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杏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10213
摘要:目的:整理我院肾结石患者的术后护理资料,探讨经过无管化经皮肾取石术治疗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58例肾结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与对比组,每组各79例患者。实验组在患者接受无管化经皮肾镜取石术手术后,对患者实施专业的系统化护理,对比组患者则接受常规护理。通过评分调查的方式观察患者护理过后的疼痛情况,并对患者并发症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疼痛控制有效率为93.67%。对比组患者疼痛控制有效率为83.54%。实验组患者的疼痛控制有效率明显高于对比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中,出现尿外渗症状的患者为8例,占10.12%。并发症护理有效率为100%。对比组患者中,出现留置口感染患者3例,出现尿外渗患者10例,占16.4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管化经皮肾取石术患者的临床护理需要更为专业系统的护理,对此类手术患者的主要护理任务,是对患者造瘘管运行状态与并发症护理,具有非常高的临床护理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无管化经皮肾取石术;护理方法;效果分析
经皮肾镜取石术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治疗肾结石的方法,能够在治疗患者病症的同时,对患者进行选择性的留置肾造瘘管,不需要放置肾造瘘管的患者,能够避免肾造瘘管所带来的疼痛以及副作用,在临床上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本文通过对所选79例患者的术后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系统化护理在无管化经皮肾取石术的术后护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58例肾结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与对比组,每组各79例患者。实验组患者中男47例,女32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67.56±7.63)岁。对比组患者中男43例,女36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62.43±7.24)岁。所有患者均在我院通过检查确诊为肾结石患者,其中输尿管结石患者58例,上盏结石36例,下盏结石34例,铸型结石3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比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而实验组则通过系统化护理进行护理。其主要的护理内容包括生命体征监测、体位护理、导管护理、病房护理以及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生命体征监测的主要内容,是在患者术后麻醉未消退前,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监控,主要包括脉搏、血压、呼吸、意识等指标的变化,在患者出现麻醉用药后的呕吐症状时,则将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防止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或窒息。
导管护理的主要内容,是在患者使用留置尿管时,置入的导丝进行膀胱,会引起患者膀胱刺激症状,使患者出现血尿等症状。此时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相关现象的讲解,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对患者术后是否出现血尿进行监控。
体位护理的主要方法,是在患者无法自主活动的情况下,辅助患者进行翻身等动作,在患者卧床休息2天后,协助患者翻身,并在患者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帮助患者下床活动。
患者卧床住院期间,需对患者所在病房进行护理工作,主要包括对病房进行定期清洁、每日进行被褥的更换、在患者身体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通风、并对患者病房进行定期消毒等。
1.3 疗效判定
将两组患者的疼痛控制有效率进行分析,主要分为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患者按照自身感受进行打分,35分以下为轻度疼痛、35-65分为中度疼痛,65分以上为重度疼痛,满分为100分。
对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进行分析,并发症发病率=并发症发病患者/患者总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实验组患者中,轻度疼痛患者为50例,中度疼痛患者为24例,重度疼痛患者为5例,疼痛控制有效率为93.67%。对比组患者中,轻度疼痛患者为30例,中度疼痛患者为36例,重度疼痛患者为13例,疼痛控制有效率为83.54%。实验组患者的疼痛控制有效率明显高于对比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肾结石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病,肾结石的发病率高、发病部位分别为输尿管、上盏、下盏等部位,患者在患有肾结石后会出现肾区疼痛症状,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1]。肾结石的治疗方法多样,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目前临床上无管化经皮肾取石术的应用率较高,能够在提升患者手术效果的同时,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选择是否需要进行留置管的使用,经皮肾取石术的术后留置肾造瘘管的主要目的,在于引流和创面压迫,在术后通过留置管进行患者术后出血,如果患者不进行肾造瘘管的留置,则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书后疼痛,但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术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2]。因此,应对患者进行系统性的护理,改善患者的护理效果,提升患者的康复速度,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手术的方法以及术后并发症的类型,为患者术后的护理做好准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护理体验[3]。
本文所选患者中,实验组患者疼痛控制有效率为93.67%。对比组患者疼痛控制有效率为83.54%。实验组患者的疼痛控制有效率明显高于对比组。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中,出现尿外渗症状的患者为8例,占10.12%。并发症护理有效率为100%。对比组患者中,出现留置口感染患者3例,出现尿外渗患者10例,占16.45%。可见,接受系统化护理的患者,其疼痛控制效果与并发症发病率均优于对比组患者,说明系统化护理能够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的发生,并在患者术后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产生,保证了患者更快的康复,护理效果明显,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闫红丽,王海涛,王薇,孙莉,王硕,李娇.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术围手术期护理[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2,29(03):79-43.
[2]王荣娟.123例无管化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护理[J].中国医疗前沿,2012,07(12):78-79.
[3]徐海岸,邱玲,李芳,梁秋兰.无管化经皮肾取石术的术后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9,24(12):28-29.
论文作者:杨杏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0月第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6
标签: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疼痛论文; 术后论文; 并发症论文; 肾结石论文; 瘘管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10月第21期供稿论文;