法。给出了指定概率水平下的临界值计算公式,为我国相关规范修订和工程使用提供了支持。2.基于机器学习,对液化影响参数重要性排序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了基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amax、剪切波速Vs和基于amax、标贯Nm的液化可能性双参数分级准则。该准则构成简单,整体判别正确率达80%以上,为液化风险评估提供了十分简单的方法。3.在液化影响参数重要性排序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基尼指数,提出了土层液化判别标贯阈值法,即仅以饱和土层实测标贯值就可判别其是否液化的简化方法。在不同设计加速度区间,本文提出相应的标贯阈值,并对标贯阈值的可靠性进行检验。4.整理了同时具备剪切波速与标贯数据的双参数场地样本集,对双参数样本集中的典型场地进行了分析。将本文剪切波速和标贯液化判别方法及NCEER推荐的剪切波速和标贯液化判别方法进行对比,对以上方法的一致性进行了研究。
石磊,傅少君,袁稳沉,韩燕华,赵明杰[5](2016)在《重型动力触探轴向冲击力与锤击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动力触探试验杆长修正系数取值的合理性,依赖于对探杆受到落锤撞击后探杆内轴向冲击力及锤击能传递规律的认识程度。设计4个杆长方案(22.92,25.87,40.92,46.85 m),在武汉南湖窑沟村、阳逻堤防2个场地开展重型动力触探试验,通过动态应变仪采集到各测点(沿探杆轴向布置6个测点)的全时程应变;然后,计算出各测点全过程的轴向冲击力,并应用F2法得到了各测点的锤击能;最后,研究各测点的轴向冲击力、锤击能的时空分布规律,并建立探杆轴向冲击力、锤击能与杆长的关系式,结果表明,杆顶的锤击能与已有的研究结果一致。研究成果可为杆长超过21 m的动力触探试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刘智[6](2016)在《粉喷桩成桩质量关键因素数值模拟与质量评测系统开发》文中提出水泥土搅拌桩(粉喷桩)具耗费低,施工速度快,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在软弱地基加固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是国内外目前主流地基处理的技术之一。水泥土搅拌桩作为一种隐蔽工程,其成桩质量的监控与分析尤为重要。现阶段对其成桩质量关键影响因素的分析多为定性分析,定量化程度不高,且桩体均匀性的研究也相对较少。本文以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水泥土搅拌桩(粉喷桩)工艺性单桩荷载试验及单桩复合地基荷载试验有限元模型,并结合工程实例对水泥土搅拌桩成桩质量关键因素桩长、桩体强度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不同桩身模量下水泥土搅拌桩桩长与其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之间的变化规律、不同桩长下桩体强度与其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之间的变化规律。接着在水泥土搅拌桩单桩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引入蒙特卡罗法,研究了桩体均匀性对水泥土搅拌桩成桩质量的影响,给出了水泥土搅拌桩桩体多种的不均匀程度下其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频数直方图及其在不均匀时桩体弹模随着桩长的纵向分布情况。得出结论:当水泥土搅拌桩的桩长达到持力层后继续增加桩长,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增长幅度趋缓;桩体达到临塑状态(比例极限强度)时,水泥土搅拌桩单桩复合地基的桩体荷载分担率开始下降;桩体不均匀会导致桩体承载力降低,且水泥土搅拌桩桩体越不均匀,出现低承载力桩的概率越大;桩尖部位的强度是水泥土搅拌成桩质量的主要控制因素之一。最后根据水泥土搅拌桩成桩质量关键因素桩长、桩体强度和桩体均匀性的研究结果进一步编制了水泥土搅拌桩质量评测系统,以其对水泥土搅拌桩成桩质量进行评测及评定。该评定方法操作简单,并以实际工程为例,证明了这个方法的可行性。可在将来推广这种水泥土搅拌桩的质量评定的方法。
钟献科[7](2013)在《高速公路水泥搅拌桩工程质量快速检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泥搅拌桩是高速公路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方式,这种处理方式操作简便、工艺设备成熟、工程造价比较经济,因此使用相当普遍。但是目前的规范对于水泥搅拌桩的工程质量检测与评价按照操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现行规范规定以钻孔取芯进行抗压强度检测方式为主,辅助其它方法,抽检比例为3%-5%。钻孔取芯检测法的效果可靠直观,便于工程质量控制。但是,钻孔取芯检测法存在下述问题:抽检工作量大,钻孔取芯检测法的工效低,取芯检测法要求的桩身龄期长,造价高。因此,结合水泥搅拌桩质量检测技术发展的趋势,根据区域性地质条件特点,建立水泥搅拌桩质量快速检测与评定的区域性方法显得非常必要。本论文结合广东省黄岗至花山高速公路项目,立足于该项目的水泥搅拌桩施工工程质量检测与评定,通过现场试验室内试验并进行可行性论证,选定以静力触探锥尖阻力为质量检测评价指标,建立锥尖阻力与28d无侧限抗压强度建立检测模型,研究发现龄期为7d时锥尖阻力与抗压强度的线性关系比较明确而且稳定。因此结合施工现场,考虑快速检测评定须具备较强的操作可行性,所以选定7d龄期为快速检测的检测龄期。本论文在试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拟合了适用于本项目的7d静力触探锥尖阻力与28d抗压强度的线性关系公式,经进一步研究分析,通过采用7d静探锥尖阻力值可以判别不同土层成桩质量,并同时评价桩体的强度、桩体均匀性、完整性和桩长,基本达到高速公路水泥搅拌桩工程质量快速检测与评定方法的研究目标。
马坤[8](2013)在《粉喷桩复合地基的工作机理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在工程建设中会经常遇到软弱地基,其承载力满足不了建筑物的建造要求。为了满足建筑物上部结构对地基的承载力以及变形要求,越来越多的工程采用复合地基来进行地基处理。复合地基根据竖向增强体材料的性质可分为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柔性桩复合地基、刚性桩复合地基三类。粉喷桩复合地基是柔性桩复合地基的一种,它在施工时无噪音、无振动、无土体位移、无废水污染、对环境影响小,而且施工简便、成本低、工期短。该技术在软土地基加固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在郑州地区,粉喷桩处理软土地基的应用较少,而且该技术在桥梁工程中应用较多,在房建工程中应用较少,其加固机理、破坏机理等方面的理论研究还不完善,在实际工程中也出现过一些问题。本文研究了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的作用机理、破坏模式,阐述了粉喷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和沉降计算方法。以郑州市山水生态城住宅小区中粉喷桩处理软土地基为工程实例,计算了单桩以及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确定了桩径、桩长、桩间距、面积置换率、固化剂掺入量等设计参数。通过现场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和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验证了有关承载力计算公式的适用性,同时总结阐述了粉喷桩复合地基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有关结论为郑州地区粉喷桩复合地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刘裕华[9](2012)在《基于波动理论改进标准贯入试验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标准贯入试验(Standard Penetration Test,标准贯入试验)是目前国内外常用的一种原位试验方法,历史悠久,具有直观、易于操作、造价小、便于一般工程师理解、拥有庞大的工程经验及数据积累的优点。但同时也有着诸多缺点,如缺乏理论依据,对地基承载力等土体力学指标的判断仅仅基于锤击数,这样的方法过于笼统,试验操作系统及后续的数据处理的自动化程度也很低,试验结果受锤击系统的型式、杆长及接头数量的影响较大且对其进行修正的方法过于概化及简单化等等。以往有关冲击波动理论在岩土工程领域的应用大都集中在桩的动测方面,如低/高应变方法,有关采用冲击波动理论对标准贯入试验的定量化研究目前还较少,因而凸显出本文研究的创新性及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查阅标准贯入试验研究方法的相关文献与工程应用历程,对其优缺点进行的详细的回顾分析,基于其缺点,提出标准贯入试验的定量化研究的重大工程意义与必要性。接着,本文基于前人在标准贯入试验中的定量化研究历程,对弹性波一维传播理论在标准贯入试验上的分析模型进行了详细的回顾与分析,包括简化运动方程、Fairhurst撞击理论、D’Alembert一维波动传播理论以及波动方程分析(WEA)等。基于对前人工作的成果的分析总结,本文基于弹性波在一维杆件上的传播理论,采用力量平方法(Force Square Method,F2M)、力量速度法(Force Velocity Method,FVM)以及通过建立贯入阻力法,建立适合的标准贯入试验分析模型。通过对标准贯入试验冲击模型的建立与分析,开展了试验仪器设备的制作与选型,研制了专门的短钻杆,基于试验所要求的基本参数,对加速度传感器、应变传感器、电荷放大器、动态应变放大器以及数据采集卡进行选型,确定最终的试验仪器设备并进行调试与检验,并引入Labview虚拟机软件开发工具,编制了相应的数据采集程序与计算的程序。通过在江西、南京等工程场地上进行现场试验,得到加速度与应变随时间的变化曲线,通过信号分析与数据处理,得到滤波后的加速度历时曲线与的力历时曲线,进而得到质点所处断面的力、质点速度、质点位移、击打能量以及总贯入阻力等指标。将它们与土的地基承载力、桩端阻力、桩侧阻力、内摩擦力等力学指标进行拟合以得到相应的经验公式的方法。总体而言,本文得到如下结论:①随着土层深度(杆长长度)的增大,信号的有效时间增大,两者呈正相关关系;②信号的主频随土层深度(杆长长度)的增大减小,两者呈反相关关系;③质点速度与标贯击数N值呈反相关关系,与杆长呈反相关关系;④质点位移与标贯击数N值呈反相关关系,与杆长呈现正相关关系;⑤质点所处横截面的力与标准贯入击数N值呈反向关系,与杆长的关系并不明显;⑥力量速度法与力量平方法计算出来的击打能量呈现周期性,但结果相差较大,击打能量与标贯击数呈反相关关系,与钻杆长度呈反相关关系;⑦动贯入阻力的变化随时间呈正负周期性变化,且与标贯击数N值及杆长呈正相关关系;⑧地基承载力等土体力学指标与质点所处横截面的力的最大值、质点速度最大值、FV法计算的击打能量值的拟合度较高,而与F2所计算的击打能量值以及总贯入阻力值的拟合度较低。接着,本文针对本文试验的特征,提出在仪器设备制备与选型、现场试验、信号分析与数据处理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建议以地基承载力等土体力学指标与与应力最大值、速度最大值、FV法计算的击打能量值的拟合经验公式作为工程应用中的参考计算公式。最后,本文总结不足之处,对需要进一步进行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包括弹性应力波的横向传播干扰,仪器设备的进一步改进,以及需要加大试验数量以进一步检验本文方法等内容。
王宏贵[10](2011)在《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与工程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深厚软基上修建高等级铁路是世界性难题,沿海地区多条在建及待建的客运专线与高速铁路的软土层厚度超过复合地基处理方法质量可控制的深度范围内。为此,提出长板-短桩复合地基新方法,并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速铁路无碴轨道桩-筏复合地基固结特性与沉降控制机理研究(51078358)”以及铁路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客运专线复合加固深层软土技术研究(2008G005-C)”,以甬台温客运专线温州南站大面积深厚软土层处理加固工程为工程背景,采用了模型试验、工艺性试桩试验、现场试验依次递进的试验研究手段,结合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方法,对长板-短桩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与工程应用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主要创新成果如下:1.基于相似理论,开展了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大型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全面获取了复合地基的变形规律与力学性状;结合数值分析成果,为试验段地基处理方案设计拟定了合理的桩长及桩间距,有效指导了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工程实践。2.实测数据表明试验段路基一直处于稳定状态,工后沉降在规范容许值范围内。这说明采用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处理大面积深厚软土技术上是可行的,为沿海地区铁路客运专线地基处理提供了一种新方法。3.综合分析模型试验及现场测试成果,明确了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搅拌桩在减小地基总沉降量的同时,有效的提高了地基稳定性,从而确保施工期的填筑速率;塑料排水板显着提高了地基土固结排水速率与沉降速率,从而可缩短工期或减小工后沉降。4.通过模型试验首次系统测试了长板-短桩复合地基桩土界面荷载传递规律。测试结果表明桩侧摩阻力分布形状基本呈三段直线,桩顶区域承受负摩擦力,中性点约位于L/10处;桩底处桩身轴力很小,即长板-短桩复合地基中的桩可视为纯摩擦桩。5.首次完整测试了填筑期间长板-短桩复合地基桩土沉降差、桩顶及桩底刺入量的发展规律,获取了桩-土-褥垫层承载变形机理。测试结果表明在柔性荷载作用下,长板-短桩复合地基桩顶区域存在负摩擦力,加固区沉降以桩底刺入为王。6.基于长板-短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规律与变形性状,采用Boussinesq-Mindlin联合求解法计算复合地基下卧层附加应力,建立了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复合层沉降解析计算方法;提出了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复合层固结度解析计算方法。7.采用大型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基于流固耦合理论,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对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开展了数值分析研究,系统验证了本文的试验成果与理论分析成果,全面对比塑料排水板地基、搅拌桩复合地基与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工程性状的差异,并深入研究了搅拌桩长度及置换率对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工程性状的影响作用。
二、标准贯入试验(SPT)在水泥粉喷桩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标准贯入试验(SPT)在水泥粉喷桩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航道整治工程水泥搅拌桩快速检测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试验方案 |
2.1 确定检测桩 |
2.2 钻孔取芯 |
2.3 标准贯入试验 |
2.4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 结语 |
(2)水泥搅拌桩施工设备改进及无损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泥搅拌桩的施工技术发展现状 |
1.2.2 水泥搅拌桩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泥搅拌桩加固软基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 |
2.1 水泥与软基作用机理 |
2.2 水泥土强度的影响因素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泥搅拌桩施工设备改造及工程应用 |
3.1 智能化水泥搅拌桩施工设备 |
3.1.1 智能打桩系统 |
3.1.2 智能监测系统 |
3.1.3 数据存储与分析系统 |
3.2 工程概况 |
3.2.1 地质构造 |
3.2.2 工程地质条件 |
3.2.3 水文地质条件 |
3.2.4 软基处理方式 |
3.3 工程应用效果评价 |
3.3.1 标准贯入试验 |
3.3.2 钻孔取芯试验 |
3.3.3 静载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无损检测用于水泥搅拌桩质量检测的可行性研究 |
4.1 反射波动测法 |
4.1.1 测试方法 |
4.1.2 试验方案 |
4.1.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2 电阻率法 |
4.2.1 测试方法 |
4.2.2 试验方案 |
4.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 地质雷达法 |
4.3.1 测试方法 |
4.3.2 试验方案 |
4.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 几种无损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国内外标准贯入测试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国内外SPT适用范围 |
1.1 确定砂土密实度 |
1.2 确定砂土内摩擦角 |
1.3 确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
1.4 确定土的压缩模量 |
1.5 估算地基承载力 |
1.6 估算剪切波速 |
1.7 评价砂土液化 |
1.8 评价SPT的应用 |
2 国内外N修正方法 |
2.1 地下水位修正 |
2.2 杆长修正 |
2.3 上覆土压力修正 |
2.4 能量修正 |
2.5 不同修正的适用性 |
3 国内外SPT相关性比较 |
3.1 中国与美国N相关性 |
3.2 中国与英国N相关性 |
4 结论 |
(4)基于我国规范参数的土层液化可能性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现状 |
1.2.1 标准贯入试验液化判别方法 |
1.2.2 剪切波速试验液化判别方法 |
1.2.3 土层液化概率计算方法 |
1.3 本文研究目的及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基于剪切波速的液化概率计算公式 |
2.1 引言 |
2.2 剪切波速实测记录的统计 |
2.2.1 样本来源 |
2.2.2 液化影响参数分析 |
2.2.3 剪切波速样本分布特点 |
2.3 基于剪切波速的液化概率计算公式 |
2.3.1 公式形式的选取 |
2.3.2 参数重要性分析 |
2.3.3 液化概率计算公式 |
2.4 剪切波速液化概率计算公式的验证 |
2.4.1 液化概率50%下回判 |
2.4.2 不同概率水准下回判分析 |
2.4.3 本章公式与国内外判别公式对比 |
2.5 剪切波速离散性对液化判别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剪切波速的液化可能性分级准则 |
3.1 引言 |
3.2 液化可能性分级 |
3.2.1 液化可能性等级的划分 |
3.2.2 液化影响参数 |
3.2.3 分类树方法CHAID |
3.3 剪切波速液化可能性分级准则的建立 |
3.4 误判点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标贯的液化概率计算公式 |
4.1 引言 |
4.2 标贯实测记录的统计 |
4.2.1 样本来源 |
4.2.2 液化影响参数重要性分析 |
4.2.3 实测记录的样本统计 |
4.3 标贯液化概率计算公式的建立 |
4.4 标贯液化概率计算公式的验证 |
4.4.1 样本自身回判 |
4.4.2 集集地区回判 |
4.4.3 阪神地区回判 |
4.4.4 国外部分地区回判 |
4.4.5 中国大陆地区回判 |
4.4.6 不同可液化层深度下回判 |
4.4.7 与国标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标贯的液化可能性分级准则 |
5.1 引言 |
5.2 分类树方法CRT |
5.3 构建二分类(液化与非液化)分类树 |
5.4 构建标贯液化可能性分级准则 |
5.4.1 样本统计 |
5.4.2 标贯液化可能性分级准则的建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液化标贯阈值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标贯液化阈值的研究 |
6.2.1 标贯对样本的划分作用 |
6.2.2 标贯液化阈值的划分作用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剪切波速与标贯液化判别方法一致性研究 |
7.1 引言 |
7.2 双参数场地整理 |
7.3 液化判别方法一致性研究 |
7.3.1 本文标贯与剪切波速判别方法一致性研究 |
7.3.2 NCEER推荐方法一致性研究 |
7.3.3 典型误判场地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引言 |
8.2 本文主要工作及结论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课题和项目 |
(5)重型动力触探轴向冲击力与锤击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基本原理及方法 |
2.1 基本原理 |
2.1.1 动力触探原理 |
2.1.2一维应力波理论 |
(1)一维波动方程 |
(2) 质点速度与波速的关系 |
2.2 分析方法 |
2.2.1 锤击能的计算方法 |
2.2.2 杆长修正系数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
3 现场试验 |
3.1 试验方案 |
3.2 试验步骤 |
3.3 试验结果 |
3.4 结果分析 |
3.4.1 应力波波速分析 |
3.4.2 轴向冲击力分析 |
3.4.3 探杆中锤击能分析 |
4 结论 |
(6)粉喷桩成桩质量关键因素数值模拟与质量评测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水泥土搅拌桩研究现状 |
1.2.1 水泥土搅拌桩发展历史 |
1.2.2 水泥土搅拌桩(粉喷桩)成桩质量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工程背景及数值模型 |
2.1 工程背景 |
2.2 成桩工艺试验概况 |
2.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3.1 有限元法简介 |
2.3.2 有限元模型 |
2.3.3 模型参数选取 |
2.4 有限元模型初步计算暨模型验证 |
2.4.1 初始地应力场的模拟与计算 |
2.4.2 模型初步计算与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桩长、桩体强度对水泥土搅拌桩(粉喷桩)成桩质量的影响 |
3.1 规范法计算水泥土搅拌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
3.2 桩长因素对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影响 |
3.3 桩体强度因素对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影响 |
3.4 桩体荷载分担比率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桩体均匀性对水泥土搅拌桩(粉喷桩)成桩质量的影响 |
4.1 蒙特卡罗法概述 |
4.1.1 基本思想 |
4.1.2 解题步骤 |
4.2 蒙特卡罗法研究现状 |
4.3 蒙特卡罗法模拟桩体均匀性 |
4.4 基于蒙特卡罗法桩体均匀性有限元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泥土搅拌桩(粉喷桩)质量评定方法的探讨 |
5.1 水泥土搅拌桩质的量检测与评定方法的研究现状 |
5.2 水泥土搅拌桩常用检测方法特性研究 |
5.3 水泥土搅拌桩质量评测系统的初步开发 |
5.3.1 水泥土搅拌桩基本资料数据库的建立 |
5.3.2 水泥土搅拌桩质量测评原理 |
5.3.3 水泥土搅拌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5.3.4 水泥土搅拌桩质量评测系统的功能介绍 |
5.4 评测实例 |
5.5 水泥土搅拌桩质量评测系统的特色和优点 |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本文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 |
附录B(蒙特卡罗法有限元模型命令流) |
(7)高速公路水泥搅拌桩工程质量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简介 |
1.1.1. 水泥搅拌桩简介 |
1.1.2 水泥搅拌桩发展历程 |
1.1.3 水泥搅拌桩质量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
1.1.4 水泥搅拌桩质量评价 |
1.2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泥搅拌桩质量快速检测方法现场试验 |
2.1 试验概况 |
2.1.1 工程概况 |
2.1.2 工程地质情况 |
2.1.3 搅拌桩施工方案 |
2.2 检测试验方案 |
2.2.1 选定方案 |
2.2.2 静力触探检测 |
2.2.3 钻孔取芯检测 |
2.2.4 低应变动测 |
2.3 试验成果 |
2.3.1 静力触探检测试验成果 |
2.3.2 钻孔取芯试验成果 |
2.3.3 低应变动测法检测试验成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静力触探法及低应变法检测水泥搅拌桩的可行性研究 |
3.1 常规静力触探检测试验 |
3.1.1. 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
3.1.2 检测有效深度的分析 |
3.2 预置管静力触探法检测试验 |
3.2.1 检测方法的探讨 |
3.2.2 预置管法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
3.3 静探锥尖阻力与抗压强度关系研究 |
3.4 低应变动测法评价可行性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泥搅拌桩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
4.1 水泥搅拌桩质量评价内容 |
4.1.1 桩体强度 |
4.1.2 桩体均匀性 |
4.1.3 桩长 |
4.2 水泥搅拌桩质量评价方法 |
4.2.1 桩体强度评价 |
4.2.2 均匀性评价 |
4.2.3 桩长评价 |
4.2.4 水泥搅拌桩质量评价推荐方法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8)粉喷桩复合地基的工作机理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复合地基 |
1.1.1 概述 |
1.1.2 复合地基的分类 |
1.1.3 国内外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1.2 粉喷桩复合地基概述 |
1.2.1 概述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适用条件和优缺点 |
1.3 本文研究背景及内容 |
2 粉喷桩复合地基的基本理论 |
2.1 概述 |
2.2 粉喷桩复合地基的作用机理 |
2.2.1 水泥的水解、水化作用 |
2.2.2 粘土颗粒与水泥水化物的作用 |
2.2.3 碳酸化作用 |
2.2.4 复合地基的作用机理 |
2.2.5 水泥土的工程特性 |
2.2.6 粉喷桩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机理 |
2.3 粉喷桩复合地基的破坏模式 |
2.4 粉喷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 |
2.4.1 单桩承载力计算 |
2.4.2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
2.5 粉喷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 |
2.5.1 桩土复合层本身压缩变形S1的计算 |
2.5.2 下卧层压缩量S2计算 |
3 粉喷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施工与检测 |
3.1 粉喷桩复合地基的设计 |
3.1.1 粉喷桩设计的注意事项 |
3.1.2 粉喷桩的设计方法 |
3.2 粉喷桩复合地基的施工 |
3.2.1 机械设备 |
3.2.2 材料组织 |
3.2.3 施工流程 |
3.2.4 施工质量控制 |
3.2.5 粉喷桩复合地基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3.3 粉喷桩复合地基检测 |
4 粉喷桩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研究 |
4.1 工程概况与地质条件 |
4.1.1 工程概况 |
4.1.2 地质条件 |
4.1.3 粉喷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案 |
4.1.4 单桩及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
4.2 现场试验方案 |
4.2.1 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 |
4.2.2 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 |
4.2.3 低应变动测 |
4.3 现场试验结果分析 |
4.3.1 34#楼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2 38#楼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3 43#楼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波动理论改进标准贯入试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标准贯入试验系统发展历史回顾 |
1.2.1 标准贯入试验的提出与各国的标准贯入试验系统规格差异 |
1.2.2 各国标准贯入试验标准与应用简介 |
1.2.3 标准贯入试验的影响因素分析 |
1.3 标准贯入试验的定量化研究现状 |
1.3.1 力量速度法测量击打能量 |
1.3.2 力量平方法测量击打能量 |
1.3.3 波动方程法 |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 |
1.5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2 标准贯入试验冲击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2.1 冲击荷载下一维杆件应力波分析 |
2.1.1 弹性应力波在一维杆件的传播 |
2.1.2 弹性应力波在一维杆件的自由端和固定端的反射 |
2.1.3 弹性应力波在一维杆件的反射与透射过程中的叠加与抵消 |
2.2 标准贯入试验冲击模型分析 |
2.2.1 简化运动方程式 |
2.2.2 Fairhurst撞击理论 |
2.2.3 D'Alembert一维弹性波理论 |
2.2.4 波动方程法 |
2.3 本文采用的标准贯入试验冲击模型 |
2.3.1 标准贯入试验应力波及其能量传播机制分析 |
2.3.2 能量分析法 |
2.3.3 贯入阻力分析法 |
3 试验仪器设备的制作与选型 |
3.1 仪器设备类型 |
3.2 仪器设备的基本参数 |
3.2.1 自制短钻杆 |
3.2.2 传感器 |
3.2.3 电荷放大器 |
3.2.4 压变放大器 |
3.2.5 数据采集设备 |
3.3 仪器设备制备历程 |
3.3.1 短钻杆及传感器的安装 |
3.3.2 传感器 |
3.3.3 数据采集设备 |
3.3.4 整套试验设备的工作流程 |
3.4 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 |
3.4.1 数据采集卡 |
3.4.2 加速度传感器 |
3.4.3 应变传感器 |
3.4.4 电荷放大器 |
3.4.5 动态应变放大器 |
4 数据采集与计算程序的编制 |
4.1 虚拟仪器与LABVIEW简介 |
4.1.1 虚拟仪器简介 |
4.1.2 Labview简介 |
4.2 数据采集程序的编制 |
4.3 计算程序的编制 |
4.3.1 计算公式整理 |
4.3.2 计算程序代码 |
5 工程应用实例 |
5.1 工程场地地质情况简介 |
5.2 现场试验 |
5.3 标准贯入试验结果 |
5.4 信号分析、数据处理与计算 |
5.4.1 加速度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
5.4.2 加速度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汇总 |
5.4.3 应变传感器的试验结果 |
5.4.4 应变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汇总 |
5.4.5 能量计算结果 |
5.4.6 贯入阻力计算结果 |
5.5 地基承载力等力学指标与本文方法计算结果的拟合分析 |
6 结论、建议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3 展望与拟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与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排水固结法加固软基研究现状 |
1.2.1 排水固结法加固软基理论研究 |
1.2.2 排水固结法加固软基试验研究 |
1.2.3 排水固结法加固软基数值模拟 |
1.3 水泥土搅拌法加固软基研究现状 |
1.3.1 水泥土搅拌法加固软基理论研究 |
1.3.2 水泥土搅拌法加固软基现场试验研究 |
1.3.3 水泥土搅拌法加固软基模型试验研究 |
1.3.4 水泥土搅拌法加固软基数值模拟 |
1.4 地基处理技术发展新动态 |
1.4.1 排水固结法地基处理技术的演化 |
1.4.2 复合地基处理技术的演化 |
1.5 排水固结法与水泥土搅拌法联合应用研究 |
1.5.1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工法的应用与研究 |
1.5.2 袋装砂井与水泥土搅拌法联合应用研究 |
1.5.3 排水粉喷桩复合地基工法的应用与研究 |
1.6 存在的问题 |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7.1 主要研究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
2.1 复合地基相似模型试验设计 |
2.1.1 试验目的 |
2.1.2 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
2.1.3 相似模型设计原则 |
2.1.4 相似条件的确定 |
2.1.5 相似常数的确定 |
2.2 模型箱尺寸及构造 |
2.3 模型试验主要材料选取 |
2.3.1 软土的获取 |
2.3.2 水泥土搅拌桩的模拟 |
2.3.3 塑料排水板的模拟 |
2.4 模型试验测试方案 |
2.4.1 沉降测试 |
2.4.2 土压力测试 |
2.4.3 侧向位移测试 |
2.4.4 桩身受力性状测试 |
2.4.5 孔隙水压力测试 |
2.5 模型试验方案 |
2.6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2.6.1 沉降量测试结果分析 |
2.6.2 深层沉降测试结果分析 |
2.6.3 侧向位移测试结果分析 |
2.6.4 桩土压力测试结果分析 |
2.6.5 荷载传递规律测试结果分析 |
2.6.6 孔隙水压力测试结果分析 |
2.7 模型土地基处理效果评价 |
2.8 小结 |
第三章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研究 |
3.1 试验段工程地质状况 |
3.2 地基处理方案设计 |
3.3 工艺性试桩研究 |
3.3.1 施工工艺流程 |
3.3.2 配合比试验 |
3.3.3 原位静载试验 |
3.4 地基处理与现场测试研究方案 |
3.4.1 测点布置方案 |
3.4.2 元件埋设及数据采集 |
3.5 现场测试结果与分析 |
3.5.1 沉降测试结果与分析 |
3.5.2 孔隙水压力测试结果与分析 |
3.5.3 桩土应力测试结果与分析 |
3.5.4 侧向位移测试结果与分析 |
3.6 路基填筑控制标准研究 |
3.7 地基处理效果评价 |
3.7.1 地基土物理性质指标对比分析 |
3.7.2 地基土变形指标对比分析 |
3.7.3 地基土强度指标对比分析 |
3.8 小结 |
第四章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预测研究 |
4.1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规律 |
4.2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
4.2.1 复合层沉降计算方法 |
4.2.2 下卧层沉降计算方法 |
4.3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固结度计算方法 |
4.3.1 复合层固结度计算方法 |
4.3.2 下卧层固结度计算方法 |
4.3.3 复合地基平均固结度计算方法 |
4.4 实例分析 |
4.4.1 总沉降计算结果 |
4.4.2 沉降发展规律对比 |
4.4.3 工后沉降预测 |
4.5 小结 |
第五章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数值分析 |
5.1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数值分析方法 |
5.1.1 FLAC~(3D)简介 |
5.1.2 修正剑桥模型 |
5.1.3 搅拌桩的模拟 |
5.1.4 塑料排水板析模拟 |
5.1.5 网格划分 |
5.1.6 加载曲线 |
5.2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数值分析结果 |
5.2.1 复合地基沉降规律 |
5.2.2 复合地基固结特性 |
5.2.3 复合地基荷载传递规律 |
5.3 不同处理方式地基工程性状对比分析 |
5.3.1 沉降规律对比 |
5.3.2 固结特性对比 |
5.3.3 荷载传递规律对比 |
5.4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参数影响分析 |
5.4.1 桩长的影响 |
5.4.2 桩间距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四、标准贯入试验(SPT)在水泥粉喷桩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航道整治工程水泥搅拌桩快速检测方法[J]. 李鹏飞,吉同元,曾彪,高鹏. 水运工程, 2021(06)
- [2]水泥搅拌桩施工设备改进及无损检测方法研究[D]. 王伟.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3]国内外标准贯入测试影响因素研究[J]. 卢坤玉,李兆焱,袁晓铭,张思宇. 地震研究, 2020(03)
- [4]基于我国规范参数的土层液化可能性评价方法研究[D]. 杨洋.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9(01)
- [5]重型动力触探轴向冲击力与锤击能试验研究[J]. 石磊,傅少君,袁稳沉,韩燕华,赵明杰.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6(01)
- [6]粉喷桩成桩质量关键因素数值模拟与质量评测系统开发[D]. 刘智. 长沙理工大学, 2016(04)
- [7]高速公路水泥搅拌桩工程质量快速检测方法研究[D]. 钟献科.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5)
- [8]粉喷桩复合地基的工作机理及应用研究[D]. 马坤. 郑州大学, 2013(04)
- [9]基于波动理论改进标准贯入试验的研究[D]. 刘裕华. 南京大学, 2012(03)
- [10]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与工程应用研究[D]. 王宏贵. 中南大学,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